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白细胞介素-35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方法将HBV感染性克隆pHBV1.3及其启动子pHBV-Luc分别转染HepG2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IL-35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水平;采用Luminometer荧光检测仪分析HBV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 IL-35能够抑制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水平及细胞内HBV cccDNA的拷贝数,并下调HBV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IL-35能够在HepG2细胞中抑制HBV的复制。
145-146

β-连环蛋白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的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和细菌清除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菌感染前后β-catenin的表达;慢病毒感染后Western-blot检测β-catenin上调效果;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促炎性因子的表达;平板计数检测荷菌量。结果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β-catenin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呈现一过性上调后逐渐降低;β-catenin在细胞中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并促进细菌清除。结论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β-catenin抑制炎性反应并促进细菌的清除。
147-149

苦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苦参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苦参治疗组,每组各30例。常规化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方案实施治疗,苦参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加用苦参治疗。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及苦参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有下降,苦参治疗组sICAM-1、sVCAM-1的水平下降程度较常规化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常规化疗组的6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可明显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改善常规化疗药物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150-152

长链非编码RNA MEG3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EG3对食管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肿瘤组织42例(肿瘤组)及与其配对的肿瘤旁正常食管组织42例(对照组),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EG3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采用聚乙烯亚胺(PEI)和脂质体分别进行MEG3过表达或干扰消除实验;采用噻唑蓝(MTT)、Transwell小室来对各组的KYSE3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RT-PCR的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lncRNA MEG3在食管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MEG3抑制食管癌细胞系KYSE30细胞增殖,敲除MEG3之后,能够增加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结论 lncRNA MEG3参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在食管癌中作为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
153-156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后长期效果分级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在哮喘患者激素治疗长期预后临床分级中的作用和对远期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于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20例,治疗均采用吸入式糖皮质激素控制患者哮喘症状,丙酸倍氯米松和丁地去炎松,每次200-400μg,每日3次,持续3个月。按照吸入乙酰胆碱的不同浓度,分为49、98、195、390、781、1 563、3 125、6 250、12 500、25 000μg/mL 10组,对患者进行BPT试验。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24个月复查BPT,比较气道高反应性(AHR)阳性率。结果治疗前AHR阳性的患者有85例,阳性率为70.8%,经过药物治疗后阳性率下降;治疗后3、6、12、24个月,患者的AHR阳性率与乙酰胆碱浓度有关,随着乙酰胆碱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不同乙酰胆碱浓度对患者AHR阳性率影响,出现2个阶段的分层,即49-3 125μg/mL和6 250-25 000μg/mL。经Kaplan-Meier法分析,处于49-3 125μg/mL的平均阳性例数(22.00例)大于6 250-25 000μg/mL的5.25例,乙酰胆碱浓度在49-3 125μg/mL阶段患者治疗后3、6、12、24个月的阳性率均高于6 250-25 00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49-3 125μg/mL阶段风险比为0.89,大于6 250-25 000μg/mL阶段风险比(0.73),提示49-3 125μg/mL阶段预后效果较6 250-25 000μg/mL阶段差。结论 BPT在经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后,可以对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级,吸入乙酰胆碱浓度在49-3125μg/mL是高度复发阶段,在6 250-25 000μg/mL是低度复发阶段。
157-159

4种固定破膜试剂盒检测人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结果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4种固定破膜试剂盒检测人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效果。方法选择CD4、CD25和叉状头转录因子3(Foxp3)3种抗体建立流式调节性T淋巴细胞检测方案。采集10例健康人的新鲜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先标记膜表面抗体CD4与CD25,再分别用BD Pharmingen、eBioscience、Invitrogen及Beckman Coulter 4种的固定破膜试剂盒对细胞固定破膜,最后标记Foxp3抗体上机检测。结果与未固定破膜的相应样品比较,4种试剂盒均对细胞的形态有较明显的影响,但对膜表面抗体CD4和CD25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采用eBioscience固定破膜试剂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Foxp3-+)的比例为(8.22±2.75)%;Beckman Coulter为(0.54±0.48)%;BD Pharmingen为(0.69±0.33)%;Invitrogen为(0.41±0.24)%。结论 4种试剂盒的固定效果相近,eBioscience固定破膜试剂盒对胞内Foxp3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更适合用于检测调节性T淋巴细胞。
160-162

