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统计源期刊

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 50-1167/R 国内刊号
  • 1672-9455 国际刊号
  • 1.09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是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检验医学与临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RQ-PCR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中的应用3133-3134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BCRABLp210融合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RQ-PCR技术对60例CML患者骨髓细胞BCR-ABLp210融合基因进行定量检测分析。结果 60例BCR-ABLp210融合基因阳性的CML患者中,慢性期33例,加速期13例,急变期14例,且CML急变期患者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和加速期患者。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或经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后,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均较6个月前明显降低。但这两种方法治疗CML患者12个月后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其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CML 12个月后也可达到相似的治疗效果。结论 RQ-PCR技术监测CML患者细胞BCR-ABLp210融合基因表达有助于CML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微小残留的监测。

中毒家兔体内呋喃丹水平检测及其体内分布规律研究3135-3137

摘要:目的建立亲水性固相材料提取呋喃丹的方法,研究呋喃丹在中毒家兔死后体内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雄性家兔12只,随机分为2LD50和4LD50组,经灌胃匀速注入2倍半数致死量(2LD50)(220mg/kg)和4倍半数致死量(4LD50)(440mg/kg)呋喃丹。观察给药到死亡时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中毒症状,待呼吸和心跳全部消失时,迅速解剖动物,取心血、心、肝、脾、肺、肾、脑冷冻保存。采用亲水性固相材料萃取柱进行提取,二氯甲烷洗脱提取,气相色谱定量检测其中呋喃丹的水平。结果亲水性固相材料萃取柱提取回收率高,呋喃丹平均回收率99.3%,检出限为5ng/mL。各脏器组织呋喃丹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1)2LD50组:肺(10.98±2.30)μg/mL、肝(7.92±2.39)μg/mL,心血(2.13±1.36)μg/mL,脑(2.01±1.57)μg/mL,心(1.23±0.38)μg/mL,肾(1.31±0.42)μg/mL,脾(0.59±0.21)μg/mL。(2)4LD50组:肺(6.86±3.02)μg/mL,肝(6.12±2.38)μg/mL,肾(2.52±1.54)μg/mL,脑(1.91±0.72)μg/mL,心(1.48±1.75)μg/mL,心血(1.17±1.57)μg/mL,脾(1.15±0.66)μg/mL。结论亲水性固相材料提取呋喃丹的方法成本低、方便快捷、提取率高、杂质少,可应用于呋喃丹中毒案件法医学鉴定的实验研究。呋喃丹在死后家兔体内分布不均匀,在含血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水平高。

莫西沙星对多重耐药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sTREM-1水平的影响3138-3140

摘要:目的探索莫西沙星对多重耐药肺结核(MDR-TB)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可溶性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180例MDR-TB患者,随机等分为莫西沙星组和对照组,动态观察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血清PCT和sTREM-1水平改变,以及临床治愈情况。同时分析莫西沙星治疗后PCT和sTREM-1水平改变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莫西沙星组累计显效率(85.6%)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莫西沙星组患者血清sTREM-1和PCT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TREM-1在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可以有效控制MRD-TB患者病情程度,并降低血清PCT和sTREM-1的水平。

石家庄地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3141-3142

摘要:目的对4 625例妇女盆底功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调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石家庄地区某社区5 000例妇女开展问卷调查,调查PFD相关知识,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共发放问卷5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 62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2 673例(57.9%)表示对PFD有所了解,其中822例(17.8%)从报道、电视等途径了解,854例(18.5%)从医院了解,906例(19.6%)通过宣传教育等了解,91例(2.0%)通过就诊了解。4 625例中,1 133例患有PFD,患病率为24.5%。阴道分娩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患病率(15.0%)显著高于剖宫产(6.0%)和未生育女性(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生育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次多、便秘、阴道分娩、高龄、便秘及产程延长是影响PF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石家庄地区女性PFD患病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有必要提高妇女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尽早诊断治疗。

内脂素rs13237989和rs13224516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3143-3145

