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社
分享到: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2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实验研究、专论、经验交流、问题讨论、设计实例、国外技术、运行管理、综合信息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
  • 国际刊号:1003-0344
  • 国内刊号:42-1439/TV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38-112
  • 创刊时间:1982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9
  • 综合影响因子:0.131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研究论文

冻土层中水平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数值分析

摘要:寒冷地区冻土层对地源热泵水平埋管换热器(GHE)的换热特性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冻土层换热特点建立了一种简化传热模型,对水平埋管周围土壤瞬态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冻土层冻结和土壤含水率对GHE热损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冻结情况GHE的传热损失相对于非冻土情况下增大。进液管热损失随着土壤中含水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回液管热损失逐渐减小,GHE总热损失减小。计算结果与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GB 503662-2005)中对水平埋管的埋深规定相吻合。
1-4

蓄热式换热器的仿真模拟与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蓄热式换热器的特点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且通过仿真软件对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根据得到的结果,分析了换热器长度和迎面风速对换热器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换热器的效率随着换热器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到了一定长度以后,换热器效率随长度的变化不明显,此长度为换热器的优化尺寸,而换热器的效率随风速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确定流动风速时应该考虑风机匹配的问题。
5-7

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动态模型模拟

摘要: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有效调节地下土壤的热平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系统的初投资。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额外增加了板式换热器、冷却塔、冷却塔循环水泵等,整个系统的运行特性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基于整个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建立了各个部件的动态模型,并对整个系统的运行做了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冷却塔及水泵功耗在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较大比例。
8-12

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热力特性数值模拟

摘要:基于CFD软件和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相关理论,对气流运动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填料区、雨区和盘管区采用离散相模型计算,对填料区的膜状流动用滴状流动近似模拟。基于该模型,对设计制冷量为10 t/h的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的气水流动与热质交换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了淋水密度和环境条件对冷却塔热力特性的影响,并分析得到了使冷却塔性能达到最优的无量纲参数气水比的取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淋水密度和环境条件对逆流密闭式冷却塔的换热效果影响很大。
13-16

再生面积与除湿面积比率对除湿转轮性能的影响

摘要:建立了转轮除湿机单通道内传热传质一维瞬态数学模型,利用麦考马克时间推进方法进行离散求解,对不同再生温度和转速下除湿机稳态运行时出口平均含湿量随再生面积与除湿面积比率的变化做出了预测和分析,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最优比率。
17-20

夏热冬冷地区通风墙体隔热性能测试与分析

摘要: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建筑墙体的瞬态传热特性,测试了夏季通风墙体与非通风墙体的日温度变化,以及通风墙体房间在自然通风与非自然通风状态下的温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通风墙体对温度波幅的衰减系数较小,有利于减小室内空气温度的波动,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通风墙体减小传热过程中内侧墙体的温度梯度,减少了通过墙体的热流量,有利于减少房间的空调冷负荷;自然通风对室内温度波的影响较大,对于夏热冬冷地区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排除室内余热的非空调建筑,太阳直射辐射的墙体采用通风墙体能取得良好隔热效果。
21-24

兰州建筑墙体朝向对延迟时间和衰减系数的影响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在实际环境条件下,建筑墙体朝向对延迟时间和衰减系数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发现同一日期同一房间不同朝向相同材质的建筑墙体,其延迟时间和衰减系数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延迟时间差距可达7.93 h,衰减系数达到0.19,这说明建筑墙体的延迟时间和衰减系数不仅受墙体厚度、材质等条件的影响,建筑朝向、室外天气情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25-26

某玻璃幕墙建筑冷负荷的模拟计算与特性分析

摘要:对于集办公、酒店与商业为一体的玻璃幕墙建筑来说,影响空调冷负荷的主要因素是围护结构冷负荷和新风冷负荷。本文通过设定照明开关时间表、房间人员逐时在室率和电器设备逐时使用率,模拟计算了上海某大厦设计日逐时空调冷负荷,并对设计日空调负荷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本文对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与传热系数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做了定量分析,得出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是影响围护结构空调冷负荷的主要因素,而传热系数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结论。
27-30

