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4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界人才的新常态9-9

摘要:<正>应社会需要,建筑学科发展不断壮大。目前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院校已达到268所,这透露出国家急需建筑类人才!然而我们面临巨大建设量的同时,建筑人才的创业又非常困难。我1931年出生,遭遇过世事境迁:国民党时期"啃书";解放后经历了"斗争"岁月;到了时期,36岁的我成了"最年轻的走资派",那段岁月叫"被批斗生涯";现在略有微名,参加会议、颁奖、发言,被"作秀",我不喜欢这样!我深知学习不易,我的体会是:首先我们要做到学有所得,即做什么就能有所收获;要做到"善于结合",做一件事能够带动两件事;我们必须做到"勤

2014建筑教育大会10-11

摘要:2014年10月17日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30年庆典,30年的建筑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帮扶是事物发展的外力,其根本动因在于内力为改变所做的奋勉。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30年的发展是对内外力关系协调发展的完美诠释,而在院庆大会上我们看到一幅"老友重逢话当年"的亲切画面。面对建筑学院日益增多的激烈态势,在18日的教育大会上,王建国主任代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简称:专指委)提出8字方针,强调"帮扶"措施,即"外力"的可贵性;陆金雄教授分享了台湾地区不同规模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发展,阐述各学校如何"自强",即自身努力的必要性。本刊采编上述内容,并归纳为"求同"与"存异"两种改革模式:已发展院校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与新技术的运用;发展中院校着重融合地域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建筑教育发展模式必形成"中国特色"而立足世界教育之林!

建筑艺术融汇 优秀人才辈出——贺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三十周年庆12-13

摘要:<正>专指委主任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王建国):今天我们重温大工建艺三十年来在各界院长、老师带领下所取得的成就,当这光辉岁月压缩成短片再次呈现时,因我本人与大工建艺经常联系,在此回顾更令我感同身受。1990年我作为青年教师来大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答辩会。而大工建筑系的创始人齐康院士是我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也是我的老师,我们曾共事多年,这层关系也拉近了我与大工建艺的距离。所谓"三十而立",而今已有很好

研讨、咨询、帮扶、提高14-15

摘要:<正>我代表第六届全国专业指导委员会,做2013-2014年年度工作报告,并对2014-2015年工作计划进行讲解和说明,感谢700位来宾百忙中抽空参加专指委年会,感谢齐康院士、刘加平院士专程与会,感谢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艺术学院为年会提供的场地及为年会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2013-2014年组成的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专指委,面对全国建筑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各校成

环境变迁下的台湾建筑设计教育16-17

摘要:<正>台湾建筑教学面对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院校增加至165所,而同期台湾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到2015年学生入学人口减少3万人,导致1200多名教师失业。预计到2023年将减少7万人,不得不考虑是否将引入"退场机制"。如何评断学校进行所谓退场引发诸多争议,对招生严重不足的系所进行专案评估,从财务、教学等方面观察,提早介入,避免其因运营不善而退场。另一方面私立大专院校只要符合包括学生不满3000人、2年新生注册低于6成、以及评估太差、长期拖欠教职员薪金,即可视为高危。为了强化教育体制、推进

求同——老八校教学经验汇报18-23

摘要:<正>哈尔滨工业大学孙澄教授发言哈工大建筑教育强调工程教育和国际化的办学传统,在长达9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延续这两个特色。近年来根据新的专业发展需要,进行新的尝试,提出并推行面向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个标准:根据专业新的发展,构建了"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理念和目标"的专业标准。理念是专业教育中的指挥棒,提出三方面能力的培养核心: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

存异——成长中院校教师交流24-25

摘要:<正>华侨大学·姚敏峰建筑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以"授"为主的改图式教学模式难以为继2."假"命题何以吸引学生3.调研与分析在设计前期的缺失4.技术如何融入到设计中5.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对此本校提出在地化与互逆教学两个改革:所谓"在地化",是基于全球化而言的,全球化使人类接触紧密,失去了距离感,而在地化使人类有了区域感受、找回了文化归属感,心理距离感拉进,亲密感增强,使人们的地

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二)26-41

摘要:<正>按语:本刊上期以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为题,就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沿革、馆藏陈列及建筑概况稍作介绍,本期继续以国博为对象,着重对其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的竞标、评审、修改、论证、落实等各环节作一概述,对各方案略作展示,以窥其改扩建工程之脉络。为建成一座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称,与天安门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从前期可行性研究与概念性设计,到国际招标与方案评审,再到修改中标方案和优化必选方案,至最终方案落实、动工实施、工程告竣,十年磨一剑,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略作梳理,其工程进展脉络主要如下:

