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新春寄语5-5

摘要: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面对喜气升腾,万家台欢.余每思来年办刊之计,便觉万事待举,底气十足。然虽得多方提点.千头万绪,又心生忐忑。六年光阴.众口难调,成败自由人评说。所幸固守办刊要义,不至行差踏错.且自知媒体人之社会责任担当,正所谓胸有日月,肩担乾坤,任重道远。辛卯年,本刊集结各方力量,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城市生活:记忆或机制6-8

摘要: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一座城或者一个街区.就像一个摇篮。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说看到了我们成为主体的某些记忆。影响着我们的也许不是深爱着的传统读本。也不是那些新鲜迷人的外来读物,可能就是我们每天走在脚下的那些小道。

艺术史与视觉文化9-9

摘要: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勃兴,有利于清除这个重文字轻图像的历史偏见……在视觉文化研究中,艺术自然被视为人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系统。近年来,复数的艺术史迅速地被“视觉文化“[Vsual Culturel]或“视觉研究”[Visusl Studies]所替代。“视觉文化”概念和数码图像等新媒体都进入了它的视野。

语言的焦虑:从艺术史到视觉文化研究10-11

摘要:正是在这种事关当下的文化研究追问下,语言表述才成为艺术史写作中被一再反思的问题……在这种争论的背后,隐含着的最大焦虑其实仍然是巴克桑德尔所描述的,艺术史的语言表述是否能够触及艺术作品的现实?

都市魅感与媒介幽灵:视觉文化研究当务之急12-13

摘要:上述事实决定了近半个世纪的视觉文化批评论述所主要聚焦的一对矛盾,矛盾的一方是日渐全面支配视觉的全球奇观生产机制,矛盾的另一方则是观看者主体性的危境以及夺回自主性的焦虑与斗争。

荧幕16-16

摘要:"当影像生产因为数字科技急剧发展而致过度,大量数字影像四处泛滥,在这个被称为网络2.0,社群网络工程主宰的时代,摄影其实很难被单纯化,隔离开数字场域中的其它影像生产机制渗透,混种影像的特质几可说是此刻所有数字空间中浮动事物的共同特征。基于如此特质之殊异性,很显然地,既往有关摄影(或说,模拟影像,银盐影像等等)之论述就不能不作改变,甚至扬弃,去重新探讨分析当下的影像状况。但是,上述之变动仍在进行发生中,身处激流之中,如何能有一个较稳定观看而又不落入偏斜见解陷阱?首先,立即性地要能先辩正地澄清混种影像特征是否彻底改变了摄影影像的本质,摄影者与观看者的本体位置是否被套换移转,数字场域的伦理关系异变是否支配改变摄影影像生产机制的根本伦理价值?"本讲座从这一系列的发问开始,首先质疑了科技文化史书写中的科技工具思维,这种思维将诸如计算机、网络等等新事物仅仅视为另一种知识经济的工作平台,理论论述的空缺和延迟导致数字时代萌芽时的文化空洞氛围。这类文化空洞尤其体现在对影像的魅惑力以及屏幕的本体论意义缺乏学理上的剖析和追问。科技史,尤其是计算机发展史,长久否定影像在网络数字场域的位置,比如在G.Lovink尝试去建构的数字网络文化的批判理论中,仍然将屏幕(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载具)和影像视为数字运算装置和网络的附属物。计算机科技发展史的叙述表明,工程师对影像和屏幕的抗拒现象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中期,这时期超文本核心运作已可在这些计算机装置上顺畅进行。"这是一个令人讶异的历史事实,当我们今日已将屏幕视为所有数字装置所必备,Ipad平板计算机甚至又更极端地让所有计算机操作的基本配备全部,消失在屏幕后面,只留下屏幕,不但未被排斥,反倒成为�

网络.连结.影像17-17

摘要:高士明在今天,后殖民主义语境、多元文化政治、历史的多线索叙事、个体内部的多元世界、网络生存的幻象疆域……凡此种种,构成了我们身处其中的生存境遇,同时,也构成了我们思考艺术“创造性”问题的新的语境。一方面,多元文化的价值协商、社会观念与理想的冲突,这一切都促使当代艺术深深地纠缠在种种社会、政治议题之中,艺术的介入性——艺术参与社会的压力与责任变得日益重要,而艺术制造性的问题被认为是昨日黄花,被长期搁置。

“海派世情图像与都市亲密性之变”18-18

摘要:在当代文化世界,资本全球化与都市的地域性扩张将现代人缓解自我认同焦虑的努力进一步挤压到私人化的亲密关系中,这既加强了亲密性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性,又加深了它早已陷入其中的机制化困境。因而,亲密性问题在近十年超出了实用心理学和关系科学的范畴,随着精神分析在社会学领域的运用而日益受到关注。"亲密关系,或亲密性(intimacy),就英文词源来说,与私人领域和内部生活密切相关,在最宽泛的意义上包括了所有类型的个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在其最典范的意义上,特指爱情(私情)。然而它不止与爱欲本身有关,更与个体在想象性的依存关系中获得自我认同的努力有关。因此关注亲密性,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关注主体如何通过外向的和内向的叙事,在想象性的关系中确认自己——视觉与非视觉的叙事文本被内在地包含于亲密性的建构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对其进行表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讲座将叙事图像与关于亲密性的讨论相联系。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介推动了城市公共叙事的私语化与私人书写的公共化,二者的交织作用,建立了"隐私"的公共话语体系,一种公共的亲密性(public intimacy)。消费社会景观生产机制的加速运转,使得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仅背负着自我认同的巨大焦虑,同时还背负着个体言说方式被不断剥夺的困境。尽管本次讲座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下讨论海派世情图像如何铭刻并参与建构都市中的亲密关系,然而其中所暴露出的焦虑与困境却不止限于上海或者中国,它是我们正在面对的世界性文明危机的一部分。

