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5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建筑体系专栏
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建筑行动路径研究1-6

摘要: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转变城乡建设模式与改变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兼顾环境与资源效益的同时,也为村镇居民生活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本文试图以居民意愿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严寒地区10个乡镇34个村庄的调查问卷与半结构访谈的统计分析,从空间布局的集约性、能源与能耗、水资源利用、建筑功能布局与室内环境舒适度四个方面分析了村镇住宅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并基于特定情景假设探求居民参与绿色建筑行动的困难与关键诉求点。据此,从政策、技术、标准、宣传等层面提出政府和民众协同行动的绿色建筑实施路径。

前瞻性与实效性:严寒地区村镇绿色建筑体系实施导则编制初探7-11

摘要:加强对村镇绿色建筑的推动是实践农村地区绿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编制绿色建筑体系实施导则将为村镇绿色建筑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同时为基层政府和相关管理部分提供长效性的技术管理支持。针对严寒地区村镇能源资源消耗大、绿色建筑体系实施缺乏指引、居民绿色意识淡薄、公众参与度低等实际问题,结合严寒地区村镇的发展要求,开展与村镇规划和绿色建筑相结合、注重前瞻性与实效性的双重控制的实施导则研究,以促进村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严寒地区村庄宅基地的空间特征及节地紧缩策略12-19

摘要:随着宅基地确权登记的推进以及村庄集约化的绿色发展,如何对超标宅基地进行合理缩减逐步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东北严寒地区现状户均宅基地规模普遍超出相应的地方标准,本文根据村庄宅基地的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东北严寒地区农户宅基地在个体和片区两个层面的现状特征,揭示宅基地缩减的动力与阻力因素,进而提出了村庄宅基地紧缩的主要策略和方法,为东北严寒地区村庄宅基地的合理缩减及高效利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平面优化策略20-27

摘要:受区域气候、家庭结构、经济技术、文化风俗等多方面的影响,严寒地区农村住宅户型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从使用功能、行为流线、面积尺度、民族特色等方面,挖掘严寒地区农村住宅平面布置特点,解析现状住宅平面布置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空间整合、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适应严寒气候、继承地方文化传统、利于节能节地、满足农村发展趋势与需求的住宅平面布局优化策略,并探讨主要房间尺度与布置方式,引导农村住宅建设合理化、绿色化发展。

建筑科学杂志综述
生态型铺装系统热效应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8-34

摘要:城市地面铺装对城市热环境有着重要影响。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透水砖铺装、保水性铺装等生态型铺装系统能够有效缓解传统不透水硬地面对城市热环境的负面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生态型铺装系统的特点和应用现状,然后分别从现场实测、室内外试样实验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当前生态型铺装系统热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最后粗略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教室声环境研究进展综述35-40

摘要:教室声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于教室声环境的研究一直是建筑声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本文对近年来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着重探讨了教室噪声和混响时间这两个教室声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归纳了当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趋势以及提出对未来工作的若干建议,以期有助于工程人员的设计工作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建筑科学杂志论坛
新旧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公共建筑中的比较分析41-45

摘要:从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结果分析这四方面,对新旧版本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对比。基于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国内多个已获绿色建筑标识的公共建筑项目的定量指标进行了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新国标所设置的容积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采光系数等指标水平,适用于现阶段公共建筑的评价;而绿地率等指标设置偏高。

我国绿色建筑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6-50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在运行和维护阶段的现状和问题,虽然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但绿色建筑的运行维护现状并不理想,存在缺失完善的综合调适体系,无系统的技术优化管理措施、人员技术参差不齐、不同阶段对绿色建筑运行维护的衔接和协调不足等问题。面对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在运行维护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和顺新村生态移民住宅能源自维持性研究51-57

摘要:通过对宁夏银川地区和顺新村生态移民住宅的用能调研,建立能耗分析模型,确定模型边界条件及各项参数进行模拟研究,得到该类住宅的基本能耗及能耗结构。结果表明,仅考虑围护结构采用节能措施的生态移民住宅模型相较于对比模型节能14.2%;住宅可再生能源利用具有很好的地区适宜性,可再生能源占住宅总能耗的76.7%,远高于寒冷地区普通农宅36%的比例,能源自维持性较好;和顺新村示范项目每年可节约耗煤量约664.6t,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41kg,生态效益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新农村住宅的建造、改造提供能源建设参考,推进农村绿色建筑的发展。

