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前沿论坛、热点对话、课题研究、教育评论、管理智慧、教师发展、学科教育、教材教法等。
  • 主管单位: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674-4632
  • 国内刊号:32-1791/G4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401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8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大家

个人叙事与微观中等师范教育史

摘要:个人叙事正在成为表述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其实是可以向许多领域推广的,比如师范教育,再细一点,中等师范教育,当个人叙事介入这一领域时,就可以形成微观中等师范教育史。也许,这一学制的专业教育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许,回顾上世纪直到新世纪初,不少人的记忆依然停留在学制、专业设置,以及它的生死存亡上,然而,当尘埃落定以后,蓦然回首,许多争论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支点,许多的设想可能确实不能适应时代的大趋势,而许多现在看来依然纠缠不清的悬案向后再推若干年,结果也就瓜熟蒂落,结论水到渠成。
4-9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关注

艺术教育“成人之美”——第14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主报告

摘要:2014年7月12-13日,第14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在美丽的古城苏州成功举行,来自全国47个新教育实验区的1600多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来自美国和澳洲的代表团也作为嘉宾参与了本次新教育共同体一年一度的盛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新艺术教育”。本期,我们特刊发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为年会所作的主题报告《艺术教育“成人之美”》,以及杨川美老师的“百首名曲”课程叙事《编织最美的音乐生活》和祝禧老师的“大眼睛”百部电影课程叙事《光影照童年艺术养灵性》。
10-37

编织最美的音乐生活——“百首名曲”课程叙事

摘要:没有人不喜欢音乐,没有人不向往音乐。成人如此,儿童更是如此。新教育人始终在努力地探寻与创造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想,在这样的生活里,音乐一定是不能缺席的,有音乐的教育生活才更幸福、更完整。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试图通过卓越的课程来创造最美的音乐生活。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我们的“百首名曲”课程。
38-43

光影照童年 艺术养灵性——“大眼睛”百部电影课程叙事

摘要:一、“大眼睛”百部电影课程的缘起 法国、意大利于1988年合拍过一部电影《天堂电影院》,影片的主人公叫多多。童年的多多喜欢看电影,看放映师艾弗多剪电影。他把那些在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多多,是在电影光影的照耀下长大的,这些胶片给成年后的多多无数人生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中一切的理解。“天堂电影院”,片名也很耐人寻味。
44-48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论衡

突出“语用”:初中语法教学大有作为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初中语法教学是大为淡化,乃至于基本消失了,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学一点语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这里,“语法”知识明确地与其他知识相并列,有着不容置疑更不容否认的地位。
49-54

三视角下的语文“真味”

摘要:2013年,《语文建设》杂志发起“真语文”大讨论,在业内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事实上,“真语文”的提法,颇令语文人尴尬,正如“有效教学”颇有“伪命题”之嫌。低效,似乎已是语文教学的历史性“顽疾”,叶圣陶1978年曾大声疾呼:“以往少慢差费的办法不能不放弃,怎样转变到多快好省必须赶紧研究。”如今呼唤“真语文”,主张“让语文回到起点:姓语名文”(王旭明),针对的不仅是“少慢差费”的陈疴,而且还有“假大空杂”的语文教学乱象。呼唤“真语文”,与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同人倡导的“本色语文”、“生态语文”、“去弊语文”一样,都有其特定的课程改革背景,根本目的在于对历经10余年的语文课改实验进行纠偏正误,而绝不是对课程改革的粗暴指责,更不可视为对新课改理念的简单否定。本文拟从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师生角色定位、课堂教学行为这三个视角,来审视新课改视野下的语文“真味”。
55-62

课堂,需要想象力与思考力——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为例

摘要:2011年10月,我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一所学校借班执教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该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2)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感受数对方法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不是我自己带的班级上、但要体现我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实验上的想法与做法的一节课。课前,我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研究学习”材料(如图1)。
63-70

