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50-1167/R 国内刊号
  • 1672-9455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是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检验医学与临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第A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用于人类SLC01B1和ApoE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方法学评价1-3

摘要:目的探讨在Is015189实验室认可体系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类SLC0181和ApoE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学评价。方法本文收集经Sanger测序确定基因型的20份DNA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其中2份样本的SLC0181*1b、SLC0181*5、ApoE2和ApoE4共4个多态性位点分别批内重复扩增检测10次,以评价方法的精密度;再使用该方法扩增所有样本的4个多态性位点,每个位点检测一次,并与Sanger测序法结果比对,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其中1份经梯度稀释的DNA样本进行扩增,以评价方法的最低检测限。结果2份DNA样本扩增所得ct值变异系数均小于2.5%(≤1%);与Sanger测序法结果对比,实时荧光定PCR法结果准确性达100%(20/20);DNA浓度在0.964ng/μl时,该方法仍可正确检出其基因型。结论借助经典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我们能准确、快速地检测临床样本SLC0181和ApoE基因多态性,用于指导正确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

大鼠PAH中六种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3-6

摘要:目的在血清学中寻找到合适的标志物,从而找到最适的指标应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早期临床诊断。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48),实验组采用野百合碱(MCT)制备大鼠的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使用ELISA法测定实验性大鼠PAH模型血清中NF-KB、TNF-a、COX-2、PGE2、MMP-1、iNOS的浓度。结果各项观察指标均证明此次野百合碱大鼠模型造模成功。NF-κB、TNF-a、COX-2、PGE2、MMP-1、iNOS的浓度在第2、4、6周相比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B超得到实验中的第2、4、6周均处于PAH发展过程的早期。在实验中经过对比可发现,NF-κB、TNF—α、PGE2、iNOS这4中在早期所具有的特异性最为明显。结论说明大鼠PAH模型中NF—κB、TNFa、PGE2、iNOS这4种生物标志物可反映PAH早期的病理变化,对早期PAH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新疆阿合奇县初中生癔症流行病学分析6-8

摘要:目的探讨阿合奇县初中生癔症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842例阿合奇县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癔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发现,阿合奇县初中生癔症发病率为9.01%。学生的年级、平时住哪里、多久见一次父母、曾目睹过同学有发作及家属有无发作病史均为在校学生癔症发作的高危因素。结论改善当地民众生活条件,缩小普通民众和县上生活条件的差距;学校老师多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加强对于学生及其家属、老师进行癔症疾病的宣传能有效的减少癔症的发生。

综合管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9-1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综合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42例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综合管理组)。观察时间1年,比较2组患者前后SGRQ评分,6分组步行距离(6MWT),肺功能、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因慢阻肺住院次数,住院平均天数,每月医疗费用。结果B组SGRQ评分较管理前下降(P〈0.05),6MWT较管理前增加(P〈0.05),肺功能有关指标较管理前无明显变化;1年后,B组sGRQ评分较A组高(P〈0.05),6MWT及肺功能较A组低(P〈0.05)。B组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每月因慢阻肺医疗费用较A组减少(P〈0.05)。结论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综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肺功能减退,减少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减少相关医疗费用。

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11-13

摘要:目的探讨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纽化SP法检测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20例急性淋巴白血病(ALL)患者中pim-3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选取15例非恶性血液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学分析各组间Pim-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但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和急性淋巴白血病患者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im-3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MALDI-TOF MS在呼吸道感染丝状真菌鉴定中的应用14-16

