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Exploration

  • 23-1134/G4 国内刊号
  • 1002-0845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探索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探索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德育研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理论探讨、教师发展、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广告

教育探索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探索杂志理论探讨
教育哲学与教育学的划界1-4

摘要:百年来,教育哲学的发展是在与教育学的纠缠中踯躅前行的,二者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甚至有所重合。究其原因,这主要是由教育哲学出身的牵强和学科地位的尴尬所导致的。教育哲学要独立发展,必须与教育学划清界限。而以可能和可行两个维度对教育哲学和教育学进行划界,能够厘清二者之间的领域范围。教育哲学是探讨教育何以可能的学问,教育学是探讨教育何以可行的学问。只有把教育哲学的可能和教育学的可行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双向互动、共赢发展。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机理与策略5-11

摘要:信息技术在物理层、传输层、应用层、目的层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致力于教育现代化特征的多维显现,应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提高教育精准扶贫成效,切实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信息公开化,搭建相关人“问教”平台,重构学习空间,促进教育民主化;扩大未来图书馆建设规模,打造各种虚实结合的学习型组织,拓宽“学分银行”的适用对象与领域,促进终身教育;大力发展学习分析技术,借助信息技术“重置”教师,推行数字徽章,满足教育个性化的诉求;建设优质资源促进内容开放,运用系统集成技术助推系统融通,多渠道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准,推动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优化信息化教法生态,扶持创客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动教育走向创新;加快推进教育大数据建设与应用,让教育研究和教育管理从“经验”走向“实证”,提升教育的科学性。

基于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的高效课堂重构12-16

摘要: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空间、由于没有把握好教育空间建设的规律,现实高效课堂空间建设中存在失真、失谐、失度、失活的问题,进而制约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唯有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重构真实、和谐、适度、生动而有序的课堂空间,方能重拾高效课堂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初衷,以便重构真正的高效课堂.

教育探索杂志基础教育
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情境与问题的视角23-27

摘要: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数学情境包括现实情境、纯数学情境和科学情境,而问题是在这三种不同情境中蕴含的。情境与问题是数学抽象对象的来源、逻辑推理活动的背景、数学建模体验的素材、直观想象发展的媒介、数学运算处理的对象以及数据分析开展的前提。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从情境与问题的视角出发,启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STEAM课程整合的难点及解决策略28-31

摘要:STEAM教育通过跨学科的教育方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对于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整合是STEAM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关键,能否有效进行课程整合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然而,在教育实践中,STEAM推行非常艰难,其根本原因就在于STEAM课程整合困难重重。课程整合的难点具体表现在:在观念层面,课程整合观念存在误区;在制度层面,缺乏课程整合机制;在资源层面,缺少课程整合资源。解决课程整合中的难题,可以采取更新课程整合观念、完善课程整合制度、建设课程整合资源等措施.

教育探索杂志职业技术教育
新时代职业技能型高校培养大国工匠的理性思考32-36

摘要:职业技能型高校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专科学校。职业技能型高校培养大国工匠主要由《中国制造2025》战略、现代市场人才的需求、职业技能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大国工匠所需要的素质能力等四个因素决定?职业技能型高校培养大国工匠的策略是“确立明确目标,打造职业技能精英‘硅谷’;营造良好环境,形成职业技能精英培育沃土;选择恰当内容,充实职业技能人才的头脑;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推动职业精英教育发展”。

教育探索杂志高等教育
“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37-40

摘要: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理念错位、专业缺乏前瞻设置、学科壁垒森严、协同机制缺失等问题。“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人才优势,塑造人才培养的科学理念,凸显人才的区域特色;学科专业设置应面向区域发展,提高人才适配效率;要破除学科壁垒,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构建协同平台,打造政产学研共育机制,强化人才应用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协同育人路径探析41-44

