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0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结束1-2

摘要:2007年6月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报》编辑部、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承办的“‘青啤地产’杯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评审会在青岛举行。最终评出获奖作品102件,其中:1等奖5件,2等奖10件,3等奖29件及优秀奖58件。

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作品3-7

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评委谈建筑画;贵在“持笔” 成在“以恒”8-8

摘要: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启动以来,受到建筑设计、建筑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至截稿日期,共收到了677件应征作品。经评审委员会严肃、认真地评选,各类奖项已名归其主。评委会总的评价是,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赛事,业界同行积极参与,画种类别齐全,风格多样,总体上水平较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从半个“文盲”说起——“手绘建筑画竞赛”评审有感8-9

摘要:当今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但是,电脑我至今不会使用。有人说:在当代,如果不会外语,又不会使用电脑,就无异于一个文盲。那么,我至少是半个文盲。人们会问:为什么不肯去学电脑呢?那又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诚然,真要下功夫去学,也并非难事,不是有很多同龄人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这门技术吗,问题就在这个“肯”字上。

拿起画笔——有感于“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9-10

摘要:如果欣赏建筑画艺术,在手绘与鼠绘(鼠标+键盘绘图的简称)之间选择,相信不少建筑师会选择手绘;可如果做竞赛投标报审方案透视图,事实表明鼠绘的份额已经占据绝对优势。这就是手绘建筑画面临的实际境况。当手绘渐成往事之时,中国建筑学会主办、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和《建筑学报》编辑部承办了“首届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以此为平台,呼吁全社会建筑者对手绘价值再评估,

回归创造性传统——有感于全国手绘建筑画大赛10-11

摘要:建筑与绘画是艺术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绘画就一直被用来描绘和表现建筑,绘画也被作为设计建筑的工具。建筑师最初的灵感常常会通过简单的勾勒呈现于纸上,进而现身于空间。灵感的闪现成为创造性的源泉,而绘画则是记录灵感最快、最直接的手段。因此,绘画也成为了后来训练建筑师创造性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和途径,

徒手画在当今建筑师职业中的价值11-12

摘要:作为经典的工作方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绘图对建筑师而言意味着一切。它是培养建筑师的必要、甚至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建筑师从事职业活动最重要的手段。由于现代主义对建筑学的重新认识以及计算机工具的出现,在现代建筑学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绘图(培养)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进行了自觉、或不自觉的修正。

手绘建筑画之我见12-13

摘要:这次大赛对作品的要求第一条就是必须是手绘作品,画种不限。建筑画在内容上应该是包括建筑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表现图和单独以建筑及其环境为主题的各类绘画作品。显而易见,单从制作方法论,手绘建筑画是相对于电脑机器绘制出来的建筑图画。后者,姑且称为机绘建筑画。手绘建筑画是用手使用或不使用丁字尺、三角板等绘图仪器、绘图工具绘制的。

发扬传统 手绘未来13-13

摘要: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报》编辑部和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承办的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已顺利完成评审结果工作,进入优秀作品集制作和全国巡展阶段。作为本次大赛承办方之一的青岛市土木建筑工程学会,能够在中国建筑学会的信任和支持下承办本次大赛深感荣幸,也借此机会向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编辑部的信任和支持、向全国参赛者的积极参与、

建筑学报杂志信息广告
艺术·学院·空间——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学楼设计创作14-21

摘要:该工程的设计创作构思以及从学院空间、空间构成、校园环境、与艺术家共同工作等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的分析,表明只有对使用者行为的认真分析和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学院使用的建筑。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22-25

摘要: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园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南侧,东邻工业四路,南为鄂州街,西为二十二街坊,是一块坐南面北的基地。主要出入口在北侧冶金大道上,东及南各设次入口。总体西块为新建系统工程园区,东块保留原有建筑。西块主体建筑科技大厦位于核心位置,与主入口和核心广场联成一气,气势磅礴,反映武钢集团欣欣向荣前景。

浙江节能环保科研大厦26-29

摘要:以城市环境、功能空间、建筑形式及节能环保等要素为契入点,分析了面向特定地段的浙江节能环保科研大厦设计构思,讨论了建筑的适宜性、经济性、统一性、表征性等特点。

建筑学报杂志信息广告
武汉大学文科区规划与建筑设计30-33

摘要:以武汉大学文科区建筑设计为例,指出在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当中,应着重体现出对校园环境与文脉的尊重,积极营造具有良好人文氛围的交往空间,并以此提升大学校园的气质与风貌。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山西大学学生服务中心34-35

摘要:做为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山西大学在2001年进行了南校区规划设计,规划中除教学建筑,学生、教工宿舍,还包括一系列服务配套设施。“山西大学学生服务中心——令德餐厅”(以下称令德餐厅)就是其中之一。该餐厅为一多功能综合服务设施,包括学生餐厅、小餐厅、咖啡冷饮、超市、服务社等,建筑面积约2万m^2。

温州大学图书馆36-38

摘要:在温州大学图书馆的创作中,提出中心性与一体化概念,使外部秩序和内部秩序彼此尊重、相互渗透与结合,最终形成连续空间形态,从而合理地解决了建筑与基地的关系以及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走向“有法无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07 Holcim可持续建筑论坛评述39-41

摘要:2007年4月19日至21日,第二届Holcim可持续建筑国际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此次论坛主题为“城市_转_型”(Urban_trans_formation),由瑞士Holcim基金会和中国同济大学联合主办。来自40多个国家(表1)的250余位建筑、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和科学领域的国际专家聚集一堂,就城市未来发展的各种方向以及可持续性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当代城市的五副面孔——城市转型国际论坛与城市理论的进展42-43

摘要:什么是城市?这个问题或许比我们建筑学科长期争执不休的“什么是建筑”更加难以回答。城市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城市的真实面貌或许我们永远不能真正掌握。它既是由钢筋水泥建造起来的真实的构造物,又是存在于记忆与想象中的幻象。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当代城市又会呈现给我们什么样的面孔呢?

无差别的城市性——绘图标准与都市规范44-47

摘要:无论对于城市是出于批判的还是商业驱动的方式,是激进的还是实用的,它们都在过去的50年中导致了对差异性的崇拜:从拼贴城市到当代数字模拟的所谓“非标准产品”(象细胞转化一样不断地产生变异),再到补缺式营销、准时生产制、消费者个性信息系统。因而,对于当今设计纲领的挑战,不是要提供美学和经济上的差异,而是要反映一种可信的集体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