摘要:目的用MALDI—TOFMS技术和形态学方法对139株丝状真菌进行鉴定,评估MALDI—TOFMS技术在丝状真菌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将从临床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出来的139株丝状真菌,经过预处理后,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质谱仪(VITEKMs)进行鉴定,并将结果与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质谱仪对139株丝状真菌正确鉴定率为82.7%(115/139);对曲霉属的鉴定正确率达到90.8%(108/119),其中烟曲霉和黄曲霉的鉴定正确率均为1。0%(77/77、21/21),黑曲霉的鉴定正确率50.0%(8/16),其他曲霉菌的鉴定正确率为40.0%(2/5);对青霉属的鉴定正确率为58.3%(7/12);对毛霉菌的正确鉴定率为0%(0/3)。呼吸道感染丝状真菌以曲霉菌属为主(89.2%),其中又以烟曲霉(55.4%)、黄曲霉(15.1%)和黑曲霉(11.5%)多见。结论MALDI—TOFMS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常见丝状真菌,为丝状真菌的鉴定带来革命性突破,但对少见丝状真菌的鉴定仍有待于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

维生素E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16-19

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E水平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以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CAP儿童400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年龄匹配的400例健康体检的非CAP儿童为对照组,观察维生素E与CAP发病率、致病菌阳性率的相关性;然后将CAP患儿分为维生素E辅助治疗组和无维生素E辅助治疗组,观察维生素E辅助治疗对cAP的疗效。结果健康对照纽血清维生素E水平明显高于病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E水平较低的CAP患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阳性率较高。在4种致病菌药敏实验中,两组均检出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菌株,而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奇霉素均未检出耐药菌株。维生素E高值组4种致病菌的耐药率均低于低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E辅助治疗组患儿治疗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比无维生素E辅助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水平与CAP的发病、致病菌阳性率密切相关,维生素E辅助治疗能提高CAP治疗效果。

血中杜冷丁亲水性材料固相提取法19-20

摘要:目的建立血中杜冷丁的亲水性固相材料提取方法。方法取1.0mL检血加1.0mL水稀释,倒入装有2.3g亲水性固相材料小柱中,用10mL二氯甲烷或乙醚洗脱,洗脱液中加利多卡因,挥干,用乙酸乙酯定容至0.1mL。结果二氯甲烷提取率(mean+SD)为(95.1±3.2)%,检出限13ng/mL;乙醚提取率(mean±SD)为(74.4±3.1)%。回收率100.8%,线性范围1.0~40p.g/mL。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适合作为常规毒物分析方法。

家兔脑干机械性损伤后S100β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20-22

摘要:目的研究家兔脑干机械性损伤后S100β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健康家兔24只,经自制打击装置打击脑干部位,分别于损伤后0、2、4、8、16、24、48、72h解剖取脑干,甲醛固定,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损伤后Oh家兔脑干中可见S100β阳性染色均匀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及突起中。脑干机械性损伤后2h,星形胶质细胞结构破坏,大量的S100β从中漏出,突起消失;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S100β逐步升高,24h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仍高于Oh(LSD检验,P〈0.05)。结论S100B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损伤的敏感生化指标,根据S100β的含量变化可作检测脑早期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预后的黄金指标;同时可以应用于法医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间的推断,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41例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粒、单核细胞免疫表型的临床意义22-25

摘要:目的探讨维吾尔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分型和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对41例MDS患者和30例非MDs(non_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免疫标志的表达率进行检测。结果MDS与non-MDS相比,粒细胞群比例显著降低(P=0.021),单核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00);粒、单核细胞群比例在MDs亚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CD10、CD11b、CD15、CD16和CD66d在成熟粒细胞群表达显著增高(P值分别为:0.012、0.027、0.016、0.005和0.024),CD33、CD13、HLA—DR、CD56及cD117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58、0.337、0.649、0.096和0.081),CDl0在RAEB-II型表达显著低于RAEBI型(P=0.001),CD13和HLA—DR在RC—MD型表达显著低于RAE辟I和RAEB-II型(P分别为0.013、0.005和0.018、0.003),其余抗原亚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Dl5、CD33和CD64在单核细胞群表达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01、0.007和0.000),CD7、HLA—DR、CD14、CD13、CD61和CD56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为:0.075、0.066、0.408、0.153、0.137和0.322),所有抗原亚型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参数FCM检测能够发现维吾尔族MDS患者粒、单核细胞异常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上对MDS患者诊断分型和预后评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客观信息。

