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家论坛、理论研究、学术争鸣、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经验推荐、动态信息等。
  • 主管单位:贵州大学
  • 主办单位:贵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615
  • 国内刊号:52-5031/G4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80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46
  • 综合影响因子:0.165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教育文化论坛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名家论坛

教育的那些哲学场景

摘要:教育使人的两只脚稳稳站在地上,哲学使人的灵魂飞到天上,人才不会沉沦。教育与哲学同源,最终都导向生活,苏格拉底说“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1],也就是说,哲学是为了善好的生活。人人都会生活,不需要别人教育也能生活,但生活的境界却是要教育才能达到气质,个人可以独自在云端上享受哲学沉思,教育却是人群的生活方式。教育的本原是场景,但没有哲学,场景移动不了人与生活,人与生活都会失去生命力。
1-6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理论探索

论先秦儒道两家的现代转型

摘要:在现代伦理政治的基本话语体系中,正义概念成为首出概念,它以“理性”为基础,以“自由”和“平等”为两翼。先秦儒家思想本质上是仁型的,与“理性”“平等”“自由”三个理念都是相悖的,现代转型十分困难。先秦道家思想本质上是智型的,与“理性”“平等”“自由”三个理念存在着相通契的可能,更容易实现现代转型。而在先秦道家思想内部。黄老道家与这三个现念相通契的可能性最大,因而实现现代转型最容易。
7-12

论中国文化类型中双文化及多文化个体的跨文化心理适应

摘要:当代社会心理学中的双文化个体、多文化个体概念是基于国家跨文化心理学、民族跨文化心理学、洲际跨文化心理学的比较而言。就中国国内文化类型而言,有区域跨文化、城乡跨文化、阶层跨文化、行业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特别是城市中的阶层、行业、区域文化更加多样化,双文化个体、多文化个体的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往往是引发社会心理矛盾的文化心理根源。建设心理健康文明的城市和和谐社会,必须采取对策,化解双文化、多文化个体的心理矛盾,以促进跨文化心理的适应。
13-16

教育外交的新模式——“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经验解读

摘要:中国与东盟自从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交往不断加深,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多领域的全面合作稳步推进。在国家层面的官方外交为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指明方向之后,民间外交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作为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促进交往的规模最大的盛会,已逐渐摸索出一条服务我国“大外交战略”的教育外交之路,在深化双方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国际型人才,树立良好对外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创造了教育外交的新品牌。认真分析“交流周”的教育外交经验,对推进我国民间外交模式的创新和教育事业的国际化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7-22

论廖世承的中学教学改革思想

摘要:廖世承是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的创始人,著名的湖湘教育心理学家,中等教育专家。他对中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独特的中学教学改革思想,涉及中学教学的反思;教学本质的新探索:“刺激、指导、支配或鼓励学习的一种历程”;教学目标改革:对“强身”、“力学”、“敦品”的科学阐释;课程教材的改革:公民训练与实用知识并重、注重课程的“学习结果”、课程个性化、教材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行启发式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自动性和培养创造性;教学评价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23-28

政治与文化的交融:梁启超的编辑出版发行思想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发行家,他为了编辑出版发行事业可谓呕心沥血。他敢破敢立,实现了以新文化的感召力去启蒙民众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在他创办的《新民丛报》上,使他所倡导的“新民体”的运用成为现实,体现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确立的编辑出版发行原则及思想,催生了近代中国出版事业的明智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不愧为出版发行界的先驱者之一。21世纪的今天,再学习梁启超的编辑出版发行思想,对促进我国新常态下文化发行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迪意义。
29-32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几点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教育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向意义和指导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实际,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特点,遵从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教育共同体内各要素的功效,促进要素之间平衡运作,使各个要素各得其所,形成有机体;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机制,发挥教育合力和综合优势,形成一股责任分担而又融合的强大合力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动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整体效果。
33-37

武陵山片区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发展及意义探讨

摘要:武陵山片区位处湘、鄂、黔、渝毗连地带,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区域内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滞后。本文在分析其滞后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片区内高职院校进行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方向及其教学意义,对于推进我国同类地域性特色高职院校信息安全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38-43

“985”工程大学人文通识课程类型、教法及效果探析——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为例

摘要:通过调研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和教学情况,认为人文通识课程可分为原理讲授型、知识普及型和联系现实型,三种类型并各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其中,联系现实型课程主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紧密关联学生现实需求,教学效果最佳;原理讲授型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解方式,间以互动提问,教学效果次之;知识普及型课程以课堂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较少,难以吸引学生足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明显。人文通识课程体系中知识普及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大,建议削减,同时适当增加联系现实型课程比例。
44-47

示范与辐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管理组织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在高校权力体系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进一步发挥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基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目前基地身份定位模糊,亟待进一步加强理论研讨,开展交流合作,以全面提升育人功能和明确其定位。
48-51

康复机构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某市康复机构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况,以康复机构的幼儿教师为研究组(又称“特殊幼教”),普通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为对照组(又称“普通幼教”),对该市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特殊幼教的工作满意度全面低于普通幼教,且在工作本身、工作收入、进修与升迁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特殊幼教的工作满意度和人口学的诸多因素,如年龄、教龄和学历等密切相关。
52-56

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以安徽皖西学院为例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活动普遍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形式单一、选题和研究路径固化、缺乏个性化指导关注等方面。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多年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管理工作的经验,思考并提出加强专业分类实践指导、细化专业分类、创新毕业设计(论文)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解决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旨在引导实践教学管理工作更高质量、高效率的展开。
57-60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贵州大学民族学为例

摘要:本文开篇从学科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三方面论述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必要性,通过对贵州大学民族学跨学科生源的分析,提出应对跨学科录取的研究生优势予以重视,最后结合贵州大学民族学的实践经验就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61-65

论当代大学生性别气质变化趋向——基于某高校的调查分析

摘要:对当代男女性别气质趋于中性化的趋势,我们应理性观之。其实任何性别气质都只不过是社会和文化建构的结果。因此,当代大学生性别气质的中性化是他(她)作为社会人存在的一种正常现象。只要整个社会对性别气质中性化加以重视,并正确引导,它将是通向兼具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双性化”的必经阶段,也恰恰证明男女平等更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66-72

当前社会对自闭症儿童认知的调查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摘要: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基于贵阳市内的社会大众,进行了自闭症儿童认知的随机抽样实地调查,对特殊教师及自闭症家长进行了深度访谈。试图在对当今社会对自闭症儿童认知调查的基础上,去分析当今社会普遍对自闭症儿童缺乏认知存在的不足及原因,从而探索出解决途径及措施;通过以贵阳市市民对自闭症儿童认知的研究,以适当弥补关于此方面理论研究的空白。
73-78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教学教改天地

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模式

摘要:本文研究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模式,阐述了选修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并对课程设置模式作了初步的解释。研究表明开设选修课可以丰富课程设置,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择业竞争力。
79-81

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优化的具体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课堂是基础教育课改实施的重要场域。为解决目前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依据生态系统的研究视角,以课堂教学机会、教学管理及教学行为的具体实施策略的协同为关键点,构筑师生共同经历的“理想课堂”,力求把提升高中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落至实处。
82-84

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软件课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就业,面对高速发展及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太多的家长和学生更倾向于选择一个能够快速就业并获得回报的专业去学习。以就业为导向,实践为手段的应用型高校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出其符合岗位需求的特征,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了相对较多的软件课程内容,意味着艺术设计专业的软件教学是不可避免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随着软件课程的开设,各种软件教程及书籍比比皆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为专业教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