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50-1167/R 国内刊号
  • 1672-9455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是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检验医学与临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1683-1685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105例、糖尿病组84例,并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各临床指标,并比较不同分级糖尿病足患者RBP、hs-CRP水平。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肌酐(Cr)、尿酸(UA)、RB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足组患者FBG、HbA1c、HOMAIR、Cr、UA、RB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P〈0.05);对于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Ⅱ~Ⅲ级患者血清RBP、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Ⅰ级(P〈0.05),而Ⅳ~Ⅴ级患者血清RBP、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Ⅲ级(P〈0.05),各级Wagner分级患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清RBP、hs-CRP水平与患者FBG、HbA1c、HOMA-IR、Cr、UA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RBP、hs-CRP水平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出现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糖尿病足分级明显相关,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丙型肝炎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1686-1688

摘要:目的评价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IL-28B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75例,提取外周血DNA,建立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与Sanger测序法对比验证,检测该地区丙型肝炎患者IL-28B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 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成功建立,与Sanger测序法的符合率100%,rs12979860基因的C/C型、C/T型和T/T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5%、12.0%、1.5%。在C/C型组与C/T或T/T型组中,年龄分布、性别分布、HCV基因1b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硬化比例和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或T/T组中肝硬化比例较高,在C/C组中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较高。结论该研究建立的Tetra-primer ARMS PCR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有效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对于丙型肝炎患者IL-28B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基因分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职业产妇唐氏综合征活产婴发生率调查1689-1691

摘要:目的调查三亚地区不同职业产妇唐氏综合征(DS)活产婴儿发生率,为三亚地区DS的三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三亚地区3家医院单胎分娩的新生儿及产妇纳入调查对象。新生儿经产科医师详细体检,对临床疑似为DS的新生儿,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确诊,分析不同职业产妇DS活产婴儿的发生率。结果 3家医疗机构共接受25 032例产妇单胎分娩,新生儿确诊为DS 24例,DS总发生率为9.59/10 000,其中来自市区、乡镇及农场的产妇,DS儿发生率依次为7.41/10 000、12.28/10 000、10.48/10 00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74,P〉0.05);产妇为工人、农民、无业者、职员及其他职业者,DS儿对应的发生率依次为9.93/10 000、17.05/10 000、15.18/10 000、3.50/10 000及3.31/10 000,不同职业产妇DS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87,P〈0.05),农民、工人及无业者分娩DS儿的发生率高于职员及其他职业。结论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地区育龄期人群,尤其对农民、工人及无业人群的优生优育宣传力度,以提高该地区DS筛查覆盖率,降低DS儿发生率。

静脉采血管预置顺序编码在临床采血中的应用1692-1693

摘要:目的探讨预置顺序编码系统在临床采血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122名护士,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的方式,干预前采用常规方法确定抽血顺序,干预后在抽血前对试管进行预置顺序编码。干预前后每人分别采集3次标本,对采血顺序的知识和行为进行观察;同时,对干预前1 671份标本和干预后1 714份标本的溶血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护士对采血顺序的回答正确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执行正确率由55.5%提高至98.6%,标本溶血率由1.4%降至0.7%,平均采血时间由(8.53±3.64)min降至(7.38±3.4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采血管预置顺序编码能使护士迅速识别正确的标本采集顺序,提高采集正确率和标本合格率,节省工作时间,值得推广。

超声评估麻醉诱导期胃胀气程度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关系1694-1696

摘要: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期胃胀气程度(利用超声测量麻醉前后胃窦面积变化)不同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从而判定胃胀气的程度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观察行择期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患者,以腹部超声测定麻醉诱导前及诱导后胃窦的面积,选择麻醉诱导期胃胀气程度≤10%的患者为A组(对照组,32例),胃胀气程度在〉10%~30%的患者为B组(30例),胃胀气程度在〉30%~50%的患者为C组(33例)。观察腹腔镜下胃形状的变化及对手术操作的影响,观察术后6、12、24、48h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与A组(对照组)比较,B、C组术后6、12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术后6、12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h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评估麻醉诱导期胃胀气程度是可行的。诱导后胃胀气程度超过诱导前的10%就会增加患者术后早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这种发生率与胃胀气程度呈正相关。胃胀气程度超过术前30%,就会对手术视野暴露、术中的操作发生明显的影响。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1697-1699

