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 省级期刊

Tribune of Education Culture

  • 52-5031/G4 国内刊号
  • 1674-7615 国际刊号
  • 0.46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文化论坛是贵州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大学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文化论坛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理论与学术、高等教育、教育史论、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扶贫、职业教育、编辑与出版、基础教育、高等教育_“学科与专业”专题、教育史论_“欧美教育”专题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名家论坛
良知学与教育——中国教育需要一场革命1-8

摘要:中国教育要获得质的提升需要完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人的哲学、生命的哲学。人的身心是一个整体,心灵则是生命之体,身体则为生命之用,身心畅通是生命机体活跃充沛的条件,自孔子"六艺"到阳明"良知学"都以此为本。依照心灵大体的观念,当下及未来之教育必须着眼于具有平民人格的"精神贵族"即儒家之"大人"或"大丈夫",如儿童教育则重在心灵开放、气机通达,使之身心舒畅,进而步步提升前进。教育理念上必须"由器入道",方法上要以生命的养成为鹄的,才能造就健康、向上、奋进的社会栋梁。

道德教育的形而上——道统、道德、教育之精神哲学9-15

摘要:道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道德精神,也是教育的形而上,它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传统道统在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近代以来的道统则在于社会演义。道统从过去"人适应社会"、"人则天"的典范演义为近代以来"社会改造人"、"人改造社会"、"天则人"的典范。古代传统的仁义道德精神和西方的民主观念成为道统的内涵,也是教育的规定性,"人民"是近代以来积淀出来的道统,教育在根本上是人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道德。近代以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改造的关系,这个改造是教育实践,本质是启蒙与救亡运动,知识分子的民众情怀则是其根本道德精神。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理论探索
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规律初探16-21

摘要: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最鲜明的主题,科学发展是党中央的新部署和全国人民的新期待,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则成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价值新取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任务。高校科学发展有各领域科学发展的共性,也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高校科学发展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体现高校特点,遵循规律。在高校科学发展中,领导班子建设要遵循的规律是政治家和教育家相统一律。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探析22-26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实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命力,也是其目的和归宿。因此,必须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结合高校学生的规律和特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深入思考和探索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中国城乡文化个体的跨文化适应及应对方式解析27-32

摘要:中国城乡跨文化的文化适应及应对方式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建设、城乡和谐稳定的问题。文中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中国城乡跨文化与文化适应问题,介绍了国外跨文化适应与应对方式的一些理论,并结合中国具体文化特征,提出了中国城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源和应对方式。

从“思想独立 学术自由”去思索中国的大学精神33-37

摘要:"思想独立,学术自由",是大学理想、信念和价值准则的根本体现,是大学的办学灵魂。它彰显的是大学的文化特色和传统,蕴含着深邃的办学内涵。缺失"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精神的大学,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更不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客观地审视中国大学的现实,认为创建"思想独立,学术自由"之精神,对于中国大学的未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现意义。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教育公平——从推进农村小学生阅读说起38-40

摘要:我国小学图书建设资源的分配一直是城镇偏向的,这造成了农村小学的图书建设情况远远滞后于城镇,在这方面的教育不公平客观存在。由于对于很多农村小学生而言,利用本校图书资源可能是他们接触课外图书的唯一途径,因此农村小学图书建设相对落后就会造成明显的即期影响——使得农村小学生只能获得有限的机会来接触课外图书,无法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而且,农村小学图书建设相对落后,还可能会对农村小学生产生更为关键的长期或间接影响:降低了未来的阅读兴趣;影响了未来的智力发展;影响了未来的竞争能力。有鉴于此,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小学生阅读活动的良性展开,刻不容缓。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乡土教育——来自贵州省8县31所学校的实证调查41-48

摘要:全文通过对贵州省8县(市、区)31所学校的调查表明,由于受"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教育水平差异的制约,乡土教育中老师、学生、家长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且女性在乡土教育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女教师在乡土教育中享有更少的话语权,教授乡土知识的幸福感也大大低于男性;女家长在获取、接收、传播乡土知识、传承乡土文化等方面显得比较被动,处于劣势;虽然女学生学习乡土知识的积极性更高,但背后却隐含着成长与就业中的不平等。因此,笔者建议,应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融入乡土教育政策中;破除观念,让女性在乡土教育政策宣传中拥有平等的知情权与传播权;提高女性的文化素质,唤醒女性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提升女性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神话的人文关怀49-53

