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

  • 45-1369/Q 国内刊号
  • 1674-568X 国际刊号
  • 1.1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是广西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西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与专论、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技术。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杂志分子医学与临床应用
干扰PGI调控HIF—1α的表达以及促进乳腺癌细胞测亡1-6

摘要:本实验探究乳腺癌MCF-7细胞中干扰PGI的表达对HIF—1α的调控以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首先,使用慢病毒质粒转染构建干扰PGI(PGI—siRNA)的稳转细胞株,然后使用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随后,采用RT-PCR检测PGI、HIF-1α和LDHA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PGI、LDHA、HIF-1α和ERK蛋白的表达。成功构建PGI-siRNA的MCF-7稳转细胞株后,Hoechst33258染色实验结果显示,PGI-siRNA稳转细胞株中出现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等形态学改变,FCM结果亦表明PGI-siRNA稳转细胞株发生细胞凋亡。RT-PCR结果显示,PGI-siRNA稳转细胞株中PGI、LDHA和HIF-1α基因表达下调;Westem blotting结果显示,PGI—siRNA稳转细胞株中LDHA、HIF—1α、ERK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干扰PGI可抑制HIF-1α的表达,同时促进MCF-7细胞凋亡。

胎盘IGF-1的表达及其DNA甲基化与IUGR的相关性分析7-12

摘要:为探究胎盘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l的浓度和基因甲基化变化与宫内生长受阻(IUGR)发生的关系。选择56名正常妊娠足月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为对象,其中27名IUGR患儿,29名正常出生体重儿,收集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胎盘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1mRNA表达量,用BSP分析胎盘,GPJ基因启动子区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IUGR组IGF-1mRNA的ACT值为(7.483±1.406),对照组为(5.642±1.323),经t检验,t=3.567,p=0.001(p〈0.01),提示IUGR患者胎盘IGF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胎盘IGF-1启动子区CpG位点均呈高甲基化状态,两组间平均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中男性和女性IGF-1甲基化率存在差异。IGF-1在IUGR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水平的IGF-1对维持胎儿生长是至关重要的,其表达量的高低均与处于高甲基化状态的胎盘IGF-1的甲基化程度无关,与性别有关。

封面图片介绍12-12

摘要:黄缘闭壳龟,又称黄缘盒龟,属淡水龟科,闭壳龟属。其背甲隆起,呈深褐色,具一浅棕色明显脊棱。头部颜色呈黄绿色,眼睛后方有一条鲜艳的黄色纵带。腹甲平,呈棕黑色。四肢略扁,具钝爪。尾短,尾基及股后有疣粒。夏季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隐蔽于阴凉处。当气温低于10℃时,进入冬眠。该物种己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运动损伤后人膝关节液促炎细胞因子动态趋势13-17

摘要:为观察运动损伤对人体膝关节液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贵州省骨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分别于运动损伤发生1周、2周、3周和4周后,穿刺取膝关节液,采用ELISA法检测膝关节液中的IL-1、IL-6、IL-8和TNF一仪等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水平。选取同时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个体180例作为对照。和正常组相比,观察组运动损伤后1、2、3、4周IL-1、IL-6、IL-8和TNF-α含量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组IL-1、IL-6、IL-8和TNF—α水平随着时间推移无显著变化;而观察组运动损伤发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IL-1、IL-6、IL-8和TNF-α含量水平先急剧升高后缓慢降低。综上所述,运动损伤造成膝关节液中的促炎细胞因子分泌量增加;随着病情逐渐好转,促炎细胞因子分泌量减少。本研究为运动损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指导提供参考。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的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18-22

摘要: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清MMP-9和VEGF水平的影响。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各40例,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联合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酶联吸附试验检测MMP-9、VEGF浓度。治疗前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6h、24h、7d和14d,联合组NIHSS评分分别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7d和14d,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比较,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的总有效率为80%,低于联合组95%(χ^2=4.11,p=0.04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和14d后,联合组血清中的MMP-9含量明显减少且均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VEGF含量明显增加且联合组明显高于阿替普酶组(p〈0.05)。阿替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能明显减少MMP-9炎性因子水平,使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浓度增加,保护脑细胞功能,能改善神经功能。

腕管综合征术后正中神经形态变化研究分析23-29

摘要:目前缺乏腕管综合征术后正中神经形态变化的定量研究,以及形态变化指标对术后评估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术前术后形态学改变情况,并探讨正中神经形态学变化指标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应用高频超声和磁共振测量46例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术前及术后腕管入口(豌豆骨平面)、腕管出口(钩骨钩平面)的横截面积及横截面的横径和前后径,计算出术前术后正中神经在腕管入出口的肿胀率和扁平率,以及术前术后横截面积、肿胀率和扁平率的变化值。术后3个月对其早期疗效进行评分,并将术前术后正中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高频超声检查正中神经术后入口区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196±0.155)%,肿胀率减小(0.211±0.131)%;腕管出口区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086±0.241)%,肿胀率减小(0.733±0.096)%,扁平率减小(0.122±0.082)%。磁共振检查正中神经术前术后入口区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142±0.190)%,肿胀率减小(0.233±0.285)%;腕管出口区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小(0.087±0.256)%,肿胀率减小(0.052±0.271)%,扁平率减小(0.760±0.544)%。两种检查数据均显示出腕管松解术后正中神经形态有显著变化,腕管入口区横截面积及肿胀率变化与术后早期疗效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术后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

