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部级期刊

Building Energy;Environment

  • 42-1439/TV 国内刊号
  • 1003-0344 国际刊号
  • 0.2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协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热能通风空调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专题研究
服装市场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特征1-5

摘要:本文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检测仪和TSI Aero Trak TM 8220型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北京市西城区三个服装市场的室内、室外PM10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并评价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分析室内外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10是服装市场室外大气及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服装市场在室外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超标的情况下(〉0.15 mg/m^3),室内颗粒物PM10与标准相比的合格率为30%,在室外PM10质量浓度〈0.15 mg/m^3的情况下,室内PM10的合格率为92.2%。2服装市场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室外颗粒物是室内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室内颗粒物浓度随室外浓度变化而变化,且吸烟和人员活动是服装市场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室内污染源。3对于颗粒物数量浓度比,室内室外PM1/PM10、PM2.5/PM10、PM1/PM2.5的比值都在0.99以上,表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粒径小于2.5μm的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更大危害。

上海市五类公共建筑室内PM2.5浓度的实测研究6-11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市五类公共建筑在不同时段和条件下PM2.5等颗粒物浓度的现场测试,得到PM2.5浓度分布及变化特性,对各类公建总体PM2.5浓度水平和来源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PM2.5与其他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的相关性。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影响五类公建室内PM2.5浓度变化的不同因素。实测发现公共建筑室内PM2.5浓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为保证室内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建议在颗粒物污染较严重时期,尽量少开门窗,加强新风过滤处理,在室内发尘较严重的区域,建议同时使用局部净化设备或措施。

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气流组织研究12-15

摘要:本文以一个分别采用卡顶式和卧式暗装型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办公室为分析实例,运用CFD方法对独立新风系统在采用上送上回、下送上回以及上送下回三种送排风形式下夏季室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作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送排风形式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对于办公建筑,无论是采用卡顶式还是卧式暗装型干式风机盘管,结合上送下回的独立新风系统送排风形式,室内具有更好的气流组织,热舒适性更佳。

重庆办公建筑自然通风效果评价方法研究16-20

摘要:本文基于通风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模拟建筑室内自然通风量,若模拟通风量同时大于地方标准要求的通风量和公共建筑通风时段的热舒适通风量,则认为该建筑自然通风效果良好。以重庆某办公楼为例,对其热舒适通风量、模拟通风量、节能标准要求和实测通风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通风网络模型的软件模拟的自然通风量与实测通风量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空气中油雾和粉尘自然扩散对比实验研究21-23

摘要:为对比油雾和粉尘在室内的自然扩散特性,在无通风的条件下,分别发散一定浓度的油雾和粉尘,利用光学粒径谱仪对油雾和粉尘颗粒物浓度连续监测,记录空气中的颗粒残存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发现油雾和粉尘气溶胶中同粒径颗粒的自然扩散过程存在差异:油雾气溶胶的颗粒数浓度比粉尘气溶胶的颗粒在空气中衰减更快。同时发散粉尘和油雾,混合后扩散到室内,发现颗粒物粒径构成是两者的叠加。实验结果表明:油雾粒子比粉尘粒子自然扩散速度快,油雾气溶胶和粉尘气溶胶混合时,两种颗粒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凝并作用。

缝合针孔缝隙对电解铝用滤料过滤特性的影响24-27

摘要:针对电解铝用普通涤纶和涤纶覆膜两种滤料,分别采用缝纫线缝合和热熔缝合两种不同的缝合工艺,实验测试并对比了这两种滤料在不同的缝合工艺下的静态过滤效率,讨论了缝合工艺对滤料过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材质滤料分别用粗针细线、细针粗线、热熔三种缝合工艺缝合后,采用热熔缝合工艺的滤料过滤效率最高,过滤阻力也最大;采用粗针细线缝合工艺的滤料过滤效率较高,过滤阻力较大;细针粗线缝合工艺的滤料过滤效率最低,过滤阻力也最小。

直流容积式太阳能集热器的水力特性研究28-30

摘要:通过对一种新型直流容积式太阳能集热器的闭式水力实验研究,分析了管道流量、U型连通管直径、U型连通管长度、U型连通管端口形状对直流容积式太阳能集热器阻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量由0.95 m-3/h增加到1.45 m-3/h时,集热器阻力损失增大39.6%,当U型连通管的直径在6-25 mm范围内变化时,集热器的阻力损失降低了24.5%,U型连通管伸入承压内胆的长度与集热器阻力损失之间呈线性关系,将U型连通管形状由平端口改为斜端口,集热器阻力损失减少了3-4 k Pa左右。

