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当文化产业成为了国家战略7-7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进一步明确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年之际藉《建筑与文化》一隅话说"文化产业",我非但不感到隔膜,而且还有很多思考想和大家分享。

建筑与文化杂志特稿
理论与建筑批评——关于建筑批评的读书笔记8-13

摘要:建筑批评在历史上主要源自美学,源自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同时,也从文学批评和艺术批评理论得到借鉴。传统的建筑批评的风格分析、类型学研究和图像学方法已经受到挑战,当代建筑批评从哲学和其他学科领域汲取理论,借鉴并应用现象学、精神分析学,语言学、后现代主义、解构等方面的理论作为范式。这一现象的出现首先是因为建筑领域的扩展,这些新的领域和涉及的问题需要深层次的思考,需要汲取新的思想和理论。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黑格尔:建筑作为精神实现的阶段14-19

摘要:哲学家们对建筑的考虑多出于美学方面,不过,也有哲学家是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涉及到建筑学问题的。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谈论质料、形式以及无质料的实体等形而上学问题时,往往用房屋以及建筑术来做出说明。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批评
建筑批评与生产方式的结合——胡志明小道现场口述纪要20-23

摘要:[胡志明小道路边社按]针对一个看起来在艺术界,正在或自认为已经解决的问题一一"社会订件"(根据与小道上的艺术家的对谈,大部分认为"社会订件"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构成重大障碍,更大的困惑还是来自于当下的艺术创作从何处开始?以及为何展开?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手记
建筑生成之道——江西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总站设计24-29

摘要:项目概况:建设用地83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260平方米其中:地上25510平方米,地下3750平方米建筑高度:总高度99.8米建筑层数:地上26层,地下1层容积率:3.0设计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岛通信产业园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30-37

摘要:自1988年我国第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以来,各类园区大量涌现,无论是从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但是我国的园区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资金少、规模小、产业化及国际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等。随着园区建设的发展,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建筑与文化杂志品鉴
莱锦创意产业园38-41

摘要:工程名称:北京国棉文化创意产业园(一标段)建设单位:北京国棉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东里1号院内

建筑与文化杂志地域建筑文化
地域建筑文化:寻求“被现代”的建筑环境空间的差异——我的地域建筑文化观42-45

摘要:学生时候很喜欢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成都老街巷中无目的漫游.说是老街巷.也有近半数是五十年代后被改造、被“现代“过的,只是这些近二十年建的房屋楼层不多,体量也算不得大.在以小青瓦屋面.穿斗木架、青砖加白灰边壁墙的川民居为主调的城市街巷空间中还不显得特别的突兀。

基于人本精神的地域文化传承——汶川县威州镇锅庄广场设计46-49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人本精神的缺失,强调人们对多功能复合场所的需求,主张以人本主义精神为核心,促进市民自发性的民俗活动,在文化基因层面传承地域文化精髓。以汶川县威州镇锅庄广场设计为例,重建人本精神、传承地域文化,从市民的舞台、文化的载体、媒体的平台三个方面阐述设计特点,提出灾后重建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城镇,更是以人本精神为核心的全面整体的社会进步。

结构性意象下城市滨水空间的地域性表达50-53

摘要:客观存在的环境是研究城市的地域性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结构性意象层面出发,研究滨水城市的客观环境对其城市地域性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建立基于结构性意象的城市滨水空间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乐水新天府——以成都高新区铁像水街特色街区为例浅谈场所精神的时空再造54-58

摘要:本文从"场所理论"对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意义出发,以成都高新区铁像水街特色街区打造为例,系统地总结了现代特色城市空间对传统城市文化特质的时空再造,阐述了场所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城市文脉延续之道。

暖昧与复调——四川投资集团调度中心58-61

摘要:成都.这座“未来十年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呈现出迥异的形象。宽窄巷子、锦里游人如织,玉林、人民公园有日常生活.南延线则高楼林立,一片国际化景象。作为从成都原有市中心天府广场向未来的天府新城中心的过渡地带,南延线所谓“国际化、会客厅”,如何与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及现在和谐共存、互动,尚如成都的天气,暧昧不明,又复调多义。

建筑与文化杂志古城
古城62-91

摘要: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是中国专注古城相关问题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依托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及《建筑与文化》杂志,中国古城文化研究院将专注研究与古城有关的古城文化与建筑保护、古城改造与开发、古城开发与区域经济等相关议题,举办大型调研、论坛、资源对接等国内外交流活动,全面推动中国古城研究与国际古城研究的交流互动,提升中国古城研究水准。

建筑与文化杂志钢笔画和手绘
线之情——浅谈我画钢笔画的创作历程92-93

摘要:一个画家引起人们的关注,最好的途径莫过于鉴赏他的作品,因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是画家与自然的融合过程,是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是人的感情与自然的沟通,是借助笔墨之物传神尽显画家对生活的挚爱之情,从而一一将各种题材的审美表现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层面,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与美的享受。

梦想的实践场——B.I.G建筑设计思想浅析94-96

摘要:本文通过对丹麦设计团体B.J.G设计理念的解读,阐明其实用主义式的乌托邦建筑思想的演化和实践过程,并从其实际作品的设计方法出发,介绍他们对于未来城市和建筑发展的探讨方式。

基于可达性与服务度的城市避震减灾绿地规划布局研究——以遵化市为例97-99

摘要:传统的避震减灾绿地指标包括总面积、人均面积等,这些指标只能应避震减灾绿地的量,而不能反应其质,更不能反应其在灾害发生及灾后救援中与灾民需求的关系,出现了避震减灾绿地方面的"不公平"现象。自"防灾避险实施率"提出以后,绿地的可达性分析与评价逐渐被重视。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避震减灾绿地的可达性与服务度概念入手,提出基于可达性与服务度的避震减灾绿地布局规划的方法。并以遵化市为例,以可达性作为避震减灾绿地定位的依据,服务度作为避震减灾绿地规划定量的依据,给出了遵化市规划建成区的避震减灾绿规划布局方案。通过此方法以期对未来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提供可借鉴理论及方法。

传统韵,现代意——阳羡紫砂陶博物馆概念设计100-101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阳羡紫砂陶物馆概念设计过程,主要从总体布局、空间建构与材料质感三个方面阐述在满足紫砂陶物馆功能需求的同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与紫砂文化传统,塑造积极的室内外空间,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在地方传统语境中体现建筑的时代特征与场所精神。

浅谈清代苏州第宅室内空间中的壁饰102-103

摘要:壁饰作为建筑装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清代第宅空间中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清代苏州地区壁饰的概念、种类、以及在室内空间中的风格:寻找其优秀的设计理念与元素,为传承、发扬苏州地区建筑装饰装修文化提供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