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3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建筑光学专栏
北京地区天空亮度的观测与研究1-4

摘要:天空亮度分布是采光设计与计算的基础数据,也是定量描述和定义天空状态的重要参数。而相关仪器设备和观测数据的缺乏却制约了国内天空亮度方面的研究。本文利用自行研发的光谱式天空扫描亮度计,对北京地区的天空亮度分布进行了为期1年的跟踪观测,并首次给出了国内的天空与CIE标准天空的对应关系,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光气候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图像亮度测量的几何校正技术研究5-8

摘要:近年来图像亮度测量的亮度校正技术日益引起广泛关注,而鲜有开展图像亮度几何校正技术的研究,从而制约了该技术在照明环境质量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本文在相机线性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径向畸变、偏心畸变等非线性变量提高了图像亮度测试系统的精度,建立了能够满足实践需要具有较高精度的数码相机几何映射模型,为下一步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测量、评价眩光以及天空亮度测试等项目的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基于多目标的居住建筑天然光环境优化设计9-11

摘要:为了更好地平衡居住建筑天然光环境设计中多目标的要求,本文提出了居住建筑天然光环境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本文认为依托于文中所列的"明确目标→整合目标→完成目标"3个实践环节,可以实现由目标的控制到形式设计的转化,经过这样层层递进的设计和思考过程,可以得到1种全方位、系统、精确的设计结果,这些结果涵盖了居住建筑天然光环境所包括的各种角度,整合了与天然光环境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其它环境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基于日光系数法的导光管效率计算方法研究12-15

摘要:天然导光技术的应用对于改善地下空间、大进深空间的采光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导光管计算方法多基于某一或某几种特定的导光管的实验数据推算得来,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本文基于日光系数法,对光线在圆柱形导光筒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导光筒光传输特性数学模型,并利用TracePro软件对该数学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导光管节能分析研究16-18

摘要:导光管技术的出现为合理利用天然光资源开辟出新的途径。本文利用北京光气候数据,并根据《导光管光传输特性的研究》的方法,对北京某地下车库所使用导光管的全年节能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展示出导光管产品的节能潜力。

居住区光环境检测及评价研究19-2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居住区光环境检测及评价研究"的背景、研究思路。从居住区光环境检测研究、居住区光环境评价方法研究及居住区光污染环境综合评价研究3个方面概述了该项研究的成果。

建筑科学杂志论坛
国际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CO2排放比较研究22-27

摘要:目前生命周期分析在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研究方面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工具和途径。本文主要对国际建筑生命周期研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对97个典型案例的计算模型和能耗、碳排放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在不同研究中,对于建筑生命周期模型的建立存在较大的差异,阶段划分以及数据来源也不统一,导致不同研究中各案例的能耗和碳排放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缺乏可比性。通过对国际相关研究的对比分析,可为国内建筑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评价提供借鉴和指导。

建筑科学杂志是谁
湿热气候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研究28-33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计算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值,结合国家热环境WBGT指标和TS-Givoni指标假设微气候舒适度评价标准,并通过实地监测和调查问卷,分析使用主体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值的相关性,从而验证假设的评价标准。由此,得到湿热地区风景园林微气候舒适度评价参数、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微气候舒适度等级划分指标。这种评价方法将客观的物理参数和主观的人体热舒适感结合,既是对热环境的客观评价,又考虑使用主体的热感受,评价的结果相对简明、完善、实用。

周期性热作用下相变材料内部相变传热特征实验研究34-38

摘要:为了揭示周期性热作用下相变材料内部相变传热特征,为建筑外表相变隔热设计和计算提供支撑,本文设计制作了能模拟太阳运行、提供周期性加热的装置,并将正18烷封装于塑料圆桶容器中,使容器底部和侧面绝热,制作了测试试件。利用热电偶和巡检仪自动记录了周期性热作用下相变材料内部各层温度的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稳定周期性热作用下,材料内部相变传热特征主要可表述为:1)材料在非稳态周期性相变传热阶段,各层温度在达到相变温度点之前,温度变化明显;相界面会随着周期性加热次数的增加间断性地向内部扩展;温度平均值和振幅值向稳态周期性相变传热时的平均值和振幅值靠近。2)材料在稳态周期性相变传热阶段,内部各点温度也表现出与外界热作用等周期性变化,温度振幅从外到内依次减小。这与发生在固体中的周期性传热特性类似。但材料内温度变化呈现折转现象,在温度明显升高前出现等温滞后,在温度降低时会出现等温冷却。这与发生在固体中的传热现象有很大的区别。3)材料在稳定周期性热作用下,内部不会出现多个相界面共存现象。4)空气流速对相变材料中温度振幅和相界面移动速率都有较大影响,提高空气流速可以降低温度振幅和减慢相变进程。这意味着当相变材料用于建筑外表进行相变隔热时,可以通过组织自然通风减少其用量。