多肽微阵列技术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26-28

摘要:目的建立多肽微阵列的方法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方法以自主研制的改性硅胶膜(iPDMS)为固体支撑物材料,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为对象,将其进行叠瓦式切割,制备多肽芯片,对甲状腺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多肽芯片对抗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阳性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甲状腺患者血清具有良好响应。结论基于iPDMS固体支撑材料的多肽芯片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其应用有可能实现AITD实验诊断从单指标检测转变为“多指标联合检测型”。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效能及依从性的影响28-31

摘要:目的了解集束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以及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呼吸内科连续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干预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接收常规康复指导。观察指标包括:COPD自我效能量表、患者对肺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出院后30天内再住院率。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各项指标组间差异。结果入组患者包括干预组29例,年龄66.34±7.54岁;对照组30例,年龄(58.24±20.58)岁。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P〈0.05)、平均住院费用(P〈0.05)、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效能,并且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COPD稳定期患者的自我效能;同时,患者对集束化康复策略的依从性较高,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实践。

MicroRNA-124抑制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32-33

摘要:目的Micro—RNAs可以调节很多生理功能,包括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分化和活化。MicroRNA-124在中枢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中特异表达,本文检测MicroRNA-124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方法本文通过给小鼠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评分。结果发现静脉注射miR-124可以完全的阻止病症发展过程。结论这些发现明确了miR-124可以作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活化中的未知调控者,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作用。

联合雾化吸入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探究33-35

摘要:目的分析联合雾化吸入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些年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后,其中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经硫酸特布他林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另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经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必要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6%,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雾化吸入能有效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同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进一步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患者恢复,临床价值确切。

Sysmex 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验证及未成熟粒细胞报警信息可信度的评价35-38

摘要:目的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及未成熟粒细胞报警信息可信度等方面的性能验证与评价。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性能验证,用EDTA-K2抗凝新鲜血液对仪器的精密度(批内、批间)、携带污染率、线性、参考区间、准确性、可比性、白细胞分类及未成熟粒细胞等方面作验证与评价。结果精密度(批内、批间)、携带污染率、线性、参考区间、准确性、可比性、白细胞分类均达到WS/T406—2012的行业标准要求;未成熟粒细胞检测与显微镜镜检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73.2%;结论SysmexXNi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数据准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院三年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38-4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3年血培养阳性检出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无菌抽取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对血培养阳性报警后分离培养的纯培养菌落,采用VITEK—Compact2微生物测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连续3年共分离出首次非重复病原菌381株,检出率为9.6%,革兰阴性杆菌占60.4%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病原菌较多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岁和60-91岁患者中,科室分布主要在儿科、ICU、血液净化科、肿瘤科。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55.2%、33.8%,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强,可作为经验用药。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30.0%,MRSCN检出率为52.5%,四环素、米诺环素、莫西沙星、利福平敏感性强,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可作为治疗葡萄球菌引起血流感染重症患者的首选用药。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情况复杂,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血液及导管的送检率,实验室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尽早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药敏结果,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血流感染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抗环瓜氨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41-43

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RA组180例、健康对照组59例的抗CCP抗体、RF血清水平,分析其在RA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RA组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组,两种比较间有显著差异(P〈0.05),抗CCP抗体用于诊断RA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RF,抗CCP抗体用于诊断RA的AUC为0.877(CI:81.7%~93.8%),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91.6%。结论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诊断RA的理想血清学指标,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后P-gp和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43-45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P—gP和Topo~Ⅱ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86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常规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标本的48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标本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gp和Topo-Ⅱ的表达,分析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在不同分子分型中乳腺癌对其的影响。结果对照组P—gP、Topo-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3.8%、39.6%;观察组分别为39.5%、34.2%。P—gP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Topo-Ⅱ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有关。在LuminalB型中,P—gP的阳性表达在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O.05;在HER-2过表达型中Topo-Ⅱ的阳性表达中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中P—gP的高表达可能是多药耐药的高危因素;而Topo-Ⅱ表达量的高低与化疗药物作用成正相关,P—gp和Topo-Ⅱ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用药选择方面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