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师杂志 部级期刊

The Architect

  • 11-5142/TU 国内刊号
  • 1001-6740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师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师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建筑论坛、建筑评论、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历史研究、近代建筑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建筑设计研究、传统建筑研究、民居研究、住宅、设计研究、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教育、设计竞赛方案、青年建筑师园地、建筑师札记、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小史、人物春秋、书丛纵横、国外建筑思潮、外国建筑师介绍、译文等

建筑师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尽力而为--谨以此文纪念《建筑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4-7

摘要:炎炎暑日,编辑部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很难想象,四十年前的今天,哪间办公室正在为首期《建筑师》杂志的编辑出版加班加点。四十载寒来暑往,忙忙碌碌,每一日都是开始,却没有一天是结束;每一刊看似重复的流程,却没有一期有所懈怠。整整200期杂志,每一篇投稿都得到了最认真的对待。

建筑师杂志创刊四十周年纪念专栏
万物生长、春色依然--写在《建筑师》创刊四十岁之际8-9

摘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唐代诗人岑参脍炙人口的美句,也是王伯扬先生为全国首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撰写的述评文章标题。诗句形象表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一代建筑学子在《建筑师》助推下的茁壮成长。伴随改革开放的春天,《建筑师》杂志于1979年创刊。此时,作为"改革开放一代"的一员、1978年恢复高考后第二届入学的我,正在南京工学院读建筑学专业二年级。

我与《建筑师》10-11

摘要:1979年《建筑师》刚创刊的时候,我还在南京工学院(现称东南大学)读大二,《建筑师》的创办引起业内广泛的关注与期待。据说是杨永生先生等筹划创办《建筑师》杂志,其缘起和动因希望知情者能记录下来。可以说《建筑师》杂志是伴随我专业成长的重要学刊之一,我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从《建筑师》中汲取知识思想养分外,同时也是《建筑师》举办各种活动的受益者。

《建筑师》杂志及其提供的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平台12-14

摘要:今年适逢《建筑师》杂志创刊40年,受杂志编辑部的邀请,要写一篇相关的纪念文字。也许因为自己原本就是《建筑师》杂志中有关理论与历史栏目方面文章的忠实读者,也曾经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拙文,因此,也就没有什么犹豫地答应了。

《建筑师》四十岁:致礼·致敬·致意15-17

摘要:散发旧纸茧黄和新墨油香的《建筑师》从书架上被取下摞在书案,翻阅于手,四十年的回味千头万绪,不禁思潮腾涌,潸然花溅,感喟不已。首先,向《建筑师》的学术大格局致礼。《建筑师》创办于1979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

灯塔的故事18-18

摘要:在一个曙光微弱混沌的年代,一本正确的杂志就像一盏明灯,为混沌的空间建立坐标。《建筑师》就是一盏升起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的建筑学的明灯。隐约记得那一年是大学二年级——1979年,我在图书馆看到了《建筑师》创刊号。

历史·理论·范式--“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大纲19-23

摘要:根据2018年教育部对全国专业硕士学位必修课程的设置要求,在被认定的建筑学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中,包含了"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本文从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出发,针对适应建筑学硕士学位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主要职业生涯的特点和需求,在以往相类教学课程的基础上,以理论诸范式及其相互关系为主线,提出了"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对讲授内容和方法作了新的系统梳理和概括,列出了部分比较重要的教学参考书目,以为日后课程设置在全国各建筑院校的实施提供前期研究和讨论参考。

为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建筑而思考:《北窗杂记》导读及其所反映的陈志华思想初探24-33

摘要:《北窗杂记》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建筑史学家、建筑评论家和优秀的社会批评家与思想家陈志华在1980-2012年间为《建筑师》杂志所写的系列专栏文章,反映出他对于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建筑创作以及历史遗产保护等诸多事业所做的深入思考。由于各篇均无标题,因而给后人检索查阅造成了困难,也妨碍了研究者对这些文字作整体性把握,并据之了解作者本人关注的问题及其思想的发展脉络。针对这一不足,本文首先根据内容对131篇文章进行分类并代拟标题,借此梳理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的与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建筑创新以及文物建筑保护相关的主要问题,进而例举他的主要观点,以期对这批杂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作一较为完整和清晰的呈现。

《建筑师》创刊初十年对我国建筑学科再发展的贡献34-44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并研究了《建筑师》1979-1989年间的发展历程,呈现这一时期文章及其作者群的情况,以及该刊对中国建筑学科再发展的贡献,旨在为《建筑师》杂志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重塑现代主义建筑话语--《建筑师》杂志的作用与贡献(1979-1989年)45-53

摘要: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认为,一段时期内的文化包含支配性的、新兴的和残余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一个动态冲突、不断谈判的过程。他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一般文化生产的动态,也包括建筑文化的演变,可以作为一个概念分析工具来研究《建筑师》杂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筑文化争论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建筑师》杂志的编辑和作者有培育和塑造现代建筑话语--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它试图颠覆与传统话语相互纠缠的主流或支配性文化立场--强调风格、形似或神似,以及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等。这种思想争鸣体现在《建筑师》杂志对建筑讨论和批评的长期介入,特别是发表建筑评论、组织全国大学生设计和论文竞赛,以及持续翻译和引介西方建筑理论特别是与空间相关的学术著作。