文脉与艺术呈现42-43

摘要:在建筑设计和理论探讨中,文脉(context)一直是重要的议题,为此,本期评论特邀茹雷老师就此展开论述,从艺术历史的角度追溯文脉的概念,描绘出我们平时思考不曾触及到的文脉与建筑之间的联系。

结合设计竞赛的建筑学专业 城市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届国际建协UIA世界大学生竞赛为例45-55

摘要:<正>现代城市设计源起于19世纪后期,与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相伴而生,城市设计教育则以1953年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首开城市设计课程和1956年召开首届城市设计会议为标志。经过近60年发展,城市设计已成为具有明晰的研究对象、思想理论和技术路线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研究领域。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相关活动始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设计研究在新城建设和旧城更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99年国际建协颁布的《北京宪章》指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

由己及人的设计——“北院门小客栈”56-63

摘要:<正>一课程任务及目的建筑设计Ⅱ(第二学期)课程是之前诸多设计练习之后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设计整合训练,需要同时应对场所、功能、空间、材料等复杂问题。课程重在过度从练习到设计的能力,加深和巩固学生应对具体设计题目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基本操作方法。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量,让学生相信自在具足,并设定了建筑学的四条线索:生活与想象;场所与文脉;空间及形态;材料与建构。所有课程设计都是沿着这四条线索展开,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只是沿着

望京SOHO:科技与精神的完美结合65-69

摘要:<正>项目名称:望京SOHO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项目功能:办公建筑面积:521265m2设计时间:2009年竣工时间:2014年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2009年9月,通过土地竞拍,SOHO中国获得北京朝阳区望京B29地块项目用地。五年之后望京SOHO拔地而起,转身成为北京的地标。望京位于北京的东北,居住人口达到160万人,相当于一个标准的中等城市。随着城市发展,望京已成为IT公司聚集的区域。是北京市交通最便利、距离市中心最近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多元组合——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新校区艺术楼创作体验70-75

摘要:<正>一、艺术楼概要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位于北京西南良乡高教园区内。园区有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师大)、北京工商大学等六所高等院校,首师大与北京工商大学良乡分校隔路相望,占地65.56公顷,东、南、西三个方向分别与良乡东环路、白杨东路及良乡东区十四号路相接。艺术楼是依据学校总体规划选择在南部教学模块内(45mx45m)(见建筑区位图)。该模块靠近校区南门,位于校区南北轴线东侧,对塑造新的校园空间形象将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

川北“四合院”——西充县古楼镇“桃花节”村民活动室建造侧记76-79

摘要:<正>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建筑师·沈旸、俞海洋、汪晓春地点·四川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设计·2012年12月竣工·2013年3月业主·西充县赵家庙村村委会基地面积·7800m2建筑面积·1025 m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摄影·沈旸四川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西充县首届桃花节,于2013年3月在该县古楼镇赵家庙

品味时间的流逝,印证城市的再生——南京明城墙玄武门至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标方案景观设计80-82

摘要: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的沉淀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过程。在中国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留历史城市固有的个性与风貌,如何适应不断生长变化的城市空间和生活方式,如何使珍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中自然存在的一部分,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设计课题。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明城墙玄武门-神策门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景观设计为例,试图呈现此类项目的一种设计思路,以臻探讨。

高校校园中轴线上图书馆的场所建构初探83-85

摘要:<正>图书馆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本文结合中轴线上的高校图书馆场所化表达当前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图书馆空间发展变化,初步探讨了图书馆室内外空间环境系统性的场所建构策略。1.前言诺伯格·舒尔兹在《场所精神一迈向建筑现象学》中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是由具体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体所组成的一

金枝铁线寄豪情——评著名中国钢笔画领军人物唐亮先生的钢笔画86-93

摘要:<正>唐亮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钢笔画研究会副会长唐亮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钢笔画艺术家,其作品丰富、风格鲜明、名声赫然,是被画界备受尊敬和推崇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与作品在中国独树一帜,形成以"线之情"命名的唐派绘画风格,他绘画作品的内涵和所表现的意义,更是其作品的精深之处。他是一位融汇东西方文化的钢笔画艺术家首先他是一位尊崇中华古老文明传统的艺术家,同时他多年在欧美生活,广泛学习吸收西方

“建筑画”与“画建筑”94-99

摘要:自《筑界绘》栏目推出后,受到很多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的喜爱,而且吸引了更多的年轻画家、设计师、专业学生和爱好者加入了建筑画的行列中来。他们用不同的技法和艺术风格表现不同的物象。为了进一步推动建筑钢笔画的发展,普及钢笔画和手绘,本栏目将在本期展示多幅优秀的钢笔画作品,以供更多朋友所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