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部级期刊

Building Energy;Environment

  • 42-1439/TV 国内刊号
  • 1003-0344 国际刊号
  • 0.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颗粒物通过缝隙的渗透特性实验研究1-5

摘要:本文实验测试了细颗粒物通过缝隙进入室内的渗透规律。实验研究中考虑了缝隙两侧压差,缝隙高度,缝隙内表面粗糙度以及颗粒物粒径四个因素对颗粒物渗透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颗粒物通过缝隙的穿透率主要受缝隙两侧压差和颗粒物自身粒径的影响,缝隙高度与缝隙粗糙度对穿透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压差与穿透率线性相关度较高,判定系数R~2一般大于0.7。大部分情况下,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增大,穿透率减小。粗糙度增加时,不同压差下穿透率随着粗糙度变化并不一致。在大部分工况下,小粒径颗粒物的穿透率大于大粒径颗粒物的穿透率。粗糙度越大,不同粒径颗粒物的穿透率相差越大。在不同压力工况下,穿透率随着缝隙高度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具体变化规律与压差有关。

开窗行为规律及其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研究6-9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一典型住户为例,长期监测居住建筑室内的PM2.5浓度,温湿度以及住户开关窗行为。调查居住建筑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室内的PM2.5质量浓度水平,分析开关窗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住户在冬季及春季前期开窗时间集中在8:00左右,且开窗时长低于1 h,当室外温度持续高于11℃左右时,住户一天内开窗次数增多,开窗时间集中在8:00和16:00左右,而开窗时长也相应增加为1~4 h。做饭的影响导致住户室内PM2.5日变化规律呈现双/三峰特性,室外逐时变化规律则在冬季呈现单峰(峰值出现在9:00左右),春季峰值不明显。开窗之前,室内PM2.5浓度若远远低于室外浓度时,开窗将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并逐渐接近室外浓度。开窗之前,室内PM2.5浓度保持升高/下降的趋势或是室内外浓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关窗户对室内PM2.5浓度几乎无影响。

夜间室内CO2浓度与新风量关系的实测研究10-14

摘要:本文以南京某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进行卧室内睡眠和静坐条件下CO2浓度与新风量关系实际测试。分析了稀释通风下新风量和人员状态对夜晚卧室CO2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稀释通风下,成年人睡眠时最小新风量应不低于20 m^3/(h·p),即换气次数应达到1.1次/h。静坐时,其最小新风量还应在此基础上增加20%。

住宅混合通风模糊控制策略及效果分析15-18

摘要:本文将模糊控制方法引入混合通风系统中,通过Matlab Simulink建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住宅的窗户开度和辅助风机转速。并将得到的模糊控制及辅助风机风量结果作为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 Plus的输入参数进行模拟,并对室内的体感温度进行分析。为评价该混合通风控制系统的节能情况,在Energy Plus中建立该住宅的对照模型,采用空调器的常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然后将该模型下的室内体感温度,系统总能耗与混合通风控制系统进行对比,进行节能效果分析。

应急避险空间二氧化碳净化装置研制与性能分析19-23

摘要:人员在应急避险空间内长时间生存时,去除人体代谢的CO2是保障人员生存的重要措施。为提高CO2净化效率,设计了一种二氧化碳净化装置,并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净化过程流场分布,优化其结构。通过实验测试该装置的净化性能,结果表明,在CO2浓度1%,循环风量在550~600 m^3/h情况下,吸附剂装入无纺袋布置方式的平均吸附速率为0.176 L/(kg·min),而平铺布置方式平均吸附速率为0.247 L/(kg·min),相比前者提高了40.3%。

水量连续调节阀动态性能现场标定方法24-28

摘要:本文针对暖通空调系统常见的水量连续调节阀动态性能缺失、无法定量表达等问题,提出一种水量连续调节阀动态模型——阀门水力特性状态方程,定量描述调节阀动态调节性能。基于阀门水力特性状态方程,讨论工程现场水量连续调节阀标定的一般方法及应用条件得到所需动态性能方程。对试验阀门的标定试验研究表明该标定方法可行有效,标定结果可满足多数工程精度需求。

冷却水流向对干湿串联的冷却塔性能影响研究29-32

摘要:对干、湿串联复合运行的冷却塔顺流流向时的换热性能及能耗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逆流流向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干湿串联型冷却塔换热性能随截面风速增大先增强后减弱,与逆流相比,顺流时换热性能受截面风速影响更大,二者均在截面风速为3.5 m/s时冷却塔换热性能达到最佳。干湿串联型冷却塔空气阻力随截面风速增大而增大,顺流流向时空气阻力大于逆流。冷却塔喷淋密度在8~16 m^3/(m^2·h)时,其换热性能随喷淋密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在14 m^3/(m^2·h)时达到最佳。干湿串联型冷却塔空气阻力随喷淋密度增大而增大,顺流流向时空气阻力大于逆流。在其它运行工况都相同条件下,复合式冷却塔换热性能顺流流向优于逆流流向,最大增加15.48%。

