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部级期刊

Building Energy;Environment

  • 42-1439/TV 国内刊号
  • 1003-0344 国际刊号
  • 0.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专题研究
办公建筑间歇采暖热负荷简化计算研究1-5

摘要:针对办公类建筑模拟分析了围护结构热惰性、间歇模式等因素对房间空气温度和热负荷特性的影响,并根据间歇热负荷变化特点给出间歇采暖热负荷系数,用于简化热负荷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热阻条件下,围护结构为重质材料的房间平均热负荷较轻质的减小约5%,对于间歇时长不定的建筑建议选择重质围护结构;间歇时长由11 h增至15 h,每增一小时南向房间平均热负荷增加约1~2 W/m2、北向房间增加约2~3 W/m2;间歇采暖模式北向房间热负荷系数为1.2~1.5,南向房间为1~1.35;采暖周期内建议预热1~2 h,分两个时间段以不同热负荷系数对办公建筑供暖。

渗流条件下土壤耦合埋管换热的实验研究6-9

摘要:地下水渗流是影响地源热泵埋管换热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了可控渗流条件下的土壤耦合埋管换热实验台,研究了渗流速度、渗流来流温度对土壤耦合埋管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渗流速度将扩大埋管释热范围、提高土壤的吸热能力;降低渗流水温将增大埋管附近土壤的温度梯度,从而增大埋管与土壤耦合换热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地下水渗流变化对地埋管换热的影响规律,指导地埋管系统设计参数优化。

复合式冷却塔换热性能实验研究10-13

摘要:设计干、湿串联运行的复合式冷却塔,对其换热性能及能耗做了研究,并进行了复合式冷却塔与闭式冷却塔的耗水性能对比以及能耗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式冷却塔换热效果受截面风速影响较大,综合换热效果在截面风速为3.5 m/s时达到最佳;在截面风速处于2.5~4.5 m/s时,复合式冷却塔的翅片管大大增强了闭式冷却塔的换热效果;复合式冷却塔与闭式冷却塔同负荷下,由于复合式冷却塔的翅片管承担了部分负荷,因此能够减少循环喷淋水量以及循环喷淋水的蒸发,虽然翅片管使得阻力增加,但循环喷淋水量的减少使得水对空气的流动阻力减小,因此复合式冷却塔总阻力稍有增加。

上海冬季工况下闭式热源塔吸热能力模拟分析14-17

摘要:建立了闭式热源塔冬季工况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对上海冬季工况下闭式热源塔的吸热能力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在冬季工况下,上海地区闭式热源塔的换热能力主要受湿球温度的影响,在11月的吸热能力最优,1月的吸热能力最差,相差26%,3月的吸热能力波动最大。当相对湿度低于50%时,闭式热源塔以干工况运行,理论防霜区时间占整个供暖期的67%,因此,研究降低闭式热源塔的防霜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壳管式相变储能单元蓄热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18-22

摘要:以一种壳管式相变储能单元为研究对象,其中石蜡作为相变材料,水作为换热流体,综合考虑蓄热过程中的显热储能和潜热储能过程,通过Simulink集成了动态储能过程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将模拟结果分别与文献的模拟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显热储能过程模拟结果和模拟结果的出口温度平均误差为1.83%;潜热储能过程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出口温度和融化程度平均误差分别为:0.70%和3.66%。本文使用相变材料的出口温度、充能完成时间、液相百分比和储能速率作为研究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模拟仿真不同换热流体进口温度和质量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换热流体进口温度从75℃增加到90℃,充能完成时间减少了37.6%,储能速率平均增加了63.3%;质量流量从0.07 kg·min-1增加到0.22 kg·min-1,充能完成时间减少了27.5%,预热阶段储能速率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变潜热蓄热阶段质量流量对储能速率的影响不是很明显,过热阶段储能速率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

内置分离式热管墙体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23-28

摘要:利用热管高效传热、无动力循环的特性,结合传统太阳能热水器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内置分离式热管墙体采暖系统,并建立了该墙体的数学模型,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分析墙体的传热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热管数量、翅片长度两因素对热管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热管数量、安装翅片两种方式均可提高墙体表面平均温度,降低墙体表面温差。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水温对集热效率的影响29-30

摘要:通过分析真空管集热器传热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容积式集热器的传热特点。并且结合实验测试数据,对集热器内液体温度对集热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温度范围内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分为三个阶段,当集热器的温度由38.1℃升高到45.2℃时,集热器的效率下降明显;当集热器的温度由45.2℃升高到57.1℃时,集热器的效率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当集热器的温度大于62.8℃时,集热器效率又开始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对数据进行四阶多项式拟合,最后得出了集热效率与集热器温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均匀送风风管构件回风工况流量特性研究31-33

