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省级期刊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

  • 32-1791/G4 国内刊号
  • 1674-4632 国际刊号
  • 0.0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是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与评论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科教育、教材教法、独家策划、专题研究、教师发展、热点透视、课程改革、本刊特稿、齐华视点、前沿论坛、卫东漫话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大家
我们为什么要讲故事4-11

摘要:一、讲故事,写作的一个技术活 今天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是因为此前有一件事情刺激了我。前不久我去山西太原,参加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担任评委。当时,看完学生的现场作文之后,我特别有感触,就是这些学生没有一个是讲故事的。

感受文体:聚焦文体写作共性——“表现—存在论”阅读教学之三12-17

摘要:阅读要先读文体,否则就会读错了。不读文体,缺乏文体感,如何学写?在“阅读本位”的现教材教学中,转为以培育写作素养为本位,一般在文本解读中,在文体感培养上,不应以理解作者写作个性为主要教学目标,而应以认知文体共性为主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确定教学内容、重点的主要依据。即从散文、诗歌、小说、新闻、评论等真文体共性特点出发,参考学生的写作学情,达成阅读、写作的双重聚焦,以培养写作文体感的目标来统一阅读的解读内容,确定阅读教学的重点;从作者写作个性特点中,提炼出文体共性特点,藉此培养文体感。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关注
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深度追问18-20

摘要: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最难攻克的项目,也是永远在路上的项目。朱永新先生最早提出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即整合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延展度、练习度。2008年在浙江苍南年会上,又提出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无论是六度,还是三重境界,都只是提供给我们观察课堂、理解课堂、构筑课堂的一种范式。对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深度追问,应在“六度”与“三重境界”的语境下进行。

素质教育:自然·神话·回归21-27

摘要: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最为模糊、泛化、空壳化的概念。素质教育的诞生,基于一个善良的愿望——提醒人们关注教育对学生内在素质的影响,而不是学生的考试情况。

语文核心素养与教学关键问题28-33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中之重,明确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与学段任务对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如果能够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内容和不同学生等具体学情,将语文核心素养转化为更为明确的教学关键问题,那语文核心素养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统领作用就会变得更具操作性。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论衡
诗歌的解读与教学——“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系列研究之五34-47

摘要:我国古代,习惯把不合乐的称之为“诗”,合乐的称之为“歌”。现在一般将“诗”和“歌”并称为“诗歌”或“诗”。那么,什么是诗歌呢?相关表述最早当见《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兼谈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48-52

摘要:一、从一句流行语说起 有一句流行语大家不会陌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据说在很多地方,这已经成为主管部门和家长批评学校教育、压服学校领导、整治教师、放纵学生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给未来一个“爱智慧”的儿童——一堂哲学启蒙阅读指导课的思辨与实践53-57

摘要:为了上好一堂课外阅读指导展示课,我经历了一系列和自己的思辨。而今回望磨课过程,痛并快乐,获益良多,它引发了我对学生阅读指导的新观察,更引领着我走上儿童哲学启蒙教育之路。

浅谈学生“阅读力”的培养58-64

摘要:阅读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能力。如何提升学生阅读力,值得深思。一、阅读力培养:观照“四个层次”我们的阅读教学之所以缺少深层的动力和活力,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力,根本原因在于目标偏狭、功能紊乱,集中表现为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文本至上,迷失自我,只知道照本宣科,流于“满堂灌”“满堂问”;二是无视文本,过度自我中心,陷于“任意切割、浮光掠影、自顾自说”之泥淖无法自拔。

语文教育的迷失与变异——基于数学教学视野的异位观照65-67

摘要:语文教育的迷失与变异是个由来已久的大问题,多年来,许多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都在苦苦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突破,然而,现实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因为语文教育太过复杂,以致当前语文教育研究水平还难以解决?还是问题本不复杂,只是人为地把问题复杂化了?

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文献综述68-73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细腻笔触寄志业——校长工作日志漫谈74-76

摘要: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校长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思考宏观的办学思想,中观的办学策略,更要着眼于微观的办学实际,把小事做细,追求管理的精细化。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情境
课余拾贝(续)77-88

摘要:最近,听了几次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教你学一招》的试讲,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教师引导下的质疑和评价常常围绕着内容、主题,并非表达、交际。例如,甲同学向大家介绍“可以拿绿豆去除暖壶里的水垢”,他说:“如果暖壶里结了很薄的水垢,可以拿绿豆去除。

欣赏别人,创造自我——“确定位置”教学三思89-90

摘要:关于五年级“确定位置”的教学,我仔细看过同行的教学视频,认真读过同行的教学实录。感受是:叹服!叹服!还是叹服!叹服:“行”“列”数学概念建立的巧妙;叹服:“数对”创写中对学生的激发;叹服:“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感悟。

十年磨一剑——我的整本书课程实践之旅91-95

摘要:工作的最初几年,因为对教育懵懂无知,每学期仅仅教一本语文书,度过了短暂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很快被教育教学的琐碎、应试的焦虑等各种情绪包裹,直到2005年,一本书改变了我和孩子们的世界,让我的内心回归柔软、澄澈和宁静。

历史·儿童·启迪——一本书的班级课表96-100

摘要:2016年6月,我读到了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中国历史故事集》里有122个小故事,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共1050年,书写了春秋、战国、西汉、东汉、三国五个时期的历史。身为语言学家的林汉达先生在这本书中采用了比较独特的叙事方法—一表达口语化,读着朗朗上口,听着就像是在讲故事。当时我就想,对于我的将要跨人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本值得选择的暑假读物。

父亲节,我们这样“玩”101-104

摘要: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这是一个表达爱的节日,这是一个可以充满惊喜的节日,这么重要的时刻,我们怎能错过呢?和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创意,正是我们想要的。

月亮记得——我的阅读故事105-110

摘要:一、春至清溪远我看见,在落雪的黄昏,那个小小的女孩,背着大大的书包,走出了校园。她走过小桥,走过溪边的白杨,走过落雪的小镇。高大的树站在她的身旁,自有一派天然的安稳。女孩亦是。她安静地走着,睫毛上挂着一滴晶莹的水珠,雪化了,就是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