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社
分享到: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4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论著、临床探讨、综述、教学管理、案例分析、专家面对面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 国际刊号:1672-9455
  • 国内刊号:50-116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157
  • 创刊时间:2004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9
  • 综合影响因子:0.576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论著

Co^60γ辐照对裸鼠血像及造血微环境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供移植实验使用的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分别用3.5、5.0、6.5、8.0Gy4个Co^60γ辐照裸鼠,检测经过辐照后各组裸鼠1、3、5、7、14、21d血像变化,检测辐照后1、7、14、21d裸鼠骨髓基质CFU-F形成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辐照后1、7、14、21d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结果8.0Gy辐照剂量裸鼠死亡率100%;3.5、5.0、6.5Gy辐照剂量组裸鼠的造血损伤均能在辐照后21d之内自我恢复;6.5Gy组骨髓CFU—F于移植7(22.00±6.00)、14d(33.00±6.00)后较3.5、5.0Gy组均显著降低(P〈0.01),VCAM-1表达于7(21.67±7.45)、14(22.33±9.07)、21d(23.33±4.5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较3.5G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d(23.33±4.51)较5.0Gy组(34.00±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Gy是裸鼠造血微环境损伤实验动物模型的适宜辐照剂量。
129-13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发生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产生株,使用最低抑菌浓度法和K—B法检测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216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216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59.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药物明显耐药,并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多数耐药,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但对亚胺培南100%敏感。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其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监测。
133-134

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方法。方法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的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及副流感病毒1、2、3型。结果对195例呼吸道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标本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进行病毒原检测,结果显示本地区病毒感染率为57.94%,病毒原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副流感病毒1、3型次之,感染以冬季好发。结论该法具有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等优点,对确定临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直接荧光免疫法操作简便,费用较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135-136

天津地区UF-50尿沉渣分析仪参考值的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天津地区UF-50尿沉渣分析仪的正常参考值。方法用尿常规分析仪和尿液离心镜检两种方法筛选出正常尿液标本704份,用UF-5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的值,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参考值。结果在95%可信区间的UF-50尿沉渣分析仪的参考范围为:红细胞0~14.8个/微升,白细胞0~17.3个/微升,上皮细胞0~14.7个/微升,管型0~0.44个/微升,细菌0~2642.3个/微升。结论确定的参考范围基本可信,应用UF-50进行尿沉渣检查结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
136-137

尿红细胞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3种方法(镜检与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结果的吻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镜检法和尿干化学法及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同一尿液标本进行尿液红细胞测定。结果3种方法检出红细胞阳性率分别是: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为29.4%,尿干化学法为23.2%,镜检法为21.6%。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明显高于尿干化学法和镜检法。3种方法阳性率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方法测定尿红细胞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联合检测和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确定尿液中红细胞的有无及其来源(肾性与非肾性)。
138-139

非发酵菌的临床检出情况及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自动分析,对本院2002~2006年非发酵菌的年检出率、菌株种类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共检出细菌6320株,其中非发酵菌874株,占13.8%。2002~2006年非发酵菌年检出率分别为10.1%、11.8%、9.9%、14.8%、20.5%。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高;产碱杆菌属和恶臭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对嗜麦芽黄单胞菌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非发酵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应加强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监测,避免各种高危因素,防止非发酵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140-141

对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对临床分离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以及不同产酶模式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法国BioMerieux 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头孢菌素酶(AmpC)的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琼脂法筛选,筛选阳性菌株再经改良三维试验确证为AmpC阳性菌株。结果13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的阳性率为37.2%和8.8%,其中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的阳性率为58.3%。产ESBLs的菌株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及安曲南的耐药率均为100%,此外,AmpC阳性菌株对头孢替坦的耐药率为41.7%。二者对亚胺培南及厄它培南耐药率最低,均为0%。结论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然是产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有效抗生素。
142-144

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体外耐药监测

摘要:目的了解肠球菌的分布和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肠球菌(HLAR)的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鉴定采用API鉴定系统,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结果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检出肠球菌292株,43.1%来源于尿液标本;粪肠球菌占65.3%,屎肠球菌占30.1%,HLAR检出率占80.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HLAR和非HLAR的耐药性均不同。结论加强肠球菌的鉴定和HLAR的检测,有利于临床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
145-147

