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应用研究
芦山地震建筑物震害及思考(二)1-6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建筑非结构构件、经抗震加固后建筑以及隔震建筑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震害特征及原因。根据震害原因的分析,思考并总结此次地震中建筑物抗震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的抗震工作提出建议。

基于灰色理论的低温下结构钢材强度预测7-11

摘要:钢材在低温条件下,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与常温条件下相比将发生变化,本文以常用的结构钢材(Q235、16Mn、15MnV、16Mnq、14MnNbq)在低温下的强度试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相关理论建立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由于灰色模型的指数特性和积分定义,本文提出了基于背景值优化的改进GM(1.1)模型进行低温下结构钢材强度的预测,并通过试验对所建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表明,用积分构造背景值的方法可以提高GM(1.1)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其改进GM(1.1)模型的数据拟合精度高达97.5%,建模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拓宽了灰色理论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贝叶斯统计在结构检测中的应用12-15

摘要:本文介绍贝叶斯统计方法的特点以及该方法的思想在某些建筑工程行业规范中的体现,研究将此统计方法运用于混凝土无损检测工程领域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通过列举工程实例,当回弹法、超声回弹法或钻芯法检测的构件数量无法达到规范要求时,提出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结合不足数量的检测数据可以改善这一问题,能够使检测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本文为贝叶斯统计方法在结构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综述16-20

摘要:本文指出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自身的特性和结构的受力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结构试验、有限元模拟、理论计算和局部稳定分析4个方面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研究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展望了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的发展前景。

LRB消能墙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应用与分析21-25

摘要:为研究LRB消能墙设置在高层框架结构中的隔震、消能与减震的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对LRB消能墙高层框架结构的实际工程进行三维结构模型建模,同时对相同规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三维结构模型建模,在2组实际强震地震波E1.Centro波和Taft波以及1组人工波作用下,对上述2种结构形式的三维结构模型进行动力性能分析并作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LRB消能墙高层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能有效延长,LRB消能墙高层框架结构的楼层加速度、楼层剪力最大值以及层间位移得到明显的降低,并使楼层加速度和层间位移变得平缓均匀,从而达到隔震、消能与减震的目的。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研究与展望26-32

摘要: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住宅工业化中重要的结构形式之一,符合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钢筋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指出目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超高层建筑幕墙地震作用设计取值研究33-37

摘要:按《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进行幕墙抗震设计时,风和地震作用的效应组合表达形式与现行其他国家规范以及欧洲标准有所不同。本文对幕墙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的幕墙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形式提出设计建议。结合试验数据以及超高层建筑幕墙的实际特性,对幕墙位置系数、状态系数和动力放大系数取值进行调整。此外,在调整后的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形式和动力放大系数新建议取值的基础上,对超高层建筑顶部区域幕墙有无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值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一些设计建议。

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性参数分析38-46

摘要:为研究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132个十字形截面、144个箱形截面及180个工形截面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板件厚度、局部几何初始缺陷、整体几何初始缺陷、屈服强度、Ramberg—Osgood模型中应变硬化指数n的取值以及板件间相互作用对3类构件屈曲后性能的影响,给出板件全部有效的最大宽厚比b/t及有效厚度折减系数α1。分析结果表明: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和屈服强度对b/t及α1影响较大,在工程实际中必须考虑;n值主要影响b/t,对α1的影响不大;板件厚度和整体几何初始缺陷对两者没有影响;工形截面翼缘和腹板间存在相互作用,使两者α1差值减小。在实际工程中,要控制板件的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大小,至少为规范中的普通级;当材性未知时,可取n=f0.2/10,且在该值的±50%之内,n的取值对板件的有效厚度折减系数基本没有影响。

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风振系数研究47-50

摘要:风振系数是进行结构风荷载计算和抗风设计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线性自回归过滤器的模拟方法对考虑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的风场进行模拟,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跨度为40m的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进行风荷载作用下的时程响应分析,考虑3种矢跨比的影响(1/8、1/5、1/4),总结风振响应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计算得出该结构的位移风振系数和内力风振系数均为2.5~3.0。

扩展基础冲剪破坏机理分析51-54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元法对基础冲剪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基础的破坏方式与基础的边界尺寸有关:当基础宽度B≤bc+2h0时,基础发生剪切破坏,裂缝横贯基础宽度;当基础宽度B〉bc+2h0时,基础发生冲切破坏,基底裂缝形态近似为圆形。剪切破坏的基础,剪应力主要分布在基础沿短边方向的柱根处;冲切破坏的基础,剪应力主要分布在柱根四周,柱角处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剪切破坏的基础,钢筋应力主要沿长边方向分布,柱根和裂缝处应力较大;冲切破坏的基础,钢筋的应力沿双向分布,柱根和跨中应力较大。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明确冲剪破坏机理,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主要设计参数对斜靠式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55-60