Molecular Entomology29-29

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疗效观察30-33

摘要:本研究应用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通过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气虚血瘀型眩晕患者8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40例研究组患者通过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A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BVA和BA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研究组LVA、BVA和BA各指标治疗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和T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HDLC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TC和LDLC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HDLC与TG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T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因此,益气活血清脑汤联合高压氧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MEG3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间的关系34-39

摘要:人类母系表达基因3(MEG3)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大量研究结果表明MEG3在多种肿瘤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在正常机体中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也有研究者发现癌组织中MEG3处于低表达状态时提示着肿瘤可能发生转移。本研究目的是综合分析癌症病人中MEG3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发生率间的关系,探讨MEG3是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发生肿瘤转移的潜在标志物。本次研究利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6年4月。收集符合标准的所有研究,利用Meta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并探讨MEG3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转移发生率间的关系。Meta分析共纳入5个研究,包括302例样本资料。结果表明:MEG3低表达组中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人数较MEG3高表达组多。说明癌症病人中MEG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发生率相关,MEG3低表达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的概率明显高于MEG3高表达的患者。因此,MEG3可以作为预测癌症患者是否发生肿瘤转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对卵巢癌患者中紫杉醇代谢的影响40-44

摘要:本研究采用LC—MS/MS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浆中紫杉醇的浓度,以探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紫杉醇药物代谢的影响。表明紫杉醇在卵巢癌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清除速率为(31.28±3.90)L/h,而在脂肪肝卵巢癌患者则为(21.04±4.00)L/h,即非酒精性脂肪肝卵巢癌患者中紫杉醇的清除速率比脂肪肝卵巢癌患者明显提高。药代动力学分析显示紫杉醇在不同的患者体内最大血药浓度差异很大,这可能与给药方案及癌症患者的病况有关。本试验结果对化疗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干预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oll样受体4结合脂多糖对天然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45-52

摘要:探讨Toll样受体4结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天然调节性T细胞(natural regulatoryTcells,nTregs)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中nTregs,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纯度后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将不同浓度的LPS(10μg/mL,1μg/mL,0.1μg/mL)分别加入抗TLR4单抗封闭的nTregs(即anti-TLR4+LPS组)和正常nTregs(即Non anti—TLR4组)两组细胞、同时设定不加LPS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各组nTregs中IL-10、TGF—β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蛋白含量。采用CFSE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LPS处理的nTregs与CD4+T效应细胞混合培养后CD4+T细胞的增殖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LPS刺激后nTregs的胞浆及胞核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选得到的nTregs纯度〉82%(84.52±2.10)%。Non anti—TLR4组nTreg细胞中IL-10的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和anti-TLR4组显著增加(p〈0.05),且anti—TLR4组nTreg细胞IL-10的mRNA和培养上清液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Non anti—TLR4组nTreg细胞中TGF—β的的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和anti-TLR4组均显著降低(p〈0.05),且anti—TLR4组nTreg细胞中TGF-β的mRNA表达水平和培养上清液中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nTregs可显著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且与CD3/CD28抗体活化的阳性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Non anti—TLR4组中,CD4+T细胞增殖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0.05);anti-TLR4组中,CD4+T细胞增殖指数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较阳性对照组亦明显增加(p〈0.05)。1μg/mLLPS刺激后,Non anti—TLR4组nTregs胞浆蛋白中NF—κBp65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而胞核中则相应增加;anti-TLR4组则无明显变化。因此本研究�

温肾固疏方对PMOP大鼠骨密度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53-59

摘要:通过观察温肾固疏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PMOP)大鼠的骨密度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血清含量和转化生长因子-β骨组织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作用机制。将48只SPF级雌性SD大鼠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温肾固疏方高、中、低剂量组。造模4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qRT-PCR法检测骨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去势模型组大鼠骨密度(BMD)、TGF—BmRNA显著降低(p〈0.05),而IL-1β、TNF-α、IL-6均显著升高(p〈0.01),符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改变;干预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温肾固疏方高、中剂量组椎骨BMD显著升高(p〈0.05),IL-1β、TNF-α、IL-6显著减少(p〈0.05),温肾固疏方高剂量组TGF—β mRNA显著增加(P〈0.05)。温肾固疏方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等抑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白花香莲解毒方对于乙型肝炎细胞的抑制作用60-63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花香莲解毒方对于肝炎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使用白花香莲解毒方对乙型肝炎细胞HepG2.2.15进行干预,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的变化,并在处理后24h、72h和120h用RT-PCR法测定其细胞上清HBV DNA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含量。观察组的HepG2.2.15细胞划痕愈合能力、侵袭能力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拷贝数及HbsAg的分泌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白花香莲解毒方对于乙型肝炎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RAS对各肝病影响的研究进展64-71

