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Tribune of Education Culture

  • 52-5031/G4 国内刊号
  • 1674-7615 国际刊号
  • 0.4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文化论坛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文化论坛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与学术、高等教育、教育史论、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扶贫、职业教育、编辑与出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_“学科与专业”专题、教育史论_“欧美教育”专题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名家论坛
体悟不同“层级”教育纲要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1-6

摘要:《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设定了我国教育发展方向与目标,体现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意志。而贯彻《纲要》精神和落实《纲要》思想,就必然成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本区域体现教育规律、表达内涵特色、汇聚思想体系的大系统集合体。文章通过对国家《纲要》出台后部分省、市制定的《纲要》的分析、比较,尤其是对省、市两级《纲要》的价值理性反思,认为国家、省、市“三层级”的教育纲要应有各自不同的立足点,应该体现各自的价值追求和使命职责。只有存在不同立足点与价值追求的《纲要》及其《纲要》的实施,才能够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崇德瀹智、弥新尚美的指导价值,才能为大国崛起做文化育人、扬弃旧义和建立新知的思想准备。

教师尚德能力修养6-6

摘要:大事难事看担当,这是师德道义责任的意识,它体现了职业道德尚美挚爱的能力,这其中,道义责任是表达公正高尚的第一法,由此涵养忠诚理想的精神;

“五四”历史的功过及反思7-9

摘要:“五四”完成了反帝和提倡科学的历史使命,但是还有一个使命没完成,就是民主的使命。要继承“五四”,就要反思历史的功过,必须有一个纠过的任务,即把打倒孔夫子、全盘反传统这个偏纠正过来,应该把最根本的“仁”道树立起来,才可重塑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理论探索
论的道德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10-13

摘要: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典范,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道德教育观;阐明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构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探索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党团联动建设保障条件及在高校的育人作用14-17

摘要:党团联动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和团建工作的积极尝试,本文基于党团联动建设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了党团联动建设的环境保障条件、信息保障条件、制度保障条件、人员组织保障条件和资金保障条件等在高校的育人作用。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论略18-23

摘要:文化全球化时代,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网络安全的需要;养成文化自觉的需要;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需要。当下,高校文化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遭遇挑战;西方宗教蔓延的威胁;“消费主义”文化的挑战;传统价值观遭到侵蚀;信息传播网络化的威胁。面对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文化安全建设:加强文化安全意识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打造网络文化安全平台;增强高校文化软实力;构筑文化安全的预警与防范机制。

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24-28

摘要:高校突发事件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其解决之道更是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有思想预测、鼓舞士气、矛盾化解和心理调适功能。根据一般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建立事发前的危机预警机制、事发时的应急处置机制和事发后的舆论引导机制。

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基于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分析29-32

摘要:追求教育公平是教育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近几年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教育公平,提出了众多教育公平的见解及实现教育公平的诸多途径。本文通过对07年教育部实施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分析,针对政策中体现的有关教育公平问题,试图提出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以期对我国师范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信息不对称视野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及出路33-35

摘要:信息不对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有诸多表现,因事前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事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是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对这些表现和原因进行浅析并指出走出困境的可能路径。

和谐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探析36-38

摘要: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本文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现阶段教育机会平等所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

和谐共进——贵州高校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途径39-42

摘要:自2004年以来,高校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一方面,高校辅导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并逐渐吸引诸多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另一方面,一部分在岗的辅导员缺乏职业规划已严重影响了整个队伍的稳定和发展,许多高校面临的不是“选人”的问题,而是如何“留住人”和“留住高水平的人”的现实难题。因此,很有必要去探索、发掘可行的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途径。

贵州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43-47

摘要:随着地球生态系统的日益恶化,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考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意识直接关系到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关系着我们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基于对贵州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生态意识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我国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学习观念调查——以海南民族地区为例48-51

摘要:以海南民族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中学生对学习、成绩、考试和环境的态度和看法,认为素质教育和多元化评价方式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德的指南针》的教育内涵述评52-55

摘要:美国畅销书作家威廉·贝内特写了大量有关青少年道德修养的书籍。《道德的指南针-引领人生旅程的故事》是贝内特的其中一部鼓舞人心的力作,一部励志宝典,于1995年出版,以后多次再版。内贝特从文学、史书、民间故事中收录了数百篇讲述美德和家庭价值的故事、诗歌和散文,用浅显质朴的语言向人们讲述好与坏、真与伪、善与恶的故事,目的在于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同情心、友爱心、爱国心、责任感等良好道德品质,在人生的旅程中不迷失道德的方向。

地域文化视阈中的民间文化心理和民间价值取向——白族作家赵敏文学创作的心理探析56-60

摘要:白族青年学者、作家赵敏以其对生命体验和感悟,用文学创作展现着对人性真情的赞美和对社会、人生的历史与现实,历史性和现代性的思考,以理性的思维和哲理的阐述,印证其创作的民间化价值取向,透显所蕴含的山地白族民间的文化心理。

李端棻与《请推广学校折》61-64

摘要:维新官僚的代表人物李端菜在1896年6月12日上《请推广学校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以建立新式学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本文根据《请推广学校折》一经五纬的具体内容,论述《请推广学校折》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学术争鸣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65-71

摘要: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众化进程以来,德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即1969—1997年以民主化和大众化为核心、1998—2006年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核心、2007年以来以地方化为核心的改革。这些改革给中国较大的启示:第一,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法;第二,使政府真正回归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地位;第三,始终将扩大高校自主权置于核心地位,不断对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第四,允许人才自由合理地流动,并对在岗教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第五,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第六,加强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监管和支持;第七,使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教育的异化72-76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间不仅直指中国高等教育弊端,更是关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标政治化,使教育背离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属性;情感的沙漠化使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教育正走上“唯理性主义”的歧路,成为追名逐利的手段;视角的世俗化使教育全身心地浸泡在世俗的浑水中,丧失了其应有的崇高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