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003-0344
  • 国内刊号:42-1439/TV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8-112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9
  • 综合影响因子:0.131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研究论文

水膜作用下导热塑料盘管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摘要:水膜作用下换热盘管的换热性能主要受盘管总传热系数Ktotal的影响。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比较盘管材料导热系数λ对Ktotal的影响以及管内流体强迫对流Re数、管外喷淋密度Г对三种管材的换热盘管Ktotal的影响,以此分析导热塑料盘管在水膜作用下的换热性能。
1-3

基于TRNSYS的区域供冷能源站仿真控制研究

摘要:以泰州医药城区域供冷系统为研究对象,在TRNSYS中建立了区域供冷能源站模型。对能源站中的五台热泵机组采用组合式控制,模拟了冬夏季节的热泵机组联合运行时的供回水温度。
4-6

辐射顶板供冷性能测试方法及计算方法

摘要:辐射顶板供冷以其节能、良好的热舒适度、无吹风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峰值能耗、节省建筑空间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选作空调末端。辐射顶板供冷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同时对辐射顶板制冷量的测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两种顶板辐射供冷性能实验测试方法(DIN EN 14240标准和ANSI/ASHRAE 138标准)和两种辐射顶板制冷量的计算方法(ASHRAE手册和BS EN 1264标准)做了介绍,并对辐射板供冷量的两种实验测试方法和两种计算方法分别做了比较;在按EN 14240标准搭建的实验台中对金属辐射顶板进行了测试,将辐射板单位面积供冷量两种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误差原因。
7-9

某毛细管辐射与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测试

摘要:对某安装毛细管辐射与置换通风空调系统的别墅进行了夏季工况测试。从室内温湿度场,置换通风系统效果及能耗几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的经济性运行提出了建议。
10-13

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模拟研究

摘要:针对垂直U型地埋管换热模拟时边界条件的设置问题,建立地埋管换热器二维模型,在二维模型的平台上,分别对当量模型土壤导热系数λ值为0.0108、0.022、0.0287等三种情况进行了模拟,达到验证当量模型能够有效代替实际传热模型这一目的。另外还建立了地埋管换热器三维模型并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地埋管换热器当量模型非常适合应用于长期连续运行系统的模拟计算。
14-17

纤维过滤介质孔隙率及其分形维数

摘要:为寻求纤维过滤介质孔隙率准确的测量方法及其内部结构的特性,采用计算机VB语言构建了三维纤维过滤材料模型,对其进行了内部结构孔隙率、表面光学视图孔隙率计算及分析,得出二维滤材孔隙率与三维滤材孔隙率存在的关系,提出一种简便的测试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应用于实际的方法,并且与真实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和电镜扫描下的纤维过滤材料孔隙率进行比对,利用分形数学理论求解出纤维模型二维切面条件下的分型维数,并得出切面平均孔隙率与切面分形维数的数学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电镜扫描孔隙率较三维真实孔隙率偏小,平均误差约为7%,过滤材料内部结构2/9和7/9处的切面的孔隙率与其三维孔隙率相同;纤维过滤介质具有统计分形特性,随孔隙率增加其分形维数减少,孔隙率减少其分形维数增加,得出的分形维数与孔隙率关联表达式与经典文献形式吻合。
18-21

城市风的脉动特性对建筑通风效果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作用在深圳市某办公建筑室内边界的自然脉动风进行的连续测试,对脉动周期和脉动强度的统计值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由脉动风引起的CO2浓度变化进行记录,结合脉动风速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城市风的脉动特性对建筑通风效果的影响。基于不同开窗位置的通风效果比较,提出关于建筑自然通风设计中考虑城市脉动风的波动性的必要性。
22-25

世博展馆室内环境主客观调查与分析

摘要:通过2010上海世博会的平台,在某小型科技型展馆内设置主观问卷调查系统和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得到7000多份主观调查问卷和世博运营182天的展馆内温湿度、CO2、A声级、水平照度的变化数据。通过数据筛选,数据分类,数据处理等分析工作,结果表明,世博会运营期间该场馆夏季室内温度偏低;参观者对场馆室内环境参数除水平照度外满意率都高于80%;参观者对场馆内的平均最满意温度为24℃;不同室外温度下,参观者对室内热舒适有不同的最满意温度:室外温度为18℃~26℃时,最满意温度为22℃;室外温度为26℃~30℃时,最满意温度为24℃;室外温度为30℃~37℃时,最满意温度为25℃。
26-30