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内分泌科于2012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健康宣教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展开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测评,记录数据并做好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社会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及生理维度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且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采纳。

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与记忆障碍特征研究1700-1702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在认知与记忆障碍方面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无脑血管病变但有认知与记忆障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A组,40例有脑血管病变且有认知与记忆障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作为B组,32例既无脑血管病变且无认知与记忆障碍的患者作为C组,比较3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高血压比例的差异,比较3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以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比较3组患者MoCA量表中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记忆、命名及定向的评分,对3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与记忆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患者年龄和高血压比例B组〉A组〉C组,受教育年限C组〉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血清IGF-1、Aβ1-42水平C组〉A组〉B组,VILIP-1水平B组〉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MoCA量表评分比较发现,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时记忆评分C组〉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命名与定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受教育年限低、高血压、低IGF-1水平、低Aβ1-42水平、高VILIP-1水平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与功能障碍以及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卒中认知与记忆障碍和脑血病病变具有相关性,其中高龄、受教育年限低、高血压、低IGF-1水平、低Aβ1-42水平、高VILIP-1水平是缺血性卒中患者认知与功能障碍以及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研究1703-1705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效果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接受治疗的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6例,为早期手术治疗组:又分为单纯前路组30例,单纯后路组50例,前后路联合组16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进行非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早期手术治疗,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路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ASIA评分得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rankel分级改善率为92.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后的ASIA得分单纯前路组为(64.54±23.24)分、前后路联合组为(66.33±22.13)分、单纯后路组为(68.47±21.17)分、对照组为(62.72±19.33)分,均比治疗前的(41.34±19.98)、(42.43±19.87)、(43.67±20.11)、(46.85±19.46)分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单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组优于单纯前路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对于不完全性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血栓弹力图在指导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1706-1708

摘要: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对服用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服用阿司匹林及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各45例,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入院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其中AA抑制率≥50%患者给予输注血小板,再次行血栓弹力图检测,TEG-MAX(AA)、AA抑制率结果正常后,再予治疗。两组病例根据病情分别采取相应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1个月、3个月的病死率,以及采用GO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结果服用阿司匹林组中38例AA抑制率≥50%,输用血小板后TEG-MAX(AA)延长,AA抑制率降低,与血小板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阿司匹林组治疗后1个月病死率高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BI低于未服用阿司匹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阿司匹林的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差,病死率高,血栓弹力图可以对服用阿司匹林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进行指导。

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1709-1711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丙泊酚组(42例)及七氟醚组(42例),两组入室后静脉注射1.5mg/kg氯胺酮行诱导麻醉,丙泊酚组术中持续静脉输注8~10mg/(kg·h)丙泊酚维持麻醉,七氟醚组术中面罩吸入2.5%~3.5%七氟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气腹开始前5min(T0)、气腹建立时(T1)、气腹建立后5min(T2)、术毕放气(T3)、放气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两组患儿氯胺酮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CO2水平明显高于T0时间段,T4阶段恢复至术前水平,七氟醚组T1~T3时间段MAP、HR、SPO2、PETCO2水平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氯胺酮用量少于丙泊酚组(P〈0.05),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恶心呕吐、躁动、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全身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患儿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

远程胎儿监护对监测孕产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提高保健质量重要性分析1712-1714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对监测孕产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提高保健质量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确诊妊娠晚期高危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远程组和常规组,远程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监测,常规组行常规产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无应激试验(NST)检出异常率,妊娠期不良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远程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及NST检出异常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2周后,远程组患者HAMA、SDS评分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阴道顺产、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组围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孕妇中监测能提高妊娠期不良事件检出率,降低妊娠期孕妇不良心理,降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麻风溃疡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1715-1716

摘要: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麻风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60例麻风溃疡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匹配麻风病未合并溃疡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及体检健康者68例为健康人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治疗前(或入组时)、治疗后4周(对照组和健康人组为入组后4周)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CD4~+CD25~+Foxp3~+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4周的CD4~+CD25~+Foxp3~+Treg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试验组的CD4~+CD25~+Foxp3~+Treg比例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和健康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D4~+CD25~+Foxp3~+Treg比例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复杂性溃疡的麻风患者其外周血的CD4~+CD25~+Foxp3~+Treg比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合并单纯性溃疡的麻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失衡可能参与了麻风溃疡的发生、发展。

