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 11-5058/Z 国内刊号
  • 1672-4909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与文化是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与文化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建筑与文化 200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与文化杂志卷首语
新城建设,为城市发展“添把火”7-7

摘要:197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了国际新城会议,并成立了国际新城协会,总部设在伦敦。此时,新城运动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特别是英国的新城建设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建筑与文化杂志特稿
从经济优先到环保优先——日本福冈县、大阪府环境保护的启示8-9

摘要:一、日本环境保护的历程 日本现阶段的环境保护比较成功,某些领域在发达国家中走在前列。实际上,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也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上世纪60年代以后,依托1967年《公害对策基本法》的出台和实施,通过设定环境标准,限制排放,促进公害防止。环境污染虽然有效扼制,但80年代城市化引起了大量的生活污染,新的环境问题相继产生,同时许多环境污染已“难以找到受害者和加害者 ”。

建筑与文化杂志关注
寻找浦东——新城建设与都市功能的修补激活——关于在浦东的两次规划实践10-14

摘要:浦东.是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新区建设的典型代表.除了众所周知的陆家嘴.世纪大道.世纪公园.浦东还在发生着什么?

浦东花木地区激活城市功能并形成上海一级引力中心的概念性规划研究15-23

摘要:花木行政文化区是新建成的浦东核心区,虽已完成了重点项目的建设,却未实现收聚人气的目标。本文在大量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功能的修补与重新激活的规划概念,在完善都市服务、改进城市空间形态二个层面上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导则。

在扩容后的浦东张江地区完善城市形态并形成综合性都市中心的概念性规划研究24-31

摘要:针对张江高科技园区在扩容之后,面临的如何从一个单一功能的科技园区向一个对高级人才、资金更具吸引力的综合地区转变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修补原有的规划框架,激活园区都市功能的思路,并重点就建立都市中心提供了区位评估与形态导则。关键词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熟城区城市功能中心农民城市化空间形态

浦东北部沿江老工业体系的痕迹与再创造32-35

摘要:一、缘起 从陆家嘴金融区浦东南路开始.沿黄浦江一直向东.浦东大道以北.越过杨浦大桥的沿江地带.分布有上百年历史的造船厂、港务码头等上海老工业的旧建筑。这些旧厂房与陆家嘴浦东大道的繁华一路之隔.晃若隔世.有的闲置.有的低层次经营.有的已被夷为平地.曾经辉煌的产业地在后工业时代成了大地上斑斑锈迹,城市生活的禁地。

张江生活调查36-37

摘要: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国顶级科技园区之一.园区规划统一有序交通便利.地铁二号线直达.园区内外道路纵横呈网状分布.车辆顺畅无阻.绿化整体全面,约占园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规划伊始便充分考虑了交通的可通达性和便利性.以及园区环境的绿化美化.营造园林式的科技园区.同时工业区和生活区分开.使得张江科技园区的功能性更加突出。

超越建筑与艺术的概念——证大喜玛拉雅中心38-43

摘要:在上海的浦东.一座被称为“喜玛拉雅”的宏伟建筑经过数年的酝酿和设计.终于破土动工.即将向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它不是一座山,但它与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玛拉雅山脉具有同样的特质。喜玛拉雅山脉在物理层面拥有绝对的高度,而上海的“喜玛拉雅”则在精神层面达到了无法企及的巅峰。它就是兴建中的“证大喜玛拉雅中心”。

美术馆·十字亭46-49

摘要:上海张江美术馆基地位于一个30000余平米的城市公园中.公园象我们常见的那样是以模拟自然的手法营造,有景可望,有径可寻.有境可感。设计的意图即从一个简单的事实抑或理由开始如何在人工化的城市自然空间和社会生活中小心介入一个适当的”插件”?以资实现一个休憩“可驻”之所.一个精神“可寄”之所。“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于是,“亭”成为这个“插件”介入的可能途径。

