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寡核苷酸芯片的研制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用寡核苷酸芯片检测革兰阴性杆菌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可行性。方法制备了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寡核苷酸芯片。应用该寡核苷酸芯片检测16例临床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株,并与测序结果比较。结果提取的DNA产物随机引物标记后杂交,杂交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结果与测序结果相符。结论寡核苷酸芯片可以推广应用到临床作为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生素快速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
2433-2435

血肌酐水平、MDRD-GFR、CG-GFR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间的相关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因体检异常来本院就诊且经肾活检确诊为肾脏病的357例患者,对他们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都检测SCr,并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和Cockcroft-Gault(CG)公式计算eGFR;病理学分级参照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结果随肾小管间质形态学改变加重,SCr呈明显升高趋势,而CG-GFR、MDRD-GFR呈显著下降趋势,SCr、CG-GFR、MDRD-GFR均与小管间质病变存在显著相关(r=0.626,-0.596,-0.600;P〈0.001)。SCr正常范围(〈115μmol/L)时,90%以上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损伤,13.2%的患者出现了中重度小管间质病变;SCr水平和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减弱;38.9%的患者出现了GFR异常(〈90mL/min/1.73m2),与GFR正常(≥90mL/min/1.73m2)者相比,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功能与肾小管间质的形态学改变既联系密切,又不完全平行。SCr异常时,对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辅助诊断价值较大;但当其在所谓正常范围时,需根据MDRD或CG方程估算GFR,这时GFR对小管间质病变有更好的预测性。
2436-2438

四君子汤对慢性铅中毒幼鼠血铅浓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求中药四君子汤对幼鼠血铅浓度的影响。方法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3个浓度亚组。对照组分别用0.05%、0.1%、0.2%的醋酸铅溶液对幼鼠灌胃;实验组在给予相同浓度醋酸铅溶液灌胃之前,先用四君子汤对幼鼠进行灌胃。20d后测定幼鼠血铅浓度。比较两组对应浓度水平的幼鼠血铅浓度有无差异。结果利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配对t检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幼鼠血铅比较结果为:t0.05%=3.073,t0.1%=6.000,t0.2%=4.9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四君子汤可以降低慢性铅中毒幼鼠的血铅浓度。
2439-2440

1641株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常见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2006~2008年临床科室送检的培养标本,采用MicroScan A/s-4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621份标本共分离出的病原菌占34.93%,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送检标本主要以痰、血液、脓、尿液为主。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5.74%;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6.55%、26.3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多重耐药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本院分离的细菌耐药水平高且多重耐药,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减缓多重耐药菌株的形成。
2441-2442

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初步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综合评分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专家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协调系数及显著性检验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了由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9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参与两轮咨询的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3,应答率分别为100%和93.3%,第1轮咨询的协调系数为0.31(χ2=95.72,P〉0.05),第2轮咨询协调系数为0.53(χ2=130.25,P〈0.05)。结论通过德尔菲法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疾病控制系统应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各方面,具有较强适用性,同时,专家的权威系数、积极系数和协调系数显示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2443-2445

对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和前S_1抗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2446-2447

重庆地区1205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分析

摘要:目的对重庆地区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评价男性生育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omputer-aided sperm analysis,CASA)对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辅助生殖中心就诊的1205例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参照WHO标准进行常规分析,精子形态采用改良巴氏染色法。对所获得的参数,如精液量、pH、密度、存活率、活力、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不育患者中精子密度正常者占80.2%,无精症占7.1%,少精症占12.7%。弱精症占男性不育患者的89.1%。畸形精子症占男性不育患者的6.3%。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结合精子形态的改良巴氏染色,对不育患者精液的密度、活力及形态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为临床上男性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2448-2449

早期DIC诊断中3种血液学指标的评价及应用

摘要:目的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和D-二聚体(D-D)含量探讨各种血液学检测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特别是其早期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DI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浆中TpP、P选择素和胶体金法检测D-D的含量。同时对8例重型DIC患者血浆中3项指标进行了为期10d的动态监测。应用受试者特性曲线(ROC)对3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结果血浆中TpP、P选择素和D-D的含量在DIC组和pre-DIC组均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动态观测中,P选择素和TpP出现较早。DIC早期诊断中敏感指标依次为P选择素、TpP和D-D,而特异性指标依次为TpP、D-D和P选择素,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使其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达到91.6%和94.4%。结论 3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用于早期发现和诊断DIC,且TpP因出现较早且随着治疗的过程能同步变化,可作为一较理想的动态监测指标。
2450-2451

