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理论·实践·教育:结构建筑学十人谈1-11

摘要:建筑学是形式美学与结构技术的个性化创造,是一门与人文科学息息相关、与工学技术相融合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各领域专业化趋势的日益加剧,正统的建筑学已深陷于艺术与技术非此即彼的纠结之中。

结构形态的操作:从概念到意义12-14

摘要:结构有着与建筑一样的双重性特征—概念与意义,本文以结构形态为线索,通过不同作品案例中对结构形态的操作,来阐述将结构从作为支撑的概念到更加具体的意义呈现的方法。

访谈:反结构表现主义的建筑设计15-22

摘要:1960年代日本建筑的背景|奥山|这次为了庆祝东南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和东京工业大学环境·社会理工学院共同设立的"结构建筑学研究中心"(Archi-Neering Design Research Center)的成立,我想就有关建筑设计与以结构为代表的建筑技术之间的关系,结合坂本老师您迄今为止的设计历程做一个访谈。

采用表皮结构与芯柱结构的结构建筑学设计方法23-27

摘要:"结构建筑学"一词是指一种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的工程设计概念(尤指结构设计)。基于对两种结构体系—表皮结构与芯柱结构及其抗震设计概念运用的建筑设计实例的介绍,以此说明建筑师与结构师协同设计的具体过程。

结构师视角的“结构建筑学”28-31

摘要:首先论述项目设计中建筑师和结构师的工作现状和角色认知,并通过4个航站楼的结构设计分析二者间的紧密合作过程,指出结构师应该是真正的结构"设计";建筑师与结构师应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进行面向解决问题的紧密合作,以实现建筑高品质的"结构建筑学"。

建筑学报杂志作品
船长之家改造32-38

船长之家的过程与启示:多义的浮现39-43

摘要:1"打开的门缝"船长之家是直向建筑事务所接手的第一个建筑改造类项目,从项目类型、周期等诸多方面都与先前的项目有着明显的差异,相对复杂的场地条件是设计所面临的重要现实。主创建筑师董功坦言,在之前的经验中,直向通常握有设计的主导权,而这个项目却是"在妥协中前进","超出了之前做设计的方式,但像是打开了一条门缝"。

平田农耕博物馆44-48

松阳樟溪红糖工坊49-51

松阳乡村实践——以平田农耕博物馆和樟溪红糖工坊为例52-55

摘要: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县域范围内保留有上百个古村落,被誉为"最后的江南秘境"。和许多受城市文化影响很深的旅游乡村不同,松阳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仍保存着中国传统诗词画卷中所描绘的自然和生活场景。

深深·深宅56-60

一次无意识的回归——“深深·深宅”设计回顾61-63

摘要:1基地项目位于江南平原。因为耕作的需求,平坦开阔的地形被灌溉水渠和道路划分成南北向拉长的矩形网格。每个网格是一个家庭生产单元:菜地、宅子、鱼塘、农田自南向北依次排列(图1)。当地民居大多都是矩形平面和硬山屋顶。

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核心区综合体64-68

流动的舞台·互联的舞台·平静的舞台69-70

摘要:和中国几乎所有城市一样,杭州的蔓延式发展也远远超出了步行的尺度。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建成区的版图向西跨越了西溪湿地,来到仓前老镇。大学的外迁是这段历史的重要部分之一,离别市中心的杭州师范大学文一校区来到15km外的仓前镇。

建筑学报杂志札记
上海科技大学科技塔设计71-75

摘要:坐落于上海科技大学张江新校区的"科技塔"是校园中最高、最特殊的建筑物,占据了校园中几条轴线和校前大草坪的视觉焦点,在比邻的城市中环线高架上也格外醒目。作为"景观"的对景和"观景"的高台,这座置于校园绿化与人工湖畔的构筑物,不但是校园地理意义上的地标,更寄托了科技大学的办学精神。

建筑学报杂志专题
意外与必然——RCR建筑作品与特点综述76-81

摘要:对于很多人来说,2017年普利兹克奖的最终获奖者RCR绝对是一个冷门。这个全称又被叫做阿兰达、皮格姆和比拉尔塔的建筑事务所,位于西班牙东北一个名为奥洛特的小镇上,而镇上人口不足3万人;从项目规模上讲,RCR至今建成的所有项目里,就没有建筑面积超过2万m~2的;从年龄上讲,事务所的3位合伙人平均年龄为56岁,相对于建筑师漫长的职业生涯来说,这才是刚过青年。这个事务所既没有从事过太多社会活动,又不太刻意关注贫困或者低技;曾经普利兹克奖的几大原则—知名度高、明星项目、终身成就、政治正确等因素,在RCR身上都无法得到丝毫验证。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却也带来了诸多疑问:RCR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组合,又为什么会受到普利兹克奖评审们的青睐?在这个专题里,本刊特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的博士宋玮,为我们撰写了题为《意外与必然—RCR建筑作品与特点综述》的文章,他曾在西班牙求学、工作长达6年,在这期间两次拜访过RCR工作室,亦曾对合伙人之一的卡莫·皮格姆做过一次专业且深入的专访,归国后著有《黄金时代—西班牙当代建筑全景》一书。下文从RCR的职业经历、其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主要特点,以及与RCR同龄的西班牙建筑师整体状况等多个角度分析了RCR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原因,并希望为读者在理解地域性与全球化之间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更新”——南京老门东三条营地块设计研究82-86

摘要:通过梳理门东历史文化街区的演进历程和场所文脉,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微更新"理念,以三条营地块为例,从肌理修复、形态重构、功能置换3个维度剖析了基于"微更新"的街区保护与更新方法,并阐述了"微更新不止是策略,更是设计的立场和态度"的论点。

原真性思想下蒙古包住居文化的现代转译87-90

摘要:基于蒙古族游牧生活的载体蒙古包及其特定的住居行为和深层次民族心理机制,试图以时间、空间、感知3个维度为切入点,通过阐释蒙古包住居文化内涵对其原真性进行现代转译,为当代蒙古族住居设计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