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第2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模拟消化道出血时大便潜血试验金标法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血红蛋白(Hb)液被生理浓度的酸、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破坏和消化作用后金标法大便潜血试验的情况。方法 (1)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血红蛋白液,用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金标法大便OB试纸条验证其灵敏度。(2)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血红蛋白液,分别与生理浓度的酸、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孵育不同时间后,用金标法大便OB试纸条检测。结果 (1)本试验的金标法OB试纸条的灵敏度为0.1μg/mL。(2)不同浓度的低浓度的血红蛋白液在孵育30 min后基本上全部被胃蛋白酶消化,在孵育1.5 h后基本上全部被胰蛋白酶消化。(3)生理浓度范围内的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对同一低浓度的血红蛋白液的消化时间基本上一致,且经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消化后,金标法潜血试验结果的阳性程度呈渐降过程,最后阴性。结论 (1)本试验所用的艾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金标法大便OB试纸条的灵敏度为0.1μg/mL。(2)在模拟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少量出血时,不同浓度的低浓度血红蛋白液在经酸、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破坏和消化降解后可能导致金标法大便潜血试验假阴性。
2689-2691

血小板参数在甲亢患者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通过Sysmex XT-2000i测定甲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总数(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容(PCT)等各项参数。结果甲亢患者的P-LCR、MPV、PDW及PLT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甲亢患者其大血小板比率增大,可能会引起血管阻塞。因此,检测甲亢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可以作为评价其诱发血栓的危险性参数。
2692-2693

Graves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Graves病(GD)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寻找GD新的诊疗指标。方法未经治疗的GD患者30例(未经治疗组),确诊后经他巴唑治疗大于1年的GD患者28例(治疗组)及健康对照组33例,静脉采血4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水平;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含量。结果未经治疗组与治疗组及对照组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治疗组G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6与T3、T4呈正相关。结论 GD患者未经治疗组血清hs-CRP及IL-6水平升高,他巴唑治疗后明显下降,它们对于GD的诊断和疗效监测不失为一个好的指标。
2694-2695

荧光原位杂交hTERC基因扩增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烤贝数扩增情况,了解其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应用。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396例宫颈脱落细胞,以生理盐水制片和液基细胞学(TCT)低渗法制片,应用荧光标记探针GLP TERC/CSP 300 m,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hTERC基因烤贝数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的临床效应性。结果在396例临床标本中,正常宫颈细胞中表达率为1.012%(阈值);宫颈癌组的阳性率为93.65%(59/63)、CIN总阳性率为65.82%(104/158),宫颈癌组分别与正常组和炎性反应/CINⅠ组3.01%(4/133)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0.24%(50/83),CINⅢ组的阳性率为72.0%(54/75),CINⅡ组、CINⅢ组分别与正常和炎性反应/CIN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Ⅲ组、CINⅢ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TERC基因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正常骨髓淋巴细胞中基因扩增呈阳性。结论 hTERC基因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志物,hTERC的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细胞癌前病变具有严重程度相关。hTERC基因的检测可作为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和癌前病变治疗的重要依据。
2696-2697

AFU、5′NT和γ-GGT在原发性肝癌检测中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在原发性肝癌检测中的意义。方法设定原发性肝癌组52例,肝硬化组36例,健康对照组103例,测定各组的AFU、5′NT和γ-GGT水平,单独测定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组的水平。结果 5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AFP〉6.7 U/mL阳性者为37例,检出率为71.15%,而AFU、5′NT和γ-GGT联合检出阳性者为43例,阳性率为82.69%。原发性肝癌组的AFU、5′NT和γ-GGT水平比单检AFP水平敏感性高。结论 AFU、5′NT和γ-GGT联合检测可弥补AFP低水平的不足,是一个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血清酶学指标。AFU、5′NT和γ-GG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各有所长,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阳性率可显著提高,对临床诊断及判断病情,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
2698-2698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分离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Mycoplasma IST2试剂盒,对791例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统计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791例标本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92例,总阳性率为62.2%。492例阳性标本中,Uu阳性占阳性标本的70.33%,Uu与Mh均阳性占28.86%,仅Mh阳性占0.81%;其中男性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37.50%,女性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66.9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较敏感,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耐药程度相当高。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青壮年的感染率较高;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均具有耐药性,特别是Uu与Mh混合感染时。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应首选原始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交沙霉素等药物。
2699-2701