制膜塑料分离胶促凝管对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制膜塑料分离胶促凝管对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阳普制膜分离胶促凝管采集的血清标本进行CA125、CA153、CEA、CA199、CA72-4、AFP、CyFra21-1、NSE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以无抗凝管做对照。结果制膜分离胶促凝管与无抗凝管对比,制膜分离胶促凝管对8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普采血管正常值和异常值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95以上,说明阳普分离胶促凝管和无抗凝管具有实质等同性。结论制膜塑料分离胶促凝管对8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的影响不显著。
2452-2452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非重复)的PA,采用美国德灵MicroScan autoSCAN4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K-B纸片法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164株PA,主要来源于痰液、咽拭子和分泌物,主要发生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和神经科,其中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37株,占22.6%。IRPA与非IRPA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PA对比阿培南的耐药率高达81.1%。结论 PA耐药情况比较严重,耐药机制复杂,有多重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453-2454

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选择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常用的3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选择最合适的梅毒筛查的方法。方法采用目前临床实验室检测梅毒最常用的梅毒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3种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结果 3种试验方法阳性率中TP-ELI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PR法检测结果与TP-ELISA法和TPPA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室应合理选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将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为临床对梅毒患者的正确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在判定梅毒的临床发展、分期、痊愈及药物疗效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55-2456

54794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对前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患者中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分布范围和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现有参考范围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54794例在本院就诊患者的TBIL测定值,对数据的分布范围和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依据上述特征对现有TBIL参考范围进行评价。结果 TBIL的平均浓度为13.59μmol/L,中位数为12.60μmol/L,标准差为6.67μmol/L。患者的单侧95%上限浓度为25.00μmol/L,99%上限浓度为34.4μmol/L。随机患者群整体的总胆红素浓度呈非正态分布。结论本院就诊的患者的TBIL浓度分布与原参考范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TBIL检验结果应结合临床作综合分析和判断。
2457-2458

BC-5800型血液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

摘要:目的对BC-5800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应用评价。方法参照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血液分析仪的评价方法),对仪器的开机本底、空白计数、重复性、线性、携带污染率、以及与对照机Sysmex XE-2100的可比性与相关性、与人工镜检对比白细胞分类准确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BC-5800型血液分析仪的各项基本性能测定结果均满足仪器标准要求,与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全血细胞计数(CBC)的相关性比较,各参数相关系数r=0.9895~0.9994,分类参数与人工镜检对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各分类参数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结论 BC-5800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良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2459-2461

抗心律失常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187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187例抗心律失常药致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各种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不同程度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尤其Ic类抗心律失常药致室心律失常作用较强。结论当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40%),联合应用利尿剂及/或地高辛,和/或应用抗精神类药物,用药后QT间期离散度增加等都可出现致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2462-2463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表达及免疫学指标的分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以ECD标记的抗CD3单克隆抗体和PE-Cy5标记的CD4、CD8单克隆抗体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AS患者的CD3+ CD4+、CD3+ CD8+ T细胞百分率,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的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法,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结果 HLA-B27抗原阳性患者各项免疫指标显著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B27阴性的患者各项免疫指标也显著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B27抗原在AS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2464-2465

联合检测在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在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高发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和血红蛋白电泳(Hb电泳)联合检测在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遗传实验室检查已被基因诊断证实的30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患者和201例非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CV、红细胞脆性、Hb电泳单项检测对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9%、82.2%、82.8%及85.1%、88.6%、79.1%;MCV加Hb电泳、MCV加红细胞脆性试验,两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75.6%、84.1%。经u检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各单项检测灵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加电泳及MCV加脆性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建议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用MCV加红细胞脆性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简单、易行。有条件的医院用MCV+Hb电泳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灵敏度、准确度均高,并能对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作出诊断。
2466-2467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含量,以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mALb)分为两组:(1)糖尿病肾病组,晨尿高微量清蛋白(〉20mg/L)30例;(2)无糖尿病肾病组,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20mg/L))33例。结果晨尿高微量清蛋白组的尿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肾病微血管病变程度与HbA1c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468-2469

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弱反应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中弱反应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采集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来本院健康体检人群血清1052例,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吸光度值(A)在0.07至0.2之间判读为弱反应,对弱反应样本作双份复检,复检双孔阴性报阴性,复检双孔阳性报阳性,复检双孔一阴一阳加做确认试验,同时对全部弱反应样本进行HBV-DNA检测。结果体检人群1052例血清标本中有41例标本为弱反应,复检双孔为阴性有15例,复检双孔阳性有17例,需加做确认试验有9例,其中有5例确认试验抑制率大于50%确认为阳性,其余4例抑制率小于50%确认为阴性。复检阳性和确认试验阳性的22例标本HBV-DNA检测中有18例其拷贝数大于103copy/mL,且均在103~104copy/mL之间,其余4例拷贝数小于103copy/mL。复检阴性和确认试验阴性的19例标本HBV-DNA检测其拷贝数均小于103copy/mL。结论影响HBsAg检测因素众多,当HBsAg检测为弱反应时,应进行复查和确认试验排除内外源性干扰因素,临床实验室应重视对HBsAg检验中弱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及报告,尤其是关系到献血、征兵体检时。
2470-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