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理论&实验研究
基于人行为的办公建筑照明能耗计算模型研究1-9

摘要:针对某办公建筑的单人及多人办公室进行了办公人员照明用电行为的调研以及照明能耗的实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行为的单人及多人办公室照明能耗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本文还运用该模型对多人办公室的照明能耗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办公室的照明特征存在群集效应,由于人员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办公室内共用人数增加,照明计算结果的变异系数降低,即表示实际情况中照明作息更加固定,规律性增强,照明开启时间增加,照明能耗也相应增加。

夏热冬暖地区代表性城市与农村居住建筑热环境设计与计算指标10-18

摘要:本文以指导建筑被动式设计、空调设计和建筑节能为导向,通过建筑热环境现场调研,确定夏热冬暖地区城市与农村居住建筑的热环境设计与计算指标。在2008~2012四年间,对广州32栋住宅和宿舍楼及潮汕地区270户农村住宅开展持续调研,涉及城市人群样本92人、农村448人,共计获得包含有热环境物理参数和居民主观反应的现场调研数据3 849份,空调环境温湿度变化数据1 003份。基于数据分析,得到自然通风、使用风扇和使用分体空调3种情况下居民热环境接受度随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确定满足80%接受度的热环境参数范围,并据此提出夏热冬暖地区城市与农村居住建筑的热环境设计与计算指标。

严寒地区某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室内热环境测试分析19-26

摘要: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属于典型的内热强度大的高大空间工业建筑。本文对主厂房室内不同高度温度分布情况、夏季建筑开口通风量、冬季门窗冷风浸入量等进行现场测试,研究了主厂房冬夏两季室内热环境分布的规律,指出中间层为汽机房热环境最不利区域;并通过对比冬夏建筑开口风量数据,提出建筑开口面积的确定原则;同时结合现场测试实际情况,指出在电厂设计及建设中应注重实现门窗气密性要求,从而减弱冬季冷风侵入,降低采暖能耗。

潮汕传统农村住宅热环境实测研究及其现代启示27-32

摘要:通过对潮汕地区的一栋典型传统民居进行夏、冬两季室内外热环境的实测分析,总结了当地传统住宅中与湿热气候相适应的元素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潮汕地区夏季半开放空间综合热环境优于封闭的室内空间,传统住宅的天井在白天有显著的热缓冲作用,夜晚有热压通风的潜力,利用天井所形成的半开放空间有助于维持人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传统农宅使用可变的围护结构——屏风可以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保证了全年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通风及太阳辐射;潮汕地区传统农宅室外风环境较好,应在厅井式传统住宅北向墙面合理设置开口,以利于组织有效的室内自然通风。

城市公园声环境对周边住宅影响性研究33-36

摘要:本文引入"声景观"设计理念,以夏季的太原市玉门河公园为例,选取与公园主要功能区域相邻的居民住宅进行监测,对公园声景效果及其对周边住宅的噪声影响进行感知评价和客观分析,说明声景观设计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重要性,城市公园建设应综合考虑其声环境对周边住宅的影响作用。

国内外PM2.5控制标准及对比37-43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PM2.5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最近全国大面积雾霾持续扩散,北京、河北等地启动橙色预警。PM2.5的来源和成因复杂,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本文对国外的PM2.5控制标准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对我国的室内外PM2.5控制标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拟的PM2.5标准在国际上是较为严格的,而大多数国家制定的PM2.5标准值比较宽松。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国家针对室内PM2.5建立了各自的控制标准和建议限值。这些标准虽不能直接为我国所用,但其技术路线、研究框架及浓度限值等内容对于我国建立相应的室内PM2.5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用于建筑外窗遮阳系数测试的太阳光模拟器研究44-48