内江地区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流行特征分析1717-1719

摘要:目的分析内江地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疑似手足口病6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发病1周内的疱疹液、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扩增,并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以及近2年流行时间的分布。结果 685例疑似手足口病中,肠道病毒阳性599例,检出率87.45%(599/685),其中EV71型、CoxA16型、肠道病毒其他型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16.53%(99/599)、12.35%(74/599)和71.12%(426/599)。EV71与CoxA16型手足口病的患儿以0~〈4岁儿童为主,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月与10-11月为该地2个发病高峰。结论对内江地区类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并治疗,有利于疫情控制及应对突发事件,是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的关键。

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1720-1722

摘要:目的探讨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简称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衰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治疗,出院后行30d随访,将发生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情况的患者纳入事件组,将其余患者纳入无事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与体征方面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30d后,122例患者中40例发生了终点事件。40例患者纳入事件组,82例患者纳入无事件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史、房颤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事件组患者心脏功能NYHA分级Ⅲ级占81.71%,明显高于事件组的40.00%;Ⅳ级占18.29%,明显低于事件组的60.00%(P〈0.05)。两组患者在夜间呼吸困难、主动脉瓣反流、舒张压、心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下肢水肿、肺部啰音、二尖瓣反流百分比明显高于无事件组(P〈0.05)。事件组LVEDD、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事件组,LVEF、收缩压明显低于无事件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水平过高是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OR=3.522,P=0.021,95%CI为1.080~4.361)。结论较高的NT-proBNP水平是急性心衰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显著危险因素。

染色改进艾滋病质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1723-1725

摘要:目的为了改进艾滋病质控物颜色与检测的血清标本难用肉眼分辨而导致的加错、漏加或者量不足的问题。方法研制了0.5、4.0NCU/mL两种浓度的经染色剂改进的艾滋病质控物,使用Bio-Rad和北京万泰艾滋病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染色质控物与未染色质控同时采用两种试剂检测t值分别为1.306、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CV分别为11.8%、10.7%;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染色质控物20d,检测的CV分别为11.5%、9.8%。结论通过柠檬黄染色并未影响艾滋病质控物的性能,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以稳定地使用,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528例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数据的回顾性分析1726-1728

摘要:目的分析登革热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潮州登革热暴发期间潮州中心医院就诊的528例登革热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数据,并与普通人群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普通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重症登革热各项指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为登革热病毒Ⅱ型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肌肉酸痛、淤斑、出血、呕吐、腹泻。登革热组患者白细胞(WBC)、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登革热患者中普通登革热患者491例(93.0%),登革出血热22例(4.2%),重症登革热15例(2.8%)。重症登革热组患者WBC、PLT、ALT、AST、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与普通登革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ALT、AST、CK、CK-MB、LDH在登革出血热组和重症登革热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多项实验室指标均可表现出不同程度异常,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辅助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对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控制有显著意义。

AMH、FSH、LH、E2联合检测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中的预测价值1729-1731

摘要:目的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激素(E2)联合诊断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接受人工授精的不孕患者178例,根据获取卵泡的数目将患者分为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低反应组,对比两组间卵巢储备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基础雌二醇(bE2)、基础促卵泡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bFSH/bLH、AMH以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卵巢反应性并分析各个指标ROC曲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孕年限、bE2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低反应组患者的年龄、bFSH/bLH、bFSH水平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AMH、AFC、获卵数高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2、bFSH、bFSH/bLH、AMH以及联合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57±0.04、0.64±0.11、0.71±0.08、0.82±0.15、0.92±0.12,除bE2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AUC值均大于参考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52.61%、64.34%、68.43%、81.64%,灵敏度分别为57.93%、61.77%、77.68%、87.25%、92.79%。结论 AMH、FSH、LH、E2联合检测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攀枝花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型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1732-1734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攀枝花地区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OXA类型,了解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攀枝花地区两所三甲医院临床分离的12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检测21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比较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组和敏感组的耐药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基因;最后采用肠杆菌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分子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66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5.2%、22.7%、24.2%,对其余1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0%,耐药率明显高于敏感组菌株;OXA-23和OXA-51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92.4%、98.5%,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ERIC-PCR分子分型主要可分为A、B、C、D 4个型,以B型为主。结论攀枝花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非常严重,OXA-23、OXA-51基因为该地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重要基因型,B型为主要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