建筑师杂志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包豪斯理念--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延续:从“转向艺术”重返标准与“科学”54-61

摘要:在我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感知中,尤其是在相应的图像想象中,包豪斯迄今仍占据着特殊的甚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其要点就像史密森夫妇(die Smithsons)在1965年和1980年以一定的历史距离所认识到的那样[1]:立体的,几何—抽象的,明亮—白色的以及自治的。

包豪斯预备课程的建筑迂行--以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主持的课程为例62-75

摘要:包豪斯设计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传播到中国,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进程。其中,包豪斯基础教学的引入,是最具历史意义的部分。本文聚焦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这位代表性人物,对他主持期间的包豪斯预备课程展开研究。从课程构建的多重训练方式出发,追溯其思想渊源,解析"完整的人"和"总体作品"这两个核心概念,透视预备课程在包豪斯教学体系整体架构中的基础作用,以剖析预备课程与建筑以及建筑师培养之间丰富而深刻的关联。同时,本文也检视莫霍利-纳吉教学探索中的视觉化倾向,揭示包豪斯内在矛盾性,为进一步反思包豪斯的中国影响提供关键性的视角。

解读切萨雷·布兰迪《修复理论》内外的若干关键词76-85

摘要:从博物馆中的可移动文物到不可移动的各种建筑遗产,在广泛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界,人们都难以避开切萨雷·布兰迪的影响,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受认同的一种保护文化和修复体系。本文旨在解读反映在他最核心的保护和修复著作《修复理论》内外的若干关键词,包括评论性修复的含义,艺术作品之于他的意义以及由此派生的三种修复理念,《修复理论》反映出的彻底的现代主义,用以规范修复的普世性自然法,以及他的《修复理论》在当下所面临的挑战及其适用性。

建筑师杂志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武陵山区乡土建筑营造尺探源86-94

摘要:以武陵山区与江西地区乡土建筑存有共性为起点,考察武陵山区乡土建筑营造用尺状况,并通过区内与周边尺系、尺法的交叉比对,结合江西填湖广移民线路分析该区域营造用尺的尺系与尺法,为厘清该区域内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系统源流提供重要线索。

乡土营造中“低技术”的概念、内涵及系统--福建邵武金坑古村保护实践中的启发和思考95-100

摘要:"低技术"运用本土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习俗,采用乡土营造工艺以及经验智慧,形成简洁高效的技术手段,是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模式。本文以福建邵武金坑村为例证,从"低技术"视角来探讨古村落及乡土建筑相关的布局方式、建造系统和营造细节,探究低技术系统在乡土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应用方式,从宏观理念上的分析到微观具体"一技一艺"考察,归纳为整体的系统框架,借此阐明"低技术"的内涵和特色,及其在乡土建筑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建筑师杂志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从材料出发--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木材选择与应用的启示101-106

摘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研究颇丰,而从材种选择与应用的角度研究甚少。论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大木材种在选材、制材、用材方面的研究,揭示了从材料出发建立材种选择和应用的科学原理,对于深入理解古代建筑专书《营造法式》的科学性及其启迪今天关注材料的现代建筑设计,有触类旁通的作用。

民国建筑师在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创作轨迹(1927-1937年)107-114

摘要:1927-1937年这一近代中国的"黄金十年",孕育了中国建筑师群体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高潮期。此期留学归国或本土培养的建筑师,在政府认定资质的机构中从事建筑活动,标志着现代化、正规化、学理化的中国职业建筑师的出现。南京国民政府充满党派色彩与民族国家符号的文化、政治诉求,又促使在南京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建筑师,主创公署类、教科研与社会服务类、体育场与纪念类等可以美化政治、传达党国权威的建筑类型。他们除了开设自营建筑设计机构以外,还积极投身建筑施工、行政管理和建筑教育领域。与此同时,政治中心南京的特殊性、变动的时局与建筑师不断自我修正的创作观念,也造成其创作高峰期因人、因时而异。

“景观优先”的百年坚守--韦尔斯利文理学院校园规划探究115-121

摘要: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韦尔斯利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以"培养影响世界的女性"而全球闻名,但作为北美校园设计的杰作之一,韦尔斯利文理学院在校园规划方面的参考价值却鲜有人挖掘。本文从校园规划的视角,对韦尔斯利文理学院从"为女性提供美的教育环境"到"可持续发展的二次规划"的百年发展历程中,针对"校园选址""建筑布局""活动空间营造""交通组织"等方面,对建设者及设计师在不同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贯彻"景观优先"的规划理念进行了解读。理念明确、体系化及规模化的校园规划建设在高等院校发展历史上屈指可数,对于韦尔斯利文理学院"景观优先"校园规划理念的研究不但能填补校园规划历史中这类案例的欠缺,同时能为现代大学依托于社会及时展需求的校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