摘要:实现在室内进行外窗遮阳性能的测试,需要研制一套带有太阳光模拟器的检测装置,本文主要针对遮阳设备的太阳光模拟器进行研究,根据太阳光模拟器技术要求以及比较各光源的优缺点,选择了短弧氙灯作为模拟光源进行光学系统设计,根据实验测试技术要求进行光学系统设计,确立了最终的设计方案。太阳光模拟器的设计完成为下一步太阳光模拟器各部件的安装、调试作了准备,为整套检测设备的完成及外窗试件遮阳系数测试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浅谈城市中心区更新的设计整合——西宁中心广场东北片区城市设计创作实践49-54

摘要:针对西宁中心广场东北片区城市设计项目,从土地资源利用的重新分布、人行系统的立体组织、基础建设的空间系统化集成、空间形态与城市、自然大环境的交织相融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得出"设计整合"思想对具体设计方法的实践启发:城市中心区的更新设计不应是封闭系统自身的翻新,针对局部片断的设计必须被放到更大范围的城市网络中去加以整合,才能为城市整体的发展重新注入新的活力;城市中心区更新设计要将土地利用、城市效能、流线组织、业态组合、基础建设、空间形态、行为体验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整合于同一空间组织环境之中,设计本身就是要去创造这一具有高度整合性的有效组织方式;"设计整合"既是要"对创造进行整合",同时也是要去"创造一种整合"。它不仅仅是对既有系统的重构,更是要通过创造新事物而对既有现状进行重新组织,以期实现关联于整体网络的有效更新。因而,设计整合的关键是一种"组织创新"。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中美四地办公建筑的能耗对比及分析55-65

摘要:以位于北京、台湾、香港及加州的4栋实际办公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气候、建筑围护结构及室内人员用能行为等因素对建筑空调能耗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各因素的敏感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建筑的能耗差别很大,主要受到人员用能行为、气象、围护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人员用能行为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人员用能行为所引起的空调耗电量差异能够达到近3倍;气象因素对空调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大,气象因素造成的能耗差异可以达到1.92倍;相对以上2种因素,采用不同的围护结构设计对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对于室内发热量较高的建筑,对围护结构的敏感性很低。2)建筑中的人员用能行为对围护结构的技术选择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人员用能行为所对应的最优围护结构是不同的。对于某些人员用能行为,围护结构的敏感性很低,而对于另外一些人员用能行为,采用不同围护结构导致空调能耗明显差异。因此,围护结构的技术选择应该适应气象和人员用能行为。3)在相似气候区相似建筑的工程设计、方案选择、技术评价或建筑节能改造中,不能直接借鉴之前比较节能的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建筑使用者用能行为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国家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于2015年起实施65-65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日15日了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原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废止。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原国家标准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础上进行修订完成的。标准编制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参考了有关国外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并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冷水机组IPLV预测方法66-71

摘要:针对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方法复杂且在现场测试过程中无法保证能将冷水机组卸载到指定的测试工况的问题,利用附加动量项与自适应学习速率,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IPLV预测方法,利用供冷负荷率,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冻水流量、冷却水流量与COP 6个参数训练IPLV预测模型。本文以某商场离心式冷水机组为案例,利用该方法对冷水机组的IPLV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测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的冷水机组IPLV与实验测试的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1.7%。

太阳能集热系统流量优化研究72-76

摘要:通过动态模拟仿真,本文分析了不同流量对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量、水泵电耗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模拟结果表明,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量会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流量达到40 kg/(h·m2)左右时,流量进一步增加将导致集热量减小。集热系统的最优流量受集热器热性能、太阳辐射、环境温度及水泵控制策略等条件影响。