上海大学生宿舍夏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和调查

摘要:本文采用实测和调查的方法对松江大学城二期的寝室楼典型房间夏季室内气温进行了实测,并发放了热感觉调查问卷。对实测数据和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在亚热带季风型气候的上海,寝室的朝向对于温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楼层的高度和室内的通风情况都对楼内温度起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楼层的上升,整体温度降低同时通风更加顺畅。在另一方面,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寝室内部整体的舒适性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温度和湿度均在相当程度上令人感到不适。
31-33

湖南某大学印刷厂车间室内空气品质调查分析

摘要:印刷厂车间内空气质量不仅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印刷品质量。据此于2011年3月份和9月份对湖南某大学印刷厂车间温湿度、风速、甲醛浓度、氨浓度、PM10浓度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比较两个典型月份的测试数据发现车间内各污染物浓度均超过了国家标准值,各污染物在3月份浓度均低于9月份,且两个月份各污染物浓度和风速都呈明显的非线性负相关。
34-36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建筑节能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隔热验算方法探讨及工程分析

摘要:节能是绿色建筑最直接和最集中的体现,而采暖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最重要的一项。因此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措施,降低采暖空调能耗,是评价和体现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围护结构的隔热验算方法,以在建项目回龙观1818-028地块住宅及配套项目为计算物理模型,在实际设计施工条件下,验证其墙体及屋顶等围护结构的隔热效果,为该项目申请绿色建筑二星提供了基本依据。
37-39

上海市主要高校用能特性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十七所高校的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市高校单位建筑面积平均耗电量较高,远高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单位建筑面积耗电量前三位的建筑类型依次是:科研实验室、综合楼、图书馆。通过分析三类建筑的能耗结构和逐月耗电量,找出各自的主要分项耗电量以及能耗集中的月份,从而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指导上海市高校节能工作。
40-42

通信基站空调基准耗电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摘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通信基站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时,准确计算基准能耗是核定节能量的关键。本文以广东中山地区90 mm厚彩钢板结构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实时测量了空调系统节能改造后的能耗数据,提出了利用基站总耗电量、空调及新风系统耗电量、室内外气温的实测数据计算空调基准耗电量的方法,并用基站耗电量的实测值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计算周期、样本数据温度范围对计算准确性的影响,得到最优计算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计算方法可方便、准确地得到空调基准耗电量,对核定通信基站节电量具有参考价值。
43-46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简易空调节能设计探讨

摘要:鉴于夏热冬暖地区空调能耗在公共建筑能耗占主导地位和近年来空调节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简易通风空调节能设计的概念。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常用的集中空调系统,从总体要求、基本方法、若干常见技术问题三个层面阐述了简易通风空调节能设计方法,并提出了若干夏热冬暖地区值得推广的简易空调节能技术。
47-50

长沙市某既有办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摘要:通过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长沙某办公建筑进行模拟,得出5种节能措施下该建筑的能耗状况与节能效果,其中方案五综合了其余4种方案的节能措施,全年的冷、热负荷都有显著降低,本文对同类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1-52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技术交流

北京市水源热泵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文章从水源热泵技术原理、特点以及北京地区能源和环境需求出发,在汇总分析以往数据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北京地区水源热泵总体以地下水源为主,且逐步向土壤源、污水及再生水源热泵系统发展,并呈现区域性分布特点;其次,详细评价了水源热泵运行效果,说明其在节能减排、经济性、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优势;之后,指出北京市水源热泵发展仍然存在着水源地质条件限制、回灌、水质污染、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明确北京市水源热泵应用发展方向。
53-55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热水系统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以南京市银杏山庄的太阳能-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为例,对系统设计、运行模式、运营维护以及所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进行探讨,并针对运行管理中遇到的维护问题进行了设计上的优化,以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
56-59

吸收式热泵用于热电联产改造新技术

摘要:热电厂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存在大量的低位热能。热泵系统具有将低位热能提升为高位热能的能力。本文即是根据山西某热电厂的节能改造方案介绍了利用吸收式热泵系统回收电厂冷凝余热用于集中供热的新技术;并对新型供热系统做出能效和经济性评价,认为新技术应用具有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有广阔发展前景。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