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学报》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0529-1399
  • 国内刊号:11-1930/TU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192
  • 创刊时间:195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435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学报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特稿

在转型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

摘要:当代的中国建筑师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经历了35年,这是中国巨大变化的35年,也是建筑业黄金时代的35年.“太平盛世大兴土木”,35年来,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共竣工了313亿m^2,是现在存量房屋建筑面积的70%以上.这种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建筑业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什么呢?首先是拉动了GDP.
1-7

春华秋实忆甲子 继往开来看明朝——纪念《建筑学报》创刊60周年

摘要:《建筑学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筑界内第一本学术性刊物.1954年创刊以来,虽经历坎坷,饱尝风雨,但她却顽强地走过了60年的道路.今天,我们在回顾60年的风雨兼程时,有悲伤也有欢乐,有痛苦也有幸福,更多的则是对这本刊物的一种守望和坚持.这本刊物凝聚着几代学报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载着无数建筑学人的渴望与期盼.60年来,《建筑学报》在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建设方针,增进建筑学术研究,宣传报道设计作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现任主编,在《建筑学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要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建筑学报》发展的作者和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建筑学报》做出贡献的历届顾问、编委和编辑部的前辈和同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回首60年历程,内心深感自豪,展望未来发展,自知任重道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对《建筑学报》60年的历程做一全面回顾,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8-11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建筑学报》信息流量图解(1954-2013)

摘要:作为迄今为止中国建筑界历史最长的建筑期刊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学刊,《建筑学报》不仅记录、见证了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同时也是构建这一历史过程的参与者和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综合反映业界思想与实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值本刊出版60年之际,特组织专集,对本刊的历史、蕴含的议题在历史与理论的层面进行学术性的研究和探讨。 本特集由“图解”、“文解”和“亲历”3个部分构成,力图从不同侧面、以不同形式展现、揭示、重构其所映射的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历史与情状。“图解”以本刊创刊60年来逐年的信息流量及逐年的总目录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统计信息转换为视觉方式呈现,由此来反应其信息结构与信息量的变化。“文解”共有10篇文章组成,分别以本刊为研究基础和对象,从词语概念的衍化、理论议题的变迁、“普通建筑”(住宅)中基础问题的讨论、“民族形式”的话语与实践、建筑活动与建筑文化关注的焦点、建筑个案的评介、争议与补充、封面图景与建筑形象的塑造和价值范式及本刊的创刊背景等不同的角度,切入1950年代以来建筑知识在中国的构建状况及其相关的重要议题。这些文章的视角、观点既有叠合又有差异,既有线索式的历史梳理,也有语境下的问题重构,和针对个案的深入挖掘。它们从不同的断面,展现了现当代中国建筑史的丰富与多样。而“亲历”则提供了一个经验与内在的维度,以问卷与回忆的方式,从读者、作者、编者的角度,呈现了《建筑学报》的影响、作用和运行状况。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从1920年代起至今天,已近百年,通常意义上的现当代中国建筑,也已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其间所蕴含的诸多议题和问题,既是“中国的”也是“建筑的”。�
12-17

对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价值取向的反思——以1978-2014年《建筑学报》为参照系的研究

摘要:以1978-2014年的《建筑学报》为参照系,从传统价值、地域价值、创新价值3个方面梳理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与文化价值的建构过程.
26-31

《建筑学报》封面图像学研究

摘要:60年来的《建筑学报》封面图像提供了一个观测中国现代建筑价值叙事演变的窗口,数据分析显示,学报从创刊至今,其封面图像在形式策略、叙事主题、内容类型、价值视角、属地分布、作者权重等6大方面历经多次重大的系统更变与重建,并形成了当下以理性、现代、小叙事为特征的学报封面图像的价值范式认同.这一范式与中国当代建筑主流价值范式具有同构性.
32-39

当他们谈论“现代建筑”时,他们在谈论什么?——1980-1992年的《建筑学报》与香山饭店

摘要:介绍当代中国建筑史上的重大事件——1982年完工的香山饭店,指出从1980-1992年,《建筑学报》的相关文章有15篇之多,这一系列文章,是对该建筑事件的记录,还折射出这12年间中国建筑语境的微妙变化——这是一个“现代主义”观念向中国本土移植的艰难过程.
40-45

为1958年6月《建筑学报》上的5张黑白照片补色

摘要:通过重访同济教工俱乐部的设计者、拍照者和见证人,参阅了相关文字资料以及1958年6月《建筑学报》上所刊登的5张黑白照片,试图在重构该建筑多彩调的过程中,引出一段近60年前现代建筑与上海郊区基地相遇的故事来.
46-52

