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贵阳市二级以上医院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准确性和可比性调查

摘要:目的对贵阳市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实验室间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进行调查。方法通过对20家二级以上医院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新鲜血现场检测调查、校准和结果比对,并对校准前、后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仪器的校准和质控方面存在较多有待规范之处,只有3个实验室定期使用厂家提供的配套校准物对仪器进行校准,其余实验室对仪器进行了不正确的校准或从未校准;有12个实验室室内质控的频度和项目均符合要求,其余实验室室内质控开展的频度和项目均不符合要求。用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的二级标准血细胞分析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对20个临床实验室现场调查结果进行评价:不合格实验室数由17个降至6个,合格率由71%提高到92%。校准前、后现场调查各项目的最大偏差分别为:白细胞15.17%、-7.41%,红细胞8.46%、4.99%,血红蛋白9.47%、-6.64%,红细胞比容-15.85%、-12.81%,血小板-23.87%、-18.27%,校准后各项目平均偏差及变异系数均明显减少。结论使用二级标准血细胞分析检测系统定值的新鲜血校准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通过现场调查、现场的结果比对及规范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025-1027

不同样本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的结果差异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标本检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DNA的结果差异。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240例疑似是生殖器疱疹(GH)患者的不同送栓样本的HSVⅡ-DNA进行检测。结果240例疑似GH患者共检出HSVⅡ-DNA阳性142例,总阳性率为59.17%。不同临床样本HSVⅡ-DNA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06、P〈0.01),水疱液和溃疡渗出液样本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尿道拭子、女性尿道拭子和女性宫颈拭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96、P〈0.01)。不同样本检测为阳性的HSVⅡ-DNA的拷贝数用Kruskal—Wallis法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68、P〈0.01),水疱液和溃疡渗出液阳性样本的病毒载量高于其他样本。结论对于GH患者,应充分认识到用FQ-PCR法检测HSVⅡ-DNA时其标本采取方法和标本种类的重要性,尽量采取到水疱液或皮损部位组织液和溃疡渗出液送检,以便获得较高的阳性结果。
1028-1029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压迫止血器在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2例经股动脉介入检查术后的患者,将手工压迫止血175例作为对照组,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227例作为试验组;另117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术后即刻压迫止血的61例患者作为治疗即刻组,术后2h压迫止血的56例患者作为治疗2h组。比较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介入检查术后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术后2h压迫止血组血管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即刻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可明显减少止血时间,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且在介入治疗术后2h应用可明显减少血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030-1031

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用于评价肾小管早期损伤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剞C(CYS-C)用于评估肾小管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对40例肾病患者测定尿中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分析阳性检出率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CYS-C阳性检出率为60.0%,RBP为57.5%,NAG为67.5%;CYS-C与RBP有显著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43、P〈0.01),CYS-C与NAG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89、P〉0.05)。结论尿CYS-C与RBP均是提示肾小管早期损伤有效的指标,而且CYS-C的敏感性和稳定性较RBP高,测定方法也优于RBP。
1032-1033

血浆溶血磷酯酸和D-二聚体用于诊断血管栓塞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肺动脉栓塞9例,下肢静脉栓塞26例,心肌梗死38例,脑血栓79例;同时测定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后LPA和D二聚体。结果血管栓塞各纽治疗前LPA值分别为(3.02±0.76)μmol/L、(2.71±0.84)μmol/L、(3.80±0.61)μmol/L、(3.60±1.51)μmol/L;D-二聚体各组均为阳性。对照组LPA均值为(1.84±0.67)μmol/L;D-二聚体为阴性。血管栓塞各组与对照组比较,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LPA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LPA、D-二聚体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早期的分子标注物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1034-1034

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红细胞生成素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红细胞生成素两种方法对晚期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差异。方法对45例晚期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输注悬浮红细胞治疗组(Ⅰ组)和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差异。结果在Ⅰ组和Ⅱ组患者之间,体力水平和日常活动的改善几乎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2.1 vs 5.3±2.3和7.5±2.47vs7.1±2.6,t=0.6和t=0.2,P〉0.05)。但在Ⅱ组患者,总生存质量的改善显著优于Ⅰ组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3.4vs3.1±1.6,t=2.3,P〈0.05)。结论输注悬浮红细胞和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合并贫血治疗均安全有效。
1035-1036

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20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6月至2006年6月本院共收治了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患者20例,对20例患者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3个月。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率为83.3%,按Frankel分级有1~3级改善,平均改善1.8级。结论对于脊髓前方有明显压迫物存在的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患者行前路减压融合术其截瘫恢复率高。
1037-1038