社区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支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收集门诊疑有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支原体感染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递增幅度为25.34%。其阳性患者中以解脲支原体感染为主,占72.10%;人型支原体感染较少,占1.16%;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6.74%。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型别不同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不相同。结论支原体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淋菌性尿道炎防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手段。
147-148

血脂8项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评价

摘要:目的了解胆固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血脂检测,并按照有关公式计算non-HDL-C、LDL-C、AI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AI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在脑动脉硬化时,non—HDL-C、AIP、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HDL-C、AIP、HDL-C的AUC分别为0.860、0.807和0.716。脑梗死时,non—HDL—C、AIP、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HDL-C、AIP、HDL-C、LDL-C的AUC分别为0.765、0.812、0.764和0.695。结论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AIP、TG应用价值较高;脑动脉硬化时,AIP、non-HDL-C、LDL-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脑梗死时,AIP、non—HDL-C、HDL-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149-150

新生儿基础计划免疫在预防乙型肝炎中的免疫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检测,对1431例6个月至12岁两组儿童(一组为6个月至5岁,接受新生儿乙肝疫苗基础计划免疫;一组为6~12岁)的乙肝相关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23%和51.0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至5岁儿童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2.07%,6~12岁儿童组HBsAg阳性率10.07%,HBsAg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在控制儿童HBsAg携带率方面效果显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方法。
151-151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临床研究

糖尿病肾病患者D-二聚体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D的水平。结果D-D水平在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N组和CDN组显著高于SDM组(P〈0.05),CDN组显著高于EDN组。D-D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5)。结论DN患者血浆D-D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对D-D水平的检测可能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和病情判断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152-153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用头孢西丁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用K—B法检测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力奈唑烷等抗生素的耐药结果。结果1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MRSA97株,检出率为71.3%。痰及咽拭子标本检出率最高,为62.9%(61/97),依次分别为分泌物19.6%(19/97),尿12.4%(12/97),其他5.0%(5/97)。MRSA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高达98%~100%,没有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MRSA的耐药现象严重,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MRSA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对MRSA的检测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154-155

D-二聚体和血尿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血尿酸(UA)含量的变化,探讨D-D和UA含量与CHD危险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5例不同类型CHD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中的D-D和UA水平。结果各种类型CHD患者的D-D、UA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其中D-D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32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和稳定性心绞痛组(25例),P〈0.05;UA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增高明显,而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D-D水平与CHD危险程度呈正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浆UA水平与CHD关系密切,与不稳定病变无明显相关性。将D-D和UA结合起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指导CHD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55-156

4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对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断

摘要:目的研究4种不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方法对消化不良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75例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黏膜活检标本及血清标本。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分别进行快速脲酶试验(RUT)、W—S银染色和HP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HPCagA-IgG抗体。结果RUT法显示54例HP阳性(72%);培养法21例阳性(28%);W-S银染色发现15例阳性(20%)。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HPCagA—IgG抗体发现57例阳性(76%)。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标本HP CagA—IgG抗体,可作为诊断消化不良患者HP感染的过筛试验,而培养法为诊断HP感染的金标准。
156-157

变形杆菌对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变形杆菌对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用80株已鉴定的变形杆菌对解脲支原体进行干扰试验。结果70%的变形杆菌使解脲支原体培养产生假阳性。结论变形杆菌对支原体培养的影响很大,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亚胺培南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消除变形杆菌对解脲支原体培养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158-158

11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调查及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在本院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并用最低抑菌浓度法测定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7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下呼吸道标本引起的感染占绝大部分(97/117),近7%的菌血症或颅内严重感染,有近六成患者使用过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30%的有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氯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00%。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以下呼吸道多见,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宜选用氧氟沙星、复方磺胺和氯霉素等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治疗该菌感染。
159-159

15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培养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支气管炎(下称慢支)患者肺部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并做探讨分析。方法对150例住院慢支患者进行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50例痰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98株,革兰阴性杆菌(G菌)占62.1%,革兰阳性球菌(G^+菌)占14.1%,念珠菌占15.7%;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念珠菌、大肠埃希菌等。检出的G菌及G^+菌对抗生素有较高和较广的耐药性,易形成新突变的耐药菌株。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条件致病菌的易定植和多重耐药性。
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