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师的历史使命11-11

摘要: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到处都屹立着人类文明的纪念碑。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凡尔赛宫……

小中见大12-19

摘要:随着建筑设计市场进一步调整、转型,大型和超大型的设计项目越来越少,尽管依然是绘图、协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节奏.如今建筑师们倒是应该放慢脚步.在可控度更大的中小型项目中思考一下建筑设计的本源。对于建筑师而言,丧失灵魂的建筑也只能因为其简单使用价值的存在而存在,失去了原始本身的真实意义。

建筑师的建筑20-20

摘要:自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和我的朋友、同事、学生有机会参与众多规划和建筑设计工作,我们得到了锻炼。实践是检验我们设计的标准,也是提高理论的基础,它反过来又提高设计水平并指导设计。我们学习国内外优秀建筑作品,传承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再转化并做出新的创新。我们要以能者为师,刻苦学习,自我启迪,做学始终,团结和谐,发扬团队精神。

前言21-21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世界多元化格局。中国在党的领导下追求富国强民之梦,正如过去时代所说“生产长一寸,革命无不胜”。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经过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的城市建设成就。我们建筑师任务十分繁重,要解决贫困户的住所,设计工业建筑和各种公共建筑。我们建了大量的快速公路的基础设施,近年又发展高铁,使全国三纵三横,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网络信息、计算机,已遍布全国。地区之间的互联,国家实行的“一带一路”,大大增强了东西方的联系。全球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的频发,我们在城市和农村中要有防范措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单一的,而更趋于整体。注重大环境的同时也要注重小环境,从城市化到城市形态,城市规划到城市设计。

空间思维22-25

摘要:建筑是个空间体,其内部供人们工作、学习、研究、生产、办公、休憩等功用。其外部与其他建筑群相关联,扩而大之是为城市。建筑要适合其地形地貌,以及所处位置的气候及当地风俗。

现代商业中心发展趋势探索26-30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商业中心发展的新趋势。商业中心应致力于创造独特的消费者体验,重新构造与消费者的关系,以更好地与消费者进行情感沟通和关系营销。随着我国商业中心经营形势愈加严峻,商业中心发展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体验社交化、新奇化、智能化,经营主题化、差异化、精细化,或将成为必然趋势。

环球旅游市场发展与万达酒店品牌定位31-34

摘要:文章力图从环球旅游市场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万达度假酒店的品牌定位策略、客户群体分析,以及万达度假酒店的文化特征。

岩土工程的低碳绿色道路35-37

摘要:岩土工程在土建行业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决定了其在绿色低碳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勘察设计、施工建造中,重视设计的先进性、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就是减少了耗材耗能、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文章结合万达项目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岩土工程的低碳绿色道路。

空间与自由曲线的绽放——杭州景瑞天赋示范区39-43

摘要:栖于江畔——简介INTRODUCTION 本景瑞天赋项目位于钱塘江畔,奥体中心中轴之上。设计的生成是中和场地特质、功能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表达。在场地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将会所的主体功能置于地下,并设计了多处风格主题不同的下沉庭院,既打破了地下沉闷的空间,又解决了采光难题。地面的设计以整体环境的营造为核心,以人流导入为切入点,真正做到“入则宁静,出则繁华”,让人们在喧嚣的闹市中回归自然。

原国民政府海军医院旧址保护与利用45-51

摘要:1建筑概况 原下关区江边路30号近代历史建筑组群位于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中部,该组群中共有主体建筑两栋,分别是位于场地南侧,占地面积约1363平方米的长条型建筑(南楼)和位于场地北端,占地面积约806平方米的凹字型建筑(北楼),以及北端建筑的配套门房一对。上述建筑均建造于民国时期,属于当时海军的医疗机构,是当代南京乃至全国现存的,为数不多的近代医疗卫生建筑中极具价值的一处。现用作民居。目前,

基于Ecotect软件的斯宅千柱屋体感舒适度实证分析53-55

摘要:以诸暨市斯宅千柱屋为例,经过Ecotect建筑分析软件,从气象数据、热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等影响因素方面对建筑进行模拟分析,将传统民居斯宅千柱屋建筑空间的体感舒适度进行量化评估,发掘可取与不足之处,并提出可优化和改良建议。

杭州城市金融服务业空间演化研究56-59

摘要:运用核密度分析、Ripley'sk函数、空间基尼系数、地理联系率等方法,研究杭州市金融服务业区位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结果显示.①杭州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并呈现多种金融业态共存,网络金融加速发展的态势;②总体形成中心集聚,多中心布局的金融业空间格局;③不同类型金融业具有不同的集聚扩散特征;④城市空间的扩张、地区地理要素的影响、新兴网络金融的发展是杭州市金融服务业区位变迁的主要影响要素。

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关系的发展过程60-62

摘要:建筑与绘画之间一直以来就存在着联系性,文章以近百年立体主义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为线索,分析立体主义对现代主义建筑影响的演变过程,并将其分为理论形成时期、理论实践时期、理论系统化时期以及“透明性”时期。在研究各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引述其相应时期中有关的重要理论与文献内容,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与阐述。

我国地域性建筑实践方法论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体性原则63-64

摘要:中国飞快的城市化进程对现今城市面貌和建筑形态的形成造成了诸多影响,地域性建筑实践在当下中国文化标识缺失的环境下极其具有必要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具体性原则和国内外地域性建筑实践,文章主要探讨在现今复杂的设计环境下中国地域性建筑实践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

基于数据库建设的江南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65-67

摘要:进入信息化时代,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文章主要阐述建立江南园林文化资源数据库的总体思路,包括数据库的建设理念、预期目标、涵盖范围,以及基础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式,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全面展示园林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在加强园林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同时,也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促进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生”与“死”之于知青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68-70

摘要:知青,作为时代的产物青春的抉择,成为一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而这一时期所遗鹭下来的珍贵遗产正随着城市发展与建设流失在现代人的印象中。知青建筑作为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特殊时期的风貌与地方特色。从知青建筑的角度来看,现有规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为学者研究带来很大困难。而知青建筑突出的社会历史与文化价值,又使其处于尴尬地位。文章通过基于现有问题讨论其在城市更新中功能转换与空间再生的价值,明确知青建筑的保护意义,提高观念意识。

山地型村落及水系统的空间形态研究——以半湿润区典型村落为例71-72

摘要:乡村水系统由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和雨水利用等“涉”水基础设施构成,以重力自流为主要的运行和营建方式,不仅直接决定着村落基础设施的布局形式,还深度影响着村落空间的构型。运用建筑类型学与空间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半湿润区内山地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得出相应水系统的体系构成,分析处于山坡、山麓和山谷等不同区域的村落及水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总结乡村水系统对于村落空间形态的作用规律,提出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新思路及策略方法。

江南水乡传统临水建筑被动式技术应用研究73-74

摘要:夏热冬冷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位于该气候区的江南水乡传统临水建筑的设计理念受此影响,秉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原则,尤其突出建筑与水的关系,遵循水为骨,将水为主体来进行设计规划。而与此设计理念一脉相承的被动式建筑技术,也优先考虑周围自然环境对建筑所带来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当前被动式建巯技术在我国的实践发展现状,然后从生态角度,对江南水乡传统临水建筑的规划设计、材料、建筑细部等所体现的绿色理念和生态功能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该地区传统临水建筑本身的被动式生态技术策略。最后,从外墙、屋顶、门密、隔热采暖、新风系统、除湿系统、气密性能等七个方面,提出了若干适宜江南水乡建筑的被动式关键改造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