摘要:本文基于前期搭建的均匀送风系统试验台,将其风机反转,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该构件在回风工况下的流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双侧回风工况,风机运行在50~10 Hz时,绝大部分风口的不平衡率均能维持在5%以内;对于单侧回风工况,风机配置与双侧回风相同,风机在25~15 Hz运行时,风口风量最大不平衡率小于7%,两种模式均可实现均匀回风。采用这种设计形式的构件,可大大降低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调节工作量。

厨房窗台高对厨房环境污染的影响34-36

摘要:研究在窗作为厨房自然补风口,不同的窗台高度下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状况,探求厨房的最佳开窗高度。运用CFD-fluent 6.2模拟软件在不同的窗台高度下对污染物浓度场进行模拟研究并将窗台高度为0.8 m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窗台高度为0.6~1.0 m时厨房内污染物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污染物浓度符合规范要求。厨房窗台高度越高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当窗台高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再降低窗台高度对厨房内污染物的排放作用不大。

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稀释CO需风量影响参数分析37-41

摘要:本研究以城市地下道路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影响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稀释CO需风量关键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并以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为例,通过隧道实测法对目前城市地下道路交通状况、机动车流综合平均CO排放因子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给出了相应条件下该隧道通风系统稀释CO需风量,该值仅为按现行公路隧道相关规范计算值的35%。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下道路通风系统设计计算不能简单照搬公路隧道的标准或规范。

南京高校室内冬季热舒适性和IAQ调查研究42-45

摘要:为了研究南京高校室内冬季空调环境下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对两间教室及两间图书馆阅览室的热环境参数与CO2浓度进行了实测,同时对156名学生进行了热感觉、热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环境下的中性温度为14.6℃。图书馆阅览室相对湿度偏低,教室CO2浓度超标。样本投票值表明室内环境偏暖,空气品质可接受度低。结果表明,混合仿真系统的仿真精度与全数字仿真基本相同,但其应用于控制开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

南京地区被动房热工体系研究46-50

摘要:提出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标准,即通过围护结构热工体系的改善,使得采暖空调负荷达到最低(不包括新风和生活热水)。根据此标准模拟了南京地区典型居住建筑在连续得热的模式下,不同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不同气密性和不同通风方式下的建筑能耗,给出全年累计负荷最低所对应的外墙和外窗的传热系数。

某高校建筑能耗分布特征及碳排放量分析51-53

摘要:高等学校建筑节能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地区针对高等学校的能耗统计与公示工作刚刚起步,对碳排放量的计量方法也不够统一。基于对高等学校能耗分布特征和碳排放量的分析较少。在此背景下,本文在高等学校建筑能耗统计基础上,应用宏观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山东某高校为例,对学校各类建筑能耗及碳排放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了各功能建筑的能耗及碳排放量在全年内的分布特征。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技术交流
办公建筑负荷特性与空调方案分析54-57

摘要:建筑环境不仅与室外气候条件,室内外通风状况有关,还取决于室内各种热源的发热状况,建筑空调系统的方案选择以及运行状况也必须随着建筑环境状况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以实现舒适性或其他要求。建筑环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方法可有效地预测建筑环境状况,从而佐证空调方案选择的合理性。

一种利用地铁排风冷却的隐藏式冷却塔58-61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地铁排风冷却的隐藏式冷却塔:结合地铁风道、出入口的设置特点,利用土建剩余空间设置,利用地铁排风冷却,较常规冷却塔设置方案:占地省、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景观效果好、噪声低,是节能、环保、节地的地铁通风空调冷却系统设置方案,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印染丝光工艺碱液处理的MVR系统热力性能分析62-66

摘要:对印染丝光工艺碱液处理的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的热分析模型,设计和建造了一套小型的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对不同传热温差、不同蒸发温度以及不同出料浓度下的溶液蒸发量以及压缩机比功耗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实验探究。

某电子厂空调系统节能优化及经济性分析67-69

摘要:分析了电子厂空调系统的能耗特点。针对杭州某电子厂空调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空调系统节能降耗的优化控制。对空调系统进行了集中控制和冷却水热回收两方面的优化。通过节能改造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计算,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

广州市某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分析70-73

摘要: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了建筑外墙、屋顶和外窗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通过运用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KPM,对设计建筑的整体能耗情况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对比参照建筑量化各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为以后广州地区的建筑物节能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