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建筑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ilding Science

  • 11-1962/TU 国内刊号
  • 1002-8528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建筑科学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建筑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实验研究、计算分析、论坛、应用研究、工程实践、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专栏、综述、商榷、行业简讯

建筑科学 200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建筑科学杂志应用研究
现代混凝土坡屋面结构设计1-4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及其不同模型假定计算出的内力结果,探讨现代钢筋混凝土坡屋面建筑的结构设计。随着坡屋面的坡度增加,无论是屋面梁还是屋面板,其内力及其抗力贡献均已较大程度地区别于水平屋面构件,需根据结构的内力变化进行构件截面的设计和节点处理。

基于图像技术的桩周土位移场测量初步研究5-9

摘要: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对沉桩过程桩周土体位移场进行了测量。在模型桩贯入过程中,采用高像素的数字相机连续摄取桩及桩周土体变形的灰度图像,并实时地存储在计算机中进行相关运算,求出全场土体位移矢量。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全场位移方法所测量位移的精度要高于其它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与弹性理论解也十分接近。本法操作简便,对环境要求不高,可以实施全场测量,可以应用于研究土体变形机理的试验研究。

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10-12

摘要:建议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灰色关联度进行结构损伤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传统关联度的一些不足,并能较准确、快捷、简便地得到损伤结构的动力响应参数与完好结构对应参数之间的关联度,通过对关联度分析,可以方便地识别结构是否出现损伤,并能定性地给出损伤程度的大小。示例分析表明,利用本文建议方法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

叠加原理在L形高层建筑整体筏板基础沉降计算中的应用13-16

摘要:计算得出,L形高层建筑筏板基础的地基反力分布与变形特征为:以L形主楼拐角附近为反力和沉降中心向四周扩散,高层部分反力分布比较均匀,两翼之间的裙房部位反力变化较大。主楼部分沉降比较均匀,具有刚性建筑特征,裙房部分沉降逐渐变小。实测表明,相邻跨间局部挠曲约在1‰以内。基于叠加原理的组合分析方法可用于平面形状具有L形特征的高层建筑的筏板基础反力与沉降计算。

击入土钉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17-19

摘要:击入土钉具有施工简便快捷、经济等优点,在基坑支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击入土钉设计、构造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讨论,结合实际基坑工程应用,指出了击入土钉支护注意要点及施工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措施,为类似的基坑支护工程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湿陷性黄土地基独立基础框架纠倾技术应用研究20-23

摘要:根据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对某独立基础的五层框架结构的空旷仓库采用应力解除法、应力附加法和地基土体刚度软化法等综合迫降纠倾技术,使倾斜结构物顺利回倾,倾斜率达到了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该综合纠倾技术,对类似工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的应用24-26

摘要: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探火灭火设备,目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还非常有限。本文系统论述了该套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并结合工程实践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供日后该系统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参考借鉴。

城市地下商业建筑中人员疏散模型的研究27-32

摘要:在元胞自动机基本模型基础上,引入了社会力模型中的思想,开发了一种扩展元胞自动机新模型。新模型中引入了“危险度”和“视野”的概念,综合考虑了火源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力、墙和障碍物对人的排斥力,并且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对门和楼梯等主要疏散通道处,按人员密度的不同来确定疏散速度。新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到人员的整个疏散过程,得到每个时刻的人员分布状况,从而找出逃生过程中不利于人员疏散的“瓶颈”位置。与基本元胞自动机模型比较,单房间内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用新模型对某地下商业街内人员的疏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疏散过程的瓶颈和阻塞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建筑科学杂志试验研究
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双向压弯构件延性性能的研究33-36

摘要:通过对九根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柱在轴向力及双向弯矩共同作用下的反复加载试验,研究此类柱的延性及滞回曲线的一般规律,对其延性性能做了进一步分析。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承载能力试验研究37-42