摘要:目的探讨内脂素rs13237989和rs13224516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181例为病例组,另选择体检中心健康者1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内脂素rs13237989位点C和T基因型与rs13224516位点A和C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并对病例组rs13237989和rs13224516位点不同基因型对应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包括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内脂素rs13237989、rs13224516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遗传定律,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两个基因位点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多态性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无相关性(P〉0.05);病例组不同基因型携带者TG、CHOL、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脂素rs13237989与rs13224516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2型糖尿病的发生无相关性。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3146-3147

摘要:目的定量分析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120例,最后将确诊AMI患者69例作为AMI组,非AMI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按胸痛发作距就诊时间分为小于3h、3~6h、6h以上3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各组H-FABP的水平,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比较各指标在诊断AMI早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组入院后不同胸痛发作时间段的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CK-MB和hs-cTnT在胸痛发作3h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6h和6h以上组的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的敏感度在发病3h内和3~6h分别为74.1%与87.5%,高于CK-MB(18.5%、54.1%)和hs-cTnT(14.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h后H-FABP的敏感度为83.3%,低于CK-MB(88.9%)和hs-cTnT(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定量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其他高特异度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AMI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后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3148-3150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用于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后凸(AIS)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IS 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接受脊柱截骨矫形技术的患者36例为研究组,接受棘突拉钩复位技术的患者28例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脊柱冠状面Cobb角和脊柱偏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脊柱冠状面Cobb角和脊柱偏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截骨矫形技术在AIS的治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骨科临床上推广。

胃癌区域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水平与细胞因子相关性分析3151-3152

摘要:目的观察胃癌区域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Treg细胞)分布及与外周血白介素(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26例,无转移22例)区域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频数;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血清TGF-β1IL-10水平。分析Treg细胞与TGF-β1IL-10相关性。结果 Treg细胞在淋巴结转移患者阳性淋巴结中水平为(18.16±2.51)%,显著高于阴性淋巴结[(13.5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阴性淋巴结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淋巴结[(9.27±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患者外周血TGF-β1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引流区淋巴结Treg细胞分布比例与外周血血清TGF-β1r=0.73,P〈0.01)和IL-10水平(r=0.81,P〈0.0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区域引流淋巴结中Treg细胞分布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Treg细胞可能通过分泌TGF-β1IL-10导致胃癌淋巴结微环境发生免疫抑制,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声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3153-3155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超声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小儿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的闭合尺、桡骨骨折患儿,随机等分为传统解剖定位组(C组)和超声引导组(US组),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监测,局部麻醉采用0.2%左布比卡因0.4mL/kg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4.42±0.47)min]高于C组[(2.78±0.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桡神经阻滞起效时间[(7.63±1.56)min]低于C组[(9.89±1.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组氯胺酮的用量[(31.3±10.6)mg]低于C组[(60.6±11.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S组术后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18.7±6.9)min]低于C组[(30.6±10.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小儿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减少全身麻醉药量,临床效果更好;CMAP是神经阻滞的客观和量化的观察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NGAL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3156-3157

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肝硬化继发急性肾损伤(AK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AKI分为肝硬化继发AKI组(n=80)与未继发AKI组(n=40),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GAL、尿液NGAL水平。然后将肝硬化继发AKI组患者进行AKI分期,比较不同分期组患者血清NGAL、尿液NGAL水平。结果肝硬化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分别为(624.7±42.6)、(1.98±0.36)g/L,未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分别为(59.3±10.4)、(0.56±0.11)g/L,组间比较显示,肝硬化继发AKI组患者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明显高于未继发AKI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分期后,不同AKI分期组间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不同(P〈0.05),且随着AKI分期增加,血清和尿液NGAL水平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继发AKI患者血清和尿液NAGL水平明显高于未继发AKI者,且随着AKI分期增加其水平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肝硬化继发AKI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某院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3158-316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确保分析前标本的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标本采集质量改进前后检验科不合格标本情况,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300 657例送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送检总数1 292例,总不合格率0.43%。不合格原因前5位分别是:标本不足(或空管)31.0%、凝固24.5%、溶血16.2%、标本与抗凝剂比例错误9.5%、条码信息不全或错误9.0%。与标本采集质量改进前比较,质量改进后标本不合格率由0.54%下降到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9个科室标本不合格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增强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执行标本拒收管理,加强与临床工作人员沟通及培训,降低标本不合格率,是提高分析前质量的关键。

