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04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揭晓5-17

摘要:[本刊讯]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建筑设计人才,鼓励青年建筑师的创作热情和探索精神,进一步促进建筑设计的繁荣与发展,提高青年建筑师的理论与创作水平,中国建筑学会于2004年组织开展了"第五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的评选工作.该奖是我国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奖.本届评选受到广大青年建筑师的积极响应.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图书馆建筑研究与实践18-21

摘要:文章阐述了100年来我国图书馆建筑形态发展与演变,经历了从古代藏书楼走向近代图书馆和近代图书馆走向现代图书馆两个革命性的变革,论述了各自的特点,并提出走向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作者30年图书馆建筑研究与实践之经验,介绍了作者图书馆设计的探索历程.

当代博物馆建筑功能理念的新趋势22-25

摘要:从当代语境之下博物馆价值取向的转变出发,阐述由此带来的博物馆建筑功能理念的新趋势,探讨了展陈技术、展陈体系、展陈模式的更新在博物馆建筑展陈空间的形态、结构等方面引起的巨大变化以及博物馆商业服务娱乐功能的深化与拓展对相应建筑功能理念更新的要求.

大型博览会建设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规划与建设26-29

摘要:从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选址的争论与变迁、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会场规划布局、环境低负荷的公共交通系统、世博会的生态环境箫略等方面,探讨大型博览会建设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揭示了之所以称爱知世博会为环境世博会的原因.

建筑设计的内部参照与外部参照30-32

摘要:内部参照与外部参照在历史与当代建筑中并行消长,在东西方哲学体系中各有向背.外部参照与中国传统思想与暂学的相通之处,渗透于沈阳科学宫、北京天文馆、重庆山城电影院的设计,相关科学理论和艺术形式的外部参照,生成冲破固有知识疆界的建筑,或可作为探索中国当代建筑的起点之一.

从门的本体含义谈大门的设计33-35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门设计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通过对大门本体含义的回顾,并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大门设计中的道,进而展望了大门设计的发展方向.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西安紫薇山庄36-41

摘要:紫薇山庄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包括了商务别墅,酒店,娱乐中心,会所等复杂的功能,项目从总体规划到单体设计都注重了对环境,大众审美情趣,历史文化的尊重。

深圳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42-46

摘要:文章从整体布局、功能使用、材料运用几个方面介绍了深圳盐田区行政文化中心的设计特点,以及在设计中所采取的一种稀释的姿态.

深圳南山中心区第二小学47-49

摘要:针对该项目的用地条件,设计运用了"填充余白"的理念,使建筑成为城市环境的有机补充.

成都浣花溪公园浣花居50-51

摘要:建筑师在浣花居设计中运用砖、瓦、木材、钢材等不同时代和性格特征的材料,表现现代和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融合.

苏州科技学院北校门52-53

摘要:大门设计构思从概念框架到具体实施,以明确的目的为灵魂,贯穿设计全过程,也是结合其所处特定地点环境,地域文化,运用建筑创作规律探求创新与继承,体现时代精神的一次创作实践.

建筑学报杂志传统与发展
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54-56

摘要:在保护具有乡土特色的古村落时,我们应深入研究村落的生长记忆--空间形态,从点线面、图底关系去研究村落的空间构成,并从中挖掘乡土建筑特色--建造材料、建筑形式、空间等.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提倡一种整体的、自发的、延续的,能统一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城市文化利益的发展模式.

由地方传统建筑标准化引发的思考57-59

贵州“西江苗岭”景观的评价、规划与利用60-62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国最大苗寨--"西江苗岭"的原生性、奇特性和风水性,分析苗族山地建筑景观特点,并提出有关景观评价和规划设计的意见如下:1.保持历史乡土风貌、民族建筑特别是吊脚楼的原生性;2.保持原民族建筑的自由平面布局方式及其依山就势、融入自然景观的特点;3.积极对待民族文化遗产,尊重传统的苗风水学;4.在旅游设计中考虑景观视点的变化以及建筑与自然景观构成的序列之间的关系.

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63-65

摘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收集历史街区的建筑、土地利用、道路街巷、管网管线、绿化、人口信息、社会经济等资料,建立一种基于GSI技术的历史街区现状调查、保护规划编制、日常保护和管理控制的方法,提高历史街区保护和规划的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并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武当山遇真宫大殿数字化与虚拟复原研究66-68

摘要:建筑遗产数字化研究,在国内建筑界尚属新兴课题.武当山遇真宫正殿教焚,激发了我们对其进行数字化与虚拟复原研究的探索和尝试.本文即为这一研究过程和部分阶段性成果的简介.

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共生69-71

摘要:第八次中德建筑研讨会2004年9月中旬在德国弗莱堡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城镇及社区规划中的传统、生态及创新.本文记录了作者参会期间,就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间的关系所作的思考.

贵阳北天主堂建筑考察及其历史研究72-73

摘要:建于1876年的贵阳北天主堂作为早期出现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外来宗教建筑,是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实例,是"文化承续"的产物.本文探究其历史演变,考察其建筑现状及特征,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