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论坛
住宅建筑能耗评估与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1-6

摘要:住宅建筑节能对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住宅建筑节能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筑能耗评估、能效标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同时提出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不同利益主体实施激励,并积极培育节能住宅中介评价机构。

分布式能源系统:一种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途径7-11

摘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缓解国内日趋紧张的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程度,是当前工作重点之一。本文根据我国能源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发展经验,从宏观视角提出将综合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少和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及时地研发及推广,并将其作为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及相应改善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的导向和支持将有助于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建筑科学杂志理论
华北地区典型农宅护结构节能生态改造浅探12-14

摘要:针对我国华北地区现有农宅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问题,笔者以某典型农宅为例,本着舒适宜居、降低能耗、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农宅墙体、屋面、地面、门窗等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改善了其保温、防潮、防空气渗透等性能,力求改建后的农宅在经济、技术和节能方面均达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编制《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几个相关问题15-18

摘要:在全国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形势下,《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3-27-2007)顺应建筑节能发展需求,经多方论证现已完善成稿并于2007年11月。在编制过程中,笔者主要负责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部分的编制工作,包括内蒙古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气候分区、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建筑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与计算以及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对这4个主要问题做了较为切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

北京市夏季住宅用能节能潜力调查及分析19-24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目前住宅建筑用能现状,笔者于2007年9月对北京市180多户住宅的结构、主要耗能设备的使用、生活习惯、室内热湿环境及空气品质和能源使用情况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方面的节能潜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能源政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北京市住宅建筑耗能存在增长趋势,节能潜力较大,主要和节能措施实施力度以及住户节能意识和行为模式有关。

西安市公共建筑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25-28

摘要: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公共建筑的能耗进行调查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西安市目前公共建筑的能耗现状。同时对国内外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数据也进行了简要分析,为我国能耗统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天津市商场类典型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分析29-33

摘要: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商场类典型建筑近几年能耗的调查,得到商场类建筑的能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商场类既有公共建筑的能耗现状,为天津市开展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空调系统传感器自动故障诊断34-39

摘要:由于各种各样的故障,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其性能很少能够达到设计目标。为了改善空调系统的性能,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对其进行定期或连续检测是很必要的。随着空调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和对快速可靠检测的需求,人工检测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使自动检测成为了必须。目前国际上研究建筑空调系统自动检测的技术很热门,但较少考虑空调系统传感器的准确性。传感器读数准确性是空调系统可靠控制和检测的先决条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鲁棒故障诊断策略,该策略可以有效地对空气处理单元中的传感器进行自动检测。结合建筑自动化系统,该诊断策略可以实现空调系统传感器故障的在线检测。

变冷冻水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影响及其节能优化控制研究40-44

摘要:本文对变冷冻水流量对冷水机组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冷水机组数学模型,并进行变冷冻水流量对机组性能影响仿真,而后得出了其对机组性能影响的变化规律,同时研制出试验样机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取变冷冻水流量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与定冷冻水流量相比,机组制冷量最大减小不超过4.1%,COP不超过4.2%,而冷冻水泵功耗可减少81%以上。最后针对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的差距,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带有太阳能微型直流风机的PV-Trombe墙体实验研究45-48

摘要:本文在合肥地区对带有太阳能微型直流风机的PV-Trombe墙体系统对热箱热环境和光伏电池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外气候条件相似的前提下,太阳能微型直流风机加快了空气流道与室内空气的热循环,使更多的热量被带入室内,安装该风机时,室内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高于无风机的工况,最大值高出2.3℃,且光伏组件的光电效率亦高于无风机时的工况。

蒸发冷却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设计探讨49-53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蒸发冷却与置换通风复合空调系统,对复合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完整的设计方法;然后通过对某体育馆的工程测试,得出垂直温度梯度随送风速度的变化关系;最后结合目前中国国情,给出了系统送风速度推荐范围,为设计人员的初步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依据。

空调用纳米复合材料相变蓄冷特性实验研究54-56

摘要:本文对比和分析了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及气体水合物蓄冷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在常规空调中采用纳米复合材料相变蓄冷技术,并对其相变温度和过冷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纳米TiO2可减少相变蓄冷介质的过冷度。

严寒地区春季教室内知识背景对热舒适影响的研究57-60

摘要:为了研究教室的热环境和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本文对哈尔滨某高校自然通风教室春季热环境与热舒适性进行了现场研究。在介绍热舒适相关知识前后进行了2次现场调查,在学生填写热舒适主观问卷调查表的同时测量热环境参数,收集了86人次的人体热反应样本。结果表明,受试者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前,对热环境的接受率高,而在学习热舒适理论之后,对热环境的接受率低,表明人的知识背景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较大。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北京写字楼采用Low-E玻璃窗的能耗与经济性分析61-6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Low-E玻璃的节能特性以及其传热模型,并利用DeST-c软件,模拟计算了北京某写字楼采用6种不同类型玻璃窗方案下的逐时自然室温变化和能耗情况,分析了季节、朝向对玻璃窗方案的影响。而后在能耗分析的基础上,选出较节能的单一及组合式玻璃窗方案,将其分别与普通中空玻璃窗方案在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方面进行经济性分析比较。结果显示,采用组合式玻璃窗方案:低透型Low-E玻璃窗(东、西向)+普通中空玻璃窗(南、北向),其初投资虽比普通中空玻璃窗高59.39%,但每年可节省电量7.42%,故只需经过2年就可以将超出的初投资全部收回,且其初投资风险相对较低,是该写字楼的首选方案。

基于LCA的上海典型办公建筑窗墙比及窗户材料优化配置66-70

摘要:本文以上海某办公楼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物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分析几种窗户类型下各个朝向的窗墙比对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普通窗户的窗墙比对建筑生命周期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中空窗或Low-E中空窗的影响不大,同时优化窗户材料比控制窗墙比对改善建筑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更为有效。

太阳能驱动空调技术的能效比较分析71-74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有太阳能驱动空调技术的基本应用形式,给出了典型系统性能系数COP的理论计算式,并对比分析了几种不同形式系统COP的文献数据,最后指出了影响能效COP的主要因素是供热温度和系统结构。

不利条件下冷却塔通风效果CFD模拟优化分析75-80

摘要:冷却塔的摆放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难题,从建筑外观以及运行噪音等角度考虑,往往倾向于将冷却塔放置在比较隐蔽的区域。将冷却塔放置于四周封闭仅顶部开敞的空间内是比较极端的工程实例。针对这样一个实际工程,本文首先使用CFD软件模拟分析了冷却塔的通风效果。而后,在对现状工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措施,为实现良好的空调效果提供了可靠保证。改造后良好的运行效果证明了改造措施的正确性。

转轮除湿与单元式空调机相结合的空气处理系统81-84

摘要:本文介绍了转轮除湿与直接膨胀式单元机组相结合的复合空调系统的2种紧凑型组成形式:前置预冷与后置冷却,并在几种不同室外工况下,针对应用于独立新风系统,对比分析了这2种典型组成方案的性能特点。结果表明,这2种除湿方式在4种典型工况下的制冷能耗相差不明显,在10%以内;但后置冷却除湿在高温高湿工况下难以实现较大的单位除湿量,且再生空气温度高;而前置预冷除湿系统采用较小的除湿转轮尺寸,结构更紧凑,可明显降低初投资,且再生空气温度较低。因此,前置预冷除湿系统在较小流量空气处理应用方面更具优势,更具商品化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