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50-1167/R 国内刊号
  • 1672-9455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是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检验医学与临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年第A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2016年某院痰培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分析1-4

摘要:目的 了解本院住院患者2016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有利于为临床科室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12月送检标本痰培养中分离出的1 476例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数据,用Excel和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6年1~12月,通过痰培养阳性标本中共收集到了1 476株细菌,病原菌的前三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在四个季节中,春季的主要病原菌为别是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夏季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秋季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冬季的主要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的所有病区中,ICU病区分离出的病原菌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儿科病区分离出的病原菌前三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科病区(分离出的病原菌前三位分别是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三个年龄段中,儿童组(0~14岁)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青壮年组(15~65岁)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老年组(〉65岁)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不同季节、病区和年龄段,病原菌的分布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仍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肺炎克雷伯、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不同月份、病区以及年龄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各具特点.

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并发AITD的自身抗体变化特点研究4-7

摘要: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 HCV)干扰素治疗后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患者的自身抗体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6年1月~10月本院收治的30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法检测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RNA;采用发光法检测抗甲状腺自身抗体;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身抗体及患者免疫印迹法检测ANA抗体谱.结果 临床上接受干扰素治疗后并发AITD的HCV患者(AITD组)以女性为主.AITD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及GGT水平高于未诱发AITD组患者(非AIT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ITD组患者五种自身抗体检测(ANA、PCA、SMA、AMA、LKM)阳性率增高,至少有一种抗体为阳性患者约占97.5%,其中以ANA的阳性率最高(占60.5%),明显高于非AITD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ITD组患者ANA抗体谱以核均质型比例最高,占22.0%;ANA的确证实验中,RO-52所占比例最高占10.8%,其次为CENP-B占3.2%.结论 干扰素治疗后诱发AITD的HCV患者与非AITD组相比,血清中除甲状腺自身抗体外,存在多种自身抗体.HCV相关AITD的发生与多种自身免疫机制和免疫损伤有关.

中医辩证护理在妇科疾病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研究8-10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12月入本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接受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胃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对对照组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中医护理方案对于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身体机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影响分析10-12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血常规检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检验,研究组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分析两组血常规各指标检测结果和血常规各指标变异系数(CV).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c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WBC、RBC、Hb、Hct、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MCHC和PLT的CV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脉血常规检测相较于末梢血常规检测数值更为准确,且检测结果稳定性更高,可作为血常规检测时首选采血方法.

老年性耳聋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12-14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与老年性耳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3月到本院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50例(300耳)、2型糖尿病患者129例(258耳)、高脂血症患者136例(272耳)、高尿酸血症患者100例(200耳)与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00例(200耳)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血糖、血脂、血压和耳部检查,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脂血症组、高尿酸血症组纯音听力各频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所有老年人以高频损失为主;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脂血症组、高尿酸血症组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影响老年患者听力和加重听力损害的重要因素,故预防和治疗代谢性疾病是防止和延缓老年性耳聋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杨磷酶动力学测定方法探讨及初步临床应用14-17

摘要:目的 建立对杨磷酶(PON-1)自动化分析方法.方法 以对硝基苯磷酸二乙酯(对氧磷,paraoxon)为底物,在甘氨酸-氢氧化钠(Glycine-NaoH)缓冲液系统下生成色源对硝基酚.通过测定对硝基酚在405 nm处的吸光度变化率,可计算出PON-1的活性.结果 最适pH值为10.2,最适底物浓度为4.2 mmol/L,Ca2+浓度为2.5 mmol/L,米氏常数(Km)为0.4 mmol/L.批内、批间变异(CV%)分别为1.07%和2.20%.健康对照组血清PON-1活性为(422.1±78.2)U/L;非冠心病组和冠心病组PON-1活性分别为(411.9±66.9)U/L和(284.1±48.3)U/L,冠心病组PON-1活性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精确,可用于自动化分析,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成熟度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的分析17-20

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度,及其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在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56例(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26例)作为病例组,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评价卒中的严重程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中DCs的表面CD11c、HLA-DR以及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11c和HLA-DR双阳性DCs的比例明显降低(P〈0.001).脑出血患者成熟DCs中CD80和CD86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5,P=0.002),脑梗死患者CD80阳性和CD86阳性DCs比例也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3,P=0.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根据NIHSS评分,NIHSS评分〉6组的脑梗死患者CD80和CD86阳性DCs的比例明显低于NIHSS组0-3组(P=0.04,P=0.018).结论 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DCs的成熟度下降,且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均明显减少,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能力降低,可能与卒中后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高职大学生对肺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的认知现状分析20-22

摘要:目的 分析高职大学生对肺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的认知现状.方法 在2015年9月15日至2016年9月16日期间收集到1 000例高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且向每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表,了解高职大学生对双重感染知识的了解度.结果 从双重感染知晓情况角度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双重感染知识表现为缺乏,且不了解结核病和艾滋病的具体发病原因,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从影响相关性角度分析,大部分对双重感染疾病的定位较为模糊,且表现为不清楚、不了解;从传染性认知角度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接触过结核病、艾滋病的患者便可传染,其容易导致此类患者产生孤僻、焦虑等心理.结论 目前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对肺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知识较为缺乏,对此应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

