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Architectural Journal

  • 11-1930/TU 国内刊号
  • 0529-1399 国际刊号
  • 0.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可持续建筑、设计研究、专访、侠优与竞赛、建筑摄影、国外建筑、建学信息

建筑学报 200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学报杂志城市设计
都市乐队的指挥——城市设计5-8

摘要:城市规划的完成,并不能保证建设工程就会有序推进,特别是只有总体规划没有详细规划的城市,或只有修建性详规而没有控制性详规指导的城市;在规划和具体工程之间,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普遍地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呼吁并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明城市设计这一环节的重要和必须.

东长安街空间景观规划研究9-11

摘要:本文从行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了行为观察法、测量法、测验法等三种研究方法,以东长安街为例对其空间景观的现状进行了解析.进而提出规划目标,并针对现状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设计对策.

对北京西城区旧城高度控制规划的思考12-14

摘要:对北京旧城西城区内的文物建筑保护状况、视线走廊、对景和建筑高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西城区旧城高度控制规划的原则、构想及政策建议.

让城市拥抱河流——“巴黎的新大门”:塞纳河与马尔纳河交汇区域城市设计15-17

摘要:巴黎中心城区以集中式的带状或区域状分布,塞纳河上游由许多全然不同的城市、工业和居住区构成.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些部分整合成一个显著的区域,特别是要创造一个新的中心,把新的活动和利益注入这个地区.

广场景观:美学介于宜人和兴奋之间18-19

摘要:Nasar (1998)提出了宜人环境和兴奋环境的环境设计准则.一个跨年度的纵贯研究调查了上海市中心区4个广场的环境知觉,研究揭示人们喜爱的市中心广场分于Nasar所称之宜人环境与兴奋环境之间,并强调了传统历史环境特征的美学价值.

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20-24

摘要:城市规划对公共空间资源的配置过程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尤真在中国准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共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更具有特珠的意义.以城市公共空间精神回归和城市发展哲学思考为背景,并以南昌八一广场方案的设计咨询为例证,探讨公共空间规划中关注于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的双重价值取向.

略论城市“门景”的审美主题25-27

摘要:分析了城市"门景"的概念,运用审美心理学剖析了对城市"门景"审美苛求的误区,论述了城市"门景"的审美主题--记忆和识别及其强化路经.

传统·简约·和谐——西安锦园五洲风情区28-30

摘要:本文通过锦园五洲风情的创作,重点阐明在历史名城进行新的建筑创作,应从传统建筑中去寻找历史建筑素朴的文脉与苍古的意境,挖掘和提炼出建筑文化及建筑符号的逻辑元素,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同时,赋予它新的气质和涵义.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作品
公共艺术在旧城改造中的应用——青岛台东三路公共壁画步行街31-33

摘要:用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整体的公共壁画创作,改造青岛台东三路步行街旧居民楼的建筑立面.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34-39

摘要:本文结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创作,探讨了航站楼设计的新趋势.

青岛国际机场新航站楼40-41

摘要:项目的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尊重环境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实用性和标志性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准,代表了当前机场建筑的设计趋势.

深圳罗湖体育馆42-45

摘要:深圳罗湖体育馆设计尽力避免夸张繁琐的造型,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创造出一座自然的、平和宁静的建筑.

广西旅游信息中心46-47

摘要:作为广西旅游局管理旅游事业、并且宣传广西的旅游资源的场所,广西旅游信息传播中心本身就应该成为一个旅游景点.本设计用生动的设计语言体现了广西的自然景观,创造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

建筑学报杂志特集
传统建筑的新生命——菖蒲河公园东苑戏楼48-50

摘要:菖蒲河公园东苑戏楼工程在古建新做、古建新用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其设计的探索性在于传统形式与现代技术和材料的结合、观演场所与传统园林的结合、传统居住空间向公众化的转化.

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综述51-51

摘要:2004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于7月27日~30日在广东开平召开.此次研讨会,是1986年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九次全国性会议.前八次会议分别在北京(1986)、武汉(1988)、大连(1990)、重庆(1992)、庐山(1996)、太原(1998)、广州+澳门(2000)、宁波(2002)举行.

中国碉楼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52-54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碉楼民居"的概念,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碉楼民居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及建筑形制上的异同:川西北羌藏地区碉楼建筑形态发生最早,并在发展过程中受汉族的影响;川中汉族地区受羌族影响但保持传统居住模式;客家地区延续中原地区较古的居住形态;五邑开平地区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同时,对碉楼民居的价值做简要分析.

近代文物建筑保护的机制建立——以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整体平移为例55-57

摘要:本文以1999年广西北海市英国领事馆旧址整体平移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切入点,尝试从社会层面分析文物建筑保护的多种可能性,试图建立城市建设与文物建筑保护在面临矛盾冲突时的系列机制,包括城市发展与文物建筑保护的协调机制、技术机制、传媒及大众文化机制等.研究对文物建筑保护具有普遍意义.

建筑学报杂志设计研究
唤醒记忆、评价资产——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8-59

摘要:本文以蒙古乌兰巴托和广东开平的碉楼的建筑调查为实例,表达了应该对城市遗产保护与当代城市开发共生,并且在维护城市居民对过去的记忆的同时,取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