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0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论坛
医院建筑冷热源用能的设计与优化1-4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建筑的用能状况,总结了医院建筑冷热源的用能和负荷变化特点。而后,以医院整体建筑的用能量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医院建筑冷热源的设计和运行优化管理原则。最后针对医院建筑手术室用冷热源的实际情况,对大、小冷热源的设置及其关联性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并对医院建筑采用可再生能源方案进行了论述。

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关键技术措施5-7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分项计量关键技术措施,包括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类型的判定、直接计量和间接计量回路的判定依据、设计原则和相关细则,以及数据校核方法等。

建筑科学杂志理论
人造板车间内工人甲醛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8-12

摘要:我国的人造板产量已跃居世界第1位。人造板在生产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甲醛,使得车间内工人会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但国内鲜有其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某人造板车间内甲醛浓度分布进行了测试,评估了不同工作岗位上工人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基于终生致癌概率得到的工人健康风险为2.80×10-4~6.89×10-3,是可接受健康风险水平(1×10-6)的几百到几千倍;最高的健康风险发生在车间内最靠近热压机的工作岗位。笔者建议采用隔离热压机、增大局部排风量及加强工人自我防护等方法降低车间内工人的健康风险。

北京市西城区旧城改造的可行性研究13-17

摘要:"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北京市政府相继下发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规范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北京现有旧城平房区房屋的围护结构以实心粘土砖为主,外墙及屋面没有保温措施,居民生活环境恶劣。为了消除旧城平房区的住宅安全隐患和环境脏乱差的局面,有必要对旧城平房区房屋的节能改造及室内环境进行深入研究。笔者通过前期的调研工作,总结得到了西城区旧城平房区房屋围护结构的现状和居民能源消耗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DeST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旧城平房区房屋的全年动态能耗,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以期为后期西城区旧城平房区房屋节能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工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气候适应性窗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18-22

摘要:外窗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部组成部件,起着与外部光、热环境进行隔离或交换的作用,对调节室内热舒适性、改善空气质量以及必要的照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亚热带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建筑节能既要考虑夏季隔热,又要兼顾冬季保温,因此外窗的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为例,通过建筑构造技术设计,提出了亚热带地区不同建筑围护结构各朝向气候适应性窗的概念,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与实验测试,对该窗的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效果进行了验证。本文所介绍的构造技术强化了气候适应性窗在区域气候方面的得热优势并弱化了其不利影响,为亚热带地区建筑外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拉萨市建筑冬季热环境影响因素测试分析23-26

摘要:为了掌握建筑朝向及外窗等因素对拉萨市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规律,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和采暖设计提供基础数据,笔者对该地区建筑冬季室内、外热环境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即使没有采暖系统,当地南向房间仍可基本达到人体热舒适中的温度要求;白天窗帘开启比窗帘关闭可提高南向房间日均室温1.1℃。即使南、北向房间分别采用单层、双层玻璃窗,当白天窗帘关闭时,前者日均室温也比后者高4.0℃;而当白天窗帘均开启时,前者更可高出7.4℃。北向房间双层玻璃窗全关闭与仅外扇关闭相比,日均室温可提高1.2℃。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增强北向护结构保温性能、增大南向房间透光面积,有利于改善当地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

土遗址博物馆室内热湿环境测试与分析27-31

摘要:汉阳陵帝陵外葬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我国首座对帝陵封土及遗址实现全封闭保护的现代化全地下遗址博物馆。笔者通过对该土遗址博物馆展示厅内热、湿环境进行现场调研以及长达2 a的跟踪观测,得到了建筑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在对土遗址保护展示厅适宜的热、湿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所存在的缺陷。

太阳集热墙通道中气流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协同性探讨32-35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太阳能的热利用率,本文运用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对太阳集热墙通道中的气流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通道内温度梯度的方向和气流速度比(u/v)对场协同角及对流换热贡献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太阳集热墙通道中的场协同性主要取决于集热墙板的形状和通道中气流的输运工况,改善集热墙板的形状可形成有益于对流换热的温度梯度方向角(θ);当θ一定时(θ≠0°),随着气流速度比的增加,对换热的贡献亦增加,且θ越大,效果越明显。由此提出了优化太阳集热墙集热板的思路,设计了一种带孔折型集热板的太阳墙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杭州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分析36-39