应用新一代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检测枫糖尿症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

摘要:目的应用Ion Torrent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检测1例枫糖尿症(MSUD)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明确其致病突变,并探讨该技术用于复杂单基因病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经多重PCR扩增富集目的基因片段,构建平均片段大小为300bp左右的文库,经乳液PCR及磁珠颗粒富集,最后采用318半导体测序芯片进行高通量测序,应用Ion Torrent Suite v3.0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序列比对及SNPs和Indels提取,再用dbSNP 137数据库过滤得到SNPs和Indels,可疑突变经Sanger法测序验证。结果检出患儿1个新发错义点突变并通过Sanger测序验证,突变是BCKDHB基因第6外显子的NM183050:c.586C〉T(p.His196Tyr)。结论 Ion Torrent半导体靶向测序技术可对复杂单基因遗传病进行快速、准确地基因诊断。
163-165

卵巢癌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初步生物学功能研究

摘要:目的从人卵巢上皮细胞癌建系的SKOV3细胞中分离出CD133CD117表型卵巢癌干细胞,探讨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选出CD133CD117癌细胞,继而进行平皿、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无血清培养试验和致瘤试验探讨其初步功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细胞Wnt-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型CD133CD117癌细胞在平皿、软琼脂和无血清培养基中克隆形成能力明显强于CD133--CD117--癌细胞;同时表现出较强致瘤性;Wnt-2基因在不同表型癌细胞中存在差异表达。结论卵巢癌细胞中存在干细胞样癌细胞,利用磁珠分选得到的CD133CD117癌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相关特性,为卵巢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166-168

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2011-2013年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分离的病原性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到1 43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947株(66.0%),肺炎克雷伯菌是居首位的病原菌,占20.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9.3%、70.4%。肠杆菌科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耐药率均大于70.0%;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7.8%和98.4%;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6.4%、55.4%和5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为71.9%。结论血液病患者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表现为呼吸道感染产ESBLs肠杆菌科非常严重;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严重;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间表现出不同的耐药类型;应引起重视,根据敏感性试验选择合理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
169-171

陕西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状况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陕西省妇女宫颈不同病变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特征。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对1 871例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单一型别HPV感染在健康人群中前6位亚型为81、52、16、58、43和33型;慢性宫颈炎为16、81、43、42、11和58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16、52、58、33、56和81型;宫颈鳞癌为16、58、18、52、33和56型。多重感染中HPV16亚型最为常见,占35.55%;其次为52和58型,分别占19.20%和17.30%。总体HPV多重感染常见亚型为16、58、52、18、56和33型,共占81.24%。在宫颈不同病变中仍以单一亚型感染最为常见,二重感染占多重感染的70.53%。宫颈鳞癌中主要存在HPV高危单一亚型(63.14%)、高危多重亚型(18.91%)和高低危多重亚型(17.95%)感染,与慢性宫颈炎和C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V16、58、18、52、56和33亚型均应作为陕西省HPV预防的重点高危亚型。
172-175