现场张江·进行式进行50-55

摘要:张江进行式 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呈现为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以各地高科技园区经济园区的建立为强大引擎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开始由80年代消费品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为城市化推动型为主的经济增长的新阶段。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自1992年建园以来.在经历了14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由建园初期以市场为主体的原生态发展模式.至今已成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一流科技园区.其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城。

光影之中——芬兰当代艺术与设计展56-59

摘要:展览的主题讲述了一些关于平时在日光中不常见的事物的故事。一些被隐藏的事物,一些通常在日落后才出现的事物,它们中的有些甚至需要在更好的光线条件下才能被看见。在“光影之中”展览内,几乎所有的色彩都是暗淡而又模糊的,因为每件作口所讲述的帮事并不需要色彩。通过这些帮事你能发现你自己,无论你仅仅作为一名观赏者,还是进入你自己的记忆与想象中,参加本次展览的所有艺术家都生活或工作在芬兰库奥皮奥市。

公共艺术在浦东——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调查现场60-63

摘要:现场一:张江 1 23岁的陈先生和朋友在公园中散步.他觉得附近的环境还可以.但是对于附近的一些景观作品,不是很了解,只觉得还好,却并没有表现出艺术感。他希望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在自然环境保护好的前提下实施。

“各做各的”——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谈本土设计感悟64-73

摘要:浦东地区作为上海开发的前沿阵地,在近年来的开发建设大潮中涌现出了大量的精品建筑,可谓百花齐放。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在这块土地上都以自己对浦东城市的解读来描绘着日新月异的建筑画卷,从而为世人呈现一幅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象。上海本土,尤其是浦东本土的建筑设计团队在面临激烈的外来竞争时,又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定位,如何寻找突破的空间?本文以本土建筑师的视角出发,诠释本土思维对浦东文化的解读和对城市源流、演变、空间构成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各做各的”这样一种指导性纲领。

建筑与文化杂志实践与探索
开门见山色,推窗望水流——浅谈洛阳高新区的区域规划和建筑74-75

摘要:洛阳是享誉中外的十三朝古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至今遗存的人文景观比比皆是.洛河.伊河 瀍河.涧河绕城缓流,邙山 东山 周山铺绿叠翠。加之每年的牡丹盛会.给这个千年帝都增添了令人无限向往的色彩。

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创新创业大厦建筑方案设计76-78

摘要: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大厦是集科研和会议接待为一体的综合办公楼.总建筑面积23000m^2.共六层.位于沿洛河北岸滨河路北侧的一片空旷的用地之中。

城市的色彩管理79-80

摘要:十年前,我曾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重空间环境塑造发文鼓舞.如今高新区规模不断扩大,洛阳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喜可贺。建筑的布局和风格.是城市视觉识别的主要对象.这点.已成共识。但是.人们往往忽视了建筑的群体色相。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的最大众化的形式。”当我们来到一个城市.扑面而来的是建筑群体的色相。城市的色彩已成为城市文化个性最明快的视觉标志。因为.色彩是最通俗的审美对象色彩是文化的体现。

建筑的气质80-80

摘要:一粒沙也有精神.一个建筑或一个建筑群也有它的精气神。“气质是永恒之美”.这可从《老子》哲学中体验与感悟.它相对物质而存在。《老子》看到的美是超越的.《老子》之美是无形胜有形.这是一切美学的根基。就建筑而言.建筑本身是有形的.但是真正震撼人心、沁人肺腑的是建筑的气质。建筑的气质之美是天人合一的结晶,是有形物质与无形心态的共振共鸣与亲和。任何建筑的艺术风格.无不是其策划者气质、设计者气质.建设者气质、使用者气质的综合反映。

中华第一陵——洛阳高新区周山东周王陵考81-82

摘要:洛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境内.周山耸峙.逶迤连绵数十公里.这里南望洛水,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著名的东周王陵就耸立在周山之巅,成为古都洛阳重要的文物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