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索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育探索杂志 省级期刊

Education Exploration

  • 23-1134/G4 国内刊号
  • 1002-0845 国际刊号
  • 1.8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育探索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教育探索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德育研究、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理论探讨、教师发展、比较教育、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广告

教育探索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育探索杂志名家思想
杜威经验哲学对现代课程与教学的启示9-12

摘要:杜威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既指经验的结果,也指经验的过程;既指经验的事物,也指经验的感受;经验既是一种直观体验,也是一种思维与反思。杜威认为,经验是教育的生长基点,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媒介,经验的不断发展是教育的归结点,经验具有改造“个人性”与“社会性”的价值效用。有教育价值经验的判断标准应遵循反思性、连续性和交互性原则。经验迁移具有内在的“经”与“纬”的统一。杜威的经验哲学给现代课程与教学带来新的启发,需要重新审视教师的职业角色,重视学生在获得知识、经验时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统一,课程与教学应从真实问题情境出发,贯通现实生活,实现学以致知、学以致思、学以致行和学以致用。

教育探索杂志理论探讨
生成主义教学观的缘起、内涵及价值意蕴13-16

摘要:生成主义教学观是生成主义哲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兴起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生成主义教学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从知识传递到知识生成的跨越式转变。生成主义教学观体现了教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有利于“创造性精神”及“关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实现对“全人教育”和“幸福的教学生活”的伦理价值追求。

教育探索杂志基础教育
论小组合作学习简单性思维的表现、成因及超越17-21

摘要:随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其简单化思维倾向日益呈现。表现为线性、静态封闭、被组织和还原论的简单化思维倾向,源于简化人的复杂性、忽视学生的自组织能力和一味地追求教学中的确定性。复杂理论强调事物本体的非线性、动态开放、自组织、整体性等思维,为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简单性思维的困境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有效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22-25

摘要: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学科的关键能力,也是学生重要的数学素养。可在现行的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使课堂教学的灵动性严重缺失。因此,教师要正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现状,增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采取示范指导、引领提问,整合信息、合理设问,改变信息、引发重问,设置冲突、诱发疑问,扩大范围、拓展再问,基于联系、类比猜问,实践操作、直观发问,挖掘习题、深度追问,回顾梳理、反思自问,专项活动、训练会问等十项教学策略,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高中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困境及对策26-30

摘要:文章以C市2所高中学校的5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现状,发现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管理存在三大困境:课前教师时间管理价值感失重、课中课堂教学时间失衡、课后教师课堂时间管理失调。基于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原则及重要性,教师可尝试从课堂时间管理工具、课堂时间管理方法与课堂时间管理实践等三条路径来走出以上困境。

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破解思路31-34

摘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师资短缺、教师素质不高、职业培训机会少、内容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构建从教资格认证体系、提高待遇、提供有质量的在职教育、增加特殊教育专业招生比例、细化特殊教育专业方向、构建特殊教育教师身心健康关怀体系等,可以补齐特殊教育发展的师资“短板”。

教育探索杂志职业技术教育
“一带一路”视域下职业教育开放性发展研究35-39

摘要:“一带一路”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的职业教育,其开放性发展层次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既为职业院校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为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品牌竞争力、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方向引领。职业教育开放性发展集中表现出办学思想的包容性、政策导向上的开放性、专业设置标准的国际性、人才培养的跨界性等基本特征。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要求,积极探索推动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发展,应切实树立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开放性发展理念;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提升与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协调度;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动;加快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变革,构建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国际化课程。

工匠精神的当代意蕴与培育策略40-44

摘要:工匠精神承载了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文化基因,其本质是社会的集体实践,其育成要依靠一套复杂的机制安排:由稳定的培育空间提供成长支撑,社会评定和买主购买提供激励反馈。考察各国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向至少有欧美、德国、日本等三种。培育工匠精神,不能停留在传承古代精神遗产的层面,更要把握当代的敬业精神、制造智慧、创造意识和教育观念。作为职业院校要深刻意识到培育工匠精神的历史机遇与巨大责任,运用多种策略培育工匠精神。

教育探索杂志高等教育
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形势、机遇与策略45-48

摘要:基于规模、结构、条件、自主权等角度,从因应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接社会基础领域转型的需要、配合高等教育转型的整体趋势、满足日趋增长的内外教育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等五个方面寻求突破,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十三五”期间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可以采取规模扩张、结构调整、模式创新与机制优化等策略。

我国大学教学学术制度发展的调查分析49-53

摘要:调查显示,大学教学学术已经与教师发展制度逐渐走向整合,教学学术已经在教学培训、职称晋升、教学奖励中有所凸显,但教学学术尚未成为大学教学制度发展的基础。改革大学教学和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分类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教学评价和奖励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法治教育的方向54-57

摘要:依法治校要求高校以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发展为首要目的,以法律法规、法律精神为行为指导,采用“全体参与”的方式对学校进行管理。在依法治校背景下,学生需要主动、合理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熟悉参与学校管理的相关途径和流程,并将法治精神内化于自身的意识与行为模式中。

论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协同机制58-62

摘要: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种资源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高校教育智库的发展现状,必须着重构建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协同机制,确保高校教育智库内部协同具有良好的运行环境,促进高校教育智库与外部协同过程中涉及的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公众等多主体的协同联动,并从高质量成果产出、主体间的沟通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方面来保障高校教育智库协同机制的正常运行。

论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有效耦合63-67

摘要:慕课和传统课堂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二者在大学教学中都有独特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可替代性,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需要慕课和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以使大学教学呈现出动态课堂和静态课堂的有机翻转,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满足授课客体的多元选择,打造立体课堂和学习共同体。

“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刍议68-70

摘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强,目前,我国高校的俄语人才培养显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中俄高校合作办学的整体情况看,存在合作办学层次不高、俄方院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中俄校企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从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看,存在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实际需求衔接不当、俄语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技术型及专家型俄语人才匮乏等问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实现俄语教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互补,进而实现中俄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

大学美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视角71-73

摘要:当前,大学美术基础教育中存在专业训练多,综合训练少,偏重写实而忽视写意的问题,写实教学与写意教学侧重点不同。后者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思维能力个性与创造力。为此,在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应将写实教学与写意教学相互融合。

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74-77

摘要: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是工程活动内在属性、工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我国社会文化背景特殊性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工程伦理意识在工科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工程伦理学科的建制化发展、教学平台的搭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生源质量的优化、学生学习投入的增强及相关保障制度的完善等途径对其加以改善。

教育探索杂志德育研究
我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78-82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升至新高度。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德育评价机制、德育课程体系、德育师资队伍及家庭社会等方面存在缺陷。按照问题导向原则,采取回归德育评价的根本地位、健全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德育师资队伍建设、致力家风社风建设等措施,是解决我国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重视域——时代价值、现状审视与实践路径83-85

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高校必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就要厘清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充分审视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最终明确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