摘要:本文通过对杭州市35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调查、检查能源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及用能设备运行状况,得出了所调查的杭州市公共建筑综合能耗范围为473.01~4 503.53 MJ/(m2.a),平均为1 265.06 MJ/(m2.a)。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商场、宾馆饭店、写字楼和政府机关建筑能耗的差异,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隔热性能的比较40-44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在热气候风洞试验台中对不同厚度加气混凝土在干、湿状态下的内、外表面温度和内表面热流进行了逐时测量,分析了厚度和干、湿状态对加气混凝土隔热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蓄水加气混凝土的最优隔热厚度,为加气混凝土在南方地区的应用提供了建议。

秸秆纤维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和保温性能试验研究45-47

摘要:本文首先将小麦秸秆制作成压缩块,放入纤维混凝土空心砌块中制成秸秆混凝土砌块。而后对纤维混凝土空心砌块进行了强度试验和保温性能试验,对秸秆混凝土砌块进行了保温性能试验。试验测得空心砌块28 d的平均抗压强度值为9.51 MPa、平均抗弯强度值为1.8 MPa、传热系数为1.57 W/(m2·K),秸秆混凝土砌块的传热系数为1.08 W/(m2·K)。该秸秆砌块满足强度的要求并具备更好的保温性能,为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地下建筑热湿负荷计算软件的研究48-52

摘要:本文使用经过验证的地下建筑模型节点方程组,以MATLAB为工具编写了计算程序,并采用Visual Studio2005编制了地下建筑热湿负荷计算软件,并以北京市某地下商场的热湿负荷计算为例,介绍了该软件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基于能耗分析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性评价53-57

摘要:为了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本文基于能耗分析,结合厦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例,利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DeST-h计算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后的能耗,并进行了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节能改造技术,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节能改造经济效益。

不同构造热水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的数值模拟58-63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地板供暖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薄型辐射供暖地板的构造方案,并与目前使用的2种传统湿式地板构造和预制沟槽式地板构造进行了对比研究。而后通过建立4种地板构造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应用ANSYS软件模拟求解了构造层的温度分布、地板表面散热量和向下热损失的变化规律,分析了4种地板构造的热工性能和特点。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辐射供暖地板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及其推广使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负荷不平衡率对不同地埋管布置形式下土壤温度场影响的研究64-67

摘要:本文以负荷不平衡率为基础,对不同地埋管布置形式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土壤温度逐月变化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影响,为地埋管布置形式的合理选取提供了参考。

不同地区土壤温度及建筑负荷特性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68-73

摘要:本文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源热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埋管系统建立了CFD模型,根据各地区的土壤初始温度和热物性进行模拟计算,讨论了几种工况下土壤换热能力及地埋管进、出口温差的变化。而后对某办公建筑匹配不同地区的围护结构参数,利用DeST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了各典型城市建筑负荷特性,进一步分析了建筑负荷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分析可知无论是从热泵机组效率角度考虑,还是从土壤热平衡角度考虑,低纬度地区均不宜单独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空调和采暖,应考虑采用辅助冷热源,构建复合型采暖空调系统。

不同开停比下地埋管换热器运行特性研究74-76

摘要:地源热泵在夏季运行工况中,连续运行可能会导致土壤温度持续升高,机组运行工况恶化。本文对不同开停比下地源热泵U型地埋管地下换热器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探求不同开停比下地埋管换热器内水温和地埋管管壁温度的变化规律,以期找到地下换热系统运行优化的最佳手段。

两种梅州客家传统民居自然通风比较分析77-82

摘要:梅州现存有大量的传统民居,此类建筑冬暖夏凉,具有较好的室内热环境。而通风在岭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对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影响很大,本文通过模拟围龙屋和杠式屋这2种传统民居的室内、外通风情况,对不同类型民居的通风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挖掘传统民居利于通风的建筑技术,为岭南民居建筑室内、外热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