摘要: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人似乎有找寻意义的倾向。伴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神话成了人类最早用来表达自身的手段之一。现在神话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在某些人看来已经死亡。在对人性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后发现,社会发展和教育也许可以让我们摆脱人生的悲剧和虚无,但是人生有两个主题是无法轻而易举被关怀的,一是痛苦;二是死亡。或许只有在神话乃至宗教、科幻、网络、游戏甚至个人的想象中,痛苦和死亡才可能消失。在寻求深层人文关怀的道路上,只有正视人类强大和理性的局限,我们迈出的脚步,才能走得更远。

传统文化中的人格塑造问题探讨——以中国人物传记阅读为例54-57

摘要:中国历史人物传记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材料,可以作为塑造读者人格的重要资源。历史人物作为人格概念的具体化、人格教育的形象化,奠定了基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人格塑造的逻辑起点。基于传记阅读的人格塑造,其基本内容包括:我与我的关系建设、我与他的关系处理、我与生活的关系重建三个基本的维度。在具体技术上,服务于人格陶冶的历史人物传记阅读需要:唤起学生完善人格的需要、让学生成为文本阅读主体、提供正反结合的多面型材料、将人物传记阅读纳入选修课程。同时,需要处理好故事与感情、人物与背景、过去与现在、主观与客观等诸多关系。

侗族的游艺民俗及其教育功能研究58-62

摘要:侗族的游艺民俗是在当地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传承的,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侗族的生活中,各种游艺活动不但起到了娱乐身心的作用,而且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发挥了教育作用。

作为朝阳产业的“事件管理”(Event Management)行业及其教育——以澳洲昆士兰大学国际事件管理专业为例63-67

摘要:本文对"事件管理"这项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以作者在澳洲昆士兰大学该专业就读的经历为例,为在全球事件管理行业及其教学科研进程中目前尚处落后地位的中国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学术争鸣
佛教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68-71

摘要:佛教中国化最成功的宗派——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而由盛转衰的事实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发展方式不是解释学的而是实践的;佛教中国化进程中诸宗争鸣推动佛教发展的事实启示我们,在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应形成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派别,使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活力在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和民间精英中同时激发;禅宗创立者慧能宣扬"佛性即无南北"并尊称听众为"善知识"的事实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歌颂大众、发动大众并尊重大众的首创精神;佛教普度众生的多重法门启示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对人的精神关怀建立在现实的社会制度关怀和物质生活关怀的基础之上。

过去和现在:屯堡文化的价值和研究方法72-77

摘要: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屯堡文化是连接地域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而作为历史与传统的承载者,屯堡文化具有建构与重塑的能力,屯堡文化的价值因此凸显。尊重它、面对它、研究它就被赋予了一定的急迫性和时效性。

何谓“自由”教育——马克范多伦(Mark Van Doren)的人文教育理念简论78-82

摘要:"Liberal Education"一词的意义在西方教育界早已有定论,一般较为人熟知的中文翻译是"人文教育"。美国上世纪30年代,大学教育弥漫"实用"之风,此时保守的学者有感当代教育重专业技能而轻人文课程的危机,乃重新诠释"人文教育"的内涵,并致力于人文课程的设计。这些学者中,上世纪40年代曾获得普利策诗人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马克范多伦教授,结合诗人感性的笔触与自己投身教育的经验,写成著名的《人文教育》一书,他极力主张教育不只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更应进一步提供如何精炼人性的必要途径。他这种与当时宣称沿袭"进步主义"而号称自由派学者的对立思维,使他成为美国人文教育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他的教育理念,并阐述西方人文教育的本质与传统。

教育文化论坛杂志数学教改天地
古代文论教学的复眼透视观发微83-86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古代文论教学的复眼透视观,不单表现在古代文论资料的梳理上,更体现为教学理念的更新。复眼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生态和思维方式,有利于盘活古代文论命题的现代生机,最大限度地贴近了传统文论的本真生态,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从而展现一个有意义的古代文论的教学新天地。

词汇衔接与文学语篇的等效翻译87-89

摘要:词汇衔接体现了语篇内各相关词项之间的语义联系,对语篇的连贯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中表现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本文通过具体文学语篇个案分析,比较了词汇衔接在英汉语篇建构、尤其是语篇连贯的异同,认为在英汉文学语篇翻译中词汇衔接的转换有助于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语篇等效翻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三草酸合铁(Ⅲ) 酸钾制备的实验改进90-92

摘要:本文对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实验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剩余H2O2去除时间、酸溶温度、结晶方式得到了结晶粒度较大、晶型均匀、色泽鲜艳的翠绿色菱形晶体,并且产品的产率可达65%。这一实验的改进,有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增进学生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