摘要: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内重要的具有调节血压、水钠平衡等功能的内分泌调节系统。近年在各肝病的研究中发现,RAS失衡与各种肝病的发生与发展均有密切关系。肝组织内存在局部的完整RAS系统,当肝细胞或肝组织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时,局部RAS被激活,各成分活性增强并重新分布,继而影响肝病的发展。早期研究己证实ACE-AngⅡ-AT1R轴表达上调可加重肝脏损伤,促进各肝病的进展。新近研究发现的ACE2-Ang(1-7)-Mas轴被不断证明是ACE-AngⅡ—AT1R轴的反向调节轴,被称为“替代RAS经典轴”,发挥拮抗ACE-AngⅡ—AT1R轴的作用,对肝病的进展起一定的缓解或逆转作用。本研究就近年来关于RAS对各肝病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为找到更有效的缓解和治愈肝病的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探讨72-76

摘要: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健康。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长,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骨丧失是两种疾病的共同特征,且两者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增龄、吸烟和内分泌等,这些危险因素影响着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国内外文献对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具体关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对牙周炎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本研究所说的骨质疏松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黏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基因调控77-80

摘要:黏蛋(MUCs)是一类高度糖基化、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布于许多腺上皮细胞表面及其分泌物中,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膜结合型粘蛋白和分泌型粘蛋白。MUCs对结直肠具有保护作用,当其形成肿瘤时,MUCs的表达也会发生变化,并且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的重要标志物之一。本综述重点研究讨论结直肠癌中不同MUCs的表达变化及基因调控情况,旨在为结直肠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突破口,为疾病早期预警、预防、诊断和干预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杂志动物组学与生物技术
海陵岛近岸2种虾虎鱼线粒体COⅠ基因和D-loop区序列变异及遗传分析81-89

摘要:以海陵岛近岸优势物种舟山缰虾虎鱼(Amoya chusanensis)、纵带鹦虾虎鱼(Exyrias puntang)为研究对象,获取2种虾虎鱼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45条,控制区(D-loop)序列48条,分析其序列变异情况和遗传特征。结果表明:获得的638bp COⅠ序列中,舟山缰虾虎鱼存在变异位点20个,纵带鹦虾虎鱼变异位点占18个。467bp控制区中,舟山缰虾虎鱼变异位点10个,纵带鹦虾虎鱼占19个。碱基组成上,2种虾虎鱼COⅠ基因和控制区序列均存在A+T含量大于C+G含量现象,且COⅠ基因序列中碱基T偏向密码子第一位。最大似然法估算的COⅠ序列转换颠换R比值为2.89,控制区序列R值为2.66。聚类分析揭示舟山缰虾虎鱼在进化上较原始,更接近祖先物种,而纵带鹦虾虎鱼种群分化较晚。单倍型分析指明2种虾虎鱼单倍型多样性均处在较高水平。中性检验的Fu-Li D分析发现,基于COⅠ基因和控制区序列的舟山缰虾虎鱼的检验结果均显著,不符合中性进化假设,纵带鹦虾虎鱼Fu-Li D test的结果均呈现不显著,符合中性进化假设。舟山缰虾虎鱼种群间可能存在群体扩张或持续增长现象。

黄鳝(Monopterus albus)P450(11β)基因cDNA的克隆和表达分析90-98

摘要:11β-羟化酶(11β-hydroxylase)由19450(11β)(Cytochrome P450 11β-hydroxylase)基因编码,是一种重要的线粒体酶,指导合成11-羟睾酮,11-羟睾酮是合成硬骨鱼中最重要的雄性激素11-KT的前体物质,参与精子发生过程。本研究首先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黄鳝(Monopterus albus)P450(11β)基因cDNA全长序列,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最后利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鳝P450(11β)基因cDNA全长为1812bp,开放阅读框1632bp共编码544个氨基酸氨基酸,5’非编码区(5’UTR)9个碱基,3’非编码区(3’UTR)168个碱基。黄鳝P450(11β)基因结构的保守性较高,具有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基因的5个特征区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黄鳝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64%~76%之间,与舌齿鲈同源性最高为77%,但与人和老鼠的相似度仅为41.9%和37.7%。系统进化树分析以哺乳类为外群,黄鳝与点带石斑鱼、罗非鱼、舌齿鲈等聚为一大支。基因表达显示黄鳝P450(11β)基因在性腺和脑组织中表达,尤其在精巢中高表达,在卵巢中几乎检测不到。表明该基因对精子发生和精巢发育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