西安市某办公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39-44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质量平衡方程对西安市某办公建筑室内颗粒物浓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该建筑室内外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进行了实时监测。结合线性回归方程、室内外监测浓度线性拟合曲线及室内浓度随时间的指数拟合曲线,对该普通办公房间室内颗粒排放源及室内颗粒浓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建筑室内PM10的平均发尘为7.93~12.48 mg/h,室内PM2.5的平均发尘为2.89~4.08 mg/h;室内PM10和PM2.5呈现指数变化且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基于活动烦扰度分类的大学校园声环境研究45-48

摘要:本文基于对5个省的8所大学师生进行的主客观调研,从活动烦扰角度对校园活动进行分类,共可分为知识获取、静心、交流和精力恢复4大类。根据分类结果对校园典型活动空间声环境进行测试,并对其噪声烦扰度、噪声源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知识获取和静心类活动较易受干扰,而交流和精力恢复类活动不易受干扰。

主动式太阳房相变蓄热地板供暖实测研究49-52

摘要:本实验考虑到建筑本身的节能,采用了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高性能围护结构搭建了主动式太阳房,以太阳能热水为热源,实验房的2个房间分别采用相变蓄热地板供暖系统与干式地埋管地板供暖系统,实测了2种地板供暖系统的蓄放热性能以及其对房间热性能的影响。运用相变蓄热地板供暖的房间,提高了室内最低温度的同时,温度波动减小了3.5℃,铺设的相变材料利用率较高。可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的主动式太阳房供暖系统与相变蓄能地板的结合应用达到了节能降耗和提高房间舒适度的效果。

绿色建材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53-56

摘要:本文对上海市的消费者就绿色建材的认知、购买、评价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消费者对绿色建材的认知度、认可度和购买意愿,归纳出绿色建材在推广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华东地区封闭鸡舍内热、湿与污染物散发量的现场实测研究57-63

摘要:鸡舍内的散热量、产湿量和CO2散发量是鸡舍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参数。我国目前的标准以及相关研究中缺乏该类参数的参考数据。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某鸡舍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鸡舍内的散热量约为14 kW/1 000只鸡;产湿量为12.1~46.1 kg/(h.1 000只鸡);CO2散发量为4~5.2 kg/(h.1 000只鸡)。本文还介绍了鸡舍环境控制系统形式。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鸡舍的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西宁住宅小区冬季微气候测试研究64-69

摘要:住区微气候是决定室外热舒适与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西宁市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严寒气候区,有着独特住区微气候特征。本文针对西宁市滨河铁路小区进行了冬季住区微气候的测试,测试包含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太阳辐射以及黑球温度。通过计算热应力指标湿黑球温度WBGT,分析了各测点的室外热环境。通过当地气象站数据和各测点之间的对比,分析西宁冬季住区微气候的影响因素。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基于年收益投资比的建筑节能目标确定方法研究70-76

摘要:本文介绍了1种从最小投资增量的角度确定建筑节能目标的方法。笔者通过建立建筑能耗分析模型,对多种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收益和投资分析,并以年收益投资比(SIR,saving to investment ratio)为依据确定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的优先次序,依此顺序对基准建筑模型进行节能优化设计,计算得出建筑节能率与成本增量的对应关系,为从建筑节能投资增量的角度确定建筑节能目标提供方法支持。

区域建筑冷(热)负荷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及预测方法研究77-82

摘要:本文提出了1种基于DeST模拟软件的"典型模拟+修正"方法,此预测方法通过建筑负荷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对区域建筑进行分类,而后抽取典型建筑作为可以代表区域建筑群负荷分布的典型建筑模型,将区域建筑的负荷预测转化为典型建筑模型进行模拟,同时将非典型建筑模型向典型建筑模型修正后进行模拟。对北京某居住区区域建筑采用"典型模拟+修正"方法进行了冷(热)负荷模拟计算,并将模拟结果与所有单栋建筑逐一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

夏热冬冷地区冷却塔—土壤耦合热泵过渡季蓄冷特性研究83-89

摘要:本文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冷热负荷特性,提出了冷却塔—土壤耦合热泵过渡季土壤蓄冷模式,采用软件TRNSYS建立了冷却塔—土壤耦合热泵过渡季土壤蓄冷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针对过渡季土壤蓄冷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工况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冷却塔—土壤耦合热泵过渡季节土壤蓄冷的控制策略。本文力图通过上述研究探索出缓解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全年热失衡问题、提高该系统运行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