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99
  • 国内刊号:11-1930/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92
  • 创刊时间:195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43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学报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教育

方法:关于设计教学研究

摘要:为配合本期教育专栏关于设计教学法和设计方法论的探讨,2015年11月20日,东南大学和本刊共同举办了主题为“方法”的设计教学研究论坛。“方法”论坛特邀克雷兹教授及其助手晏俊杰老师、莱瑟巴罗教授、顾大庆教授、韩冬青教授、鲍莉副教授、李岳岩教授等参加.
1-6

化圆为方: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教育

摘要:阐明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而言,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探询,并解释什么样的思考和研究,才可以帮助年轻学子去应对自己终将面对的任务——在他对世界本来面目的个人化认识以及这些事物的应然面目之间建立联系。这种探询,更准确地说是教学,正是过去几十年来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所努力施行的。文章认为,教师和学生需要做出两种类型的贡献:一是对于广义上的社会和生活的理解与参与,二是在新的可能、新的手段、新的思考下,重构和改变它们。
7-10
建筑学报杂志历史研究

隐匿的转变:对20世纪留园变迁的空间分析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65)在形态学和叙事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针对园林空间的可能的分析方法,它们能够呈现空间元素的结构性意义以及形态对空间经验的影响;运用和测试这些方法对留园在20世纪的变迁进行空间分析,解读变迁背后的空间特征变化,进而理解中国现代建筑理论中的“园林”命题。
17-23

留园枫杨树的近代图像记录分析

摘要:选择留园曲骆楼前枫杨树的近代图像再现为研究对象,将图像按照内容分为立面、构图与角落景色3种类型,以此讨论这棵不具名的枫杨树在其中的角色,引伸出近代以来,国内外园林图像作者们的创作原由与背景,从而还原被摄影与投影制图术影响的园林观看,并揭示当代中国园林概念中更为深刻的现代性。
24-30

苏州留园的非透视效果

摘要:分析了苏州留园的现状,并以非透视效果为焦点。要旨有二:首先,在前辈学者对留园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图像系统和分析要点的新认识;其次,阐明留园现状昕展示的非透视效果.突出平面图和照片提供的具体认识及其差别。在这其中包含2个问题:如何看待正投影图和摄影对园林体验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非透视效果的分析要点是什么。
36-39

帝都的教化象征:另代都城孔庙之演变

摘要:除曲阜孔庙外,都城中央官学孔庙乃为各历史时段孔庙发展的风向标和表率。结合制度研究,将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建设放在时代和城市背景中逐一考察,详尽地梳理了历代都城中央官学和孔庙的演变轨迹。同时,尝试厘清中国古代都城史研究领域中部分尚属含混的问题,如都城孔庙的出现时间、建筑配置、都城中的选址、祭孔程序等,恰是对古代都城空间的再认识和可能的补充。
40-47

“栋梁之材”与人类学视角下的凉山彝族建筑营造

摘要:从四川凉山彝族建筑营造中的结构构件“布杰”入手,研究其在彝族建筑结构发展中的演化历程,讨论早期中国建筑的重要历程,继而论证了彝族建筑中的“依色”与“布杰”的演化可以为“栋梁之材”的矛盾性提供一种自圆其说的解答,试探彝族建筑与中原汉族建筑早期演化历程的同构性.
48-53
建筑学报杂志作品

大舍西岸工作室——新大舍——柳亦春谈近作

摘要: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之后,大舍新办公室是建筑师柳亦春自己编撰任务书、自己设计、自己监理的特殊项目。这栋位于上海徐汇区滨江地带毗邻艺博会双年展主展馆的小房子,承载着地方政府艺术产业兴市的梦想,更承载着建筑师近年来对“何谓建筑”这一基本问题的基本思考。在本次对谈中.柳亦春诚恳且平实地讲述了自己在新大舍设计中的理念、态度以及方法。
54-65

