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17年第S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南京城市街廓平面形态与土地使用规定的关联性研究1-6

摘要:本研究聚焦土地使用规定,在梳理国家、江苏省和南京市相关土地使用规定条文的基础上,图解主要条文并设计了符合规定的法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选取街廓案例切片,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案例街廓的实际现状与符合法规的理论模型进行图示比较,分析用地比例、地块划分和地块指标等规定控制对城市街廓平面用地形态、地块建筑群体布局形态的影响关系,最后得出相关规定在对街廓平面用地比例、地块开发量等控制到位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街廓平面纷乱的形态肌理,影响到城市物质环境的外貌的结论。

城市肌理的数据解析——以汉口沿江片区为例7-13

摘要:以汉口沿江片区为例,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对城市肌理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了一系列基于街区单元的几何形态指标,利用多种计量统计学方法对这些形态指标进行因子降维和聚类分析,实现了对街区单元的类型进行有效分类,并利用GIS方法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可视化呈现,精确地定位出该区域中重要的核心肌理连续带和断裂区,从而解析出不同类型的街区单元在城市肌理中的潜在形态规律。

高密度城市形态与风环境的关联性:大连案例研究14-17

摘要:以大连一个16km~2范围的多高层混合高密度城市区域为例,通过CFD数值实验研究了城市规划指标对风环境的影响。将该区域中心的1km~2范围划分为200m×200m的方格网,获取了不同风速情境下共250组风速数据,利用SPSS对每个方格网内城市规划指标(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与风速比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为定量分析城市规划指标和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思路,为创造良好城市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协同化设计研究18-21

摘要:从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BIM技术特点入手,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协同平台。通过BIM技术协同平台的应用,进一步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阶段各参与方的高效协同,推动新型装配式建筑发展。

地铁枢纽站步行影响域与客流动线研究——以大连地铁西安路站为例22-27

摘要:以大连地铁西安路枢纽站为例,采用跟踪观察的调查方法,收集出站乘客的步行活动信息。首先对其目的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该枢纽的步行影响域和主要影响区范围。然后通过因子方差分析方法,揭示出目的地类型因素对步行距离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基于空间句法模型分析发现,既有步行网络的整合度和选择度指标与真实动线轨迹之间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上结论可以为该区域步行系统的优化更新提供参考。

中东铁路的兴建与线路遗产研究28-31

摘要:为理清中东铁路线路遗产的基本构成与发展脉络,进而准确评估建筑遗产价值,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归纳分类等方法,发掘并梳理中东铁路的历史背景和兴建过程,归纳其遗产构成、遗产类型及遗产特性,从而正确认识建筑遗产对于我国北方城市群的兴起所带来的促进作用,为后期文物建筑的保护及修复提供前期的基础资料。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园游憩空间满意度研究——以长春市为例32-37

摘要: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法构建5个维度共25个影响因子变量的居民公园游憩空间满意度模型,探求影响居民公园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和内在因果关系,总结公园空间优化设计的影响机制,提出提升公园游憩空间品质的适应性策略。

寒地城市冬季公共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研究38-42

摘要:以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为例,对冬季与普通季节居民的步行衰减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寒地气候对空间步行可达性的影响规律,并基于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寒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步行可达性模型。研究结果对寒冷地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布局,冬季步行友好性、宜居性提升及寒地城市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商业综合体空间配置、租户组合对人流分布的影响研究——以长沙德思勤城市广场为例43-47

摘要:采用空间句法为分析工具、结合租户组合理论,对长沙德思勤城市广场的交通与店铺空间的人流分布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建立二维模型进行多层空间分析,在考虑了租户类型的情况下,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空间结构对交通空间以及店铺空间人流分布的影响。

基于“资源-行为”视角的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研究——以长沙市中心城区20个综合体为例48-53

摘要:以长沙市综合体整体现状研究为基础,从环境行为学的'资源-行为'的关系理论出发,对其中心城区20个外部空间资源分布特征进行了整体评价,然后选取奥克斯广场、万达广场作为典型研究案例,与日本六本木外部空间资源进行比照分析,最终从资源配置角度总结出提高城市综合体外部空间效益的规划管理及设计建议。

社区综合养老设施类型划分和服务内容54-58

摘要:通过调查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知晓度及对社区综合养老设施使用意愿,分析影响社区综合养老设施使用意愿的相关因素、养老服务需求强度和需求类别,实现社区综合养老设施的类型划分和服务内容的设置。

基于GPS数据分析的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领域调查方法研究59-62

摘要: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GPS对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轨迹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城市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定量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老年宜居环境的科学规划与建设提供帮助。

基于受访者特征的高层住区声环境评价研究63-67

摘要:为了分析高层住区居民特征对室外空间声环境评价的影响,从受访者基本特征和行为特征入手,对天津市和南京市的典型高层住区室外空间进行声环境评价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查明了受访者特征对高层住区声环境评价的影响机制,证明了声环境评价与受访者年龄、性别、在空间的停留时间、具体住区的空间环境等因素相关。

基于套型交换策略的单元式住宅开放式设计68-73

摘要:基于开放式建筑理念,以单元式住宅为例,对集合住宅中套型面积增减变化设计进行了尝试,在面积、功能同时变化的套型平面序列基础上,提出了套型交换的改造模式,进而结合增减配对给出了单元平面布局。从增减需求匹配的现实发生几率和改造工作的有序性出发,分别给出了最小设计规模的限值及销售设计联动模式。以标准化、通用性和易拆解为原则展开了从填充体到支撑体的设计。以抑制非理性改造出发,给出了对居住标准和部品使用周期的限制策略。

天津市中小套型住宅室内空间效率比较研究74-77

摘要:在梳理'效率'概念基础上,探讨中小套型住宅室内空间效率的内涵与比较原则;依据适居性、高效性、适应性、经济性4个原则,借鉴国内外住宅评价研究等相关理论,筛选比较研究的指标;选取天津市1980、1990、2000年代典型套型住宅进行横向比较研究。

寒地居住建筑南阳台形态优化设计研究78-82

摘要:利用Energy Plus软件对寒地居住建筑南阳台的能耗进行模拟和分析,探讨了在当代居住建筑发展的趋势下,如何针对阳台进深、分隔方式和平面形式改进南阳台的形态设计,获得最低的能耗和最优的室内热环境。

幼儿园空间格局避震疏散能力研究——以南京市83个幼儿园为例83-87

摘要:在以地震灾害为主灾种的背景下,运用建筑倒塌模拟的方法,以南京新老城83个幼儿园为例,对其空间格局避震疏散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与图形分析,主要探讨了用地规模、平面布局、周边环境3个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提出了相应优化策略。

基于强震破坏模拟的中学教学区灾损信息模型建构研究88-93

摘要:从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实践的需要出发,提出了灾损推演与灾场仿真的研究思路。通过对我国地震带沿线城市中学校园的典型布局形式和空间信息的归纳总结,整合了制约灾场救援行动的场地布局与建筑要素。同时,从建筑结构倒塌和结构坠物对场地的影响两个方面,提出了地震模拟实验的思路和评价标准,建构了中学教学区灾损信息模型,为应用于灾害救援训练的中学教学区仿真废墟的实体形态设计、结构坠物场景布置和实训功能设置等提供理论支撑与量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