小学语文“情意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2008年,我提出了“情意课堂”的教学主张。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小学语文“情意课堂”的理性架构和实施路径,试图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解与建设。 一、“情意课堂”产生的背景 (一)基于对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展示生命活力、获得成长意义的丰富而又复杂的过程。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两种偏颇:一种是漠视汉语特点,弱化语文灵性。课堂教学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上,含义解释、要点归纳、机械练习、语料记忆等做法不胜枚举。
75-79

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新教育实验的最高境界

摘要:新教育实验研究提出,理想课堂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这一句话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不同的行动项目中,应该衍化出更多的表达,但其根本的理念始终是“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
80-82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情境

跟着课本游绍兴——记一次文化之旅

摘要:语文学习,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应试背景下的学生,只能透过窗户怅望天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失去翱翔的自由与高远的视野了。 我曾多次对学生表示,将会利用假期带着他们进行“文化之旅”。随着暑假的临近,每天眼看着学生沉浸在书山题海中不能自拔,这一想法越发在我的头脑中持续发酵,终于排上了议事日程。
83-86

儿童剧:收获成长的力量

摘要:我们海门市的儿童剧实践始于2009年,至今已有5年。从一开始,这项教育活动就像强磁石一样吸引了海门教育人的目光,成为大家倾力研发的校本课程之一。因为,通过儿童剧,我们想让江海大地的孩子们获得一种成长的力量。
87-90

绘本:童年的温暖陪伴——激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循环圈”

摘要:童年,是生命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阶段。一个安全、美好,如母亲子宫般的成长环境,是给儿童健康、幸福一生的最好礼物。 绘本是当下最受青睐的儿童文学作品形式之一,近年来在童书界迅速风靡,受到教师、家长和孩子等多方群体的共同喜爱。它那明朗的构图、明亮的色彩、简单的文字,封面、扉页、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
91-95

让数位“显形”——《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或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学谈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除了要领悟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编写意图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并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来确定教学方法。而在实际教学时,按照以上步骤去做了,却还是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96-99

从“百”到“千”,能水到渠成吗?——《认识千以内的数》课例解读

摘要:追问:“千以内的数”学什么? 《认识千以内的数》安排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在学习之前,学生经历了“认识20以内的数”、“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学习过程,因此,很多教师认为,随着数序的扩展以及认数经验的积累,千以内数的认识完全可以藉由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迁移而水到渠成,由此而忽视了对其内隐结构的挖掘。那么,《认识千以内的数》一课,学生的已有经验到底能达到何处?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我先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一次小调查,内容如图1。
100-104

赶上集体这班车——一个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和时间观念的个案记录

摘要:文明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切实体验文明的力量,真实地参与到创造文明的活动之中,我们在日常的教育之外,还充分发挥家庭的力量,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之下到社区做一回“文明小使者”,向市民宣传文明知识;或种植一棵小树,与家长一起制订一份“家庭文明公约”,亲子共学一首文明歌曲……
105-107
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视野

群星璀灿的当代短篇小说作家

摘要:一 如果说一个作家就是一颗星星,那么一个个的杰出作家以及围绕他们的追随者就成了一团团星座,而众多的星座又构成了交相辉映、灿烂壮观的文学星河。中国不是自古就有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作家是文曲星下凡的传说吗?在浩瀚的文学星河中,有60年历史的当代文学是最近的文学星系,而每一星座中最亮的那颗星,往往是短篇小说作家之星。
108-114

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

摘要:一 不久以前,我们去看一位从美国回上海探亲的朋友。这位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20年前赴美国留学.他谈到,多年以来在美国生活,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无论属于哪一个阶层,似乎都非常重视物质生活方面的追求。他们平时谈话的内容不外乎是房子、汽车,在世俗生活的享受方面似乎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不像西方人在人生追求方面那么多元化。在西方,确实有不少人只关心自己的物质生活,但也确实有为数不少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
115-121

一个典范,一种境界——读李庾南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

摘要:著名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李庾南从教近60年,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矢志不渝,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至今仍坚守在课堂教学和实验研究第一线。她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一书于2013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丰富,全面回顾与梳理了作者数十年的教学和理论探究历程,系统阐述了“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的核心理念、基本原理与操作要义,并收录了呈现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精彩课型和案例。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