断裂或延续:历史、设计、理论——1980年前后《建筑学报》中“民族形式”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摘要:追溯1980年前后《建筑学报》等期刊中围绕“民族形式”讨论的话语与实践,揭示历史知识、建筑实践与理论话语如何相互影响,塑造出以“院落/庭园”“空间序列”等为核心的,符合现代主义建筑观念的“中国建筑传统”,并指出它所体现出的1980年代前后,历史、设计与理论3个领域间的交织关系,以及由建筑师所主导的这场讨论对1980年代以后这3个领域的状态所带来的影响.
53-57

时期的《建筑学报》封面与社会主义想像

摘要:以《建筑学报》封面为切入点,指出我们对时期建筑认识的局限性,并试图通过对其中有关的内容的思考扩充这一认识,揭示意识形态和制度所具有的创造力及其现实意义.
58-63

《建筑学报》创刊始末

摘要:研究《建筑学报》创刊的历史背景,集中论述其在1954年的发展及其与诸多历史事件及人物间的联系,讨论该刊在新中国国家建构过程中的作用.
68-73

《建筑学报》60年的建筑话语流变”——基于关键词条的统计分析

摘要: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对已出版的540多期《建筑学报》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筛选,甄别出诸如“民族形式”“住宅”等词条,并辅以相关的统计分析图表,描述这些词条在60年间出现和演变的大致过程,勾勒《建筑学报》建筑话语的流变概况.
74-79
建筑学报杂志亲历

亦师亦友 共同成长——《建筑学报》编者、读者/作者笔谈录

摘要: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阅读《建筑学报》? 读者、作者之于一本杂志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更立体地呈现《建筑学报》60周年的发展,我们特邀请部分60年来在“学报”不同时期的读者亦或说作者,共同进行了一次笔谈——回顾他们与“学报”的情缘,讨论他们对“学报”的期望。他们中既有从创刊就开始阅读收藏“学报”的老读者,也有中年、青年读者,又都从读者变成了作者。尽管年龄和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始终在关注和支持着“学报”,与“学报”之间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见证了《建筑学报》60年走过的历程。
80-89

十年之变:2003-2013年《建筑学报》变迁

摘要:2002年9月,学报完成了编委会换届工作,成立了第6届编委会(延续至今),周畅秘书长出任主编.这标志着学报又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随着共事多年的前辈张祖刚、齐立根、顾孟潮、曹达那一年的先后退休,不觉中我突然由编辑部最年轻的一员成了元老,随后被任命为编辑部副主任,从此和周畅一道担起了学报编辑部的领导重任。
94-97

编辑部纪事(1954-2014)

98-99
建筑学报杂志专题

走向“合”——2004-2014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动向

摘要:以2004-2014年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相关成果、重要国家课题开展情况为分析对象,提出:中国建筑史学自营造学社以来,经历“起”“承”“转”而进入“合”的阶段.论文概括的整合、拟合、契合和集合的研究动向,既是对近年中国建筑史学发展的洞察,也是对未来走向的探讨.
100-107

经学、经世之学、新史学与营造学和建筑史学——现代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再思

摘要:针对目前有关中国建筑史学史的研究多强调西方建筑学术和历史观念的影响,即现代性,而对传统学术的影响和价值则有欠重视的现状,文章拟在20世纪中国传统学术现代转型的脉络中重新审视中国建筑史学的形成,一为揭示传统学术在这项研究中的表现和影响,二为认识乐嘉藻、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和林微因等先驱的成就提供新的视角,三为促进学界进一步思考先驱们当年曾经面对的问题,从而在寻求现代建筑的中国特色的同时,发现传统建筑史论述中可资借鉴的中国性.
108-116

从宗族村落到田园都市:民国中山模范县的唐家湾实验

摘要:介绍了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在担任中山模范县训政委员会主席期间所展开的唐家湾实验.中山模范县在唐绍仪的家乡唐家湾筹建与港澳竞争的中山无税港,并将县治从石岐迁至唐家,试图将乡土村落唐家建成为一座现代田园都市.部分唐家祠宇被用于政府办公,私家园林小玲珑山馆被捐作公园.唐家湾实验未能成功,但唐绍仪将宗族空间转变为城市空间、将宗族村落建设为田园都市的努力,是民国时期空间现代化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
117-122

重构布达拉——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空间布置与象征结构

摘要:通过对建筑空间布置和宗教供奉配置的考察,揭示了普陀宗乘之庙并非是简单地对其原型——布达拉宫的仿造,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进行了各种变更和独创.在这一过程中,达赖的象征元素有所弱化,有利于清帝方面的宗教叙事则被映射到建筑实体上,重新建立了一套象征结构,从而具象地阐释了乾隆帝心中理想的王统观定义;同时,采用向心化空间模式对藏式建筑的“都纲法式”进行改造,形成新的帝国样式.所有这些象征性处理均非明确直白的表达,而是通过宗教阐释和建筑空间布置进行的抽象转译.
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