徐州市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了解徐州市遗传性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类型。方法取出生72h后并喂足高蛋白奶6次以上的新生儿足跟末梢血,应用荧光定量法测定血苯丙氨酸(phe)水平。且对2003年1月至2010年9月徐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年间徐州市活产969 144例,筛查762 141例,总筛查率为78.6%;筛出可疑苯丙酮尿症556例,复诊533例,复诊率为95.9%;确诊96例,其中经典型PKU 39例,中度PKU 36例,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17例,四氢生物喋呤(BH4)缺乏症4例。PKU发病率为1∶7938;治疗率为95.83%。结论徐州市6年PKU筛查率及可疑患者复诊率逐年提高;PKU发病率和治疗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702-2703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慢性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测定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健康对照组40例,实验组共120例,其中肾功能代偿组32例、氮质血症组27例、肾衰竭组35例、尿毒症组26例。采用酶转换法测定血清HCY的浓度,同时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血清HCY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肾功能代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氮质血症组、肾衰竭组、尿毒症组,血清HCY逐渐升高,与肾功能代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代偿期即可增高,比传统的血清BUN、Scr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功能损伤。
2706-2707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状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主要流行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耐药试验。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2.76%,革兰阳性菌次之,占28.12%,真菌占9.12%;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亚胺培南对主要的革兰阴性(G-)菌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阳性(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成为病原菌的第3位,对万古霉素100.0%敏感。结论目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多药耐药比例逐年增加,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建议选用碳青霉烯类,对MRSA推荐用万古霉素。
2708-2710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60岁以上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用VITEK-AMS仪鉴定细菌并作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药敏结果。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较高(13.68%),尤以呼吸道感染多见(构成比为72.91%)。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孢菌(25.99%)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5.07%)等非发酵菌多见,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引起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性较强,尤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强。不同种类病原菌其耐药谱各不相同。结论老年患者因抵抗力低,就医过程中容易被医院感染。
2711-2712

145例急性胸部外伤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外伤的抢救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45例胸部外伤患者的救治过程。结果 145例患者中138例生存,治愈率95.17%;病死7例,死亡率4.83%。受伤原因,车祸伤比例,显著高于高处坠落伤及刀枪伤,P〈0.05;高处坠落伤与刀枪伤没有差异,P〉0.05,车祸伤是外伤第一原因。结论对胸部外伤,尤其是合并多发伤的胸部外伤患者要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2713-2714

冠心病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P-选择素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P-选择素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50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组32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组18例,另选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中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并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P-选择素与IL-6、IL-8、TNFα-的相关性。结果 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UA患者组、SA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患者组明显高于SA患者组(P〈0.01)。血浆P-选择素水平与IL-6、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IL-6、IL-8、TNF-α及P-选择素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程判断、评价、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2715-2716

高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回顾229例65岁以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资料。术前做好患者的思想沟通,进行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运用此护理程序可促进高龄手术患者早日康复
2717-2718

血小板计数与慢性肝炎纤维化程度和合并脾亢的关系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小板(PLT)计数变化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以及与肝纤维化合并脾亢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00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了解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计数,并比较肝纤维化合并脾亢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比较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脾亢进展的关系。结果平均PLT计数随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进展呈下降趋势,其计数值在肝纤维化各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PLT计数并随脾亢的进展也呈下降趋势。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在缺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时PLT计数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的客观指标用于临床对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评估和辅助诊断,并且PLT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合并脾亢的严重程度。
2719-2720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不同证型血脂差异对复发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不同证型之间血脂差异性,为预防复发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49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根据风痰阻络、痰瘀阻络、肝肾阴虚及气虚血瘀4个证型分为4个组。分别比较每组血脂水平。结果 (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气虚血瘀型高于风痰阻络型、痰瘀阻络型及肝肾阴虚型(P〈0.01);(2)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气虚血瘀型高于风痰阻络型及痰瘀阻络型(P〈0.05);(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及脂蛋白a[LP(a)]含量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高血脂水平表明其复发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证型。
2721-2722

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169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9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以重症监护室(ICU)为主,占36.1%。其次为神经外科(25.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7.1%和9.5%,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4.8%),哌拉西林/他坐巴坦16.6%,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耐药性、多重耐药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于ICU和神经外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敏感性最高的药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酶的抗生素次之,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合理用药,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并延缓耐药株的产生。
2723-2724

8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检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ysC)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恢复期4个组作为病例组,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测CysC及心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隐匿型冠心病组及心绞痛组CysC水平[分别为(1.71±0.37)mg/L及(1.65±0.21)mg/L]升高,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组及心梗恢复期组CysC水平[分别为(0.47±0.23)mg/L及(0.51±0.17)mg/L]降低,与cTn-I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为监测及诊断冠心病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2725-2726

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及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清中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6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钙蛋白Ⅰ(cTnⅠ)、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同时检测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 HFMD患儿血清AST、LDH、CK、CK-MB、α-HBDH、cTnⅠ、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可作为HFMD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依据。
2727-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