手工法、半自动和全自动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比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的差别。方法采用手工法、半自动和全自动凝血仪检测相同的血浆标本,以凝固时间(PTT)、实验标本PTT值/健康对照PTT4值(PT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手工法、半自动和全自动凝血仪PTT值逐步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R和INR值用3种方法检测其结果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法检测的P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R和I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当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参考值,以校准PTT的差异。
1039-1039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及其各组分之间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FPG)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使用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和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1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FPG的检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可被检测出HbAla、HbAlb、HbAlc、LAlc/CHb-1及血红蛋白F(HbF)等不同组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其主要成分是HbAlc,与FP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65、P〈0.005),HbAlc与糖化血红蛋白其他组分HbAla、HbAlb、LAlc/CHb-1、HbF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HbAlc及糖化血红蛋白其他各组分HbAla、HbAlb、LAlc/CHb-1、HbF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1040-1041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尿微量清蛋白及β2-MG测定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尿微量清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特点和临床价值。方法对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9例健康成人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ALB、β2-MG的联合对比检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B和β2-M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的5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血小板参数的不同变化和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改变有关,ALB、β2-MG则是早期肾损害的最敏感的指标。
1042-1042

雅安地区3613例体检人员患病情况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雅安地区机关工作人员和企业一线车间工人肥胖症、高血压及高血脂的患病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地区机关工作人员1136例和企业一线车间工人(企业管理者不列入此组)2477例的空腹血测定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并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结果机关组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平均水平和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企业一线车间工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和人们的运动、体力劳动、饮食习惯、工作性质及思想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1043-1044

1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本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及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全部切除12例(92.3%),全部切除中联合脏器切除2例(15.4%),部分切除1例(7.69%),无手术死亡。结论为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率,术前要有较详细的B超及CT检查,盲目的探查手术是不可取的。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当肿瘤侵犯包绕下腔静脉不易剥离时,可切除部分下腔静脉,必要时可用人造血管替代。
1045-1045

哮喘急性期治疗前、后血清3项指标浓度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哮喘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6、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研究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1例哮喘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4、IL—16、ET-1的浓度变化。另设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1)哮喘急性期和缓解期IL-4、IL-16、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缓解期IL-4、ET-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6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4、IL-16、ET-1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其检测有助于病情评估与治疗。同时提示,哮喘急性期缓解后气道炎性反应仍持续存在。
1046-1047

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体外耐药性监测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尿路感染用药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2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细菌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进行。结果分离率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8.9%)、粪肠球菌(10.2%)、肺炎克雷伯菌(6.9%)、铜绿假单胞菌(6.1%)、金黄色葡萄球菌(5.3%)。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在81.4%~100.0%之间;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在88.0%~100.0%之间。病原菌对以往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常用药物,如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50.0%)。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罹患尿路感染,其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病原菌耐药性较强,应及早进行预防和控制。
1048-1049

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血小板及其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拜耳ADVIA2120型)测定128例肝移植术前患者、81例肝移植术后(60d)无出血患者、13例肝移植术后有出血患者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1)肝移植术前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纽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移植术前组比较,(1)肝移植术后无出血组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PLT、MPV、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移植术后有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PLT、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相关指标的检测表明,(1)可配合临床观察肝移植术后疗效以及判断病情的变化;(2)间接反映肝移植术后PLT的恢复功能。
1050-1051

分餐进食对糖尿病患者早餐后血糖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餐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为临床护士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早餐分餐的自身交叉前、后对照研究,受试患者共查末梢血糖4d,每天于空腹、早餐后2h、早餐后4h、午餐后2h各查1次;分餐7:00时先进食2/3早餐,2h后查完血糖再进食1/3。将每例患者分餐与未分餐各时点的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分餐者早餐后2h血糖与未分餐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餐者早餐后4h、午餐后2h血糖值与未分餐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餐进食可降低糖尿病患者早餐后的血糖,对午餐前、后血糖影响不大,对糖尿病患者平稳控制血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052-1052

影响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进行分析以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各项因素。方法统计分析最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共搜索到23项相关研究,涉及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体质量指数、社会因素、费用、术者手术的熟练程度等多项因素。结论经过术前精心计划和安排,在一定的患者中进行门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1053-1054

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型耐药检测及敏感性试验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克林霉素。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克林霉素、红霉素药敏试验和克林霉素敏感性试验(D-试验)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到22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6株表皮葡萄球菌、171株溶血葡萄球菌、25株其他葡萄球菌,其对克林霉素的耐药情况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71.6%(164/229)、表皮葡萄球菌66.9%(91/229)、溶血葡萄球菌66.1%(113/J71)、其他葡萄球菌60.0%(15/25)。其中D-试验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其他葡萄球菌分别有48株、29株、17株、2株,阳性率分别是67.6%、54.7%、41.5%、40.0%;D-试验阳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有29株、19株,阳性率分别是76.3%、59.6%;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有37株、11株,阳性率分别是54.4%、35.5%。结论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率高,D-试验阳性率高,检测葡萄球菌时要常规做克林霉素的敏感性试验和D-试验。
1055-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