图像叙事与自我书写19-19

摘要:杨振宇在上一场陈传兴先生的讲演与讨论中,我们其实已经描述了一条从感知统觉分析到社会精神分析的学术脉络。在诗岩的讲演中,焦虑的主要问题是,我们处在一个亲密关系崩溃的时代和现实之境,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可以感受到的一个迫切性事实。人并不是先天式被给予的存在,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我们越来越来意识到人意识背后的世界,意识到动机、情感、冲动……乃至于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所谓的"形而上学情念"(metaphysical pathos)的冲动。诗岩的讲演其实是一种观念史的探寻。

作为社会景观的废墟: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拆迁20-20

摘要:作为一种自然、历史与社会实践的产物,废墟一直吸引艺术家,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与对象。废墟也许可分类为:自然的废墟,历史文化的废墟与社会实践生产的废墟。自然废墟:自然之力所造成的、型塑的废墟。自然灾害为废墟生成的主要因素。地震,海啸,以及火灾(自然原因的)等等。历史文化的废墟:文明的兴废与更替所遗留的场所与建筑,往往表现为遗迹、遗址、遗痕。如希腊神庙、圆明园废墟等等。社会实践与生产的废墟:人类主动为之,为了某种目的与需要以包括战争在内的手段,将自己或他人的社会实践与生产的产物加以摧毁。

当代中国摄影与城市变迁21-21

摘要:孙善春我们先回顾下顾铮老师昨天昨上的讲座《摄影新观察:当代中国摄影与城市拆迁》。我觉得,与以前相比,顾老师的研究有些变化。变化在哪里呢?他以前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宏观,比较关注艺术史与艺术理论中的大问题与主题。而昨晚他讨论的话题不但比较细,而且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现实生活关系也更加密切,真实。

重绘北京地图:多地性、全球化与中国电影22-22

摘要:"目前在中国的许多大都市里,重新绘制地图越来越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因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工程拆毁了大批旧有的建筑,而代之以群起的高楼大厦与商业街区。因此,一张印制好的地图也许在数月之内就不足以表现城市的最新面貌,或根本无法赶上狂飙突进的建筑速度。在‘全球化’——这个充满诱惑力的字眼已经被中国官方和大众媒体一致认可——全速推进的时代,中国电影也参与了重绘城市地图的行列,用影像的方式呈现出都市新的景观,协调瞬息万变的都市价值,并评价城市转型中众多的问题。"

多地性、全球化与中国电影23-23

摘要:周诗岩将电影与城市相关联起来讨论在最近五六年已经成为时尚,从名人著书,到研究生论文,再到时尚杂志的专栏,几乎形成了一套与流行文化可以顺利修通的语言模板和叙事策略。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城市-影像的这一维度总算突破长久以来占据城市空间论核心位置的物质本质主义,合法地进入到城市学和建筑学的讨论中:为什么又是坏事呢?

《海上花》+《苏州河》+《夏日暖洋洋》+《另一半》24-27

摘要:"在娼妓队伍恶性繁衍即将开始但尚未开始的1890年代初,《海上花列传》的作者还能以沉着淡定的心境去巨细靡遗地书写妓家生活,而且——按韩子云在《例言》中的说法——书中百十人,性情言语面目行为,无一雷同;而且每一人的结局收场无一挂漏。这样有滋有味地做花界众人的合传体,写妓女与嫖客一群人个个性格的差别和关系的微妙变化,单是用作者想要‘暴其奸谲’这个目的是说不通的。

高世强的三个录像作品28-29

摘要:片名|《大桥》片长|26分45秒创作年代|2007年5月剧情概要:片子由四段叙事穿插交织构成。故事一:张大桥张大桥是一个中年男子,外型有些像早年陈景润,头发蓬乱,衣着邋遢,带着一副塑料宽边眼镜,神情委顿。他的名字或许是因为他与南京长江大桥同龄或稍长几岁。在一个女子不断的呼唤声中,张大桥从高烧昏迷中苏醒过来。

建筑与文化杂志人物
时代的先声——著名经济学家华生30-35

摘要:华生 现任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侨联副主席;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刚刚逝去的2010年,古老的中国从来没有如此表现出对“城市”的渴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呼唤不仅是对城市化的肯定,而且寄予着美好的城市愿景。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手记
邓浩: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四川广济镇幼儿园设计感36-41

摘要:从速度上看,中国当下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每天都处在超常规的状态中,一个方案20天完成,扩初加施工图三个月完成,一年后工程竣工。一年365天都处在超常规状态下却依旧不耽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的中国建筑师们在西方建筑师眼中,都是超人、变形金刚或者哥斯拉,我们一直认为这其中有羡慕嫉妒恨的成份。快,就是中国建筑的全部缩影,我们还一直认为,常年以赛代练的中国建筑师,冷不丁遇到一个临时大赛,定会微微一笑,淡定如常的。

李军: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北京大兴9号地中小学校项目设计浅谈42-47

摘要:学校,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作为文明传承的物质场所,在各种建筑类型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建筑师对于学校建筑的设计也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遇到学校建筑这样的创作机会时,他们总是想把更多的希望、更多的未来融入到建筑中去。在学校建筑的设计中,总能比一般项目感受到更多的希望、和谐、快乐和梦想。作为建筑师的我,也希望在这样的建筑类型设计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它散发出更多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