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合并重度水肿的临床研究3161-3162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将肾内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肾病综合征出现重度水肿的患儿,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试验组使用羟乙基淀粉联合呋塞米治疗,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48.0%,试验组有效率为80.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知识宣传、用药、皮肤清洁、饮食指导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评分较试验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现肾病综合征合并严重水肿的患儿,临床用药选择羟乙基淀粉联合使用呋塞米加速排尿,并对患儿进行多方面护理,大部分患儿家属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急性肾损伤危重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3163-3165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45例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患者血清1,25(OH)2D、甲状旁腺激素、25-OH维生素D、钙和磷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45例患者中10例住院死亡,病死率为22.2%。存活组与死亡组AKI患者的血清1,25(OH)2D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41.5)pg/mL vs.(33.8±24.1)pg/mL,P=0.043];死亡组患者血清磷水平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1)mg/dL vs.(4.5±1.6)mg/dL,P=0.01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高水平1,25(OH)2D为AK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191,95%CI:1.154~1.233,P=0.008;OR=1.281,95%CI:1.067~1.538,P=0.018)。结论1,25(OH)2D与AKI患者死亡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可作为判断AKI患者预后的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临床价值3166-3167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抗双链DNA抗体水平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者103例,按临床疾病活动度评分表评分分组,分为无活动组29例,轻度活动组31例,中度活动组18例、重度活动组25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比较各组受试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抗体。结果无活动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21.79±8.09)ng/mL,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3与疾病的活动度呈负相关(r=-0.436,P〈0.05)。无活动组抗双链DNA抗体水平为(10.44±11.07)IU/mL,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双链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度呈正相关(r=0.238,P〈0.05)。而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抗双链DNA抗体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度呈负相关,监测25-羟维生素D3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内镜下黏膜剥切术联合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研究3168-3170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剥切术(EMR)联合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治疗消化道多发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有消化道多发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查患者息肉,并将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息肉118枚)和对照组(40例,息肉112枚),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EMR联合APC治疗消化道多发息肉,而对照组给予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的一次性切除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随访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一次性切除108枚(91.53%),而对照组则一次性切除92枚(82.1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0%,而对照组则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随访,其中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EMR联合APC用于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耗时少、安全性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3171-3172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游离脂肪酸(NEFA)水平变化与冠心病(CA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疑为CAD患者84例,分别行生化检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46)、稳定型心绞痛组(n=9)、急性心肌梗死组(n=20)、阴性对照组(n=9),对比组间血脂指标与NEFA是否存在差异分析,CAD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风险与造影特点。结果 CAD组NEFA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NEF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后NEFA≥0.415mmol/L组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NEFA〈0.415mmol/L组的2.61倍,95%CI:1.33-5.02,P〈0.05;不同水平的NEFA患者GENSINI积分、狭窄冠状动脉支数与3支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患者血浆NEFA出现升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升高明显,但其与病变程度相关性未明确。

肥胖哮喘患儿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研究3173-3176

摘要:目的探讨肥胖哮喘患儿血清脂肪因子chemerin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的肥胖患儿和60例健康肥胖患儿。分别于患儿入院当天和出院当天检测血清总氧化态(TOS)、总抗氧化态(TAS)、氧化应激指数(OSI)和chemierin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T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OS和OS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出院时TOS和OSI水平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哮喘组chemer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哮喘组chemerin水平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度亚组患儿入院时和出院时TOS、OSI和chemerin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亚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chemerin水平诊断哮喘急性发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相关性分析提示chemerin与哮喘急性发作(r=0.658,P〈0.05)和严重分级(r=0.608,P〈0.05)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OSI(OR=1.24,P〈0.05)和chemerin(OR=1.54,P〈0.05)是哮喘急性发作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型脂肪因子chemerin通过调控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参与到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学机制,chemerin水平可以作为肥胖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潜在标记物。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其与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3177-3179

摘要: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其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进行诊治的5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内的5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Betatrophin水平、脂代谢、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者的检测结果,并以Logistic回归分析脂代谢、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与血清Betatrophin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骨钙素(BG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其他脂代谢、糖代谢、骨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患者的以上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上述脂代谢、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均是血清Betatrophin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etatrophin水平较高,且脂代谢、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是血清Betatrophin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应给予充分的监测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