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亚洲的生活态度7-8

摘要:在全球化的现代语境之中,当代亚洲的生活方式正处于迷失的状态之中,或者说是处于一种转型之中的状态,传统和现代、排斥与包容、发展和更新……如何解读并思考当代亚洲生活出现的新变化?如何从亚洲自身文化的根性中找到建立生活方式的价值评判标准?“亚洲的生活态度——八位亚洲建筑师的富春计划”试图从建筑的角度重新构建体现亚洲文化精神内涵和人文特征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亚洲的生活态度——八位亚洲建筑师的富春计划9-11

摘要:亚洲语境 对亚洲而言,随着经济与政治的自我更新与发展,自身的文化特征正丧失传统的整体感和完整感。亚洲社会文化在自身现代化的改造中不自觉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在不知不觉中用西方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衡定和评判自己的文化现象。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自身的文化身份。由此,“亚洲语境”概念呼之欲出。

寻找亚洲的生活态度——策划人俞坚主题诠释12-12

摘要:在生活与理论之间,建筑正在走得更远,其目的可能试图为生活提供更多,但我们当下的生活究竟如何?这本身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当生活被肢解成一个又一个非常学术的问题时,我们能否摆脱从一个概念到另一个概念的思考,让建筑回归其本来的责任,为生活提供居所。让建筑师回到他自身,而直面回到一个原初的问题:生活。

关系中产生和谐——总设计师古谷诚章理念阐述13-15

摘要:很荣幸接到鸿茂控股的邀请,来做这个项目的总规设计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我有以下感想:

建筑与自然、人、光阴交流16-17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探索心灵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考虑选择亚洲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心灵与自然的改变直接反映着时光的改变。建筑是发现和记录二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放大器,我们可以通过建筑察觉这些改变。

生活给你柠檬,做成可口的柠檬水18-19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我们更多的希望项目设计在处理场地和它周围环境的时候,能够保持着一种和谐的态度或者说一种敏感性。对亚洲的理解在一个更为整体性的、经验性的,而不是以一种特殊的建筑元素暗示它的地域特征。

自然、自在20-21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我们对杭州宫阳这山明水秀的地方特别有好感,真不愧是人灵气聚之地,马上可以感受到它清雅的气质。

简单、从容的改变22-23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结合基地的简单建造。

东方美学决定东方人的生活态度24-25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大美无言”天地间蓝天、碧海、崇山峻岭,自然的美总是静静地存在着,随着春秋冬夏无声无息地自然转换着,青山绿水、竹林溪流,不需要多余的描绘、夸赞,也不需要任何人或物去打扰,更不需要试图去改变他们。含蓄无声地表达出对自然的崇尚、顺应和融合,就是东方美学思想的本质,也决定了东方人的生活态度。

真正的亚洲态度是和平与和谐26-27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对于“亚洲生活态度”这个项目的基本概念,我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可以被定义为亚洲的一个特质:多样性。

把桌子搬出来,把凳子搬出来28-29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我们运用了“廊”的形式,“廊”的理念就是“过程中的风景”,在行进的过程中欣赏风景的变化,这也是生活的过程,一种自由、轻松的过程,在行进中把光阴、风景和心情连起来。

追求梦想,期待更多奇迹的到来30-31

摘要:1.在此项目中,您运用怎样的建筑语言诠释“亚洲的生活态度”这一主题? 我们从中国早期的国画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那就是“人与自然景观”的主题。想象这样的画面:在山顶上有个简单的小屋,在山坡、在山谷、或者在草地上。一个或一群人在蜿蜒的小路、小桥漫步,在自然景观中深思或交流……旅行的过程似乎比目的地更加重要。

建筑与文化杂志人物特写
建筑师中的画家——小记齐康和他的钢笔画32-33

摘要:下午五点左右笔者走进齐康院士的工作室,虽然对这位大师的勤奋早有耳闻,也对和大师的第一次见面有过诸多想象,原本以为临近下班时间,他会作休息和调整的打算。甫进门,只见偌大的办公室里,悦耳的乐曲悠悠飘荡,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正在案几前伏案作画,连笔者走进办公室也浑然不觉。老者时不时审视了一下面前的画,在画上补上几笔,许久,他长吁一口气,满意地放下画笔。

建筑与文化杂志建筑与周易文化
奥运场馆建筑与周易文化之魂34-41

摘要:2008北京奥运圆了中华民族百年奥运之梦,不仅为中华民族体育强国之旅增添了活力,也为世界奥运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将是世界奥运史上最具特色的一次奥运盛会。世界205个国家运动员参加,八十多个国家元首政客前来出席开幕式、参观比赛,中国与世界运动员频频打破奥运世界纪录,已预示了这次奥运会的伟大成功。

建筑与文化杂志设计
德中同行之“竹工坊”——材质的空间诠释——“竹工坊”记42-45

摘要:“德中同行”是一个历时三年的德中友好合作活动。活动的目标是,增进德中双方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为长期成功合作奠定基础,开拓德中合作新领域,塑造和维护一个积极的,富于创新的,面向未来的德国形象。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与中国国家主席共同担任“德中同行”活动的监护人。

竹曲46-48

摘要:对一个建筑师来说,最大的快乐自然莫过于眼见自己的设计作品从地平线上立起来,而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学习和思考如何设计的学生来说,这种快乐往往是遥不可及的。我们“纸上谈兵”的方案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同学们总抱怨设计无法继续深入。这似平是无法避免的,刚接触到设计的我们受早期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习惯于用各种卡板来模拟建筑,那些洁白光滑的卡板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省去材料、结构、以及设备的错觉,剩下的就只有空间。我们习惯于欣赏和学习康的建筑中奇妙的光影与空间,

翼之门49-51

摘要:利用竹子这种特殊材料进行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竹子的特点,设计出符合竹子特性的作品。人们对竹子的韧性都有一定常识性的了解,我在一开始只是认为竹子可以弯曲。通过与真实材料的接触研究,才慢慢地理解:竹子在弯曲的同时会有很强的回复力,也就是说它同时具有韧性和弹性。Phoenix Arch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仅体现了竹子的韧性,同时也展现了其回复力所产生的反弹效果(图1)。

弯曲的奇迹52-53

摘要:“不假思索” “Design without Thoughts” 对每件事情我们都存在多多少少的预判,多多少少的先入为主。这种预判来自于从前的经验、阅历、习惯。有时它帮助我们迅速进入状态,有时它阻碍我们思维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