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家论坛、理论研究、学术争鸣、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经验推荐、动态信息等。
  • 主管单位:贵州大学
  • 主办单位:贵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615
  • 国内刊号:52-5031/G4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80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46
  • 综合影响因子:0.16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名家论坛

学校文化建设与校长文化修炼

摘要:文化作用于教育,首先是对学校文化组织形态合理性的探究,其次是对校长文化表达特色内涵思想的研究。前者的探究,是对特色内涵表达价值取向的追问;后者的研究,是对学校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学思想的追求。文化既影响学校发展又规定人的精神风貌。研究学校文化的形态和校长文化的价值,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理念思想的导向作用和内涵思想内在的道德责任。
1-7

教育在生活中--基于个体成长的叙事研究

摘要:本文以社会科学研究的叙事研究方法,以个人成长中的教育为个案,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劳动即教育、痴迷自学读书几个方面白描式地再现了个人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育不只是在学校教室里关起门来进行的封闭的读书学习活动,更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对个体成长而言,父母的潜化、生活的磨炼也许并不比学校的影响小,很可能还要更大和更持久。
8-13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理论探索

文化哲学视域下大学精神重构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大学精神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去定位、反思、规范,使大学精神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自为的内在力量和独立的精神主体。大学精神要不断向前发展,必须因革互补,从中西古今不同的教育文化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大学精神发展的最终境界应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中国古人的精神追求,亦应成为当代大学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14-18

邓小平国防教育思想的特征与时代价值

摘要:邓小平国防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防教育的总论。它体现了系统特征和经验、矛盾性,是对国防教育思想的学习和发展,对未来全民国防教育体系建设、国防教育育人功能发挥和国防教育学科建立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19-22

政治儒学:“百家言”抑或“王官学”

摘要:在港台新儒家所提出的“儒家三期说”背景下,李泽厚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儒家发展四期说”。蒋庆继承了李泽厚对于汉代儒学的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复兴“春秋公羊学”,一方面批评宋明理学与港台新儒家的“心性儒学”传统,另一方面批判当代自由民主制度,提出“政治儒学”的主张。本文通过分析蒋庆由“公羊学”向“政治儒学”的思想脉络,分析“政治儒学”内涵的“百家言”向“王官学”的转化困境。
23-27

地方高校推行目标管理的发展新趋势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目标管理呈现出五大新变化:由统一式目标管理向分类目标管理转变,由年度目标管理向年度目标与任期目标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转变,由常规目标管理向重点目标管理转变,由强制性目标管理向诱导性目标管理转变,由以院系为主的目标管理向职能部门与院系目标任务捆绑相结合的目标管理转变。
28-31

从传教士在华外语教学活动看当下高校外语教学改革

摘要:传教士在华开展的外语教学活动长达120余年。他们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对我国的外语教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些外语教学的先声尝试对当下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亦有启示与借鉴作用。这些启示可以归纳为五点:一是教学目的应因势利导,多元并存;二是教学内容应固本拓域,人文引领;三是教学方法应多彩纷呈,为我所用;四是教材运用应整合资源,凸显校本;五是教师教育应内外兼行,系统发展。
32-35

社区网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网络时代背景下,社区教育必须要跟上时代,推崇社区网络教育。社区的网络环境、服务是应用于社区教育的重要条件。社区教育需要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平台要有丰富的电子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和良好的学习支持等。开展社区网络学习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如克服社区用户的心理弱势、加强思想交往、跨越知识鸿沟、增强文化情操、实现思想意识的再社会化等等。推广社区网络教育时,要对一些不良因素进行规避,在社区推广网络化运用时,有几个要点值得思考:网络教育的开放与社区教育的区域性问题;网络学习的自主性与社区教育的社会性的协调;网络学习的目的性与技术性的协调;网络教育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核心问题。
36-40

基于就业能力视角的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创新创业能力属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范畴,就业能力日益成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的核心要素。文章以就业能力为视角,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分析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现状,发现该类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求,导致其就业能力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劳动就业市场要求,进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能力培养机制创新视角提出适合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些可行性建议,从而达到就业能力提升的目的。
41-46

理工类高校思政理论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路径探析

摘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05方案”公布实施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当前,理工类高校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主要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探索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合力、优化学校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自身的任务素养。
47-49

译者主体性的翻译自我评估

摘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有关翻译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翻译界关注的热点。而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也成为了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起点。同时,随着翻译能力的发展,作为连接翻译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纽带,即翻译质量评估也成为了当代翻译界研究的热点。然而,在对翻译能力及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过程中,却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其在翻译过程中的自我评估进行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能力及翻译质量评估进行研究后,旨在以其为基础构建一种翻译自我评估模式,从而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50-54

趋向积极: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认同与自我发展

摘要:积极是一种情感,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职业生命中,高校教师应运用合理的策略去追求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获得幸福,用积极的眼光认识教师职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教育过程,通过积极的行为创造幸福生活,享受教师职业生活内含的快乐、幸福和尊严。
55-58

智慧学科馆员: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的构建者

摘要:大学图书馆培养学科馆员是服务师生的需要,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科馆员有其特有的职责和知识结构要求,学科馆员制度有其特有的服务模式与特征,智慧学科馆员是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模式的构建者。而当今读者需求的增加、网络资源的丰富与庞杂、信息媒介的种类繁多与分散,以及信息障碍的大量存在,都为学科馆员的建设和培养提供了机会。
59-62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教学教改天地

部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成功理路--杨社平论著《课改分形论》评述

摘要:广西民族大学部级精品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建设的成功秘诀在于合理地借鉴和运用了数学分形理论。分形理论将课程改革从边缘推向前沿,并赋予该精品课程内容本土化、教学模式生活化和育人目标现代化的独特品质。《课改分形论》所呈现的理路丰富了课程建设的空间,为课程创新提供了充分想象。
63-67

执着的教改情怀跨学科的分析叙事--《课改分形论》一书给予的启示

摘要:如何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及培养相关的理论素养、提升其国民素质,历来是民族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为此,“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便成为我国民族高校独有的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特点。通过对《课改分形论———跨学科参与一门部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边缘心语》一书的研读,本文认为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跨学科的教学思路与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教学改革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发挥教学团队的集合优势具有独到的作用。
68-72

创新高峰体验课程教学范式的路径探讨

摘要:设置高峰体验课程是高校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措施。当前高校在开设高峰体验课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师在高峰体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内涵不清楚,缺少教学团队,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传统,缺乏评估体系等问题。从清晰认识高峰体验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团队,整合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建立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是实现高峰体验课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从而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
73-76

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的比较研究--兼论专业英语教学的误区

摘要: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之争,由来已久。人们一直在讨论,一个是专业英语该怎么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孰轻孰重的问题。关于前者,直到今天仍没有定论,而于教学方法的探讨一直是众说纷纭,各持其理,也有的走入误区。文章通过对两种英语教学取向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英语教学的走向将是专业英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融合。
77-80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硕博论坛

我国文化变迁与教育关系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

摘要: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关系作为文化与教育动态联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学者对于文化变迁与教育关系问题的探讨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与系统化、多样化发展两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变迁与教育的一般关系、文化变迁与课程等具体教育因素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乡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等,相关研究在取得进展的同时,尚存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结合不够,经验研究的对象选取不够广泛,对文化变迁与家庭教育、文化变迁与学生缺乏应有研究等问题。为此,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需在拓展研究对象、主题的同时,注重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结合。
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