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数值模拟与实验31-34

摘要:本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泵轴开孔的内冷式机械密封泵在运行时的内部压力场、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实验测试的方法来进一步检验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以及实验验证表明,热源处温度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趋于平稳;在冷却流道内,内冷式机械密封泵的压力分布相对平稳,速度分布均匀且没有涡流;开孔孔径的增大会增强内冷却效果。

区域能源站空调负荷的实时预测研究35-38

摘要:在现有单体建筑空调负荷预测的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区域建筑群实时空调负荷的特点,确定了区域建筑群实时空调负荷的影响因子,并对武汉某区域能源站的逐时空调负荷进行了预测。将室外气象参数、不同功能建筑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端,把25 d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参数进行训练,并对预测日24 h的空调负荷进行预测,将工作日和周末的负荷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负荷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可以作为其他区域能源站的参考。

美国建筑节能标准制修订体系研究39-45

摘要:本文对美国《ASHREA90.1标准》和《IECC标准》的发展历史、修订、批准、采纳、执行方式方法进行了全面研究,对能源部"建筑节能标准项目"在美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技术交流
一种非常规复叠式制冷的技术经济分析46-49

摘要:本文对采用余热废热推动的溴化锂机组与常规压缩式机组构成的复叠式制冷方案通过仿真模拟考察其节省压缩式冷冻机电耗的潜力。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模拟了某化工厂工艺过程冷冻机按常规系统和复叠式冷冻系统运行的电耗。结果表明,在不同冷冻机允许的最低冷却水温度下典型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当不同的冷却水容许温度条件下,复叠式制冷系统可比常规冷冻机节电16%-38%;同时从经济分析中可知,对冷冻站改造后可节约大量电费并在7.5年内回收成本。

蒸发制冷全新风空调在纺织厂的研究和应用50-52

摘要:探讨了蒸发制冷全新风空调夏季在某纺织厂的应用。在传统蒸发制冷空调基础上优化其设计,改善送风系统和喷淋装置等结构,满足羊绒纺织车间夏季环境要求;优化空调的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图,减少了换气次数,节约了50%电能;改善喷淋装置,耗水量减少98%;空调沉降室加装过滤器,循环水变得清澈。该系统能够自动调节纺织车间温度和湿度,并通过测定其在新疆乌鲁木齐某纺织厂的夏季运行数据得出其应用效果。通过工艺性能和效益评估,得出其能很好地实现纺织厂的绿色环保、节能、自我调控的要求。

超高大空间某馆内空调CFD的模拟研究53-56

摘要:本文使用CFD仿真技术,对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中典型的A1馆进行夏冬两季的空调通风模拟,通过预测场馆内的气流组织,综合分析馆内人员活动区域的流速和温度分布以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在地铁车站中的应用分析57-60

摘要: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近年来在地铁中逐步应用,鉴于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特性,经过对地铁典型车站的运行费用的分析,一次泵变流量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性。但其节能效果的取得,取决于冷水机组的性能特性及控制系统,建议采用冷冻水调节范围大,COP影响小的冷水机组;采用定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同时尽量不调节二通阀开度、关闭压差旁通阀阀的控制方案。

水泵组合方式对空调冷水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研究61-63

摘要:为研究不同水泵组合方式对空调冷水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某一实际工程案例,采用一个通用的水力稳定性定量分析指标,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水泵组合方式对空调冷水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供水泵选型参考。

三种空调辅助电加热技术比较64-67

摘要:概述并对比了三种空调辅助电加热技术的结构、电加热特性、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特性等。结果表明:普通不锈钢电热管成本低、制作简便,但加热功率调节不便,安全性较差;陶瓷PTC电加热器的正温度系数特性最好,制热启动快、初始加热功率较大,但加工工艺复杂,尤其涉及铅、PI薄膜等多种有害物质或难降解物质,对环境破坏严重;金属PTC电加热器加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调节方便和安全性好,但电阻-温度特性需要改善,以便获得更低的表面温度。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控制措施分析68-71

摘要:根据目前现行规范及专业技术措施归纳总结有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超压的控制措施,从分析结果中选择余压阀控制方法和旁通调节阀控制方法两种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选型,并在旁通调节阀控制措施中引入数学模型加以分析和论证。结论是当有建筑条件时采用设置余压阀方式进行超压控制,此方法简单、可靠;其余情况采用压差传感器配合电动旁通余压调节阀(开关型)进行超压控制。

一种煤堆自燃倾向预报新方法72-76

摘要:对现有的几种煤自燃预报技术进行了简单说明,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电厂煤堆自燃现象,提出一种以煤堆温度变化的方差随深度变化特性来预报煤堆自燃倾向的方法。并且建立了无内热源、有内热源的一维非稳态导热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求解程序对其进行求解。对求解结果方差随深度方向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内部温度变化的方差与内热源存在相关性关系。并结合电厂现场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论证了通过方差对煤堆自燃预报方法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