林建筑——漫游林木间——理解“林建筑”的10个关键词

摘要:以华黎的设计作品“林建筑”为对象,通过10个关键词,阐述其构思起点、形式逻辑、结构组织、建造次序、施工方案和空间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建筑师在面对具体场地条件和项目类型时如何根据“在地”原则选择相应的设计构思和建造方案,以及如何因地制宜解决设计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66-75

苏州阳山敬老院——一个哲学分子对日常的真诚解读——苏州高新区阳山敬老院评析

摘要:作为建筑师里少有的西方哲学博士,张应鹏对于苏州高新区阳山敬老院(图1)。从身为人子的切身体验出发。希望表达的是对天下父母的真诚之心,期待他们能够有尊严地过以往的日子。生活在一个散发着记忆的日常场所。建筑师的设计手法中隐含着哲学思想及对既有经验的反思.通过“拽进阳光”“演绎非功能空间”“混搭材料”和“暖出记忆的影子”4个方面完成了整个建筑群的营造。
76-85

张家界博物馆——原型与分形——张家界博物馆设计

摘要:张家界博物馆位于湘西张家界市区,其主体功能由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及文化局办公3部分组合而成,当地居民主要由汉族、土家族、白族及苗族等多民族构成,基地面向湿地河流,周边山峦叠嶂,并可远望著名的天门山。为此,设计尝试在人文与自然地景中寻得某种地域物质基因:其一是具有当地特质的山地吊脚楼:其二是张家界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即从民居中找到建筑原型与从地景中找到地形形态特质.运用分形的手法将两者重构与融合,生成建筑体量,并以“地景仿生”来诠释了周边环境的地形特征,同时在广场设计上,强调地景肌理的延续性.以期建构出一种具有当地人文特质和自然特征双重译码的在地建筑。
86-93

爱慕时尚工厂——爱慕时尚工厂设计

摘要:爱慕时尚工厂设计、建设的10年,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10年。其间4易其稿,其中一次甚至已经把施工图完成了.但需求又有新改变。面积从最初的1.4万m^2,几度扩大后,一直达到了今天的5.3万m^2。这座建筑的设计过程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成长.品牌的扩大以及需求的增加。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建筑市场最活跃的10年中,我们与甲方从容地完成了这座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尤其是在今天,从国家GDP到行业状况都趋于稳步发展时,爱慕时尚中心对于设计工作模式的重新探讨以及对自然的追求更得以实现出它的价值。
94-99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海因里希·泰森诺与达尔克洛泽节律学校

摘要:从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泰森诺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的建筑设计思想出发.结合田园城市赫勒劳的建设背景,浅析其代表作达尔克洛泽节律学校的设计特征,指出泰森诺高度节制凝练的建筑语汇与文化改造思想之间的关联.揭示其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问的设计方法。
100-104

中西之间——董大酉自宅的历史解读

摘要:通过对董大酉自宅其设计手法和建成效果的分析,解读董大酉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空间意识和文化认同,并试图部分还原隐藏在历史中的场景片段。
105-110

应对高层建筑聚落的挑战——江苏银行苏州分行设计

摘要:通过对江苏银行苏州分行大厦的设计特点的解析,研究高密度城市cBD环境中高层建筑聚落对建筑和结构设计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应变策略。
111-114
建筑学报杂志书评

走向自然的整体建筑观

摘要: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建筑科学文化系列新书《建筑科学文化广角论》《世界园林史图说》(第2版)《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苑》和Ⅸ意大利古典花园》4册。借由系列新书的出版,编撰者张祖刚先生重申了两大学术观点:一是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建筑科学理论;二是“走向自然、符合大自然法则”的理念。前者旨在增加风景园林知识作为指导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后者回应了城乡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从建筑材料、节能减排、发展园林、社会公正等角度,提供了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初期问题的当代策略。
119-119
建筑学报杂志信息

学会动态

摘要:“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国际竞赛结果公布 日前,第四届“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国际竞赛公布结果。竞赛由中国建筑学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和中国联合工程公司联合主办。本届竞赛共收到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外共126所高校的有效作品724项。最终评选出106个入围作品,其中一等奖1项。由深圳大学团队获得;二等奖6项,分别由来自重庆大学.天津大学、
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