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跨文化对话下的城市规划9-9

摘要:新世纪以来,已经有超过半数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化在世界各地高速发展,但不是千篇一律或线性式发展,而是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形态。城市变得多样且多义,城市之间的联系跨越了国界,相互形成了系统和网络,且处于复杂的动态变化之中。在世界各个角落,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管理部门遇到的挑战层出不穷。城市规划和相关研究发现,即使尽各种努力,他们对城市的研究仍有许多忽略之处,他们对城市的了解太过狭窄。过去几十年,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聚焦城市更新与发展——“城市愿景1910|2010:柏林·巴黎·伦敦·芝加10-19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设计本身作为展示的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城市设计的考量和研究同时在进行,围绕西方城市发展和当下中国城市的演化已经有了相应程度的研究成果。立足柏林、巴黎、伦敦、芝加哥和南京,以全新的视角展现各自城市设计的沿革。

建筑与文化杂志评论
他们用作品写就了建筑师的“遗产史”——《建筑依然在歌唱——忆建筑师巫敬桓、张琦云》阅读感悟20-21

摘要:建筑师伉俪在界内外是很令人羡慕的。人们心中最有印迹的当属梁思成与林徽因,关于他俩建筑人生的著作、传记体文字乃至纪录片有多种,但对他们多为事件记录,已经成为中国建筑历史的标志性人物。由于近十年为马国馨院士的清华建五班编了几本《班门弄斧集》,为何玉如大师的清华建二班编《清华大学建筑系建62班毕业五十年纪念集》,为资深总建筑师费麟的母亲张玉泉女士编纪念集等,都让我在记忆中留存下一批建筑师伉俪的“美好”档案,它们着实令人感动。然而当新华社高级记者、

建筑与文化杂志筑梦城市
筑梦城市22-25

摘要:编者按“筑梦城市”栏目为万达商业规划主办的“视界精研”三个栏目系列(筑梦城市、智慧城市、视点平移)之一。筑梦城市系列主要包括与万达城规划、万达小镇、万达茂、游艇码头相关的文化旅游、主题娱乐业态的项目策划、规划设计研究,介绍并分析创意构思的实现以及对城市文化的影响。继上期对南京万达茂特色、版纳万达城湿地景观及南昌万达城青花瓷展示中心介绍后,本期继续解读万达如何筑梦城市,以大观小,小中见大。

情归故里,梦回徽州——谈合肥万达文华酒店景观的文化浸染26-30

摘要:万达集团在合肥酒店群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位为以现代中式+地域元素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万达商业规划院联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及设计团队在酒店景观整体策划上突出强调挖掘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景观空间规划和设计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景观。景观整体理念以“迎祥,圆梦,雅居”为三大主题概念,打造了合肥万达文华十景。在规划和设计手法上不仅融合了徽州地域文化,同时将现代海绵城市生态设计融入景观之中,更结合酒店功能及慢跑道(绿道)等打造出一个浸染中国文化底蕴,满足度假酒店功能需求,并有着无限意境的现代酒店新景观。

文化主题与商业开发的融合——样板间软装色彩模块化设计研究31-33

摘要:色彩是软装中的重要因素,模块化的色彩设计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表达设计主题,提高样板间方案品质,并提升客户对主题文化理念的感知。文章运用色彩学的基本理论,探索一种新的色彩设计方法——色彩模块化设计。并论述了如何通过色彩模块化设计增加客户的体验感受和文化认知的过程。

建筑与文化杂志清·筑
清筑34-45

摘要:西塘古镇民俗文化馆位于规划12平方公里的嘉善高铁新城内,新城是以滨水商业中心,滨水绿化带和社区生活环,打造的高品质城市生活区。项目用地面积为8177㎡,总建筑面积2200㎡,为高12m,2层层高,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演绎传统江南水乡的精神内核,作为西塘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对老西塘的形式空间进行提炼升华,做到形神兼备,重塑江南水乡的韵味。

建筑与文化杂志品鉴·手记
观雁山居 观雁自在飞,依山筑屋,静谧自然47-53

摘要:项目名称:北京雁栖湖艺术家工作区项目项目地点:北京项目功能:艺术家工作室项目类型:竞赛用地面积:15.2公顷地上总建筑面积:76770平方米设计时间:2016.08建筑设计师:王振军、孙成伟、陈珑、李达、朱冉、申明在物与物,物与人的思考时,东方侧着眼于它们之间的巧妙联系上,在同娴静与幽远的大宇宙的同流欢唱中,创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的意向世界。——池田大作。