再生水源热泵用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应用研究33-37

摘要: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进行建模,拟合出相关传热准则方程和欧拉方程。使用三项指标为评价标准,经过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再生水侧运行流速为1.4 m/s左右三项指标最优。提高中介水侧入口温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净可用能获比。降低中介水侧入口温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可用能流率和可用能耗比。

集中供冷系统在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的应用38-41

摘要: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经由五一大道段,由于该段沿线车站周边控制性建构筑物多、用地紧张、环境敏感建筑多,分站设置空调冷却塔困难,因为本项目设置了两座集中冷站解决了冷却塔设置困难的问题。根据集中供冷系统的特点,本项目在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冷冻水管保温材料选择,区间隧道水管敷设方案,冷冻水和冷却水控制等方面采取了技术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集中供冷系统在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的成功应用为地铁空调系统供冷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蒸发冷凝式空调应用于上海地铁的对比测试42-45

摘要:通过对上海两地铁车站的蒸发冷凝空调系统和普通冷水机组空调系统进行夏季能效测试,分析了蒸发冷凝空调系统的运行和节能情况,发现与普通冷水空调系统相比,蒸发冷凝空调有较高的单机能效系数和系统能效系数,但耗水量稍大。利用测试数据,讨论冷凝器进风湿球温度对机组能效的影响,并结合上海地铁车站新风排风湿球温度变化特点,提出利用地铁排风更有助于提高机组运行能效。

浅谈一次泵变流量压差控制“关键点”位置的选取46-48

摘要:压差控制法作为目前一次泵变流量水系统可靠、主要的控制方法得到了大量应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关键点的位置选取相对简单和模糊,给实际的运行带来不利。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实际设计工程,就关键点位置的合理选取进行阐述,得出了现阶段相对合理、可行的结论。

冷藏库分批进货过程中温度分布特性研究49-52

摘要:为研究冷藏库进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特性,本文以西安某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通过CFD建立苹果冷藏库内气体流动与传热的三维数学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苹果分批次进货过程中,新苹果的加入会对冷藏库内原有苹果产生0.5℃的温度波动。随着货物的增多,降温过程所用时间逐渐增加,降温速率减小,但其热惰性也随之变大,对原有货物整体平均温度波动的影响逐渐降低。经过模拟该冷藏库货物降温过程中货物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呈现较好的一致性。

北方村镇电能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经济技术分析53-57

摘要:结合北方地区"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提出了电直接利用,空气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等3种复合太阳能"煤改电"供热方式。计算了不同复合供热方案的设备造价,运行费用和费用年值。给出了优化供热方案的太阳能集热面积比。结果表明,计算条件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方案经济性较好。预期使用年限小于7年时,热风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单位供暖面积费用年值为20.5元/m~2,推荐集热面积比为7%。预期使用年限在15年内时,热水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供暖面积费用年值为14.4元/m~2,推荐集热面积比为10%。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储热水箱温度分层数值仿真58-60

摘要:以长沙某宿舍空气源热泵供热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对储热水箱进行仿真。分析水箱进水速度以及水箱高径比对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制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水速度越小越有利于提高供热系统的制热性能,水箱高径比对供热系统制热能力的影响与水箱进水速度有关,水箱进水速度较小时,水箱高径比取较大值有利于供热系统制热性能的提高。

板翅式气-水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试验研究61-64

摘要:利用风洞试验台,针对某工程机械用铝制板翅式气-水换热器进行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试验,获得层流状态下的传热因子与阻力因子,并与通用关联式进行比较。在实验基础上,修正得到新的传热因子,阻力因子与雷诺数的关联式。

工业热厂房热压通风与机械排风联合运行研究65-70

摘要:为研究热压通风与机械排风联合运行下的复合通风系统在工业热厂房中的作用规律,搭建了具有集中热源和屋顶机械排风装置的复合通风实验台,并在实验基础上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复合通风数值预测模型。提出了有效通风量和有效通风比两个参数并结合温度效率对室内通风进行评价,得到了工业热厂房中机械排风口数量及其分布形式和机械排风量对复合通风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工业热厂房中热压通风与机械排风联合运行下的复合通风设计提供参考。

高散热密闭空间环境通风降温的模拟分析71-75

摘要:针对高散热密闭空间环境通风降温问题,建立了对所设计通风降温系统进行预测的模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新风通风时,送排风量较大,空间环境温度场呈不均匀分布,部分空间环境温度超过设计温度上限。采用复合通风时,送排风量显著下降,环境温度场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高发热设备附近空间环境温度下降更加显著。

家用空气净化器捕获颗粒物原理与技术76-80

摘要:颗粒物是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危害显著。家用净化器是去除此类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对颗粒物的捕获主要有三种方式:活性炭净化、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驻极体净化。本文概述颗粒物三种净化方式的净化机理及其优缺点对比与讨论,并分析了不同过滤层独立以及联合过滤的综合过滤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