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10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试验研究
邓肯—张模型对砂卵石土适用性的试验研究1-4

摘要:通过三轴试验,本文针对邓肯—张模型对砂卵石土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砂卵石土的体变在经历初始的体缩段后,随着轴向应变增加变为以体胀为主,并且随着围压增大,体胀逐渐减弱;砂卵石土的强度和切线弹性模量可以根据邓肯—张模型来较合理地确定;邓肯—张模型不能够较好地描述砂卵石土的体变特性与泊松比参数,切线泊松比应优选本文所拟合公式。

双灰夯实水泥土强度方差分析研究5-9

摘要:通过对夯实水泥土掺加石灰和粉煤灰后进行强度特性的研究,通过各个因素的数理分析,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法确定了混合材料达到最大抗压强度时的最优配比。其目的是利用地方材料石灰、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桩体外加剂,使其能在矿山建筑地基处理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安阳膨胀土的结构屈服压力与结构强度的关系10-12

摘要:通过高压固结试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取膨胀土的结构屈服压力;通过直剪试验获得膨胀土的结构强度,并分析其与结构屈服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结构屈服压力的增量要比结构强度的增量快;结构强度增量同结构屈服压力增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在施加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膨胀土的结构在正应力还没有达到结构屈服压力时就开始出现破坏。

强夯加固煤矸石地基破碎密实机理探讨13-16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在强夯冲击荷载作用下煤矸石的破碎密实机理。强夯时巨大的冲击能对煤矸石地基进行冲击,其冲击力远远超过煤矸石的强度而使煤矸石产生破碎,因此粗大矸块含量减少,细粒增加,级配改善,密实度增大,承载能力相应的提高。并通过强夯前后级配曲线的变化来分析煤矸石破碎程度与夯击能大小之间的关系,为施工参数的选取提供参考和指导。

上拔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桩试验与荷载传递机理的分析17-21

摘要:支盘桩是近年来新应用的一种桩型,它相对于等截面桩而言具有较高的抗拔承载力和较小的上拔位移,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它作为一种新技术在理论研究上尚不够成熟。本文在已有的挤扩支盘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抗拔桩静载荷试验对上拔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性状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加,由上往下各承力盘先后发挥其端承作用,各承力盘下端一定范围内侧摩阻力不能发挥出来。侧摩阻力的发挥也存在时间效应,自上而下逐渐发挥作用。

吹填淤泥质土井点降水模型试验研究22-25

摘要:针对吹填淤泥质土渗透性差和含水量较高等突出特点,依据真空井点降水的室内模型试验,采用单井点与群井不同形式的研究方法,对土层真空度、孔隙水压力以及其土工试验指标等进行了测试分析并总结了相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加固效果,并得出真空井点降水方法对于淤泥土有一定的加固作用。

建筑科学杂志应用研究
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26-30

摘要:多层地下交通枢纽的安全是我国公共安全设防的重点目标之一,而地铁换乘站和火车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2008~2009年我们对地铁换乘站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本文通过对北京站、北京西站行人的摄像观测和数据统计,共采集了116小时的视频资料,获得数据样本39112条,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进一步丰富了多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行人疏散设计的基础数据,为安全疏散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一种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多出口疏散选择研究31-33

摘要:针对火灾疏散过程中的多出口选择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估计算法的求解策略。首先,综合考虑路径最短和威胁数目最少建立多出口选择模型,通过罚函数方法处理约束建立适应度函数。其次,采用分布估计算法在离散空间进行优化求解。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基于开孔钢板连接件的组合梁连接性能分析研究34-38

摘要:为了研究新型的开孔钢板连接件的连接性能,对带有双排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模型进行了加载试验,试验中主要测试和分析了混凝土板与钢梁上翼缘交界面处的相对滑移量和应变差分布及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有限元方法及相关理论对此类组合梁的上述两个指标进行了建模分析计算。对上述结果的比对和综合分析表明:开孔钢板连接件的连接性能良好,抗滑移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连接件;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及应用39-42

摘要:在自主研发的一套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技术基础上,探讨了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梁的承载力满足加固设计要求,且裂缝和挠度显著减小。