四级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阻力测试与分析

摘要: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中,送风机是主要的耗能设备。以西安地区的一台5000m3/h风量的四级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为例,通过实际测定各个功能段的阻力,得出该四级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的阻力,为选用四级蒸发冷却组合式空调机组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三种间接蒸发冷却器的阻力。
31-33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科技综述

相变材料蓄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摘要:低碳经济下,研究高效而经济的蓄能技术成为摆在各国学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其中相变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尤其成为热点。本文总结并评价了相变材料蓄能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相变材料的分类、热物性及特点,强化传热机理的分析以及相变传热数学物理模型的建立等热物理问题,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相变材料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情况和前景,希望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34-39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问题,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太阳能驱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制冷原理和应用,并提出该系统现有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40-43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室内环境

室内颗粒浓度分布规律与PSI-C法适用特征的研究

摘要:本文以地板送风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PSI-C自定义函数,以模型划分网格为计算单元,数值分析了室内颗粒浓度分布规律,对PSI-C法的适用特点进行了剖析。发现:对于气流受扰动较强的送风口涡旋区域,颗粒浓度远大于室内上部空间,对于热羽流充分发展的人体附近区域,颗粒浓度大于其他区域;在垂直上送风口的近地面区域以及气流速度与旋转强度较小的室内上部空间,PSI-C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的较好;PSI-C法数值计算得到的颗粒浓度值受网格单元大小、颗粒壁面边界条件、气流流型等影响显著。
44-47

室内取暖环境热舒适参数的至适值的探索

摘要:本论文应用预计冷热感指标(PMV)的热舒适方程式计算方法,在热舒适指标1≥PMV≥-1范围内,计算室内取暖环境的热舒适参数的阈值,探索其至适值。在冬季取暖环境相对湿度30%~60%,气流速度0.1~0.2m/s,静坐、坐姿轻作业的代谢量分别为58.15、69.78 W/m2的计算条件下,标准着衣量为0.155 m2.K/W满足PMV≥-1的空气取暖,静坐、坐姿轻作业的至适温度分别不小于21.0、18.4℃;在空气温度18℃的条件下,满足PMV≥-1的静坐、坐姿轻作业的,标准着衣量热辐射取暖的至适平均辐射温度分别不低于25.3、19.0℃,或空气取暖的至适着衣量各不少于0.217、0.163 m2.K/W。
48-52

三种方式辐射供冷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

摘要:辐射供冷是一种舒适、节能的新型空调形式。为了比较相同面积顶板、地板和墙壁三种不同辐射供冷方式与置换通风相结合系统的室内热环境情况,建立供冷系统室内数值模型并运用DTRM辐射模型进行不同供冷情况的数值模拟。对室内垂直温差、吹风感、PMV-PPD指标及能量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在统一设置参数下顶板辐射供冷系统热舒适指标最为理想,地板辐射供冷系统最差;但是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能量效率最高。计算为合理优化各不同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53-56

户式中央空调客厅热舒适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客厅中央空调风口设计特点,运用CFD方法对其夏季气流舒适性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送风方式下,房间的速度场、温度场的情况,并结合实测结果进行比对论证,结果可为客厅中央空调日后的设计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57-59

辐射供冷/机械通风系统的热舒适与能耗分析

摘要:介绍了辐射供冷/机械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采用TRNSYS软件对某建筑物进行了舒适性和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地板和顶板辐射系统在夏季都有良好的舒适性,而地板辐射所需的能耗多于顶板辐射。
60-62

家用空调器舒适性问题探讨

摘要:目前家用空调不论从使用范围、规模还是使用频度都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但作为空调基本功能的"舒适性环境营造"这个环节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其广泛的应用非常不相称。本文从温度场控制、湿度控制、室内空气品质、冷吹风感、环境差异、产品标准制订等角度分析了目前家用空调器在热舒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63-66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杂志建筑节能

燃气空调系统应用太阳能节能改造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直燃式空调系统的分析后提出了把太阳能热利用和余热回收相结合的太阳能辅助直燃机余热回收空调系统。在建立建筑能耗模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EnergyPlus软件得出全年能耗,从而建立以费用年值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最优化模型,并分析其用于采暖的可行性。通过Matlab优化计算得出最优化结果,在对结果经济性和火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