摘要:以某斜靠式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该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主要设计参数对斜靠式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斜靠拱与主拱刚度比的变化决定了斜靠拱对该斜靠式拱桥的作用;矢跨比变化对该斜靠式拱桥的顺桥向地震响应影响较大,尤其是对轴力和面内剪力的影响较大;横撑数量减少时,主副拱之间的连接变弱,使其整体性变弱,不仅削弱了斜靠拱对结构的作用,而且不利于斜靠自身受力。尼尔森体系吊杆形式使桥面系与拱肋的连接增强,使主拱肋的轴力变化均匀,同时增加了对桥面系的约束,可适当减小桥面系的位移。

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整体稳定的失效判别方法61-66

摘要:高层建筑结构失效演化过程量化是实现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稳定出发,得到高层建筑结构的临界等效刚重比;通过整体稳定平衡分析提出了基于等效刚重比变化的失效判别方法;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及与试验现象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某电力办公楼地基加固工程沉降计算分析67-70

摘要:本工程采用整体式筏板基础,利用CFG桩减少主楼沉降和差异沉降,取消沉降后浇带。实践表明:当桩端有较好持力层时,采用CFG桩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总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考虑基础刚度的变形计算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更为接近。

大跨空间网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71-74

摘要:采用时程分析法,对两种大跨空间网架结构分别进行了多点输入和一致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多点输入下空间结构安装SMA复合橡胶支座与未安装这种支座时的地震响应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安装SMA复合橡胶支座后,空间网架结构多数杆件的地震响应明显减小,达到了消能减震的效果,验证了应用SMA复合橡胶支座进行大跨空间网架结构地震响应控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建筑科学杂志试验研究
带框钢支撑加固含有薄弱层的RC框架抗震性能研究75-79

摘要:为研究含有薄弱层的RC框架的抗震加固方法,采用带框钢支撑对薄弱层进行加固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以某抗震承载力不足的既有3层框架结构为原型,设计和制作试验模型。采用3点混合控制加载,观察试验现象,得到楼层剪力与层问位移的滞回曲线,比较模型各层的初始刚度和刚度退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带框钢支撑对薄弱层进行加固后,薄弱层的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模型各层均表现出一定的塑性变形和耗能能力。试验模型的破坏模式表明:带框钢支撑会对框架梁产生附加剪力,造成框架梁剪切破坏,在后续研究中需要注意支撑布置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

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与钢梁不同连接节点承载性能研究80-86

摘要:本文进行了8个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与薄壁方钢管梁连接节点缩尺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和采用约束本构模型(考虑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系数)的数值模拟,即梁柱直接焊接节点和梁柱加腋节点。比较了这两类节点在不同轴压比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节点破坏现象大多发生在节点域柱壁撕裂和梁壁鼓曲并产生塑性铰,梁柱加腋节点的整体承载性能优于直接焊接节点;②数值模拟方法能很好地预测节点的滞回性能,加腋板能提高节点的承载力和累积耗能能力,使节点满足“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抗震设防要求。加腋节点承载性能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为该类节点的工程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灰质泥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与本构方程的研究87-92

摘要:以宁夏固原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灰质泥岩为例,使用TAW-2000型微机伺服岩石高低温三轴试验机对其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一应变全过程曲线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岩石的屈服强度、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与围压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得出岩石峰值抗剪强度参数和残余抗剪强度参数。根据塑性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考虑岩石应变软化的双线性弹性一线性软化一残余理想塑性四线性模型,得到灰质泥岩4个阶段的本构方程,并确定各阶段方程的相关参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地下岩土工程没计时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

初始干密度对风化砂改良膨胀土有荷膨胀试验研究93-97

摘要:本文以宜昌某一级公路改建项目路段的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普通杠杆式固结仪,通过对上覆荷载分别为25kPa和50kPa下不同初始干密度对风化砂改良膨胀土膨胀变形的系统研究,得出了不同初始干密度和掺砂比例对有荷膨胀量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上覆荷载和掺砂比例一定时,改良膨胀土的有荷膨胀量随着初始干密度的增加迅速增大;在上覆荷载和初始干密度一定时,改良膨胀土的有荷膨胀量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总体上显著增大;同时,上覆荷载为25kPa时的膨胀量与初始干密度成很好的对数关系,在路基的填筑过程中,增大上覆荷载和控制好压实度可以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膨胀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