天津市近三年成分制备过程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改进建议22-24

摘要:目的 探讨天津市血液中心近3年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寻找减少血液报废的途径,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 对天津市血液中心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成分制备过程中的报废血液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及原因调查.结果 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血液报废原因以乳糜血、漏袋为主,在过去3年中出现上升趋势,溶血、血浆色泽异常、凝块、目测含量低、无标签等原因的报废都呈下降趋势.结论 为进一步降低血液报废率,仍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改进措施,完善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招募时的教育,宣传和病史征询,各环节应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少血液报废情况,节约血液资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活性浓度参考测量中磷酸吡哆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24-27

摘要:目的 研究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活性浓度参考测量方法中磷酸吡哆醛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50份男性、150份女性临床样本,按照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FCC)酶催化活性参考测量程序第四部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测量程序和WS/T 352-2011行业标准要求分别配制实验用试剂,分别对300份门诊样本进行测量.结果 加入磷酸吡哆醛与不加磷酸吡哆醛ALT催化活性浓度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入磷酸吡哆醛后测量结果增高约16.6%,两组方法间测量结果线性方程的确定系数(R)为0.996,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磷酸吡哆醛与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两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入磷酸吡哆醛试剂测量结果显著高于不加磷酸吡哆醛试剂测量结果.

血清糖化清蛋白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27-29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糖化清蛋白(GA)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检测和诊断疾病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连续收集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65例,所有患者门诊及住院定期监测空腹血糖、HbA1c、24 h尿蛋白定量和GA水平,均根据糖尿病治疗指南给予合理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预防并发症.随访约1年后的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糖尿病肾病均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确诊),对比分析糖尿病肾病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65例患者随访平均(19.8±4.6)月,共诊断糖尿病肾病23例,发病率为35.38%.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1c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肾病组的GA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糖尿病病史、血糖水平、GA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GA水平的危险度较高(OR=1.527).糖尿病肾病组内不同分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A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GA水平与HbA1c间的Pearson检验,可知无相关性(r=0.123,P=0.527).结论 血清糖化清蛋白可作为短期和较早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皮肤破溃的护理分析29-31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重症住院患者皮肤破溃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外科重症住院患者96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皮肤破溃发生率为12.5%,观察组患者皮肤破溃发生率为4.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操作、病历书写、应急处置、风险评估、规避纠纷的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3.3%,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重症住院患者实施护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皮肤破溃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效果31-32

摘要:目的 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胃癌抗原(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联检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从2015年10月开始至2016年6月期间入院的43例确诊检测患者作为联检组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并选取同期良性病变患者76例,设为良性病变组,随机选取80例同期正常分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胃镜检测结果,探究胃癌早期筛选的信息标准.结果 经检测分析后,胃癌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其他两组患者检测,Hp信息P〈0.05,而为良性组患者Hp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但是,经分析比较,良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中,血清CEA、CA72-4、CA19-9、CA15-3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临床中,幽门螺旋杆菌以及血清CEA、CA72-4、CA19-9、CA15-3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早期筛查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在胃癌高风险人群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炎性指标在ICU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应用33-35

摘要:目的 分析目前临床常用炎性指标在ICU严重感染患者病情判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本院ICU 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130例符合脓毒症诊断的患者,根据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分为感染组及严重感染组.在入科24 h内测定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包括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对患者进行SOFA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水平及与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严重感染组PCT、IL-6明显高于感染组(P〈0.05),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感染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IL-6水平与SOFA 评分之间呈相关性,PCT 水平与SOFA 评分之间呈明显相关性,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SOFA 评分之间没有相关性;3.感染组中,泌尿系统感染组、腹腔感染组、肺部感染组,三组间相比较,泌尿系统感染组和腹腔感染组PCT、IL-6明显高于肺部感染组(P〈0.05);其他指标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严重感染组中,三组间相比较,泌尿系统感染组PCT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腹腔感染组PCT高于肺部感染组(P〈0.05),其他指标IL-6、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T水平可更好的反映患者的感染严重情况,有利于监测患者感染的控制.

分析白带标志物在妇科病筛查检测中的鉴别价值36-37

摘要:目的 分析在妇科病筛查中进行白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妇科接收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白带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400例患者中,86例PH值大于4.5,52例PH值为4.0至4.5;197例H2O2阳性,203例H2O2阴性;196例白细胞酯酶阳性,204例白细胞酯酶阴性;135例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265例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阴性;82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阳性或者弱阳性,总的检测中,全部正常的患者仅占35.5%.结论 对白带标志物进行检测,能够明显显示患者白带性状,对妇科疾病的筛查提供可靠依据.

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37-39

摘要:目的 分析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另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77.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9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SDS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径式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知识掌握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观察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效果39-41

摘要:目的 分析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输卵管堵塞患者,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在B超引导下实施输卵管插管疏通术,研究组在宫腔镜下实施输卵管疏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输卵管疏通情况以及患者1年后的妊娠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疏通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年宫内妊娠率相对较高,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输卵管堵塞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治疗后患者的疏通情况比较理想,同时治疗1年后宫内妊娠的患者数量相对较多,临床治疗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73例静脉曲张型外痔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41-42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手术治疗和局部物理治疗静脉曲张型外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30例手术组与43例保守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情况,根据患者的疼痛对各组患者进行评分,依据疼痛评分分值,总结归纳治疗效果.结果 4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随时间推移有效缓解疼痛的患者人数显著增高,而手术组30例患者72h的平均有效疼痛缓解率仅为70%左右,且经过出院后跟踪随访6个月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静脉曲张型外痔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局部保守治疗,而非手术治疗,盲目手术会给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巨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