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建筑的“卓尔不群”与“和而不同”8-8

摘要:建筑本身是一种共同体的文化结晶,独特的建筑文化往往和深层的民族精神相联接。"卓尔不群、和而不同"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文化理念,同样也与中国儒家的"和"文化有着重要渊源。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在建筑文化中的特殊形态即是"卓尔不群"的经典建筑。但凡经典建筑,都浸透着独特与和谐的意蕴——挺拔刚健,卓然而立,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绿地景观设计的新技术化趋势9-16

摘要:随着现代材料技术、加工技术、环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景观已经逐渐变成艺术与技术日趋融合高度统一的产物。一方面是现代景观技术的艺术化,奥姆斯特德在哈佛大学的讲坛上讲到"‘景观技术’是一种‘美术’,其最重要的功能是为人类的活动环境创造‘美观’……同时,还必须给予城市居民以舒适、便利和健康,在终日忙碌的城市居民生活中

建筑与文化杂志评论
说 经典17-18

摘要:当下年轻人喜爱流行,追逐时尚,一批新生代代言人最近有如此言论见报端:现今世界不需要经典,只需要快节奏的小时代的翻篇式的抓眼球的文学或者艺术形式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不禁愕然,一方面为原有的如此接近完美的经典作品为人们忽视扼腕,另一方面为当下的创作环境可能不适合激发灵感产生接近经典的作品痛苦。

建筑与文化杂志本土营造
对中国地景文化的认识20-22

摘要:中国地景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它代表着我国古人对生活栖居环境地貌的功用和景观认识的过程。陕西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促使农业文明和人居文化的发展,成就了中国地景文化思想的形成,成为东方山水美学思想及园林文化的孕育之地。进一步阐释中国地景文化的内涵,描述《中国地景文化史纲图说》一书编写工作的背景和研究历程。

本土营造——韩城县域传统人居环境的“八景”营造23-27

摘要:本文试图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探析"韩城八景"在县域层面的确立原则及营造方法。在阐述"八景"概念的基础上,分别就县域人居环境的自然体系、文化体系、聚居体系、以及聚居支撑体系,寻求与风景体系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总结"八景"营造的基本理念以及"寻胜"、"立意"、"营建"、"登临"、"体境"、"再创造"、"文学表达"等持续历程;进而确立以"城"为核心的风景环境层级与发散模式。由此例证:八景反映了区域人居环境在整体性控制、关键性选择、凝聚性创造、以及乡土精神代言中的本土智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办学历史溯源28-30

摘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建筑类"老八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特别是作为其前身的几所院校的建筑系(科)在20世纪前半叶的办学历史,更是见证了我国早期建筑教育的风雨历程。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光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幻,那段历史似乎已被封存,逐渐被人们淡忘……此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学办学历史的回顾,表达一份缅怀之情,并使广大校友及业内同行对母校多一份认识和了解。

建筑与文化杂志封面解读
天水公园——一个远离喧嚣、聆听自然的城市公园31-34

摘要:天水公园设计说明天水公园位于靖江市建成区西南端,东临展苏港,西襟天港,南依靖城街道正南社区,北至天水路,占地110亩,造价为3000余万元。公园原址为一城市废弃地,场地西侧和东侧各有两条水系,可引水入园,结合地块内原有农田沟渠形成连贯水系,中部以及南部有部分树林区,种植有部分大树,生长良好。建成后公园布局紧凑,建筑精巧,或藏或露、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手记
边界与文化地标35-40

摘要:快速膨胀的城市空间边界大多数为资本和权利所划分,建筑沦为商业资本流动的物体,本文为作者设计央美燕郊新校区时对于建筑和文化的思考,文化主体的回归需要新的对于空间边界的认识,艺术校园带来异质空间的现实可能性,并对城市空间作出文化地标的贡献。

建筑与文化杂志品鉴
办公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完美结合——亚琛Aachenmünchener总部41-44

摘要:Aachenmünchener是德国第二大保险公司,位于亚琛。亚琛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重要城市,它位于德国的最西部,直接与比利时、荷兰两个国家接壤,拥有25万人口。亚琛是德国通往西欧各国的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工商业中心。然而,它更以具有欧洲意义的历史名城和文化教育中心著称于世。

建筑与文化杂志基金项目
“微建筑”发展趋势研究45-46

摘要:本文针对当代建筑发展现状,阐述微建筑发展趋势,从批判性反思的视角论述其意义。文章重点描述了微建筑的特征:轻质、高效、可适应性与精致、可变、多义空间,并指出其发展潜力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析泉州石狮六胜塔的建筑艺术特征与传承47-50

摘要:分析六胜塔建筑的艺术特征,并与东西双塔等福建楼阁式石塔进行比较,指出其参照了东西塔的建筑样式,借鉴了福建传统楼阁式空心石塔的造型,同时又继承江南及中原地区古塔的塔心室构造。

我国规范中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设置条件分析51-52

摘要:立体人行过街设施规划需要相关规范的支持。在总结《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浙江省《城市道路人行过街设施规划设计规范》(DB33/1058-2008)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相关规定展开分析。建议适度降低设置条件,进一步规范、明晰、强化关于立体过街设施的设计层面的相关要求,从而保障立体过街设施的使用效果。

基于多维数据分析的历史建筑评估系统研究53-54

摘要:本论文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针对历史建筑建立数据仓库,用数理统计的新方法如结构方程模型,来科学迅速地确定历史建筑评估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系数,这是历史建筑评估工作定性和定量的根本保证。这样形成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估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历史建筑开发的风险,对于城市发展建设意义重大。

近代沈阳满铁附属地城市与建筑的现代化进程55-57

摘要:满铁附属地在近代沈阳城市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满铁附属地采用先进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使之呈现出与中国传统城区不同的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近代沈阳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本文对沈阳满铁附属地的发展作以系统的梳理,首先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然后从管理机构、建设制度和建设活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满铁附属地的发展过程,以探讨其发展特征及对近代沈阳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建筑与文化杂志重点推荐
唐崖土司城宫殿区遗址复原初考58-60

摘要:宫殿区是中国古代城池中核心的部分,是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唐崖土司城宫殿区遗址是鄂西地区土司城宫殿区遗址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宫殿区原有的建筑风格既体现汉族官式建筑的特点,又融入了土家族特有的建筑形制。本文从整体平面格局、建筑单体形制特征等方面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对唐崖土司城宫殿区遗址进行了初步复原,为进一步还原其真实性提供参考依据,以期为研究土司时期建筑技术与艺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聚落理念的体现——南昌大学综合教学实验大楼设计61-62

摘要:本文为最近中标的方案南昌大学综合教学实验楼的介绍。阐述通过理性的分析方法,运用空间设计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的实例。

建筑照明模拟软件Dialux的计算精度验证63-64

摘要:建筑照明模拟软件Dialux在国内应用的比较广泛。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Dialux的原因,然后简要概述了该软件的特点,最后通过实测值与模拟值比较的方法对软件的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认为,建筑照明模拟软件Dialux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秦巴山区农村传统民居绿色建筑模式初探65-67

摘要:本文通过对秦巴山区山地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查,对其民居宅院建造特征、结构形式、构造方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模拟程序对该区域的自然气候环境与被动式建筑策略关系进行了定量化的研究,总结了秦巴山区农村传统民居适合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的绿色建筑模式,为该区域山地农村民居生态化建设提供引导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