基于振动舒适度要求的混凝土楼板自振频率分析43-46

摘要:人行走作用引起的振动舒适度是梁板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的重要内容,现行规范给出的静力挠度控制并不能充分体现这一要求。通过对人行荷载作用下楼板结构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给出了采用频率加权均方根加速度作为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然后以楼板自振基频为设计参数,分析了结构竖向振动强度随基频的变化规律;并根据ISO2631-2容许加速度标准,提出了考虑舒适度要求的楼板基频设计建议值,可为楼板结构的舒适性设计提供参考。

渗流作用下的基坑侧压力新算法47-51

摘要: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地区开挖基坑时,卸载和坑内外水头差诱发的渗流对基坑工程有很大的影响。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计算,直接关系到基坑设计的经济和稳定。本文基于稳定渗流理论,结合当前对固结理论的研究成果,通过求解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拉普拉斯方程,推导了基坑稳定渗流的解析解,并在有效应力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坑内外水头变化对作用在基坑围护结构上的水压力、土压力以及侧压力(水土压力之和)的影响。并用实例进行了计算比较,本文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符合工程实际。

基于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的土样识别52-56

摘要:聚类分析是研究类型划分与类间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本文将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土样识别中。在介绍K均值聚类方法基本思想和计算步骤的基础上,选取某工程勘察的49个土样、每个土样取七个工程性质参数进行K均值动态聚类分析,通过比较样本聚类结果,分析了样本容量对聚类结果的影响,选取模糊C均值的聚类结果,验证了K均值动态聚类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K均值动态聚类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土样的识别和分类,本文方法对工程勘察中的土样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点支式玻璃建筑幕墙夹层玻璃温度场及其温度应力分析57-60

摘要:各种节能措施的选用大大改变了建筑的节能效果及其温度场状态,特别是对玻璃幕墙这种易于传热的结构,温度场改变更为明显。我国规范对于温度应力设计没有十分明确的计算方法,欧洲规范把玻璃内部的温度梯度简化为平均温度进行计算。本文在真实温度梯度的情况下计算夹层玻璃的温度应力。此外,本文详细分析了各种因素,如内外两片玻璃板之间的厚度,玻璃板的初始温度,玻璃板的支承条件等因素对于温度应力大小的影响。研究发现后两者因素对于幕墙温度应力影响更大。最后根据有限元的分析结构提出相应的规律性的总结,希望能在玻璃幕墙的实际设计中发挥作用。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地基不均匀沉降灰色预测与实测分析61-65

摘要:根据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地基实测沉降量,利用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主塔和裙楼的沉降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可知:预测模型的发展系数-0.3〈a〈0;主塔和裙楼关键点的地基沉降量和地基差异沉降量实测值和预测值均呈扩大趋势,据此建议综合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采取地基加固措施,减少地基的总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量,增强上部结构对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地基沉降数据的灰色预测值与实测值一致性较好,模型精度较高,灰色理论用于建筑地基沉降预测切实可行,对建筑物后期沉降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有效作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66-71

摘要:超长混凝土结构常常采用后浇带技术减少混凝土收缩的影响,进而控制不出现有害收缩裂缝。后浇带的配筋和宽度是影响后浇带有效作用的两个重要因素。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每隔30~40m留设后浇带,带宽800~1000mm,楼板钢筋断开,梁筋通长。工程上,由于后浇带做法不正确导致的工程有害裂缝屡见不鲜。本文利用有限元程序,针对算例分析了后浇带钢筋连接状况和后浇带宽度对后浇带有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筋连接状况对后浇带的作用有显著影响,在常用的后浇带宽度和间距范围内,后浇带宽度对后浇带作用的影响很小,可优先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确定。

高位架空转换结构的薄弱部位探讨72-74

摘要:对一幢首层高位架空转换结构的四种侧向刚度比指标的对比、分析,并通过动力弹塑性分析及模型试验验证其结构特性。得出此类结构的薄弱部位。

夯扩桩竖向承载性状三维有限元分析75-79

摘要:对夯扩灌注桩进行了分析,根据梅耶霍夫(Meyerhof)提出桩端土破坏滑动曲面,考虑南昌地区持力层多为砂土层,提出了夯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用有限元法对桩土进行非线性分析,并把分析结果与南昌地区静载实测对比表明:计算与实测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说明有限元计算能满足工程要求。南昌地区在用静载试验确定竖向极限承载力时,宜根据Q~s曲线取s=10~40mm(粗砂层)对应的荷载,在用有限元分析夯扩桩极限承载力时,一般选桩顶竖向位移为40~80mm对应的荷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