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09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前世今生”的对话7-7

摘要:南京城市建设始终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风向标。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在六朝时期的梁朝,南京已经被建成了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明朝永乐年间。南京又被建造成当时世界第一大都市。现代史上的民国,根据美国规划师墨菲的构想(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原因耽误的话),南京完全能发展成为与华盛顿并驾齐驱的世界大都会。因此,对于这样的一个文明古都,一个现代都市中仅存的一个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创新,全国关注不为过,全球关注亦不为过。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中国城市建设中民族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 南京金陵历史文化街区前世今生:一个大院与一座城市的传奇8-10

摘要:对于这样的一个文明古都,一个现代都市中仅存的一个城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创新,全国关注不为过,全球关注亦不为过。因为南京首先是南京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这是重庆市委书记之话。

一群人与一个街区的抗争11-12

摘要:一位在南捕厅一带住了数十年的学者说,我对这一带的感情是痛和爱,痛是我在这里痛苦地生活了20多年,这一带历史留给我们的传奇是唯一的安慰,现实却是这样的烦恼;爱是我能见证这一带的历史变迁,感受到恢复历史后,还我这一老城南人的荣誉。

一部戏与六百年前南京13-16

摘要:世界上各街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可模仿性与不可复制性,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亦如此,只是自己给自己定位时复杂了些,既有历史,还得有文化。这两者并不矛盾,但很难弄到一起。

一个人的传奇和两个真实的意义17-18

摘要:恢复一个街区也好,维护一个街区也罢,关键是看建设者对两个真实的把握。原来的街区肯定是原来的,它只是一堆杂乱的素材,我们要它成为一篇文章,就看你对这一堆素材的理解力的把握力。

建筑与文化杂志城市空间艺术
“天下第一台”19-19

摘要:现知世界上最早的戏台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剧场。这座剧场已因古希腊戏剧的衰落而仅余断壁残垣了。

金陵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布局成建筑瑰宝20-20

摘要:现在普遍认为,南京民居建筑风格与苏州、扬州地区相似,似乎受苏式建筑影响。其实作为明初的首都,其基本形式早在明代初年就已确立。从现存实例就可以看出,南京民居建筑,特别是这类“九十九间半”建筑,风格较为稳定,有独特的布局和装饰特色。民国学者卢前就认为南京民居是“前明遗制”。

历史街区中藏蕴着城市传奇21-21

摘要:与许多重要文物的发现规律相似,甘熙故居的发现也纯属偶然。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片古建筑群。从1986年起,南京市文物部门将南捕厅19号前后三进及西偏院的居民搬迁并修缮建成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月对外开放。2001年开始,为抢救这座俗称“九十九间半”的巨宅,再现江南清代的民居风貌,南京市政府在此展开了全面抢救,使得“南捕厅”小街一时名声大振。

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是江南民居风格的代表22-22

摘要: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内传统民居,多为清朝中晚期至解放前建造的住宅,其中有些是南京现存典型江南民居风格的代表。平面布局一般为多进穿堂式封闭庭院,少则二进,以三、四进者居多,依纵轴线布置门厅、大厅、正房,再后为楼厅或附属用房,两侧为厢房。建筑除一路(一条纵轴线)还有二路,三路或更多的组合形式,多为家族四合院住宅组团。东西院落之间以腰门相连。

熙南里的回廊挂落花格窗23-23

摘要:宅门是整座建筑的脸面,中国人历来重视宅门的装饰。甘熙宅第的大门形式总体来说比较朴素。

熙南里的青砖小瓦马头墙24-24

摘要:江南的明清建筑多为青砖小瓦马头墙,甘熙故居亦然。所谓青砖小瓦实际为当时徽派建筑的特色,此特色至今未衰。所谓马头墙实际与古代消防有关。如甘熙故居大厅后面就砌有高大的照墙,将内外宅区隔离开来,另外原先每进房屋都有高过屋脊的马头墙。有这种马头墙的建筑样式,一旦发生火灾,即可阻断火势,不使危险波及其他房屋。另外,甘熙故居内还有许多古井,据说多达32眼,目前尚存十几眼。

熙南里的照壁与门窗25-25

摘要:在熙南里,我们见到了几处照壁。照壁是我国建筑中常用的一种装饰小品,一般置于进入大门后迎面而见的墙面部位,相传有避邪作用,实际上能遮挡视线,在人们进宅后到里院前起缓冲作用。宅第大门前,置于街道对面部位的壁面称为影壁,如南京夫子庙的照壁、民国总统府照壁、陕西民居影壁等。正房檐廊两端山墙内壁面称厦子照壁。照壁与影壁,名称不同,作用相同。南方村镇民居的影壁常结合水池布置,一般位于池的对岸,并正对大门。

王侯溥侗常住熙南里26-26

摘要:红豆馆主爱新觉罗·溥侗,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弟,从小就酷爱昆曲与京剧,兼通琴棋书画。因是皇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常接触一些当时有名的京昆著名艺人,再加本人悉心钻研,刻苦练功,遍访名师,终于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境界。

梅兰芳在这里“天女散花”27-27

摘要:民国定都南京后,出了名的艺人云集南京,梅兰芳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成立一个“新生社”,对明清戏剧进行改革,梅兰芳是主要成员,代表作有《空城计》、《四郎探母》、《宝莲灯》等,而“新生社”就设在南捕厅花厅内。

建筑与文化杂志时代人物
萧平文化的核心28-28

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个论断经百年的争论和演绎,现已被大众所接受。萧平首先是一个书法家、画家,其次是书画史论学家、鉴定学家、收藏家。这五个“家”集于一身,就很难找到第二人,就形成了一个萧平文化现象。那么,萧平文化现象的核心是什么呢?

诗情城市,画意人生——著名艺术家萧平专访29-33

摘要:A+C:南京是一个山水城林很谐和的城市,如何从建筑的角度,看待我们南京,甚至是世界上的城市的和谐统一?

建筑与文化杂志特别报道
连云港34-35

摘要:连云港,饱含诗意的名字、神奇浪漫的城市,山海形胜舒展着她的身躯,传说著述滋养出她的神韵。

梦想与现实——连云港新一轮城市总规划的感想36-37

摘要:约500年前,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中描绘了神话源头胜景:“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