唐山勒泰中心 “一城,一景,一地标”体验式购物中心54-59

摘要:项目名称:唐山勒泰中心项目地点:河北省唐山市项目功能:体验式购物中心建筑面积:93.69万平方米设计时间:2013年竣工时间:2016年方案设计单位:美国Hopscape方案深化及施工图设计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唐山勒泰城项目位于唐山市中心西侧新开发的西城商贸物流园区。位于西北方主要门户入口,西依西外环,南临北新西道。包括唐山勒泰城(住宅)以及唐山勒泰中心(超高层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

建筑与文化杂志聚焦
一江秦淮水,千年科举情61-65

摘要:1.夫子庙畔悠悠秦淮说起南京,似乎总能联想到一些美好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词汇。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这座拥有6000年历史的古城留下了太多华美诗句,而南京的文化反过来又哺育了一代代的文人。如果说长江天险在北侧架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那么秦淮河就是孕育南京文化的母亲河,城南的商业与人文正是在秦淮河的滋润下繁荣发展。(图组1)在商业方面,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

建筑与文化杂志理论研究
公共空间中的信息之美——导视系统中的信息设计67-68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共空间中的导视系统,作为信息的载体已经越来越多在空间中体现出其信息承载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本文从信息的分类,层级系统的建立,信息在空间中的布点配置等方面,通过对信息传播的特征,信息与空间中活动人群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实践中的经验,论述了导视系统中信息设计的概念、方法和设计原则。

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优化施工管理的几点思路69-70

摘要:当前,国内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管理普遍采纳新建工程的管理模式,并未构建起与我国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相符的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在分析我国古建筑修缮工程特点上,结合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提出了在修缮古建筑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提高古建筑工程修缮和管理水平。

模块递阶式教学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71-72

摘要:通过对模块教学概念、发展现状和基本特性的分析,阐述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并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课程为例,详细论述根据教学内容开创的“1+2+3+N”的模块递阶式教学模块,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及培养进行景观设计的基本技能和创新精神。

解析建筑课程的教学73-74

摘要:解析建筑是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也是深层理解建筑这一具有创造性学科的一门课程。论文主要是从课程特点、分析建筑的方法、实例分析在教学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旨在为归纳统一的一个认识,作为起点,培养对建筑的审美意识,了解建筑的深层内涵,分析建筑的方法,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细心品味身边的建筑,并为建筑的设计和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设计经线论,调研贯穿始终”创新教学模式探索75-76

摘要:艺术设计专业在面对设计理念及设计思想日新月异、设计要求及综合评价体系日趋多元化的时代,无论对艺术院校、专业教师及学生而言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本科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让四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得以全方位的表达和呈现;如何将创新精神及研究意识的思维体系及思维方法 ,植入并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去;如何调动学生以研究和独道的视角,去介入设计活动并将原创计作为设计的驱动力,对此,本文旨在以“设计经线论”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开启多维度的阶段调研方法得出的科学分析结果,理性有效地把控每一阶段的设计切入点、及时调整并把控设计思想客观方向性的教学方法。

中小城市高铁站前区公共空间适应性研究77-78

摘要:本文以中小城市高铁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为重点,结合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念,分析中小城市空间特征以及现状问题,以结合适应性理论中整体控制和动态适应为原则,以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界面、空间元素、空间组织和空间尺度四个方面为适应性载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站前区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以实现中小城市高铁站站前区的空间特色营造和城市自身价值的提升。

对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文化初探79-80

摘要:当今世界,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发展迅速,人们对空间环境塑造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认真研究室内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具有高度的文化精神,蕴涵强烈的审美意境,表现出模糊空间特征和传统文化及美学精神。我们只有探寻其内在的空间规律、特征及精神内涵,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现代主义初期建筑描述中的性别化修辞语言——以担保大厦和斯科特百货大楼为例81-82

摘要:建筑描述语言中通过性别比喻的修辞将建筑之于男性与女性的特征类比,在建筑史中存在了数千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性别化修辞描述建筑的语言越发不为人们所使用,在沙利文之后对于建筑的性别化描述更是骤然消失。这种语言描述的变化有着其时展的原因。通过对担保大厦和斯科特大楼的建筑描述研究,探究现代主义初期的性别化描述特点的本质以及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