摘要:协同育人是地方工科院校推进工程教育范式变革、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升工程人才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可以通过校内学科互动、校际交流合作、校企平台建设、科教深度融合等途径深入推进协同育人,全面提升地方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45-48

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在对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项目驱动、学科交叉、职场环境、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3+1”专业综合实践、“工程学子卓越培养”试点班以及创客教育实践平台进行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成效。

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实施路径研究49-53

摘要:在我国新一轮高层次对外开放背景下,我国与俄罗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在战略上高度契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当前,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俄合作办学质量有待提高、留学人员交流规模偏小、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和人才培养结构需要调整、高校间科技创新合作有待深入等。为了主动适应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时代要求,中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应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提高中俄合作办学质量;对接俄罗斯本土需求,积极开展境外办学;拓宽“双向留学”渠道,扩大留学规模;紧扣“一带一路”合作重点,调整合作领域与人才培养结构;夯实高校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再升级。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与角色定位分析54-59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一二三四(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四个主要城市)”的复杂特点导致湾区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不充分,高校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加之尚未形成湾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缺乏湾区政府层面沟通顺畅的高等教育合作机制,不利于湾区高校全方位深度合作,不利于加快集聚国际一流高等教育资源和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湾区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借鉴世界主要湾区高等教育助推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对未来高等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战略角色进行定位分析:对标纽约湾区,广珠澳高校发挥智库“核心增长极”作用;看齐旧金山湾区,港深高校当好湾区科技创新“涡轮器”;跟进东京湾区,9市高校共同发动湾区联合大学“新引擎”.

提高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60-63

摘要: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诸如学科交叉渗透不足、实践教学不完善、科教失衡、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影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地方高水平大学应通过积极推进特色学科建设、深化应用型课程改革、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深化全员协同育人和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举措,确保地方高水平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探索64-66

摘要: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应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包括理论、专业选修、技能实训和在线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真正融合。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课程内容按照创新创业人才的规格要求进行设计,从教师招聘、构成、培训、考核等四个方面促进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形成,并从教育、训练、服务等三个方面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深度融合。

高校对贫困生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67-69

摘要:高校对大学生的扶贫工作是精准扶贫战略部署的重要延伸,是高校教育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重要方式,其中,高校对贫困生的精准认定、帮扶、管理、引导已经成为高校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精准扶贫存在扶贫资助结构不合理、精准扶贫对象认定难度大、缺乏动态关注和心理关怀等问题。应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完善精准扶贫的制度保障;借力大数据精准认定对象,实现资助管理的动态化;对认定对象精准预警,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究70-74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方式,以协同学习机制和分布式认知机制为理论指导,以“共情境化的学习分享”为核心,以“学生主体化、学习协同化”作为主线展开?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应先确立教学实践目标,从线上线下两个路径着手进行教学环节设计,并展开课程考核。实践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的翻转课堂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成就感,更大范围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改革初探——基于CLIL教学理念75-79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开展,研究生英语成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专门学术英语(ESAP)在培养研究生学术交流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主要定位。基于内容语言融合法(CLIL),针对ESAP的自身特点,提出ESAP课程多维立体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四维教与学平台,将学生、外语教师、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每个平台融合语言、专业、学术技能等三大因素。将该模式应用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通过课程前测、后测结果对比发现,ESAP研究生多维立体教学模式充分突出了ESAP的特点,综合调用体裁分析、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等多种资源,提高了学生的ESAP语言能力,促进了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高。

教育探索杂志德育研究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四个维度80-84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达成在其本质上来讲是对主体需求的明确和不断满足,是一种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相互作用,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把握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在这一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达成还可以从深度、广度和频度等三个维度展开,它们构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思考、视野拓展和实践探索。

从人的本质实现视角把握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85-88

摘要:人的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根据自身的需要,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将潜在性的需要转化为现实成果,并回归于人,供人消费和享用,成为推进人不断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指向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为此,需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把握落实的核心要素。坚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路径和根本路径,在日常生活领域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落实的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