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前沿论坛、热点对话、课题研究、教育评论、管理智慧、教师发展、学科教育、教材教法等。
  •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674-4632
  • 国内刊号:32-1791/G4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401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大家

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在知行教育基金会慈善晚宴上的演讲

摘要: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一直在大学学习和任教。我的学习经历从清华大学开始,之后到美国留学。毕业后我在美国的大学执教,后来又回到清华大学。自2006年起,我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一晃已经9年。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在过去这些年推动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中的感悟。
4-9

喜讯I目,V

摘要:2015年5月27~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基础教育期刊社主办的“全国第三届教育期刊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教育研究与评论》以2013、2014两年共全文转载128篇文章,总转载量位居全国三甲的佳绩,再获“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基础教育教学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称号。
9-9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关注

新生命教育:构筑生命的“长”“宽”“高”——在2015年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上的讲话

摘要:非常高兴来参加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活动。每次来海门参加开放周活动,都很兴奋、期待和激动。再过一段时间,新教育一年一度的年会就要在四川的金堂举行了。大家对每年的年会很期待。事实上,4月的海门开放周,我更期待。因为这次开放周,意味着年会的帷幕已经悄悄地拉开,意味着年会的预演,意味着年会的雏形在基本形成。
10-12

朝向幸福完整的生命姿态——在2015年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上的致辞

摘要:四月,是最美好的季节。四月的海门,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金花满地,充满着勃勃生机。在这样美好的季节,同样充满着勃勃生机的海门教育,迎来了全国各地参加新教育开放周的宾客们。值此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暨“新生命教育”研讨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新教育研究院,代表海门市十万多师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13-16

电影,陪伴生命成长——新生命教育电影课程叙事

摘要:2011年,东洲小学就着手开发“百部电影课程”,从课程架构到课程实施,我有幸作为课程研发团队的一员,参与了对电影课程的探索。今年,在倡导新生命教育的行动中,我们又结合学校百部电影的框架,借鉴优秀影单,建构了新生命电影课程的四大板块:观照生命——寻找生命成长的源泉,涉及自我成长、励志主题电影;唤醒生命——唤醒生命中爱的能量,涉及爱、友情、亲情、苦难主题电影;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的精彩和神奇,涉及人与自然、科普主题电影;叩问生命——探索生命中永恒的魅力,涉及战争、人性、信仰主题电影。同时,根据每一个板块涉及的内容,为每个年级建立了相应的电影资源库。以唤醒生命和叩问生命板块为例,每个年级至少推荐两部电影,教师可以适时增减认为合适的电影。
17-20

在阳光下奔跑——新生命教育强身健体运动课程叙事

摘要:体育是校园里一条舞动的彩带,运动是学校文化中一股激越的清流。海门市三厂小学创建于1928年,原是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三厂的职工子弟学校。张謇先生曾说:“没有体育就不谈教育,没有体育就不成学校。”三厂小学历经八十多年变迁,始终不变的是对体育的理解、对运动的情怀。
21-23

基地,为生命注入色彩——新生命教育社区共同体活动探究

摘要:新生命教育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核心理念,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围绕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而展开的教育。海门市海南幼儿园从“十五”至今,一直致力于“江风海韵沐幸福”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追求“让我们一起拥有幸福的今天和明天”的教育目标,这和新生命教育不谋而合。
24-29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论衡

生长教育观下的教学探索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一)素质教育不应与应试教育对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社会各种关系的系统影响下,教育界有了“要搞素质教育,不要搞应试教育”的想法,渐而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互相撕扯的壮观局面。时至今日,各种媒体上处处可见“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字眼,且多声讨应试教育坏了素质教育的大好事,至于素质教育有怎样的大好事,言者无语。
30-42

揣着问题“回家”去

摘要:在教学反思、教育创新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必定是一个“问题教师”——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让思考问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断地在解决问题和生成新的问题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创造专业成就的教师。
43-47

“神舟十号”何以成了“阿喀琉斯之踵”?——谈谈语文课程意识

摘要:阿喀琉斯,是凡人泊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入冥河,遗憾的是,他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唯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赫克托尔的弟弟帕里斯一箭射中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48-53

敲开绘本课程的“柴扉”

摘要:儿童主体得以重视、图像时代悄然到来、课程理念推崇多元,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课程理念共同形成一片温润的土壤,培育着绘本以其独特的魅力在童书界迅速风靡,并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材料逐渐走进小学校园。但相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宜性,绘本的小学课程破冰之旅虽已开启,进程却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个中原因值得探寻。
54-58

别把记忆妖魔化

摘要:我国开始于21世纪初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在两个方面极大地改变了基础教育的面貌:一是从思想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其标志是“三维目标”的提出和推行;二是从习惯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其标志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广泛应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共进行了10次课程改革,像这样从思想到行为的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59-63

“教育智库”特征下的新型学会组织建设——以南京市教育学会为例

摘要:当前,我国已进入了“智库时代”。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虽然,国家提出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从高校人手,但是,作为市级教育学会,也应该以此为契机,转变长期以来的工作思路,把这一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规模的民间教育学术团体转变为真正能够具有一定思想性、独立性的思想库,从而“健全舆论引导机制,着眼于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发挥智库阐释党的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
64-64

“自主”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摘要: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青少年,引导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斗争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在网络虚拟时代,当国际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信息传输能力和丰富的资源共享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时,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67-79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情境

自觉分析:让解题教学内涵更丰富——从一道中考试题说起

摘要:罗增儒教授在《中学数学解题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学会解题要在简单模仿、变式练习、自发领悟的基础上,再进行自觉分析。”所谓“自觉分析”,即是对解题过程进行自觉的反思,使理解进入到深层结构。这是一个通过已知学习未知,通过分析“怎样解题”而领悟“怎样学会解题”的过程。罗教授认为,“自觉分析有助于理解具体问题的深层结构,完善解法,优化过程;有助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使人对问题迅速识别、适宜表征;有助于理解数学精神,促进人的发展”。
80-87

永远的“难忘”——台湾“读者剧场”培训研习活动散记

摘要:上世纪,“读者剧场”从欧美国家传播到台湾,台湾屏东大学幼教系将这种教学形式开发成教师培训课程,并在小学教学中实施。2015年5月8日~5月22日,江苏省南京市26名教师受邀前往台湾屏东大学参加了为期15天的“读者剧场”培训研习活动。这次研习活动,于我,是一段永远的“难忘”。
88-95

工具和人文之外,更有“一个都不能少”的儿童——以李玉贵《打扫森林》一课为例反思小语课堂

摘要:2015年4月19日,在“现代与经典”小学语文观摩研讨活动南京会场,我聆听了来自宝岛台湾的李玉贵老师连上的两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打扫森林》。玉贵老师的《打扫森林》一课,具有鲜明的语文特征与教学策略:第一,把握语文学科的特性。超越了语文教学的定势,却又能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主线明晰,直奔目标;糅合内容与形式,兼顾学习内容与方法,整合施教;开始时建立学习的目的,结束时返回,追索学习的意义。
96-99

最重要的不是学问——情境主题寒假作业始末

摘要:喜欢宋代严羽先生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来赞美唐代诗歌的透彻玲珑,它隐喻了超凡脱俗、自然无碍的人生智慧与艺术。这常让我想到自己身处的学校——情境教育的发源地。一直以来,我们秉承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追求着以情感人、以境育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教育境界。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