摘要: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中,压型钢板能更好地起到受拉钢筋的作用,比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有更多性能优势和更好的应用前景。通过八块采用新型BONDEKⅡ型闭口型压型钢板的组合板的静力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着重考察剪跨比和组合板端部栓钉布置对组合板受力性能、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提出了该类闭口型压型钢板的组合板的受弯承载力、竖向受剪承载力和纵向剪切粘结破坏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及公式,为组合板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玻璃纤维片材等间距加固砖柱的轴压试验研究43-46

摘要: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建筑物加固方法也不断推出,纤维增强塑料(FRP)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就是一例。本文进行了17个(六组)玻璃纤维(GFRP)片材等间距包裹加固砖砌体柱和六个(二组)对比砖柱的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加固方式能在不同程度提高砖柱承载力的同时,还能十分有效提高砖柱的极限应变,对提高砖柱的抗压刚度与砖柱的延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掺偏高岭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的试验研究47-49

摘要: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探讨采用化学组成与硅灰相似的偏高岭土配置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了约150组掺偏高岭土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立方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偏高岭土性能与硅灰相近,能较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偏高岭土与其它活性矿物掺合料能产生良好的复合效应,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硅灰配制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调整配合比,用细砂亦可配制出强度较高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建筑科学杂志计算分析
粘滞阻尼减震结构近似高阻尼反应谱计算方法的研究50-55

摘要:以某教学楼的粘滞阻尼器设计为例,结合美国规范ACSE7-05和中国抗震规范,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办法计算高阻尼下的反应谱,同时对比SRSS振型叠加和用1振型加上残余振型叠加的不同叠加计算的近似高阻尼反应谱计算法的分析结果,进而利用SAP2000程序的计算结果来对各种近似高阻尼反应谱计算法进行验证。通过对各种计算进行比较探讨,望其能对粘滞阻尼减震结构的设计和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某结构隔震层布置的改进研究56-58

摘要:针对国内某大型隔震建筑,借助SAP2000建立下部结构—隔震层—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就隔震结构的振型与频率、质心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橡胶垫布置的改进计算。以减小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为目的,对不同型号橡胶垫的选用及布置方案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刚心位置、周期与振型、隔震垫扭转角变化、隔震垫面压变化、水平位移限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扭转现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为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方法与实例。

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应力空间桁架组合体系的静动力非线性分析59-63

摘要:为了加固在机器动力作用下受损的某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楼板,减小其振动响应,提出了由原有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后加预应力钢丝绳受拉弦杆、钢管受压腹杆构成组合体系的加固手段。加固前后对该结构进行的动力测试结果表明,加固是成功的,楼板振动的峰值响应明显减小,达到了正常使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组合体系进行了静、动力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体系中受压楼板不同位置基本上能发生同步振动;相对于原楼板结构,组合体系的位移幅值有较大幅度的减小。动力测试和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均表明,采用该组合体系对筋混凝土楼板进行减振加固是有效的、可行的。

商业建筑火灾蔓延风险评估方法研究64-67

摘要:通过调查全国大中型商业建筑的特大火灾案例,建立控制火灾蔓延系统模型进行分析。通过采用Bayes方法,克服了火灾数据缺乏,而且又难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的困难,统计出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条件期望估计与方差。通过系统故障树分析,得出我国大中型商业建筑在火灾发生情况下控制火灾蔓延失败的概率,并进行误差传播分析。最后通过系统决策,为防治火灾蔓延提供依据。

某水泥熟料筒仓开裂的检测鉴定与原因分析68-70

摘要:某水泥熟料筒仓在使用过程中,仓壁出现大量裂缝,部分混凝土剥落,内壁部分环向钢筋脱落,竖向钢筋压曲。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检测鉴定分析;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熟料温度过高是造成筒仓裂缝、混凝土剥落的主要原因。同时,筒仓施工时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进一步加剧了裂缝的发展和混凝土的剥落。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新方法71-73

摘要: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它具有耐火、耐腐蚀、耐老化的优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砖墙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了新的合理的承载力计算理论和方法。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和优越性,可供工程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