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Exploration

  • 23-1134/G4 国内刊号
  • 1002-0845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探索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探索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德育研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理论探讨、教师发展、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广告

教育探索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探索杂志名家思想
劳动教育观研究1-5

摘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与教育的思想,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劳动者的需要,形成“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观。劳动教育观体现了理念的人本性、主体的双向性、过程的联系性、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劳动教育观揭示了劳动对于人成长的作用与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我国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潘光旦“位育”教育的基本内涵及育人价值6-9

摘要:潘光旦的“位育”教育是以安所遂生为目的、以务本为价值取向、以注重个体差异为特色、以顺应自然为教育原则、以服务人为最终追求的教育。“位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普世性、示范性、奠基性。借鉴“位育”教育理念,做好育人工作,要坚定“位育”的教育理念,构建完善的“位育”教育机制,强化教师的主导及示范作用。

教育探索杂志理论探讨
国内校园欺凌研究:十年回溯与展望10-16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关注点如下:一是校园欺凌基础性研究;二是校园欺凌实证研究;三是校园欺凌拓展研究;四是校园欺凌治理研究。学界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探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提供理论上的借鉴与方法论上的启示。

基础教育开展批判思维教学的六个前置性问题17-22

摘要:研究显示,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是可行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研究现状涉及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过程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教学人群研究、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研究视角、批判性思维教学中技术手段的运用研究等。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研究的未来空间主要包括:面向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围绕提高教师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促进批判性思维测量工具的本土化与学科化研究;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学习资源开发研究;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教育探索杂志基础教育
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力培养23-26

摘要:STEM教育是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设计的学习,是跨学科的、开放式的学习。基于STEM教育的学习,以项目和真实问题为驱动,在科学实践中创新性地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工程设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同时,激发学习动机,锻炼学习毅力,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创新力,从而达成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目标。

PISA结果利用于教育改革的三大误区27-31

摘要:随着近年来PISA在全球范围风靡,PISA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各国政策制定者们纷纷把PISA成绩视为推行教育改革的基础与准则。当那些政策制定者、权威智库和媒体等在使用PI-SA结果用于政策改革时,来自各种利益驱动下的解读与使用明显存在,导致相当严重的误导效应,主要体现在去地方化和去情境化解读、非严性的因果推论和基于政治功用的政策借鉴等方面。

英才教育现实中的诉求32-35

摘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仅是古代士大夫的梦想,更是现代中国教育者的诉求。英才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英才教育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和教学窘境:甄别选拔方式单一而片面;培养模式不健全;被误解为与教育公平相冲突;缺乏各层面的英才教育支撑体系等。这些都是开展英才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的教育价值36-40

摘要:“存在获得感”是一种主观体验,让学生拥有存在获得感则是一种教育理念。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的教育价值良多,不可忽视,它渗透着对中小学生自主性发挥的直接表达,传达着主人翁地位得到尊重以及暗示着信任,也是促进潜能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中小学生“存在获得感”缺失严重。因此,应从“重视选择,还应有自由;重视时机,学会掌控自己的事情;重视兴趣培养,做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等方面增强中小学生的“存在获得感”。

促进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路径探析41-44

摘要: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语文教学现状,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促进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路径应包括:创设任务情境,培植深度学习的环境;搭建语言引导支架,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运用多元表征方式,促进知识的深度整合;引入反思学习单,建构批判反思能力。

化错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重建45-48

摘要:华应龙老师基于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出化错教育思想。化错教育因为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化错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势必带来一系列的变革。教育观念的重建是化错课堂重建的关键。在化错教育理念下,能进一步完成师生角色、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的重建。

家庭青春期生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实施路径49-53

摘要:家庭青春期生命教育是青春期未成年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青春期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人生教育、人性教育、人伦教育等三个方面。家庭青春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是:形成现代家庭生命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晓之以理,提高孩子的生命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激发孩子的生命情感;实际锻炼,磨炼孩子的生命意志;优化家庭环境和人际交往环境,让孩子体验亲情和友情;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

教育探索杂志职业技术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54-56

摘要: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这对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职业精神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探索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对于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在实践教学中、在自我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

“互联网+智慧校园教学资源基础支撑平台”的立体架构及应用57-61

摘要:实现智慧校园的愿景,需要智慧校园支撑平台作为基础。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是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的IT基础设施,是支持上层轻应用的基础平台。基础支撑平台以信息服务为中心,采取“按需定制、随需应变”的灵活模式,强调流程和服务的整合,进行资源共享、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深化多维交叉式一体化服务,为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校园服务提供强大的支撑。

教育探索杂志高等教育
对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新思考62-65

摘要: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具有相当的辐射作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动态和变化的建设过程。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落脚点应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重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应注重抓本科教学质量,应由政府主导模式过渡到由政府主导与学校自主和市场主导相结合并行,最后转为市场模式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要有世界标准,更要有中国特色。

我国荣誉教育的缘起、选拔培养机制与现实诉求66-70

摘要:荣誉教育是针对优秀本科生设计的个性化教育方式。我国荣誉教育发展经历近代“公派留学生”阶段、“少年班”阶段、“国家文理科基地”阶段和“荣誉学院”发展阶段。自“珠峰计划”实施以来,我国荣誉教育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形成以科学选拔标准、多样化选拔方式和优秀学生吸引机制为特征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由荣誉课程体系、学业促进机制和生活保障系统构成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荣誉教育要得到持续发展,还必须满足其目标、组织、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现实诉求。

质疑与反思: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再思考71-74

摘要:由于缺乏学术训练的精神和知识、文化共享的价值,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分割的“碎片化”;缺少对学生深厚学术素养的培养;教学形式和方式不当;高校教师通识教育知识储备不足和教学能力不高,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受到质疑。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需要确立共同的价值与信仰的理念,需要实现知识的整合、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整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价值的整合,需要围绕“内核问题”确立核心课程,需要融入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并增加社会实践,需要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我国高校联盟动力机制研究75-78

摘要:对于我国高校联盟来说,系统动力不足是阻碍我国高校联盟组建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为此,应该完善和规范促进高校联盟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政府对高校联盟的投入与引导,创新良好的外部动力环境,加强组织目标管理,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推进利益合理分配,创造良好的内部动力环境。

“互联网+”时代高校文化自信培育与践行探赜79-83

摘要:文化自信实质是一种价值自信。高等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关键在于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和高度自信。“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正面,晦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顺应时代潮流,遵循文化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结合、民族传承与开放借鉴相结合的原则,落实育人目标,创新教育路径和方法,发挥理论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环境育人的协同效应,构建高校文化育人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