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节能潜力分析77-82

摘要: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到底能带来多大的节能效果,目前尚未有很清晰的认识,针对这一状况,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水力平衡调节节能潜力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最不利用户的失调程度的影响,其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最低供水温度,二是其他用户相比最不利用户,相对流量偏离的程度。为此,从节能角度,提出采用最不利立管水力失调度和水力离散度两个指标来度量水力失调程度。其次,本文提出了一种从统计角度模拟分析小区集中供热系统水力平衡调节节能潜力的方法,即在实际工程条件的约束下,通过随机构造足够数量的水力失调工况进行耗热量模拟,从而获得节能潜力随最不利立管水力失调度和水力离散度变化的面域。最后,以北京市某典型住宅小区上供下回供热系统为例,通过模拟定量分析了居民楼不同立管在不同水力失调度下的最大节能潜力,整体来看,按照目前供热状况,水力平衡调节平均所能取得的最大节能率为6%~8%,在实际工程中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状态,其所能取得节能量会更低。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临界风速关联式的建立与验证83-86

摘要:根据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TLT)的火灾成灾规模和结构特点,利用FDS软件,建立UTLT隧道火灾场景的数值模型,揭示了Wu&Bakar公式的局限性,选取16组不同工况,模拟分析不同纵向风速下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得到不同火源功率、隧道横断面尺寸下的临界风速。利用模拟结果,拟合出UTLT隧道临界风速与火源功率Q、隧道水力直径H和宽高比n的关联式。通过8组新工况,对所提关联式进行模拟验证,并与Wu&Bakar提出的临界风速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Wu&Bakar临界风速公式的计算值相对偏小,而本文所提拟合关联式的模拟误差均在10%以内,更加接近FDS的模拟值。本文所提临界风速拟合关联式,为今后UTLT类隧道火灾模拟中临界风速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保温材料对建筑能耗及回收期的影响分析87-91

摘要:为了选取合适的保温材料,使得建筑总的一次能耗达到最优,本课题通过考虑建筑的使用周期、保温层厚度和基层墙体的传热系数等因素,建立生产保温材料能耗和建筑运行能耗以及总的一次能源消耗计算模型,分析不同种类保温材料对总的一次能源消耗的影响,进而建立最佳保温层厚度和回收期计算模型。研究发现,不同材料的总能耗是不一样,但是都存在一个最低能耗值,该值对应的厚度即为最佳保温层厚度。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能耗回收期也逐渐增加。此外,基层墙体(未做保温层的墙体)的传热系数也影响能耗回收期,传热系数越大,能耗回收期也越长。

江苏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调研及改造实践研究92-95

摘要:对江苏寒冷地区122栋既有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调查,并利用PKPM软件针对该地区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进行了能耗模拟分析,提出了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122栋既有公共建筑存在护结构缺乏必要保温隔热措施、保温性能和气密性均较差、用能设备系统陈旧等问题,建筑节能潜力巨大。2)护结构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针对本文改造项目,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可使单位面积建筑能耗降低17.7%,节能改造效果显著。3)在节能改造时,应根据建筑的能耗现状以及日后使用情况确定具体改造方案,从节能效果、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统筹设计。

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碳减排量化方法研究96-100

摘要:以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借鉴CDM方法学,结合国内行业标准及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碳减排的量化方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本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行业开展碳减排的量化是可行的;2)实际改造方式的不同碳减排的量化边界不同、基准线不同、项目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不同;3)在合理选择边界和基准线的基础上,提出了仅对围护结构造改造,对围护结构和管网系统改造这2种改造方式的碳减排的量化方法。

夹层百叶遮阳双层皮幕墙光学性能计算模型101-107

摘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夹层百叶遮阳双层皮玻璃幕墙(DSF),通过虚拟百叶单元模型将遮阳系统看作一层有均匀光学参数的半透明薄层,导出了遮阳百叶在不同太阳高度角下的直射辐射光学参数和散射辐射光学参数;基于界面辐射能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夹层百叶遮阳双层皮玻璃幕墙逐时光学参数计算模型。以长沙为例计算了百叶遮阳双层皮玻璃幕墙对太阳直射辐射和太阳散射辐射的逐时反射率、吸收系数和透过系数。算例表明该DSF光学性能计算方法合理且计算结果可信,可用于DSF传热过程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