糖化血红蛋白色谱柱活化时间及影响测定准确性的观察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更换新色谱柱后活化的平衡时间,以及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新色谱柱安装并活化后校标使用,每3h测1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HbA1c室间质评标本,连续比较相邻两时间点间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差异后再次校标测试,比较校标前后准确性的变化;以室间质评通过标准(靶值±8%×靶值)为水平,绘制各时间点偏倚散点图及其绝对平均值的趋势线,根据范围大小及线性变化判断活化平衡时间;为排除进样对活化时间的干扰,用另一根同批号的新色谱柱做验证实验,即经活化静置该段平衡时间后校标测试,观察其变异系数(CV)及与靶值的偏差,以检测指南中的质量目标来判断其测定准确性。结果 0、3、6h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与9h比较及9h校标后与12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倚从-11.3%-28.9%逐渐下降为-5.7%-11.6%后趋于平稳,6h处为拐点,校标后继续维持在-1.1%-4.3%。校标前后两段时间偏倚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实验批内和日间CV分别为1.58%-1.87%和1.72%-2.64%,偏差在±5%以内,符合质量目标的要求。结论 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仪色谱柱活化6h已达到平衡,未充分活化即开始校标测定,可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176-178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川崎病诊断及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的FSTL-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川崎病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患者其FSTL-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TL-1水平与川崎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用于川崎病相关冠状动脉损害诊断的可能。
179-180

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耐药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脉管炎科及糖尿病科送检的糖尿病足湿性坏疽患者分泌物1 845份,分离多重耐药菌,分析其分布情况及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真菌的多重耐药特点。结果分离出465株多重耐药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274株(58.92%),革兰阳性球菌191株(41.08%)。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株为主占37.60%,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株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51.30%;多重耐药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高耐药性,耐药率达到50.00%以上;多重耐药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耐甲氧西林阳性菌株,这些菌株表现高耐药性,耐药率达85.00%以上。结论糖尿病足湿性坏疽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高耐药性,临床应结合耐药鉴定分析选择用药。
181-183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在儿科实验室适用性验证

摘要:目的验证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网织红细胞参数参考区间是否适合于儿科实验室。方法根据ISO 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要求》和美国病理家协会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28-A3文件推荐方法,对引用厂家试剂说明书的7项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参考区间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超过90%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内,超过10%参考个体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值落在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以外。结论厂家提供的网织红细胞参考区间不适合于儿科实验室,应自建儿童参考区间。
184-185

膜联蛋白A2特异性siRNA的设计合成及干扰效率分析

摘要:目的设计合成并筛选出高效的膜联蛋白A2(ANXA2)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干扰片段,以进行后续试验。方法根据ANXA2 mRNA序列,设计编码siRNA的DNA序列,克隆入表达载体(ANXA2-siRNA1-3),与过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筛选有效干扰片段。结果 ANXA2-siRNA3可高效干扰外源性ANXA2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干扰效率。结论成功筛选出ANXA2的高效干扰片段,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186-188

乌司他丁对胃肠道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手术术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对术后炎性因子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研究组手术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5kU/kg,对照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术后常规处理,比较术前及术后1、3d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3d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组术后1、3d的IL-6、IL-8、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8-+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研究组CD4-+/CD8-+逐渐上升,对照组CD4-+/CD8-+先下降、后上升;研究组术后1、3dCD4-+与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应用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手术应激状态时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手术造成功能性器官的损害。
189-191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乳腺癌组织中HER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HER3的阳性表达率为30.2%。HER3阳性表达在乳腺癌绝经患者中占43.3%,高于未绝经者的18.2%(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癌患者HER3阳性表达率为4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HER3阳性表达率为42.5%,高于HER2阴性者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R3阳性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更低(P〈0.05)。(3)HER3与HER2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结论 HER3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其预后,HER3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临床治疗的靶点。
192-195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端粒酶在宫颈癌前病变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不同病变,包括慢性宫颈炎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62例、CINⅡ112例、CINⅢ41例,同时进行TCT、HPV-DNA、端粒酶的检测,并对3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单独检查CIN阳性率为64.6%,其中CINⅡ-Ⅲ诊断阳性率为77.8%;HPV-DNA诊断CINⅡ-Ⅲ的阳性率为96.7%,高于该组TCT的阳性率(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端粒酶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宫颈炎(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4.0%,特异度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其他2项联合检测。结论 TCT联合HPV-DNA及端粒酶检测相互可以提高检出率,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及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