一种可适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58-64

摘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往往大于冬季空调供暖负荷,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容易产生土壤“热堆积”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冷却塔过渡季节土壤补偿蓄冷的新型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并根据地埋管换热器有限长线热源理论、热流叠加原理、冷却塔热湿交换原理,构建了关于该系统的热工性能评价模型;进一步以中国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系统为应用案例,将所提出的系统与传统的单一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冷却塔过渡季节土壤补偿蓄冷的混合式土壤源热泵系统土壤热恢复方法,可有效缓解由于系统向地下土壤全年排热与取热不平衡而导致的土壤“热堆积”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地源热泵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高效应用提供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参考。

基于新旧采光标准差异的建筑能耗分析研究65-71

摘要:2013年我国新实施的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在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将原标准中针对侧面采光评价指标的采光系数最低值改为了采光系数平均值。为了研究新旧采光标准的差异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文章以沈阳、北京、长沙、广州、昆明五个城市的某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为例,利用软件模拟的方法分析各建筑满足不同采光评价指标的窗宽尺寸下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窗宽尺寸下限的建筑能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标准时的建筑外窗尺寸下限和建筑总能耗均比采用旧标准时小,当供暖空调设备按间歇模式运行时,在温和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新采光标准比采用旧采光标准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

一种新型双层定型相变墙体节能效果分析72-79

摘要:目前常见的单层定型相变材料,在室内或者室外使用往往只能在夏季或冬季发挥作用,为改善全年室内热环境,降低全年建筑运行能耗,且减少墙体改装面积,本项目提出一种新型的双层定型相变墙体,具体做法为在建筑物外墙内外表面均添加定型相变材料板,外层相变板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在夏季发挥作用,内层相变板具有较低的相变温度,在冬季发挥作用。本文中的双层定型相变墙板用于建筑南外墙,该研究主要分析了相变材料厚度、相变温度对建筑运行能耗和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最后根据节能率性及经济性因素得出了相变墙板的推荐使用厚度及其对应的相变温度,为该结构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外墙排风隔热机制及其热阻特性模拟研究80-86

摘要:提出1种新型外墙排风隔热机制,以及该墙体的四种结构:基本型、内衬型、夹层通风型和外保温型。以基本型结构为例,阐明隔热机制;通过二维稳态传热数值模型,计算当量热阻,并与普通非保温墙和外保温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排风隔热墙的隔热性能优越,具有潜在的节能应用价值。

空调通风管路中细颗粒物凝并的数值分析87-93

摘要:将细颗粒物凝并为可吸入颗粒物是利用空调系统净化细颗粒物的重要技术手段。应用亚微颗粒凝并概率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空调风管中细颗粒的凝并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物在空调通风管路中具有凝并现象,风管入口处细颗粒物的体积分数越大、风速越大凝并强度越大,风管出口处颗粒物的平均粒径越大。此外还发现,布朗扩散作用下大于1μm的细颗粒物未见明显凝并现象,风管弯头部位未见凝并效果明显增强。

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核算方法研究与案例分析94-100

摘要: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制度是我国公共建筑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超限额加价量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从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的目标与制定原则出发,构建基于建筑节能市场目标的超限额加价影响分析模型与核算方法,同时对深圳市公共建筑能耗超限额加价进行案例剖析,为超限额加价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指导。

数值模拟水体对居住小区局地气候调节作用101-107

摘要:以夏季华南地区湿热气候为背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了水体对居住小区局地气候调节作用,根据模拟结果研究水体对居住小区风场、湿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体在白天增温阶段有降温作用,傍晚降温阶段起保温作用,并有增湿和调节风速的作用,7.5%面积占有率的水体能很好改善20m区域内气候。

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式空调制冷系统模型及性能分析108-114

摘要:针对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式空调制冷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其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基于模拟结果,对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式空调制冷系统进行了系统性能及其运行特性分析,并提出综合机械性能系数的评价指标。与传统采用压缩机的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式空调制冷系统可节省电能约10%。太阳能喷射辅助压缩式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特性受太阳能辐射强度、室外空气温度、蓄热水箱体积等参数综合的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进一步优化。

建筑科学杂志理论&实验研究
基于MHPA-FPC的太阳能热水工程实际运行性能测评研究115-121

摘要:以北京市一个基于高效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太阳能热水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热性能检测和系统年热效率评测。研究结果表明,目有用得热量、水箱温升值分别超出国家标准GB/T20095—2006《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规定值的28.6%和13.2%,系统热性能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根据北京地区全年测试结果,系统瞬时效率截距为0.69,总热损系数为5.2,系统年热效率为46%,年热效率优于GB/T50801—2013(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系统年热效率的推荐指标。测评结果显示,基于MHPA-FPC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优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